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商如何藉助新媒體做好營銷
新媒體營銷的核心是內容,玩的是參與感。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商品是那些人需要的,你的用戶群體是哪些,比如你做婦嬰產品。那你的用戶應該是孩子2周歲以下的父母,拿著這部分人感興趣的內容,就是你主要輸出的內容,並不能只是一味的發廣告,這樣做微商只會被屏蔽。
還有參與感,你發表的內容,最好的能引起你的用戶跟你互動的,這樣用戶可以對你有較好的信任感。
真要說起來就很復雜了,你需要好好了解新媒體的相關內容。
2、如何做好互聯網金融新媒體營銷人
那麼,什麼樣的新媒體編輯才是我們需要的:
第一,新媒體運營必須是要具備「網感」。這就要求,能夠抓熱點,熟悉數據分析,信息搜集等等能力。無論是純媒體,還是企業的新媒體,對趨勢的把握都是關鍵,更關鍵的是,要在眾多趨勢中,堅持自己的取向,而不是所有趨勢都追逐,有些趨勢會破壞你的價值觀。
第二,整合。新媒體編輯,整合素材、資源的能力要強。整合素材,很簡單,資料那麼多,哪些是真是假?有時候你得到的就是幾句話而已,就是別人給你的一個小爆料,你要發展成一篇文章,就要有從素材中發覺關聯的能力,跟偵探差不多,多篇報道的意思串聯起來之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價值。
第三,文采。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發生的結構和場景,他的存在是有邏輯的,他的發生是有走向的,文采是為這些內在的邏輯服務的,不能只看文章的文字特別。
P2P平台新媒體運營編輯的出路到底在哪裡?拆解開來其實是兩個問題:一是做新媒體運營的這段經歷的價值在哪兒,二是可以往哪個方向轉。整理了知乎上@白崎給出的想法和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下:
從一個互聯網從業者的角度來解讀新媒體運營這個崗位時,我看到的是「產品經理思維」與「產品運營思維」。
當我們來談一個合格的新媒體運營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1.理解產品
一切不離產品,脫離產品的運營等於0。很多做新媒體運營的同學喜歡發段子,發雞湯,這樣數據會很好看,轉發很多評論也很真實,但沒有人談你的產品這件事就毫無意義。
新媒體運營的第一點在於理解產品,到什麼程度?熟悉產品的歷史及每一個功能點,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知道產品最吸引用戶的點在哪兒,能快速定位並解決用戶提出的所有問題,甚至對產品本身有自己的思考,這一切都建立在對產品的理解上。
2.了解用戶
你還在相信網上的95後特徵數據報告嗎?OUT了吧,有沒有想過這些數據的來源是哪兒?對用戶的理解,建立在長期接觸用戶,和用戶打成一片,解決用戶問題的基礎上。
新媒體運營人員每天面對的微博粉絲、微信聽眾都是用戶,他們的喜怒哀樂、喜好與特徵,是通過細心觀察與反復驗證,印入腦子里的。試圖通過看幾篇網上流傳的數據報告了解用戶,是最不靠譜的,我會告訴你我曾經一晚上拍腦袋編出來的數據被多家主流媒體當新聞報道過嗎?
3.懂傳播
現在微博上怎樣最吸粉,微信上用哪種方式能夠引爆朋友圈,大家都在做的H5頁面有什麼訣竅能夠讓粉絲願意擴散。形式一直在變,但方法論卻沒有變過,那就是傳播的邏輯,引爆點、傳播節點、傳播形式三個要素。
所以新媒體運營人員要想的絕對不是出路在哪兒,而是你在這個崗位做過了什麼,重點是在產品、用戶、傳播三個維度上做到多大程度,這就是新媒體運營這份工作經歷的價值點,轉崗只是一個時間與流程上的問題。
我一開始沒有用新媒體運營編輯這個詞,是因為我覺得編輯這個限定詞不能涵蓋真正的新媒體運營這份工作,業內自嘲叫首席微博/微信運營官(CWO)我倒覺得不錯。
梳理完新媒體運營的工作價值,我們來看出路在哪兒:
P2P平台產品線:
我剛才講過,做新媒體運營的第一點是對自家產品有足夠的理解,而做產品都是相通的,懂產品,本質上是對用戶需求與用戶場景的理解,長期和用戶在一起,接地氣,知道普通用戶最需要什麼,最喜歡什麼,至少你懂社交產品的用戶的特徵,不然怎麼能在微博微信兩大社交平台上工作呢?
把平常對新浪微博的吐槽轉化成你的產品優化方案吧。至於寫需求文檔、用Axure畫產品原型圖,這些都只是形式上的東西,有人教就能很快學會。更何況做過H5游戲設計吧?這難道不是你的產品經驗?
運營/市場線:
新媒體運營,運營的是新媒體渠道。產品運營,運營的是產品。如果把新媒體賬號當成一個產品呢?你既是產品經理,也是產品運營。對於產品運營線來說,很多時候新媒體都是重要的承載體。
首先不得不說很多公司的活動運營都還是需要在新媒體上執行落地,對於產品內無用戶沉澱的P2P平台,新媒體就是進行用戶運營的外部渠道,比如大豐號他們的平台的用戶運營渠道矩陣——微博、微信、社區論壇、媒體公關。
說起來都是很簡單的話,做起來需要仔細去琢磨。市場線我就不多贅述,在很多P2P平台里新媒體運營屬於市場公關體系的,所以應該清楚市場線平常是做什麼工作,轉換的只是渠道載體而已。
3、淺談什麼是新媒體營銷,新媒體營銷怎麼做
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形式(如報紙報刊、廣播、電視等)的新的媒體形式,比如我們每天都在用的微信、微博、貼吧論壇、頭條,我們瀏覽的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優酷,以及讓大家沉迷其中的抖音,還有豆瓣、知乎等等。這些都屬於新媒體的范疇。那麼新媒體營銷,也就是利用以上這些新媒體平台和手段,開展營銷和推廣,進而獲取企業所需要的銷售線索,或者提升品牌曝光度、知名度。
新媒體營銷
首先需要理清思路:我們的活動圍繞一個什麼直接目的?——舉例,獲取目標客戶的聯系方式/采購意向!
接下來,分析何種方式最適合?
分析目標用戶的畫像,由此獲知他們的喜好、行為方式、相關需求等等;
2. 製作符合目標用戶愛好的內容;
3. 選擇合適的渠道,投放你的內容;
4. 推廣,付費免費方式結合自己情況而定;
5. 過程檢測及調整優化,這既屬於運營層面,也屬於營銷的一環。
4、如何做好新媒體營銷:趣味性運營
1.任何一個成功的新媒體項目都要有充分的信任,充分的授權,如果任何一條微博都要事先一周提交給主管或者甲方審批,然後看著看著覺得這會不會風險太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已經不符合新媒體的特性。最終也只能買假粉,刷轉發。
2.沒有制度與資源支持和重視的新媒體部門一定會失敗。不要相信一個嘴上很支持新媒體但實際上不肯給資源不肯給錢的老闆。基於今時今日人們對廣告的免疫程度以及社交疲倦性,你的部門一定會慘敗,沒有錢沒有資源你會發現你的ID永遠是小小的。
3. 新媒體不是便宜的項目。便宜基本沒好貨的道理此處依然符合,一個成功企業新媒體賬號,無論是微博還是微信,底配一個好文案,一個好設計,再來個好策劃。3個人月支出2萬已經很低了,任何一次好的idea傳播必須捨得花錢,20萬投入很低了,也就是找幾個大號轉發而已。如果不捨得花錢,還想一炮而紅,不如相忘於江湖。
4.那為什麼很多自媒體人沒花錢能火?他有個性,有吸引用戶的內容。很可惜廠商不是這樣,絕大多數廠商品牌力比自己想像的弱,品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牙膏即使我只用高露潔,我也只是刷牙時想起他,不會天天上網搜高露潔。(手機,游戲等類目除外)
5.凡客體的成功不可能復制,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但業內不少人仍然希望再造凡客體,不要忘了凡客當年光全國刷燈箱廣告就是千萬,韓寒本身就是熱點,微博處於黃金歲月,三者不可缺一。不要指望一次營銷讓全網知道,能真實營銷到幾十萬人就已經不錯了。
6.功夫在行業外。一個成功的新媒體從業者必須是對任何新鮮事物很敏感的人,這樣他才能和受眾找到話題,玩到一起。他得對各個領域都有所了解才能不停創造出新的內容和玩法。不然,沒法想像一個粉絲會永遠關注他還保持著興趣。
7.你若端著,我便無感。傳統的廠商-媒體-大眾的宣傳模式已經崩盤,人們不再相信那些無趣的填鴨式的內容,人們熱愛參與,熱愛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或品牌,冷美人總是很少有人喜歡,活潑的清純姑娘總是有很多朋友。
8.借勢比造勢更重要。除非你是老羅,王思聰之類的,有錢或彪悍到不需要解釋的。或者蘋果那種接近宗教信仰的品牌。別想著造勢了,你製造的勢能瞬間可能被又一個吸毒的倒霉蛋,或者離婚的明星掩蓋,學會借勢,借力打力更實在。
5、新媒體如何轉化為銷售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著實替你捏一把汗。
新媒體重點在營銷。它與銷售有本質上的不同。
營銷:平台與用戶的關系是一對多
銷售是一對一。
這兩種在有規模的時候呈現太大的差別。當然還有種說法叫用戶運營。聽說28推學院出來的用戶運營很厲害。試試看
6、新手怎麼做新媒體營銷工作
銷售新手經常遇到的八個問題,如何破解?
1、找不到客戶群怎麼辦?
2、見不到客戶的面怎麼辦?
3、見面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辦?
4、搞不定客情關系怎麼辦?
5、客戶已有固定供應商怎麼辦?
6、產品價格高無競爭力怎麼辦?
7、客戶無需求怎麼辦?
8、客戶玩命殺價公司又不同意降價怎麼辦?
1、找不到客戶群怎麼辦?
方法:
①不管什麼產品,百度、阿里巴巴、慧聰、行業網站、論壇、QQ群都是不錯的搜索平台。
我的喂馬 mengjingzhun518
②在一些銷售群、采購群里,和群友交換客戶資源。
③向公司老業務員請教,或者查查公司合同,看看你們產品銷售排名前三的都是哪幾個行業,然後你首先在這三個行業開拓客戶。道理簡單,同行採用你們家設備,多好的說服力呀,尤其是那些簽約上千萬大單的客戶,一定是行業翹楚,他們是標兵,示範作用不可小視。
④調查競爭對手的客戶群來確定自己的目標群。最常見的做法是自己偽裝客戶或采購,打電話到競品的銷售那裡,咨詢他們的產品,問問他們的使用客戶群,年采購量等等。
在中國,很多行業都是供大於求,要想取得更多的業績,只能挖競品的牆角(虎口奪食)。
⑤一個產品生產出來必然有對應的客戶群,一般是新手才會遇到這個問題,解決辦法:向公司老業務員請教,查公司產品銷售合同,客戶都是哪類的。了解競品的客戶,競品客戶也是你的准客戶。
2、見不到客戶的面怎麼辦?
見不到客戶面無非這幾種情況:
1.保安阻擋
2.文員拒絕
3.客戶推脫拒見
①保安的阻擋是最容易解決的。第一次去客戶那裡,遞給保安煙之類的東西,把自己姿態放低點(一定要把姿態放低點),和他們先建立初步良好印象。蠅頭小利很好解決保安。跟他們混熟了,他們可以告訴我們很多內幕信息。(記住,高手都是這么做的。)
針對文員,和保安差不多,給他們買些新奇的糖果,零食、小盆栽,並且不要直接表明你的意圖,模糊你的意識,就說是你隨手帶的,或者你自己有很多,經常送人,只為交朋友。目的,建立信任和感情。男人,要學會搞定女人。
總結:保安和文員,是要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內線。
③客戶拒見,說明沒有信任感,客情關系不夠,甚至是沒利可圖。
搞定客戶=人情做透+利益驅動
好,知道了問題點,那就從做客情關系開始。
(客情關系後面慢慢講到)
3、見面不知道說什麼怎麼辦?
見面分為初次見面和多次拜訪。
對於初次見面
①背話術,最起碼准備一套十五分鍾的說辭。
②見面時,稍微聊一下產品就好,然後轉移話題,多拉家常。目的是為了初次見面建立良好的印象和信任基礎。(如果一個銷售員,初次見面,就喋喋不休地講產品,會不會覺得很煩?)
③如果確實不知道說什麼,那就先給客戶問問好,讓客戶放鬆警戒,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暖場之後,轉入業務方面。
總結:初次見面=拉近與客戶之間的關系
2.對於多次拜訪,
①那每次就該有所准備了。可以慢慢的從客戶的穿著,精神狀態講起。(強調一點:初次拜訪完客戶後,可以記錄下客戶的穿著、打扮、喜好,甚至家庭信息。方便下次拜訪時,可以提前對這些信息做一些准備。)
②可以提前准備一個大眾話題,如果冷場的話,拋出來。。。不打無准備之仗。。。
③和男客戶聊,軍事新聞,體育運動等;和女的聊服裝、皮膚保養、娛樂等等。總之,知識面廣,琴棋書畫,化妝美容,名星達人,政治軍事,三角八卦都要了解一些。(不要覺得這些很難,你記住一些後,同一個話題可以跟很多客戶聊。聊多了,就熟練了。)
小結:不管是初次見面還是多次拜訪,核心目的:建立良好的客情關系。
搞定客戶=人情做透+利益驅動
4、搞不定客情關系怎麼辦?
關鍵詞:數量級拜訪+關心客戶
①拜訪客戶,1次,2次,10次,甚至20次。很多生意都是聊出來,感情也是在堅持中破冰融化的。
②你關心過你的客戶嗎?他家有幾個孩子?多大?生日?客戶籍貫?客戶生日?個人喜好?過往經歷?性格特徵?等等等等。
做好客情關系,就是要對客戶進行攻心。
每周兩次的關心簡訊,平時過節,送上祝福(持續三個月以上);客戶小孩放學,你能去接;客戶過生日,你能提前送去蛋糕;客戶老婆喜歡什麼明星,你能給她送去明星的簽名;客戶的父母。。。。。。
(搜索麥凱66表格,把裡面要求的信息都做到)
是不是感覺我像間諜?那就對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客情關系算什麼!!!So easy!!!
5、客戶已有固定供應商怎麼辦?
客戶有固定的供應商是常見的事情。
①他有固定供應商的話,首先去摸清他供應商的情況。比如:競品質量,價格,回款,售後等等。把他們不足的地方找出來,用自己的產品去做比較。放大競品的弱點,多褒獎自己的優點。
如果還是不能勸說客戶改用自己產品,可以爭取少量的進貨(做小單)。比如說,客戶可以拿我們的產品跟競品去磨價。威脅他們,如果他們不降價,就採用我們的產品等等。
同時,我們還可以用自己產品的質量,售後等等各個方面去打動客戶,爭取今後更大的合作。
有些客戶的合作是急不來的,必須有個過程。咱們這招叫小刀伐大樹。
②在這樣的過程中,還有一點不能忘,就是客情關系。這個非常重要。你能否成功打入客戶內部,就必須做好客情的公關。一定要把人情做透。
還是那句話,成交=人情做透+利益驅動。
③回扣。這點我就不贅述了。大家都懂的。
6、產品價格高無競爭力怎麼辦?
一般產品能成交,是看三點:性價比、客情、服務。
①產品價格,只是其中的一環。客戶說我們價格高,我們不要一味的去給客戶講價格,學會迂迴。
我們要分析我們產品的優勢,貴有貴的理由。學會拆分我們的產品,一項一項的把產品優勢分開來給客戶,同時告訴他用我們的產品好處。
說句俗話,我們去找小姐一樣,什麼樣的服務,什麼樣的身材臉蛋就是什麼樣的價格,這句話你們敢跟客戶說嗎?哈哈
②價格是可以浮動的。價格可以跟采購量,付款時間一起談。量大則優惠。回款快,更優惠。(說這些,你還覺得自己的產品沒有競爭力嗎?)
③客情。相信很多銷售員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就是自己的產品質量更好,價格便宜,付款方式一樣,但是客戶就是不採購我們的,而是采購競品的。
知道原因嗎?就是因為客情關系。就像很多已經合作了很多年的供應商,已經有了感情,客戶不在乎多花這么一點。
就像對待愛人,我愛他,就願意多付出。
說到這里,大夥們,一定記住,要把客情做透。把自己做成「小三」,然後踢走正室。
補充一下,應該多拜訪客戶,列印一份資料,列出自己跟競爭對手的優劣勢給客戶看。用表格數據體現自己產品的價值。學會用數據說話,而不是價格。
7、客戶無需求怎麼辦?
①需求一般也分兩種。
a.現有供應商合作很愉快,利潤有保證,不想更換供應商,所以無需求。
b.跟你不熟,也看你不順眼,客戶對你的印象不好,就好相親一樣,沒看上。
至於屬於哪種情況,需要通過做客情,探究無需求的本質。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就要找到你們自己產品的利潤點或者優勢了。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就要學會養客戶,因為他是我們的潛在客戶。
潛在客戶,那就要學會長期做客情。比如學會定期給客戶發祝福簡訊。偶爾路過客戶的公司,順便去拜訪他,送他點小禮品。等客戶有需求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想到我們了。
(做客情,請詳看本幅帖子的第四點)
閑時做情,忙時做單。你周末的時候,給你100個潛在客戶發周末祝福簡訊了嗎?
8、客戶玩命殺價公司又不同意降價怎麼辦?
殺價的客戶一般有三種心態:
一、就想買便宜的東西;
二、來探底價的;
三、索要回扣。
通常來說,客戶殺價,潛意識就是比較大的幾率想買你的產品。那我們就需要了解客戶的真正意圖。
客戶為什麼要殺價?他真正的想法是什麼?他承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不管是何種情況,銷售員都以公司價格為主,不能亮出底價。
應對方法:
①殺價就跟他講品質,服務。在權利范圍內給客戶方便,不然用其他增值產品彌補,比如贈品、免費增值服務、回款時間等等。
②殺價就多訴苦,多談感情(前提是客情關系要做好)。
③殺價就跟他說,讓出的利,當回扣給他。
其實價格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還是那句話,寧願死在不成交上,也不要死在價格上,永遠不要讓客戶知道我們的底價,報底價的百分之九十的死。
所以報價的時候適當放高一點,一點一點的降,當客戶簽合同的時候都不是我們的底價。
7、如何進行新媒體營銷策劃?
一、定目標
一般來說,制定目標參考幾個原則:
1、如果能直接從第三方平台上獲取數據作為目標,就直接以後台目標數據值為參考,比如微信,微博。
2、第三方平台無法給你呈現數據作為目標引導,可以交付給技術部門去做統計報表系統來做監控。可先從日指標下手,再延伸到周,月,季,年去做統計。
新媒體營銷
3、團隊需要有一個終極目標。
比如對於O2O的項目來講,團隊的終極目標就是日訂單量。
比如對於一個工具型APP,團隊的終極目標是日活躍率。
4、各部門對目標進行分解:
事務目標:每周X篇內容,其中X篇做原創。
結果目標:微博曝光量、粉絲較上月的增長比例。
5、目標設置不能太范范,要有具體數字。
比如:當月目標為日均新增激活從8000到12000,注冊轉化率40%。
二、做預算
根據推廣方案做預算,每個推廣周期涉及到的推廣細項做預算,預算最好越精細越好,可控性更強,執行效果更明顯。
新媒體運營是為達到目標/目的所做的高效、系統的協調工作,所以建議需要關注、學習、鑽研與之相關的體系,來建設自己的系統性;而不是只把關注點放在預算、刊例、性價比這些公司、老闆關心的問題上。
三、寫方案
1、推廣整體策略(方法+執行力)
測試最有效推廣方法,集中優勢資源在一個可能爆發的點上,不斷放大,不斷分析,直到引爆。
目標消費者集中出現在哪裡,我們的市場推廣就集中在哪裡出現。
2、種子用戶期
1000名種子粉絲,為期一個月,區域內,可控。
種子用戶特徵:經常互動,幫你主動推廣公眾號,經常對你的公眾號提供有效意見和建議。
推廣方法:行業朋友和同事,合作夥伴,邀請機制、供應商導入,商圈,小區,學校,寫字樓發廣告;行業朋友和同事,合作夥伴,發動身邊同事,朋友,合作夥伴加入體驗。
微信群管理:建立2個500個人微信群,管理種子用戶,收集產品用戶意見。
3、初始用戶期
初始推廣期要去嘗試各種推廣渠道,找到你最擅長的渠道,讓粉絲自然每天增長,最終完成你的目標。
擁有渠道的好處就是,每一天你都能獲得穩定的粉絲,而不是一天進500粉絲,再過3天就沒有粉絲關注。
方法:微博引流;加群引流;小號引流;自建官方微信群;活動策劃;本地公眾號,微博,社區,網站等渠道投放。
4、品牌推廣期
A、繼續」初始用戶期」推廣方法穩定獲取每天流量。
B、本地O2O服務號或APP合作,經過初期推廣後,已經積累了一定粉絲量,可以與本地O2O一起合作推廣。
C、地面推廣,可以針對性與商場,學校,社區等商圈合作,進行線下活動策劃推廣。
D、參加行業性會議展覽,可以通過參加一些行業性會議展覽,帶上二維碼,做好微信營銷方案。
E、加入本地行業聯盟,進行產品推送,推廣服務號在本地品牌知名度。
8、要做好新媒體營銷策劃的工作,需要有怎樣的准備
首先你要具有互聯網思維,因為新媒體接觸最多的就是互聯網。
其次你要懂並熟悉互聯網的各種策劃與推廣方法
最後,你要有策劃水平與能力。
以上是個人建議,望採納
9、企業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的營銷?
在我看來如果是傳統的企業要用新媒體進行營銷就意味著一種全新的挑戰。新媒體對於傳統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何下手,從哪裡下手這一系列問題都都要從產品的特點、企業的現有資源和產品的目標消費者等方面綜合考慮。所以,企業應該制定一套詳細的新媒體營銷策劃方案,最好是找一個好的廣告公司做,他們在這個方面相較於企業本身更加專業,綜合分析,挖掘出產品賣點,再以個性化、新穎化的互動方式為企業帶來消費者。你可以看下廣州的四方廣告公司
10、新媒體營銷策劃怎麼做好?
黑衣路人 認為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廣告在現代商業里變得越來越重要,那什麼樣的廣告才能算是一條好廣告呢?美國著名的文案大師休格曼說,廣告想要有效果,必須要有能捕獲消費者的幾種心理誘因,咱們一起來聽聽。
第一個心理誘因是建立參與感。回憶這樣一個場景,當你去商場購物的時候,賣衣服的導購員會建議你試穿,賣食品的老闆也經常讓你試吃,如果你一開始就拒絕,那你肯定不會買,但一旦你試穿或者試吃後,你購買這個商品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商家的這種行為就是為用戶建立參與感。好的廣告也是這樣,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越是吸引人的廣告,往往就越給用戶建立參與感。比如說有這么一條跑車的廣告,我念給你聽聽,「駕駛這輛新車去逛一圈,感受下炎熱的傍晚駕駛時風吹過你頭發的感覺,把油門一腳踩到底,嘗一下瞬間被沖擊力頂到座椅背後的滋味,看一下精美的電子顯示屏,這是這款跑車帶給你的速度」,怎麼樣,聽我說完你是不是感覺自己在夕陽下開著這款跑車?這就是用語言或者畫面為用戶建立參與感。
第二個心理誘因是建立權威。黑衣路人 覺得人本能的心理傾向就是相信專業和權威,比如說一個數碼小白想去買一個電腦,他一定會先問問身邊懂電腦的朋友該怎麼買,能不能陪
他一起去,告訴他各種型號的區別,最好連買哪個都幫他決定好。再比如有時候我們去買西瓜,都要慣性的問老闆這個西瓜甜不甜。所以商家給產品做廣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塑造專業權威感,比如你可以在廣告里列很多數字參數做對比,來顯示自己的專業。小米手機就經常在發布會上這樣做,然後得出自己行業地位領先的結
論,這也確實增加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
第三個心理誘因是建立聯系,就是把客戶已經知道的東西跟你的產品聯系起來,這樣就消費者才會更容易接受。比如說煙霧探測器剛剛面市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干什麼的。廠商在打廣告的時候就說,這個產品是「天花板上敏銳的鼻子」,一聞到家裡的煙霧就會發出警報。這個人性化的類比一出現,立刻就拉近了產品和客戶之間的距離。還有一個例子,美國曾經出過一款產品,可以遠程式控制制汽車的啟動,在你離車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按一下鑰匙扣大小的按鈕,汽車就會自動打火,你一上車馬上就能開走。最爽的是夏天,你一開車門就能感受到涼爽的空氣,再也不用像在蒸籠里一樣,苦苦等著溫度一點一點降下來。休格曼給這款遙控裝置起了個名字叫「黑手黨的自動機關」,是不是一聽,就聯想到了黑手黨遙控汽車爆炸,眨眼間幹掉對手的火爆畫面?是不是很酷?
第四個心理誘因是喚起歸屬感渴望。黑衣路人認為人人都有對歸屬感的需求,這是天生的。好的廣告就能做到喚起消費者的需求,讓他們感覺到買這個產品,我就能屬於我喜歡的
群體。舉個例子,美國的萬寶路香煙,它的廣告成功塑造了一種頹廢的雅痞之美,西方人都想要這種氣質,當然就喜歡萬寶路香煙;再比如,賓士汽車一直標榜的
是,開賓士的人就是財富的擁有者,那想做有錢人的人,想炫耀自己的財富的人就願意買賓士車;沃爾沃後來也採取了歸屬感的策略,宣傳說自己的用戶是學歷最高的。隨後幾年,沃爾沃高學歷用戶果然越來越多。所以說,廣告只要給消費者想要的群體氣氛,他們就會自動歸隊了。
黑衣路人:產品要想賣得好,營銷廣告還是得更走心才行。但是要注意,做任何營銷都要走正道,不要做不合天道的產品和營銷,更不要做欺騙群眾的事情。目前網上是魚龍混雜,小白們也要多注意防騙。如果想了解營銷本質,可以百度找 黑衣路人
黑衣路人最後提醒你:生活不易,很多人被所謂的高人給繞暈了,搞不清方向,所以迷茫。作為人不解決最根本的哲學問題,就很難在社會上出人頭地。你到底憑什麼過上好的,自由的優質幸福生活,靠政府?靠老闆?靠父母?靠工資?只要稍微用大腦想一下,就會明白社會是什麼,到底要如何做才能改變命運和運氣,核心秘密請進改變命運賺錢資源群【
5463刪除中間字,組合純數字56205
】復制前面【】里的數字,按要求組合數字,明白人,能看明白,不明白人,不需要入群,無意義,改變命運最終是自己本性智慧的選擇問題,入群後先看看黑衣路人的空間會恍然大悟!很多東西不適合給所有人知道,能理解這個你的思想也就進入了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