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有什麼優缺點?
傳統媒體:投入大、根基穩、老成、權威性高,但高高在上。收益穩定但平緩下降,互動性較差。
新媒體:分為公司行為和個人行為。若個人行為則投入較小,(需具備某項專長,形成價值效應)。很多公司在媒體上投入是很節約的,當然大公司捨得,可是他們也將在新媒體上的廣告投入比重加大很多。互動性較高、具有創意性和實效性,但權威性差,用戶忠誠度不高。這類媒體大多在積累一定粉絲後就忘記品牌建設,開始胡搞了。而成功的一群則藉助前期積累開始進入更高級別的事業規劃。新媒體時代之後,我認為是權威媒體會更加註重互動性,接地氣的傳播方式。而個人媒體具有一定粉絲後要更加依靠大公司背景傳播(產生權威性)。兩者媒體互相補取雙方的長處。權威走下神壇,草根渴望登基。暫時不贊成什麼時代的說法。學者還能編出什麼新詞?新新時代?現代派之後是後現代,後現代之後再來個超現實主義?只要所做的事業是跟著時代在走,管它什麼時代(不過又是一個新出的詞而已)。
2、新媒體營銷和傳統營銷有什麼區別
微營銷具有傳統網路媒體營銷傳播內容的多媒體特性、傳播不受時空限制、傳播渠道多樣化、傳播信息可沉澱帶來的長尾效應等優勢,而微營銷更注重"微"的細節,比如市場細分更"微",精準客戶更"微",傳播渠道更"微",講求市場需求為主導的經濟時代,只有滿足客戶更多的需求,才能贏得現在.
1、充分利用社交媒體的功能特性,精準定向綁定目標客戶基於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台的微營銷,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從公開的用戶數據中看,就有不少極具價值的信息.不單指年齡、工作、職業等一些表層的東西,通過對用戶發布和分享內容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判斷出用戶的喜好、消費習慣及購買能力等信息.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互聯網無地理位置限制的特性也將給微營銷帶來極大的幫助.這樣通過對目標用戶的精準人群定向以及地理位置定向,微營銷自然能收到比在傳統營銷更好的效果.
2、內容是"微營銷"成功的關鍵因素
對於"微營銷"而言,枯燥的企業介紹和產品介紹無疑吸引不了用戶的注意力,而類似於生活息息相關等信息的分享更能吸引眼球,要在豐富的內容中營銷,而不是為了營銷而敷衍內容.微信和微博作為溝通工具,交流是重中之重,不能局限於向用戶傳遞信息,還要引導客戶反饋信息,實現企業與客戶實時溝通,活躍用戶.同時,也無形地將品牌理念無形的傳給他們各自的朋友圈、關注群.
3、企業與客戶具有高黏度
做過市場調查的人都知道,讓消費者說句話是件很難的事情,有的時候還得用獎品來激勵被調查者,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有獎調查.但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以及企業的APP正在改變這一切.雖然PC互聯網上的數據量肯定比現在移動互聯網更大,但較之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數據本身的價值在於更完整和更生動的去描繪了一個互聯網用戶的生活軌跡.打個比方,在PC互聯網上可以知道你可能對什麼感興趣,而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可以知道你每分每秒在干什麼.除了精確營銷,提升成交率之外,微營銷對企業最大的意義就是幫助企業搭建CRM系統,維護客戶,提高客戶黏性.
4、更低的成本實現可持續傳播
無組織的組織力量是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最大感觸,依據社交媒體平台的微營銷可以以很低的成本組織起一個龐大的粉絲團,這個粉絲經濟能給企業帶來多大的價值呢?例如,有些企業只要拿出些小禮品創建一個活動,就會得到大量粉絲的響應,微博的轉發+評論有禮活動,這些粉絲就會紛紛奔走相告,做足宣傳,這些幾乎在傳統營銷上是不可能實現的.此外,微博上的意見領袖的宣傳攻勢,也可收獲大面積撒網的效果.
微營銷有著傳統營銷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微營銷"主張通過"虛擬"與"現實"的互動,低成本投入、參與度高、互動性強、實時監測等特點是企業充分利用社交網路的優越性進行營銷的新興模式.建立一個涉及研發、產品、渠道、市場、品牌傳播、促銷、客戶關系等更"輕"、更高效的營銷全鏈條,整合各類營銷資源,達到了以小博大、以輕博重的營銷效果
3、新媒體營銷和傳統媒體營銷的區別是什麼?
(
4、什麼是新媒體營銷及其與傳統營銷的區別
傳統媒體營銷泛指電視媒體、平面媒體、電台廣播等廣告傳播方式等,新媒體營銷指微信、微博、論壇、搜索引擎等傳播方式,其實自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以來,新媒體營銷增速很快,但對於傳統行業來說,傳統營銷也不能丟,所以都會抓,畢竟傳統營銷的覆蓋面目前要遠高於新媒體,只是對很多企業來說,新媒體營銷成本要低於傳統營銷,而且方式更多,包括互動體驗、數據分析、精準銷售等。
5、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新」在哪裡?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較而言,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新的傳播載體。新媒體是網路媒體,以互聯網會傳播載體,快速,多媒體,立體地傳播信息。新的傳播方式。新媒體的網路傳播把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有機融合在一起(比如社交媒體),而傳統媒體基本屬於較單一的大眾傳播。新的傳播內容。大眾化的內容,碎片化的內容,泛新聞開始出現。新的互動機制。傳統媒體缺乏受眾參與,而新媒體則特別強調受眾的參與,提供了各種渠道和方式吸引受眾介入傳播。6、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何不同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
眾所周知,新媒體的產生對於傳統媒體具有很大的沖擊作用,但是這個沖擊表現在哪裡、相對於新媒體它又有那些優勢呢?
就以廣告傳媒為例,傳統媒體的廣告無非就是對你做一個宣傳,讓受眾能夠知道你的產品或者企業,但是它僅僅只是讓別人知道,並沒有讓客戶真正的了解到你的想法;同樣的商家讓傳媒公司給他們做一個廣告,廣告做的很漂亮,但是真正宣傳的廣度及深度,卻沒法得到回饋。這就是傳統媒體的最大弊端,而新媒體區別於傳統媒體的原因便是通過新媒體客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商家所要表達的信息,同時商家也可以通過新媒體知道廣告的廣度和深度。
之前曾經接觸過一家傳媒公司,這家公司剛開始是做傳統的廣告傳媒的,公司老闆也在當地的傳媒界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新媒體的發展讓這個老闆發現傳統媒體的弊端使得不足以在這個大數據時代具有強有力的競爭,所以這家公司開始向新媒體轉型,起步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初見規模。
在推廣方面,我們當下所處的時代是信息化的,互聯網突飛猛進的發展給新媒體有著巨大的作用。必如PAPI醬為什麼可以這么火,公眾號家家企業基本都有,就是因為新媒體的借了互聯網的勢,傳媒加上互聯網使宣傳推廣的數量及質量都大大提升。
7、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什麼區別
說說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
①新媒體(網路媒體)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國網民到2010年,預計絕對數字將達到全球第一(當然相對數字還是小)。
②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相互存在的關系。近年來,受網路沖擊最大的是電視。當然,電視的娛樂功能,服務功能不全受網路影響。我這兒有5月10日美國一家公司的調查:2000人中,23%的人少看電視了,20%少看雜志了,9%少聽廣播了,11%少看報紙了。電視觀眾的減少量最多。但是,我認為任何媒體是相互不可替代的,「網路媒體會替代傳統媒體」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報紙、廣播、電視,三者能和平共處,現在也會是這樣。以前電視剛出現後,有人預言它會替代廣播,事實是和平共處。各種媒體有它的優勢,有它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報紙不要任何電子設備就能閱讀;廣播,可以邊干其他事邊接收。受眾在選擇媒體上不存在排他性、應有多種選擇。以後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新媒體還可以刺激傳統媒體的發展,相互融合,出現網路廣播、網上視頻等。
一個新媒體要超越一個傳統媒體,成為一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媒體,至少要經過一代人。2250萬,這是中國的網民數。這樣一個相對比例很小的數字,完全能說明:今天在中國,互聯網對傳統媒體遠不足以構成沖擊。
說說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差異:
①市場的差異。傳統媒體目前是國家壟斷性的,要有「准運證」。壟斷帶有保護性,能賺錢,能帶來高利潤。而互聯網卻是沒有壟斷保護的,互聯網一產生,它就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②受眾的區別。傳統媒體是「主導受眾型」,而網路媒體是「受眾主導型」的。在網路媒體那裡,受眾有更大的選擇權。
③管理的不同。傳統媒體發展至今已經有非常清晰的管理機制和結構。編輯至上,輕視市場。而網路媒體的管理機制相對模糊。網站的老大是總經理而不是總編。對技術的重視也有區別。在網站決策層中技術人員的份量重,而傳統媒體則不然。
④內容的不同。傳統媒體分級管理,網路媒體的編輯職權相對大於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編輯—總編輯,這樣一種「三審制」,沒辦法在網站上實行。總編把關的模式很難在網站實現,一天滾動發2000條新聞,你總編輯一個人哪裡看得過來。所以網站編輯的職權大,也要求他有更強的把關意識。
⑤時效的不同。傳統媒體有明確的發布時效、時段。定時定量。這種傳播時效,決定了受眾的關注也有了時段性:每天有一次性的關注。而網路媒體24小時在滾動,每天必須n次關注,才不會漏掉重要新聞。滾動新聞這種形式,對於習慣了每天一次性關注的受眾來說,很可能會漏掉重要新聞。
⑥版面不同。報紙有版面的規律,報紙版面的輕重、主次,標題的處理、版面區域的安排,在網站上不存在。網路媒體是以時間流分配信息的。沒有平面布局的概念。網路媒體還沒有形成像報紙一樣成熟的版面語言。
⑦寫作的不同。網路新聞文稿關注的是速度快,文章要短。一弄就幾千字的新聞稿,在網上是行不通的。網路標題的製作是大白話,直接了當,突出重點。什麼標題的對仗、平仄、工整、文乎,做得再好也沒人看的。
⑧采訪。網路媒體基本是編輯為主,少量的采訪新聞,少量的原創。而傳統媒體是以自采為主。一個特派記者,花多少多少費用寫回來的稿子,如果到網上一發,全給人抄走了。
8、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有哪些區別,為什麼叫新媒體?
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也就是說,每個新媒體受眾手中最終接收到的信息內容組合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這與傳統媒體受眾只能被動地閱讀或者觀看毫無差別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節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還參與對節目的投票,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這就打破了只有新聞機構才能發布新聞的局限,充分滿足了信息消費者的細分需求。與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不同,新媒體是「受眾主導型」。受眾有更大的選擇,可以自由閱讀,可以放大信息。
9、新媒體營銷與傳統營銷有什麼區別?
新媒體營銷指微信、微博、論壇、搜索引擎等傳播方式。其中新媒體營銷是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應運而生的,新媒體營銷是指利用新媒體平台進行營銷的模式。新媒體營銷改變了人們的營銷思維,是在以自媒體平台、微博平台、問答平台、視頻平台等傳播渠道基礎上建立的營銷模式。
新媒體營銷的渠道,或稱新媒體營銷的平台,主要包括但不限於:門戶、搜索引擎、微博、微信、SNS、博客、播客、BBS、RSS、WIKI、手機、移動設備、APP等。新媒體營銷並不是單一地通過上面的渠道中的一種進行營銷,而是需要多種渠道整合營銷,甚至在營銷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與傳統媒介營銷相結合,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營銷。
傳統營銷和新媒體營銷的區別,可以簡單地用以下五組詞語概括:
傳統營銷:單向輸出、漏斗式獲取、多層級銷售、長反饋周期、低用戶維系
新媒體:雙向互動、擴散式獲取、直接銷售、短反饋周期、高用戶維系
其實說白了就是兩種營銷思維模式的不同:
(1)傳統營銷是講求單方向、並且強制性向消費者進行產品的營銷,在消費者里留下強烈的印象,從而影響影響者的購買行為。最經典的就是史玉柱的腦白金,通過央視廣告的不斷轟炸,給年輕一代在腦海中留下一個印象:送禮就送腦白金!
(2)在傳統營銷中,獲取客戶的方式只能通過傳統媒體,而沒有直接面對客戶。傳統媒體本身就是收錢幹活的媒介,當你需要他的時候,他幫你迅速去推廣,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如果 你想繼續曝光,只能繼續投錢給傳統媒體,就像一個人得了吸了毒。你想繼續興奮,那就繼續買毒品!當葯一停,你就馬上出問題。
(3)傳統營銷對於銷售是採用多層級模式,從消費者到生產者中間隔著好幾個代理商。這不僅僅影響了信息傳遞的(漏斗型傳統)完整性和,還影響商品的價格定位。一個產品成本是10元,到消費者手裡,可能就達到了30-40元,中間很大一部分利潤就是中間商所獲取的。
新媒體營銷的出現,也正是把這單一的銷售模式打破,出現了生產者或者銷售企業直接對接消費者,從而減少商品的流通環節,進一步壓縮商品價格。從而從價格上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進一步增加消費者對新媒體的信任。
新媒體的形式隨著生活科技以及人們對於信息的需求,瞬息萬變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比如時下非常風靡的移動電視流媒體,數字電影,數字電視,多點觸摸媒體技術,重力感應技術,數字雜志等諸多形式。
10、新媒體與傳統的媒體有什麼區別?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