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領導幹部如何進行新媒體溝通
領導幹部如何進行新媒體溝通:
一、媒體是政府與公眾進行有效溝通的橋梁。政府的態度和行為都必須通過媒體才能讓觀眾知曉,而公眾在危機面前也往往更容易信任和依賴媒體。只有保障政府領導部門的知情權,才能保障危機事件得到及時有力的掌控;只有保障群眾的知情權才能避免謠言的產生和恐慌的擴散,幫助民眾積極配合政府採取措施,更快更好地減小危機帶來的損害。因此,媒體在危機處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進行有效溝通,政府掌握應對媒體的策略尤為重要。
首先,要善待媒體。各級領導幹部要樹立起碼的媒體意識,在危機公關的過程中,充分肯定媒體的作用和功能,堅持媒體無大小的原則。開展新聞活動時,原則上應對有意報道的所有媒體開放,不能因為媒體的影響力大小或規模大小而區別對待,要遵循媒體無小事的理念,
不要因為是小媒體、小記者或小問題而放鬆警惕,而要客觀地從新聞價值的角度進行深入分析,及時採取措施。同時,在與媒體打交道時,也要擯棄行政邏輯,對各種媒體都不輕視、
不小視,真誠面對各類媒體,切實尊重媒體的監督權和話語權。其次,要善用媒體。各級領導幹部都應遵從和把握新聞傳播規律,充分利用媒體為我所用。政府部門在進行危機公關時,要努力做到牽著媒體走。這就要求政府部門必須學會運用各種媒體,及時發布信息,發布有利信息,佔領傳播高地。讓廣大公眾能在第一時間內了解事件發展的最新動態,從而獲取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學會妥善應對媒體失實新聞。當出現媒體負面報道後,政府危機公關人員應立即採取行動,向發表文章的記者說明真實的情況,指出哪些報道與事實不符,向他們提出哪些需要更正。要與媒介進行深入的溝通,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
提出解決的辦法,讓新聞媒介對錯誤的報道予以澄清,將正確的消息報道給公眾,把事實真相解釋清楚。最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網路的興起和盛行,政府還應積極推廣電子政務,完善網路公關。如今各國政府都非常重視電子政務的建設和發展,紛紛設立自己的門戶網站來發布政務信息以及接受民眾的反饋。危機事件發生後,政府可以根據網路媒介的特性,充分利用電子政府這一平台,開展網路公關,進行危機管理。
二、激發並尊重公眾的主體意識
在危機時刻,人人都是主人翁。更何況,隨著公民社會的崛起和公民意識的覺醒,公眾要求參與的呼聲也日漸強烈。在危機時刻,作為利益受損的直接相關者,公眾對事關自己切身利益的問題無疑有著強烈的知情慾望和參與熱情,因此,政府部門一方面除了要主動與公眾進行溝通之外,另一方面還要努力激發並尊重公眾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藉助公眾的支持和力量共渡難關。這就要求政府應在社會中廣泛傳播並宣傳危機和公關意識,使人人都能正確地面對危機並掌握一定的應對技巧,這才是危機公關的最高境界。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各方面改革的不斷深入,危機事件肯定會越來越多,而且會越來越復雜。如何應對危機,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必將成為政府部門未來管理的難題。因此,
政府應積極開展有效的危機公關,確保危機時期政府、公眾與媒體之間溝通的無障礙,從而促進危機事件的順利解決,實現社會安寧。
請給點擊滿意答案,謝謝!!!
2、如何運用新媒體加強法律法規宣傳
近年來,以網路、移動新媒體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沖擊著人們接觸和選擇傳媒的方式,進而沖擊著主流媒體正面宣傳的生態環境。在社會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基層幹部宣傳如何遵循新聞傳播規律,提高典型宣傳的實效性,這已成為新聞媒體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的整合傳播優勢。基層幹部宣傳通過單媒體、單平台、單落點形成不了強大的輿論聲勢,媒介融合和整合宣傳是提高宣傳效果的發展方向。首先要實現多媒體的報道融合,其次典型宣傳在表現形式上也需要不斷推陳出新,同時要熟練應用移動媒體等新型平台。二要重視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功能。媒體需更加重視與網友的互動,傳播正能量,首先要消除宣傳主體與網民的隔閡,善於用平等的眼光和客觀的態度去宣傳基層幹部;其次要把網友變成自我教育的主體。三要注重挖掘提煉幹部典型細節,增強感染力。在新媒體時代,基層幹部的宣傳報道要提升影響力、增強吸引力,就要挖掘展現那些最能打動人的細節,使幹部形象更加豐滿、真實、可信,才能拉近基層幹部和網民的距離。四要注重營造良性輿論生態與宣傳典型雙向推動。加強對基層幹部典型宣傳與加大「正能量」的聚合和傳播是一致的,應重視網友言論,整合網上正能量;重視輿論環境,雙向給力推動典型宣傳。
3、領導幹部如何進行新媒體溝通答案
B
4、領導幹部如何面對新媒體時代
4.政務公開。政務公開是保障公眾參與權、監督權的基礎條件。因此,政府職能轉變首先要求政務公開。只有政務公開,才可以使社會公眾了解公共事務的相關信息,政府處理公共事件的主張、過程及結果。了解政府公共權力使用的情況,才能掌握參與公共事務決策和政策制定以及對公共權力行使監督權的充足信息。除此之外,政務公開還可以為政府內部的監督機構及政府各個層級、部門之間提供獲取信息的渠道,實現政府內部的自我監督與公共權力使用的自我約束。 三、運用新媒體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新媒體不僅帶來了執政環境的改變和對政府執政能力的挑戰,同時也為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中的作用。 1.運用新媒體建立常態化的政民互動機制。一方面,通過政府網站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政民互動、交流平台,為公眾利益訴求表達和參與公共事務決策提供有效途徑;另一方面,通過政務微博等方式建立即時的政民互動機制,充分了解民意,宣傳政策、動員民眾,與公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運用新媒體建立政民互動機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運用新媒體建立的政民互動機制,絕不僅僅是建立信息化的運行機制,更重要的是建立實體運行機制,以支撐保障新媒體互動機制的有效運行;第二,政務微博與政府網站是政府信息化運作方式的兩種不同形式,兩者同屬於信息化政務活動機制,兩者之間是一種協同配合關系。因此,應將兩者納入統一的管理運行機制之中,這樣不僅有利於政務活動的有序開展,政務流程的整合優化,政務活動的統一規劃,政務資源的統一配置等,而且有利於政府內部的統一協調管理和風險控制。第三,應從觀念上而不是形式上建立政民互動機制,當前大部分政務微博的「聽眾」眾多,而「收聽」寥寥無幾,難以構成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2.運用新媒體構建政務公開與社會監督機制。一是將政務流程上的信息(不是經過人工參與整理過的信息)反映在政府網站上(或者建立政府網站與政務流程數據的鏈接介面);二是將政府與民眾互動的信息即時地反映到政府網站上;三是將民眾向政府提出的訴求、意見和建議,以及政府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結果等信息即時地反映在政府網站上;四是在政府網站上建立公眾參與決策和政府監督通道的信息化平台,並將相關信息實時地公開發布到網站上;五是建立公眾參與公共事務決策和公共權力監督的制度和機制。 3.重視運用新媒體引導輿論增強社會正能量。當今時代,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因此應重視新媒體在引導輿論、增強社會正能量中的作用。一方面,目前通過網路閱讀新聞、發表意見、參與互動討論的人數不斷增長(中國網民人數已經突破5.38億,而網路新聞的用戶規模達到3.92億),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四十歲以下的中青年人,習慣於運用新媒體了解信息(40歲以下的網民占網民總數的80%以上),這些人基本不會主動閱讀傳統的報刊雜志,所以傳統的媒體對他們的影響較小,應充分運用新媒體影響他們。再一方面,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因此沒有時間坐在辦公室里捧著紙質的報紙看新聞,而是多選擇採用手機等工具,利用零散時間獲取信息。這已經成為現代人獲取信息的習慣和狀態。同時,今天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重要的改變,人們常常不是按照報紙的種類一份份地閱讀,並尋找所需要的信息,而是通過互聯網、手機搜索引擎按照主題快速地獲取所需要的信息。以上都說明新媒體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流媒體,應重視新媒體在輿情引導,建立社會正能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解決新媒體問題的根本途徑是政府職能的轉變。領導幹部應重視新媒體日益增長的社會影響力及它在政府職能轉變中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天津市委黨校公共管理學教研部) 文章作者:齊冬梅
5、新媒體幹部的職責定位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6、如何提升領導幹部新媒體素養和能力
新媒體的發展、媒體格局的變革以及社會輿論的多元化發展,使政府的執政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給領導幹部的媒介素養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在新形勢下提升領導幹部媒介素養已成為加強其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本文在闡述和媒介素養含義的基礎上,解析了新媒體時代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的內涵,歸納了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的現狀,最後從宏觀-環境與制度、中觀-媒介素養基石、微觀-媒介素養教育培訓層面提出了提升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的建議。
7、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教育系統離退休黨員的思想政治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本著這一理念,思政工作也必須要以人為本,由此,離退休幹部的思政工作與在崗職工的思政工作同樣重要。離退休老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過很大貢獻的特殊群體。在覺悟上,他們有著對黨和國家絕對的忠誠,同時也甘心繼續發揮余熱,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再次作出貢獻。然而,當前很多離退休幹部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利益訴求等方面都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因此,離退休老幹部思政工作也應當不斷進行嘗試和創新。對此,本文圍繞離退休幹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做法及成效進行了探索。
一、建立馬克思主義學習平台
學習型政黨一直以來都是我黨建設的基本要求,因此,學習也是離退休幹部接受思政教育、獲取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和主要方式。在實踐中,根據黨和國家對老幹部工作的要求,科學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並提出一定的學習要求,努力營造形成一個愛學、會學、樂學的學習氛圍,是離退休幹部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時,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領導的帶頭作用,堅持「一把手」親自抓,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制度,確保思政理論學習深入而廣泛的全面展開;另一方面要完善、落實事後評價機制。要為每一位離退休幹部都建立檔案,並將每一次的學習測試登記入檔,以此檢驗老幹部工作實效的依據。
二、利用新媒體搭建離退休幹部思政工作平台
新媒體是指當代社會上的網路、報刊、雜志、電視、手機以及它們的附屬品,在當前的信息化背景下,新媒體是傳播信息最高效的手段和途徑。利用新媒體建立離退休幹部思政平台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機關單位、基層組織和離退休幹部新媒體交流平台,利用這一平台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加強對離退休幹部的思想教育;第二,將新媒體賦予新的內涵,讓其充分發揮作用。例如,將最新黨的文件精神發布在新媒體平台上,或將教育內容整理成為一個模塊,使其在這一模塊中反映出來;第三,讓廣大離退休幹部樂於通過這一平台發表個人看法,讓他們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平台,吸取其中的有益物質,從而起到思想教育功效。
誠然,在實踐中,基於新媒體環境下的離退休幹部思政教育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作,在這項工作中,其載體是為「新媒體」,其應用方法也有許多形式。例如,利用互聯網平台,建立機關單位、基層組織或行政部門內部主頁,並在主頁中創設思政教育模塊,新文件、新精神模塊,離退休幹部交流模塊,離退休幹部與其餘機關單位的互動模塊等等。再如,利用手機系統開展思政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在內部手機網路中發布思政教育內容,讓廣大離退休幹部通過手機系統學習黨的文件精神,等等。
三、加強離退休幹部思政主題教育
離退休幹部的思政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既要常抓不懈又要常抓常新,因此,在建立日常學習機制的基礎上,要突出重點,加強離退休幹部主題教育機制的的建立與與健全。主題教育即突出重點、明確目標、豐富內容的一種教育活動,它主要是幫助離退休幹部能夠對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理論進行深入思考,通過學習教育學會如何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而通過調整來使離退休幹部先進性作用更加充分發揮。思政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一是要保持其經常性,應根據各單位的特點,組織與單位實際相結合的思政主題教育活動,要堅持從單位實際出發,在不同階段有不同重點,不同時期有不同主題,將教育實踐與教育內容有機結合,讓離退休幹部學會如何將思政學習轉化為動力。二是要注重主題活動方式方法,形式上可以通過上黨課、專題輔導、集中學習等方式,或者是學習心得交流、入學宣誓再現等方式,使離退休幹部思政教育活動效果和活動質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
提高。
四、探索離退休幹部思政創新機制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大環境的影響,離退休幹部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新形勢下,離退休幹部思政工作也要順應時代之需求,在保留傳統方法的同時,科學運用各種先進的手段與方法,積極探索離退休幹部思政創新機制。一方面要創新方法和手段,從新時期離退休幹部的思想觀念、個人素質、思維方式等方面的變化為基礎,將傳統說教的教育方法轉換為運用科技手段以及黨員幹部容易接受的形式,使思政教育工作與時俱進,更具時代感和先進性。另一方面要藉助各種有效載體來豐富和擴大思政教育內容,從而保持思政教育的高效性和長效性。如利用單位網站、專題論壇等網路媒介加大思政教育的宣傳力度,通過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教育性突出的文化、體育、藝術類的黨員活動,來增加思政工作和活力和吸引力,從而使思政教育活動常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