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音樂學院招生的新媒體(音頻與視頻)設計與製作今年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其實錄取線是沒多大用的 主要看排名。比如只招20人,你進了前30名都是有希望的。按錄取線劃分的話 過線的可能就有50人了。但他不可能招50人。他會多發專業過線單,主要是考慮到有的學生同時報多所學校,專業同時過線,要是志願沒填川音,哪怕他在川音的專業是第1也不能錄取他了。按這樣說就會空出一小部分名額。20-第30名的也就有了希望。還有就是文化要過當地的文化提檔線,如果只是剛過線幾分的,有風險。專業要過川音的藝考合格線。如果兩樣都過線了,按照 【專業成績從高到低】錄取。你也可以查看近幾年川音的調檔線,做為參考。想第一時間知道新媒體(音頻與視頻)設計與製作今年的錄取線你可以打招辦的電話去問,我報的學校我都打過電話去問的很有效果,招生辦公室電話:(028)85430270 85430284 你說的這個專業應該是(數字藝術系)
2、新媒體平台這么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產品的平台?
在我做新媒體的五年職業生涯中,曾有兩年多的時間是在做音頻,對音頻新媒體平台的選擇,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以為,做音頻新媒體,還是要把微信公眾號作為大本營,同時用小密圈、小鵝通一類的應用來輔助社群運營,這之後盡可能地去佔領各大小音頻平台,在各音頻平台上做專題運營,謀求推薦位,頭條號一類的以圖文和短視頻為主的媒體平台盡量不要碰了,浪費時間。
①微信公眾號。
微信把在設計公眾號這款產品的時候,就秉承著不做流量分發的原則,所以只為公眾號搭建各種基礎設施,幾乎不幹預公眾號上流量的正常來去。因此,新媒體人在做公眾號的時候,就得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己能夠調動的各種資源與能量,想盡辦法獲取流量(粉絲),在獲取流量後盡全力提高流量的利用率,或者是維護品牌(公關),或者是變現。
公眾號上的流量(粉絲)都是我們找來的,因此流量的效果可預期並且可持續。這就是我們所有新媒體人,無論是做文字、做圖片,還是做視頻或音頻,都把公眾號當成大本營的主要原因。
微信公眾號對音頻的支持相比其他媒體形式的確弱了一點,但幾乎不比音頻平台差。目前已經能夠實現暫停、拖拽、連播等功能,我個人預計,未來還會加大對音頻的支持力度,實現音頻轉文字等功能,當然,音頻轉文字這樣的功能需要很強的技術實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沒實現音頻轉文字的功能時,我們可以手動地把文字版精編在微信公眾號後台,搭配合適的圖片,弄得賞心悅目的,提升用戶使用音頻產品時候的體驗。
②蜻蜓FM、喜馬拉雅FM、、荔枝FM、企鵝FM。
我個人建議重點經營這四個音頻平台。
前三家的用戶量相對大一些,也就是說,總流量會更多,第四家是騰訊自己推出電台,雖然用戶量相對較少,但因為其可以接入QQ音樂、QQ空間等騰訊系其他平台,所以一旦我們能夠獲得平台的推薦,還是能夠獲得很大的流量。
這四家中,我覺得蜻蜓的流量分配機制相對公平,凡是內容好的,都有機會脫穎而出,而其他幾家,平台對流量的干預相對比較多,所以做其他幾家的話,一定要跟平台搞好關系,最好是跟平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樣平台會有專門的人與我們對接,輔助我們的運營,我們可以適當地根據平台的要求生產內容以獲取更多的推薦機會,我們可以經常性地以專題的形式做內容運營,尤其是逢節假日或突發熱點,這就要求我們有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了,當然,如果我們內容生產能力不怎麼樣,我們也沒必要去做音頻了。
在這些音頻平台上做內容,我以為就是兩個目的,第一就是擴大品牌影響力,順帶腳來一點變現,之所以說是順帶腳,是因為這些平台也沒有很好地培養用戶付費習慣;第二就是把流量導出,導入我們的大本營中,所以我們在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經常性地似有意似無意地提醒用戶訂閱我們的公眾帳號,給用戶一個從音頻平台轉到我們公眾號的充足理由,就可以了。
除了以上四家平台以外,在有餘力的狀態下,一說、百度樂播、考拉FM等相對比較小的音頻平台也可以嘗試,如果做的是音樂類的音頻,QQ音樂的音樂號、網易雲音樂等音樂平台也要入駐。
3、國內做視頻和音頻的新媒體平台有哪些
像優酷土豆,愛奇藝,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360北京時間,搜狐自媒體也推出了視頻功能。
4、新媒體運營崗位職責是什麼?
--------------關於新媒體及運營崗位職責----------------------
首先要知道新媒體是什麼,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要做什麼,其實從各種招聘網站上搜一下就知道了,崗位職責了解一下,就知道如果你以後想從事新媒體運營這方面的工作,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了
其實總結一下,現在新媒體的主流平台有:
主流:微信/微博/百家/頭條/大魚等
資訊類:一點資訊/大風號/網易等
音頻電台: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
社區門戶:知乎/豆瓣/貼吧/簡書等
其他領域:小紅書/微淘等
其實每個公司招的新媒體運營崗位側重點不一樣,有的可能會側重公眾號,有的可能需要你會運營抖音,甚至對視頻拍攝,腳本,剪輯有一定的了解,做渠道推廣的話,可能會涉及很多個平台。
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這些平台上發帖,推廣,回答問題等,都可以試一下,需要了解一下平台機制,知道是怎麼操做的,怎麼發帖才能不被刪,不被封號,怎麼寫,寫什麼才能獲得更多推薦等等,SEO的文章改怎麼寫,關鍵詞優化怎麼做,這些都是需要嘗試總結的。而且如果你能在某一個平台養一個粉絲很多的活躍大號,對你以後找相關工作是非常加分的。
-------------------必備技能------------------
1、文案
「內容至上」「內容為王」的口號還是一直在喊著,那麼文案能力也是一直被提及的。有些人可能聽到文案就覺得自己的文筆不行,文案肯定不好。
其實不然,文案主要考察的還是你對市場的敏感性,並將其在文案中表達出來,而這種敏感性是可以經過鍛煉得到的。所以對於寫文案這點,你千萬別害怕。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一下「茂兔」公眾號,回復「文案」獲取文案資料包~
2、數據分析能力
一個規范的互聯網公司,領導大大們是絕不會拍腦袋做決策的,一切事情都拿數據說話。數據思維要貫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自己怎麼知道下一步該干什麼?需要數據反饋。
我寫了一篇文章放到今日頭條上,閱讀數只有3K,而公司的平均數量是6K,那麼我就可以知道,我寫的這篇文章效果不好,那麼就要調整內容、或者文案類型了。
此外,還可以看看評論數量,看看大家跟你這篇文章產沒產生情感共鳴;還可以通過點贊數,看用戶對你的認可。
比如,你想申請經費測試一個新項目,拿出以往類似項目的數據、加分析,你的上級大佬才會放心撥錢給你不是?
總之,新媒體運營是要根據數據反饋去做事的。而這一切的基礎,是你的數據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