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每個部門的公司都是不一樣的,我只能找一些比較全的,讓你參考
第九階段:產品運營 第1章:產品運營入門 1.1 App 相關信息 可掌握的核心能力:
1) 掌握應用市場上線,以及各因素優化;
2) 掌握產品推廣的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學會根據產品的特性找到對應的推廣渠道;
3) 掌握用戶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數據運營的方法與策略;
4) 掌握產品的更新迭代,學會對接產品及技術團隊。
可解決的現實問題:
學員掌握產品運營的手段,可以根據企業要求進行產品的拉新,留存,活躍與轉化,以最優的方式,實現產品價值的最大化。
市場價值:
具備產品運營專員的能力要求,結合微信、微博、社群運營,網路推廣,可以競爭產品運營經理的能力。
1.2互聯網公司團隊
1.3產品運營的定義
第2章:產品認識 2.1一句話描述產品
2.2產品結構分析
2.3產品的用戶特徵(年齡、性別、愛好等)
2.4產品的使用場景(新媒體短視頻運營課程大綱時間、空間、用戶、需求 3要素組成)
第3章:對應用市場的基本認識 3.1對安卓市場的基本認識
3.2對蘋果市場的基本認識
第4章:產品上線應用市場 4.1 產品上線安卓應用市場
4.2 產品上線蘋果應用市場
第5章:線上渠道推廣 5.1 安卓渠道推廣
5.2 iOS渠道推廣
5.3 App換量推廣
第6章線下推廣 6.1線下推廣類型
6.2 地推活動
6.3 線下活動案例
第7章運營核心 7.1運營核心-拉新
7.2運營核心-留存
7.3運營核心-活躍
7.4運營核心-轉化
第8章 用戶運營 8.1 什麼是用戶運營
8.2 用戶運營體系中的AARRR模型
8.3 用戶畫像
8.4 用戶的生命周期
8.5 用戶成長體系
8.6 用戶的運營手段
8.7 用戶的精細化運營
8.8 用戶的數據分析
第9章 內容運營 9.1 什麼是內容運營
9.2 內容運營的意義
9.3 內容定位
9.4 內容生產的兩種模式
9.5 內容運營的注意事項
9.6 內容運營的數據分析
第10章 活動運營 10.1 什麼是活動運營
10.2 活動前期准備
10.3 活動策劃
10.4 活動執行
10.5 活動復盤
10.6 活動案例
第11章 數據運營 11.1 什麼是數據運營
11.2 數據分析的價值
11.3數據的兩種類型
11.4 數據分析的框架
11.5 數據分析流程
11.6 數據運營圖表
11.7 數據運營案例分析
11.8 數據分析報告
第12章 產品 迭代更新 12.1 產品的更新迭代說明
12.2 用戶需求
12.3 產品頁面設計
12.4 產品更新流程
12.5 產品生命周期
第13章 運營職場前夕大作戰 13.1 撰寫運營推廣方案
13.2 指定 產品頁面設計
2、大綱出來,專業課從哪裡才能找到的呢?新媒體資源有嗎?
首先,可以通過招生院校的研究生院里邊的資料下載一欄進行下載往專年的真題(部分學校有)屬,如果沒有的話大家可以在網上進行搜索,也可以從貼吧等地方向學長學姐進行咨詢來獲取招生單位往年的真題。而且網上也會有很多的真題回憶版,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3、新媒體的受眾定位論文提綱和相關知識理論 要寫一篇新媒體的受眾定位
在《受眾分析》這本書里,麥奎爾搭建了一個理論研究的,提到了「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這一概念。我從麥奎爾的理論範式出發,結合新時代環境下融合媒體的變局,試談受眾的角色轉變。
雖然受眾並未消逝,卻擁有了新的時代意義。這種新的變化與其說體現在新的定義上,不如說更為明顯地體現在作為受眾的每一個個體對於所處的受眾大環境的新感知上。
首先,這種新變化表現在:受眾從批判學派認為的傳播鏈條的末端(End)轉變成當代傳播環境下的中轉環(Linked Chain)。受眾不再是受操控的無知被動的接受者,在獲取信息的同時也發散開新的信息,充當信息源頭。
其次,新媒體環境下的受眾,呈現出更強的個體差異,而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閱讀印製好的報紙,實質是在閱讀編輯篩選好的消息組合。受眾觀看電視節目,多是電視內容牽引著受眾的注意力直到受眾接受它。而在全媒體時代,LBS等基於地理定位推送信息的服務,更加符合受眾的地域接近性。
最後,新媒體環境下社交媒體日益發揮作用,使權威媒體的刺激減弱,淡化了批判學派眼裡傳媒單向度施予受眾的「心理無知」控制概念,使受眾可以真正從自己的社會條件出發去解讀媒介文本,並建構意義。
麥奎爾在書中關於新媒體與受眾的未來,做了一小節的探討和預測。圍繞「所指對象的消解」(Breakdown of The Referent)展開,他說:「沒有人再樂意與他人同時接受相同的信息包」,細分化的受眾以及受眾需求的日益獨特、多元化成為個性化傳播時代的特徵;可是,在基於拓展而非取代舊時代受眾行為的模式下,受眾卻可以比任何時候人數都要多,規模也更為巨大,就好比回到了那個大眾受眾當道的沉默年代(Quiet Era)。
這一問題同樣值得思考,麥奎爾並不是一位技術決定論者,他在研究新媒體時代下受眾的時候也提出,我們不該僅僅從技術層面去思考一種新類型的受眾形成的原因。他在肯定技術直接推動受眾細分化、選擇個性化的同時,亦辯證地提出這些新媒介技術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受眾行為。即使在傳播渠道大大豐富的今天,大量的傳播機器仍然准備開足馬力努力將受眾最大化。現實如此,從鮮明的傳播者本位角度出發去做決定,也的確如此。這就是所謂的就目前的受眾實質而言,新媒體技術層面的巨變是對舊有受眾行為的某種拓展,而非徹底改變。
從「存在即合理」的角度看,麥奎爾相信傳統模式下的大眾受眾仍有存在理由並且仍會適應現實情況,而新媒體孕育出新受眾也是必然,只是這個孕育的結果如何被定量定性,是一個暫不可知的受多種社會因素作用的結果,即他所說的「潛力未知」。
《受眾分析》的譯者劉燕南在前言中指出:「麥奎爾對於傳播技術發展與未來受眾的探討,並非一維的,而是二維或多維的;既是技術的,也是社會的。」或許也印證著麥奎爾一向抱有的觀點:受眾的形成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受眾不只是技術的產物,也是社會生活的產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本科生)
來源:青年記者2013年5月上
4、《新媒體實務》課程講什麼內容?
《新媒體實務》是新聞傳播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本課程結合新媒體業界發展的前沿,圍繞網路媒體、數字電視、手機媒體等新媒體形態,向學生講授新媒體營銷、新媒體商業模式、新媒體經營管理等核心內容。本課程強調理論聯系實踐,希望學生能夠在了解新媒體業態的同時,能夠主動藉助相關理論進行深入的思考,並以此進一步優化思維模式。
5、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主幹課程
新聞學與傳播學
本專業文理科招生,部分學校實行「新聞傳播」和「信息技術」的「雙學位」培養模式,修業年限四年,畢業後授予雙學位,第一學位:文學學士(傳播學),第二學位:工學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專業以傳播學為基礎,以網路產品策劃和設計為核心,以數字媒體技術為特色,培養「通傳播、懂技術、精設計」的文理交叉復合型傳播人才,是未來首席信息執行官(CIO)搖籃。
因學校不同而略有差異
傳播學原理、新媒體與社會、網路傳播導論、傳播心理學、傳播統計學、新媒體用戶分析、網路與新媒體應用模式、網路策劃與編輯、網路信息管理、網路傳播功能設計、資料庫系統原理、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人機交互技術及應用、軟體工程、WEB信息框架、網頁設計、媒介經營管理等(華中科技大學)。
策劃學概論、專業通識、新媒體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技術與運用、數字圖像採集與製作、視頻合成與剪輯、數字時代著作導讀、新聞采訪與寫作、媒體活動策劃、新媒體創意與策劃、新媒體產品設計與運營、網頁策劃與編輯、互動營銷、微電影創作、整合營銷傳播、電子商務、媒介經營管理概論、網路與新媒體實務、新媒體輿情監測與分析、新媒體前沿等。(浙江傳媒學院)
數字媒體概論、新聞學概論、網路傳播、多媒體新聞製作、資料庫與媒體信息處理、專業網頁製作、網路新聞編輯與發布、英語新聞采訪與寫作、國際傳播、網路中英文新聞編譯、中外傳媒史、網路媒體經營與管理等。(上海外國語大學)
網路與新媒體導論、網路與傳播、網路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製作、網路廣告、網路播音主持、網路媒體經營管理、網路營銷、網路與新媒體受眾行為分析、網路與新媒體數據分析、新聞制圖、移動媒體研究、手機媒體創意坊、融媒體創意坊等。(河南工業大學)
新媒體概論、傳播學、市場營銷、廣告學概論、信息網路傳播管理、新媒體藝術概論、強化寫作訓練、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網路、信息網路互動技術與應用、信息網路法規倫理、數字媒體技術、新媒體業務策劃、新媒介數據分析與應用、新媒體調查方法、新媒體內容集成、攝影攝像技術、企業形象與品牌傳播。(合肥師范學院)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6、新媒體運營師考試有沒有大綱啊?十本書內容全部要看完嗎?
你好,對於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去年的時候考了一個高級新媒體運營師證。
我完全沒有買書,但是線上的課程看了一遍。對於我來說,因為我本身就是從事了9年的網路推廣,新媒體運營相關的工作,從網站的策劃,到網站建設,移動端建設,公眾號運營,自媒體運營,文案,策劃…………等等都是有相關的知識積累的。所以我並沒有看書。
但是這個證現在改版了,之前的大魚號取消了,因為大魚號,並不能代理新媒體運營師水平。大魚號是新媒體運營中,自媒體運營里的一小塊。所以現在進行了全面的改版升級。再的證書上這樣。
還有一個建議就是,大家報名的時候,不要去官方直接報名,官方報名,比較貴,你可以去一些官方授權代理點報名,費用一般比官方便宜。我就是在代理點報名的。我也可以把相關人聯系方式推薦給大家。
7、新媒體運營每天的工作內容是什麼?
1、數據分析:統計前一天的數據(閱讀量,轉發量,評論量,漲粉量,標題分析,內容分析,競品分析)
2、蹭熱點,關注熱搜榜
3、寫文章/文案(內容是重點)
4、矩陣搭建,想平台運營的打法
5、引流工作,用戶運營、社群運營、活動等
6、技能類:PS、PR、AE等
新媒體運營每天的工作還挺多的,我這邊也是零基礎轉行過來的,之前在工廠混日子,現在也坐辦公室咯,不過有人帶路還是挺簡單的,不走彎路,之前在傳智播客新媒體學習了三個月,如今工資快比之前翻了三倍了。很滿意自己的現狀,希望我的轉型對你有啟發,如果想要全面了解的話可以去傳智官網看看他們的課程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