1、我總是動不動就被父母罵,每次都很傷心,不敢跟他們說心裡話,怎麼辦
現在回你不知道晚不晚,不知道你是否還有這種心情,我是不知道怎麼辦,特意來百度搜一下。我覺得你比我嚴重至少我已經過了想死的那個階段,可能因為我比你大的原因吧,但我也很崩潰,我想開導你勇於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我覺得說了又能怎樣呢,我跟父母也能促膝長談聊心事,但事情發生沖突或者就是簡單的看不順眼還是會沖你發脾氣,所以。凡事避免最好使,比如我現在就要考試了。但不能熬夜復習。雖然這個證對我很重要。但我還是選擇早睡。我怕我這看書他進來直接給我罵一頓怎麼不早睡,那我明天心情也會很差。如果這次准備不充分就下次再考。總比被打罵來的強。事情發生都是相互的。但情商低的人總會把事情變的棘手 即便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我想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不會這樣。所以我就覺得我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別人開導都不太管用。你就做好你自己。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想做什麼 努力成為什麼樣的人 生活都是有局限性。從壽命上就能看出來。如何放大自己才是生命的可貴之處。選擇就不要放棄。千萬不要去死。死了的話你這一生要明白的要經歷的和夢想都會離你遠去。或者簡單的說。你投胎時選擇了你的父母 你就應該堅持下去。他們最初也是為你的到來感到高興的。放寬心 真的不要死。想要好好活著的人太多了,但都因為各種事情離開人世。我看過一個小孩有病不治之症。但最後她跟家長說媽媽我還想活下去因為還有很多美好的事情等著我。我們雖然幫助不了這些人。但我們也不應該踐踏生命
2、自私的父母種種表現
說實話,這是這兩個詞語不能用在父母的身上,因為我以前沒見過,但是我真的接到了有自身的父親,但是我沒有見過自私的母親。
我們不能說父母純粹的自私,他給你吃給你喝讓你上學,我覺得父母已經很不容易了,在我的工作單位就有這樣一個自私的父親,那麼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來看一下。
我的一個同事呢,每天抽煙抽的15塊錢左右的香煙,但是呢,有一天他發了獎金之後呢,就獎勵了一下自己,抽成50塊錢一包的煙,當然了,他的生活並不是有多麼的出色,然後有一天在朋友圈發了一個這樣的話,省點錢吧,孩子每個月剃頭發都得不少的錢,配了一張圖片,是父親正在給孩子剃頭發的圖片。
一個父親願意給自己花30多塊錢買一盒煙,卻不願花十幾塊錢去理發店給孩子理個頭發,然後來的時候我故意調侃這個同事說,抽煙是不是比孩子都重要?
笑一笑就這樣過去了
有一次我們正在工作的時候,突然他有一個電話過來了,說買什麼乒乓球拍,我不是給你買上了嗎?還要干什麼?你是想挨打了吧?
結果有一次在跟我聊天的過程中說孩子想買乒乓球拍,我給他在網上9塊9買了一個,結果孩子回來跟我吵了一架說這就不是乒乓球拍,同學們都笑話我。
而這個同事每天真的生活特別好,每天基本上是下館子,但是從來不管孩子和老婆,回到家,往沙發上一躺就是玩手機。
也許跟其他家長相比這樣的父親,真的很自私了,以前我根本不理解這個詞語,突然有一句話感覺說的真對,如果你仔細的大學生活,發覺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都有不一樣的精彩,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為什麼同樣的一件事情有人能做得更好,有人卻不會做,同樣的工作有人能做好,有人就能做好。
3、工作很忙,要不要每天和父母視頻或者打電話?
一切的前提是:你還愛你父母,願意為他們付出。如果沒達到前提,拉黑就完事了,不勞我多BB。
(附)《婚姻法》第二十一條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以下正文。
與其糾結要不要給父母打電話,不如告訴他們「什麼時候想我就主動跟我聯系,不會打擾到我的」。
這種做法,說白了就是把父母與子女間 交流的主動權交到了父母手中。一個忙於工作的人每天都抽出時間來考慮父母的問題,不如讓自己處於被動來得方便。這也並不是說放棄了主動聯系的權利(有什麼需要 或是遭遇什麼變故 還傲嬌地等著父母來找自己 滑稽一下自己體會吧)。
就算真的對事業有打擾 先掛斷 回頭立馬回一個電話。電話不方便的話,微信或是簡訊說明一下情況也可。保持態度良好,父母自然會理解你。
初期父母一般會很拘謹,不敢聯系你;這也是習慣被動的後遺症。有個很簡單的解決辦法【善意的謊言 接受不了就別嘗試了】:下一次父母來電話時,先掛斷,等幾分鍾再回電話。告訴他(她),自己剛剛在忙(記得帶上歉意),再耐心地與父母交談。從父母的角度來說,知道了「萬一不小心打擾到你也不會有嚴重後果」才能放心大膽的call你。
切記要做到不急躁,態度良好。父母可能無意間打擾到你,但他們絕對是愛你的。善於抒發自己對父母的關心和愛也是很寶貴的品質。
(當然,如果你對父母態度惡劣,這種做法也並不會顯得你多孝順,頂多再虛偽一點罷了。
涉世不深,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