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工資構成
成都的新媒體,工資分為三個檔位
3~5k,運營專員
6~10k,運營主管
8~15k,運營總監
主管和總監級別,要扛業績才要績效,一般專員工資就很低了,收入還要分為底薪+績效的話,建議別去,不要相信什麼多勞多得之類的話,基層員工,先活下來,提高能力!
感興趣的話,whosix,是我weixin。
2、合格的新媒體運營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傳統公司新媒體運營工作的時間構成:
80%的時間:寫文案和策劃案(所謂的創意)
20%的時間:溝通、總結、完成領導交代其他的工作
對於傳統公司的崗位職位可以理解成是「內容的搬運工」(因為大部分的熱點段子都是抄來抄去的),而且負責的范圍相對較窄,屬於螺絲釘工作。
職位的限制相對較多,我相信你一定有過被「自以為是」的領導指教標題不夠有吸引力,內容不夠爆點。在某個程度上,工作好壞取決於領導的喜好,營銷工作目的單一(為曝光而生),且不為效果負責,對於個人成長很有局限。
而互聯網公司一般:
第1階段主要以製作內容為主,工作偏執行層面,可以具體到寫一篇微信文案。
第2階段掌握了互聯網營銷的思維,開始學慣用戶調查,收集用戶需求,通過數據分析指導內容製作,並且每一步工作行動,都是有所根據(不靠腦補),只做有利於轉化的事情。
第3階段:當你通過自己系統的做事思維,並且帶來績效,取得一定成果時,擔任的工作會向管理崗位靠攏。開始帶一些新人,並且有權調動資源來完成更高的績效。
在第4階段除了加強管理能力以外,你也不斷在拓寬自己的知識,例如banner測試,sem競價等方面, 職業發展不斷向營銷總監靠攏。
在第5階段時,你已經具備帶領更大項目的能力和資源,或者選擇去更大的平台或創業。
所以,互聯網職位的新媒體運營是一個可以深耕細作的崗位。整個晉升路徑就像是一個小兵變成將軍的過程,但是前提是每一個階段的晉升都能拿出績效證明自己。
3、新媒體運營到底做什麼的?
一、你屬於那種類型的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運營是互聯網發展帶來的職位,但身邊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也增設了這個崗位。想弄清楚發展前景,不如先看看新媒體運營分別在傳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都有哪些特點。
傳統公司特點
①通常一個人就是一整個部門,事實的背後是公司不會對這個職位投入很多資源。
②職責大多定義成:吸粉,追熱點,求關注,求曝光。
③通常要求有big idea,文筆優美,最好是個信手拈來的段子手。
④曾經有個HR很嚴肅的糾正我:新媒體就是「微博,微信!」
⑤把公眾號變成「硬到沒朋友」的廣告位。
寫到這里,突然聽到傳統公司的人說:「我們不是這樣子的呀,這個黑鍋我們不背」。簡要說明一下,這個劃分只是以整體趨勢偏向來說明,並無絕對。當然也有存在想轉型互聯網的傳統公司,在新媒體方面的表現直接秒殺某些到處刷數據騙人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特點
①職位有所屬部門,一般是運營部,不是獨立個體。
②微博、微信只是新媒體渠道的一個分支。
③公司對崗位投入更多人力,財力資源。
④績效考核不僅局限於曝光,還有留存,轉化,活躍粉絲等等。
從崗位特點看出,新媒體運營在互聯網公司的工作范圍更廣,范圍廣就說明要會的多,會的多就意味著更有價值。
來源:瑞恩 Ryan
4、新媒體運營的績效考核怎麼做?
新媒體運營的考核指標
1、文章
每周推送多少篇原創文章?
每周推送多少篇非原創文章?
每篇文章多少字數?
這是最基礎的,以文章為指標進行考核,全職和兼職都能採取這種方式。
2、閱讀量
小到觀察一天的文章閱讀量,大到觀察月總閱讀量,與上月相比是否呈上升趨勢?與去年同期相比是否呈上升趨勢?
如果沒有上升,找到原因,解決問題。比如推文數量降低、熱點減少等等原因。
2、漲粉數
減去自然增長數、減去文章推送後自然增長數,考核其餘增粉數是憑借該新媒體運營個人能力獲得的。比如日平均閱讀是5萬,平均漲粉500個,有一天閱讀量達到10萬+,漲粉1000個,那麼這多出來的500個就該歸功於該新媒體運營,超標完成。
3、轉化率
企業在發廣告及漲粉的情境下,會遇到兩難的問題,想漲粉就不能發廣告,想發廣告就不能漲粉,公眾號推文的數量和次數都是固定的,這種情況就會導致運營部與銷售部產生利益沖突。
那麼我們只需要考核該廣告推送後的轉化率,比如公眾號的第二條發了個廣告,1000個閱讀量,10個轉化。下次再推送,爭取完成20個轉化。以此考核相關運營人員的業績。
4、活躍度
促活,也是必要的考核指標,比如雖然粉絲量和閱讀量都上升了,但閱讀率卻從12%掉到了10%,那麼這屬於亞健康發展,粉絲量和閱讀量停滯不前,閱讀率更會斷崖式摔落。
該指標就是讓新媒體運營用一些方法,佔領用戶心智、延長用戶的打開次數,停留時間。比如運營者在留言區自己留言,以及在留言區互動,公眾號二條也開始推送原創內容(不同類型),都是很好的促活方式。
5、誰能用簡單的語言告訴我什麼是KPI 不要概念 通俗點
KPI的意思是關鍵績效指標,其全稱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關鍵績效指標(KPI)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
通俗的講,即企業給員工下達的績效指令,員工需要按時完成並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例如,某房地產企業營銷部門要求員工該月完成售房10套;某網路新媒體公司要求市場運營部的員工該月發布的報告閱讀量達到1000萬等。
(5)新媒體運營的關鍵績效指標擴展資料
KPI的作用有:
1、根據組織的發展規劃/目標計劃來確定部門/個人的業績指標。
2、監測與業績目標有關的運作過程。
3、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發現需要改進的領域,並反饋給相應部門/個人。
4、KPI輸出是績效評價的基礎和依據。
6、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一、你屬於那種類型的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運營是互聯網發展帶來的職位,但身邊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也增設了這個崗位。想弄清楚發展前景,不如先看看新媒體運營分別在傳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都有哪些特點。
傳統公司特點
①通常一個人就是一整個部門,事實的背後是公司不會對這個職位投入很多資源。
②職責大多定義成:吸粉,追熱點,求關注,求曝光。
③通常要求有big idea,文筆優美,最好是個信手拈來的段子手。
④曾經有個HR很嚴肅的糾正我:新媒體就是「微博,微信!」
⑤把公眾號變成「硬到沒朋友」的廣告位。
寫到這里,突然聽到傳統公司的人說:「我們不是這樣子的呀,這個黑鍋我們不背」。簡要說明一下,這個劃分只是以整體趨勢偏向來說明,並無絕對。當然也有存在想轉型互聯網的傳統公司,在新媒體方面的表現直接秒殺某些到處刷數據騙人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特點
①職位有所屬部門,一般是運營部,不是獨立個體。
②微博、微信只是新媒體渠道的一個分支。
③公司對崗位投入更多人力,財力資源。
④績效考核不僅局限於曝光,還有留存,轉化,活躍粉絲等等。
從崗位特點看出,新媒體運營在互聯網公司的工作范圍更廣,范圍廣就說明要會的多,會的多就意味著更有價值。
7、新媒體運營的績效考核怎麼做?
1、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2、創業項目啟動前期可能雜事會比較多,比如產品研發、產品測試、市場推廣資源和物料准備等。所以趣營銷網的建議是等產品過了試運營期來定目標和KPI,我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每天都會去盯數據,所以不設置目標和KPI總覺得不舒服。
3、創業初期各個部門的KPI考核盡量簡單點,別搞一大堆薪酬激勵的事情,實在點,完成多少給多少現金。比如新媒體運營的KPI,月關注粉絲目標是多少?完成和未完成目標能拿多少?
4、以下以微博和微信為例:微博考核指標:微博營銷涉及的數據大致有微博信息數、粉絲數、關注數、轉發數、回復數、平均轉發數、平均評論數。微博信息數:每日發布的微博數量(條/天)。平均轉發數:每條信息的轉發數之和/信息總數量,一般計算日平均轉發數或月平均轉發數(次/條),平均回復數原理類似。
5、平均轉發數(評論數)與粉絲總數和微博內容質量相關,粉絲總數越高,微博內容越符合用戶需求,轉發數和評論數就會越高。所以這個數據可以反應粉絲總數、內容和粉絲質量的好壞。粉絲基數越大,理論上轉發會提高,內容越契合用戶,或者粉絲中你的目標人群越多,這個數據都會上升。以A公司品牌微博為例,4月1日只有1.4萬左右,5月結束有2.6萬!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4、5月的增長情況,兩個月的粉絲增量差不多,微博信息數量5月增加36%,但是轉發總數增長近100%倍,評論增長了64%,搜索結果數也是增加了。
6、應該說針對4月的微博內容分析之後,5月份作了一些調整,更加註重用戶需求,所以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微博的平均轉發數和回復數都上升了,可以說明該微博5月份比4月份是有進步的,而且搜索結果數直接增加曝光率,說明了營銷效果。
8、新媒體運營績效考核
1、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2、創業項目啟動前期可能雜事會比較多,比如產品研發、產品測試、市場推廣資源和物料准備等。所以趣營銷網的建議是等產品過了試運營期來定目標和KPI,我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每天都會去盯數據,所以不設置目標和KPI總覺得不舒服。
3、創業初期各個部門的KPI考核盡量簡單點,別搞一大堆薪酬激勵的事情,實在點,完成多少給多少現金。比如新媒體運營的KPI,月關注粉絲目標是多少?完成和未完成目標能拿多少?
4、以下以微博和微信為例:微博考核指標:微博營銷涉及的數據大致有微博信息數、粉絲數、關注數、轉發數、回復數、平均轉發數、平均評論數。微博信息數:每日發布的微博數量(條/天)。平均轉發數:每條信息的轉發數之和/信息總數量,一般計算日平均轉發數或月平均轉發數(次/條),平均回復數原理類似。
5、平均轉發數(評論數)與粉絲總數和微博內容質量相關,粉絲總數越高,微博內容越符合用戶需求,轉發數和評論數就會越高。所以這個數據可以反應粉絲總數、內容和粉絲質量的好壞。粉絲基數越大,理論上轉發會提高,內容越契合用戶,或者粉絲中你的目標人群越多,這個數據都會上升。以A公司品牌微博為例,4月1日只有1.4萬左右,5月結束有2.6萬!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4、5月的增長情況,兩個月的粉絲增量差不多,微博信息數量5月增加36%,但是轉發總數增長近100%倍,評論增長了64%,搜索結果數也是增加了。
6、應該說針對4月的微博內容分析之後,5月份作了一些調整,更加註重用戶需求,所以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微博的平均轉發數和回復數都上升了,可以說明該微博5月份比4月份是有進步的,而且搜索結果數直接增加曝光率,說明了營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