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具體是做什麼的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1)什麼事新媒體擴展資料
新媒體類型
1、手機媒體是藉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隨著通訊技術(例如3G)、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手機將逐漸成為具有通訊功能的迷你型電腦。手機媒體是網路媒體的延伸,它除了具有網路媒體的優勢之外,還具有攜帶方便的特點。
2、數字電視就是指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和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
3、互聯網新媒體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
2、作為新媒體主體,最需要擔憂的事情是什麼?
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導致主題內容變來變去,用戶增長沒有好的結果。
不知道用戶想要什麼內容,導致抓不住用戶需求點,閱讀量低。
知道用戶需求及媒體定位後,內容質量不佳導致用戶體驗及推薦量較低。
3、新媒體技術開發需要做什麼事?
最好就是明白一些技術技巧了,但如果你們是企業的話,最好就是要有自己的新媒體團隊了,建議找新媒科技,希望能幫到你。
4、新媒體運營工作平時都做哪些事情?
新媒體運營工作之一:數據復盤
新媒體運營工作之二:內容創作
新媒體運營工作之三:平台運營
第一:文章多平台發布
第二:用戶運營
第三:活動策劃
5、什麼事新媒體?它的優勢在哪
新媒體有很多種玩法,社群/微信/自媒體/短視頻等等
看你掌握多少
每個行業都是需要學習的,就是拉新/留存/轉化/促活的過程
買幾本書看看還是挺有收獲的
6、什麼是「新媒體事件」
隨著微博的出現,面對微博微博語境下的層出不窮、瞬息萬變的「新媒體事件」,不同的學者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以「郭美美事件」和「溫州動車追尾事件」為例,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何鎮飈教授認為前者屬於「新媒體事件」,後者屬於「新媒體中的事件」,認為是否判斷為「新媒體事件」,要看事件發生的信息源是否來自於新媒體,也要看傳統媒體跟進報道的時間是否緊隨其後。武漢大學信管院和計算機院的沈陽教授則認為,有些事情是在新媒體中發酵、傳播、擴散、衰弱、沉澱後激活,這類似乎可以定義為「新媒體中的事件」,例如郭美美事件;而有些事情僅僅是通過新媒體來傳播、擴散之類的,和傳統媒體交相輝映,這類似乎可以稱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交織性事件」,例如「溫州動車追尾事件」。這兩位學者不同的說法,讓我困惑不已。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和網友「羊圈圈羊」發出動車求助信息,都是以微博作為信息源,也都先後有主流媒體跟進報道。僅僅根據信息源和主流媒體跟進的時差多少來斷定是否為「新媒體事件」,我覺得看不出兩者的明顯區別。另外,在傳統媒體積極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媒介大環境下,新舊媒體互相交織、相映成趣的事件。是不是因為有了傳統媒體的介入,就不能算做「新媒體」事件?香港學者李立峰則以香港「巴士阿叔」的Youtube短片事件,探討了香港報章與新媒體之間的關系。他指出,通過這一事件,可以看出「新媒體事件」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新媒體事件」往往在新媒體上流傳的信息和影像所引發,但是主流傳媒的反應、其接入的程度、時間和方式都會對新媒體事件的形成及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發現香港大眾傳媒在受到「新媒體事件」的沖擊後,很快做出了「範式修正」,結果導致了「新媒體事件」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被常規化、工具化,最終又被納入到權力關系的舊有體系之內,並沒有對傳統媒體的權力架構形成強有力的改變。在香港的「巴士阿叔」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電台節目、報章、電視台以及國際媒體所生產的內容,形成了一種「媒體循環」(media loops),當媒體互相引用對方的內容時,產生的便是這種滾雪球的效應,推動著事件的發展和膨脹,層出不窮的新版本則成為主流傳媒繼續關注事件的重要依據和報道的內容。
7、什麼叫新媒體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相對於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