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翻譯英語 1. 針對兒童及家庭打合家歡概念 2 受年輕化,新媒體成為線上主要陣營 3 大製作影片
1.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play Carnival concept
2.By young, new media become the main line of the line.
3.The film needs to capture the audience's attention in a wide range of forms, such as outdoor / theater.
2、新媒體時代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一、讓孩子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從我們家長的切身體會來講,小時侯讀很多書對人的一生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們才會不斷地提醒孩子要讀書,可是孩子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嗎?我們總是不斷地告誡孩子要多讀一些書,甚至剝奪孩子玩的時間讓他們「看書去。」還有的家長總是拿別人的孩子與自己孩子比較:「你怎麼不像某某某那樣愛讀書。」他只是聽你一味地說要讀書,要讀書。也許他聽了你的話去讀了,並且發現了其中的樂趣從此愛上了讀書,這固然是好事。可是大多數孩子呢?他們把你的嘮叨當成了耳邊風,對這種好像是被逼迫做的事情感到無奈,甚至產生厭惡感,不僅不愛閱讀,反而視其為苦差使。
書籍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孩子可能一時無法理解,但是可以告訴他一些格言,從而強化讀書重要的意識。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找到樂趣。大家都知道,這個時期的孩子是很會模仿的。家長們可以故意在孩子面前讀書,裝作讀得很專心的樣子,甚至在孩子們叫自己的時候,都假裝不理睬。還可以邊讀邊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或者放聲大笑。這樣,孩子們就會被吸引過來,甚至學起我們的模樣看起書。因為他們想知道是什麼吸引了他的父母,又是什麼讓我們如此快樂。而獲得這個答案最好的辦法就是:模仿父母自己去試一試。
二、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一)、家長要和孩子們一起閱讀
我們的孩子對讀書沒有興趣,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長的影響。問一問自己:我們一天中有多少時間是花在閱讀上呢?連我們自己都沒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怎麼能強求孩子們去讀書呢?
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家長自己每天至少要讀半個小時的書。給我們的孩子做出一個好的榜樣,讓他們知道,除了電視和電腦,我們還可以從書籍中得到樂趣,得到知識。當閱讀在我們的家庭中變得像看電視一樣自然的時候,孩子就會很自覺地拿起書籍,享受這種文字帶給他們的快樂。
當孩子主動地拿起書的時候,家長們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和孩子們一起來閱讀他們所感興趣的書籍。
小孩子們通常都不願意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他們更願意受到別人的關注,喜歡熱鬧。這也是孩子們不喜歡讀書的原因——閱讀時是一個人,沒有聲音的刺激。所以要培養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家長們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要特別關注。不妨陪他們一起來閱讀一本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就像他們小時候要我們在睡覺前給他們講故事一樣。所不同的是,這次是我們指導著他來閱讀。可以讓孩子們大聲的朗讀,我們在一旁對讀音、斷句等加以指導就可以了。這樣慢慢地等孩子們領略到讀書的樂趣後,就會自己來閱讀了。
(二)、讓孩子體驗讀書的樂趣
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告訴孩子讀書的樂趣,當然你還要讓他有成就感。孩子小的時候,通常都是我們給孩子講故事,當孩子能自己看書以後,我們就應該嘗試著讓孩子給我們講故事。不經意地去創造一些讓孩子給我們講故事的機會,比如當我們在做家務的時候,當我們辛苦了一天癱坐在沙發上的時候。這時候你就可以請求孩子給自己講一個有趣的故事,幫助自己放鬆精神。通常這時候孩子們是很樂意的,因為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價值,自己也可以通過給父母講故事的方式,幫助父母消除一天的疲勞。這樣,孩子為了講故事就要自己去看書,為了講得好就會認真地篩選故事,理解故事。孩子講完後,我們要給予贊許,這樣孩子會歸功於閱讀,就會從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更愛閱讀。當然我們也要引導他進步。給他指出一些他沒有理解的以及講述不當的地方。這樣他的進步才會更明顯。
除了讓孩子給我們講故事,還可以給他們創造更多展示的機會。周末去奶奶或姥姥家時,讓他表演給老人看。還可以組織住在周圍的孩子,經常地舉行一些故事演講比賽。一般當孩子得到更多人稱贊的時候,他就會更有自信,也更願意做這件事。
1.如果您想讓您的孩子喜歡閱讀,您就要讓他們知道您讀過很多書,而且您很喜歡看書,使他們知道,閱讀不僅是有用的,必需的,而且還是令人愉快的。 2.孩子可以在閱讀中學會閱讀。要給孩子提供閱讀機會和環境,家裡要有各類閱讀材料,每天安排一定的安靜的學習時間。 3.經常給孩子念一些書。聽故事可以使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要時常帶孩子到圖書館,並且使他們認為這是一件樂事。要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但不要替他們選擇書籍,要讓他們自己挑選。 4.讓您的孩子知道閱讀是必需的和實用的技巧,當您帶他們外出時,讓他們讀出路標、街名以及商店的名稱。讓他們幫忙查找電話簿里的地址、價目表裡的項目和價格、電視報里的電視節目等。 5.孩子都喜歡擁有「自己的」東西,包括在一些紀念日如新年和生日里收到禮物中的書籍在內。如果經濟許可,家長要盡量多給孩子買書(有許多價錢便宜的好書,不過您得花點時間去尋找。)要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專門放書的地方(書架、抽屜、箱子等)。對於一些孩子來說,書籍象他們的衣服一樣屬於「個人生活資料」,有時甚至更為珍貴。
3、兒童使用新媒體出現低齡化傾向,如何保護「未成年的你」?
一、具體事件關於中國孩童的相關數據顯示,有1.6億數量的6歲到15歲的孩童使用數字智能產品,開始用電腦這一產品的孩童平均年齡是7.8歲,開始用智能手機這一產品的孩童的平均年齡是7.3歲,根據每個年齡段的數據可以看到,有很多孩童在還未到9歲的年齡就已經接觸了各種各樣的智能產品,也因此接觸了電子游戲、社交媒體。在新一代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手機、電腦等一些智能設備也在不斷更新發展,因此這些孩童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叫作“新媒體兒童”。
陳青文是同濟大學的一位副教授,在通過與30個家庭進行面談的數據結果發現,這些家庭中佔比有1/3的孩子已經擁有屬於自己的智能設備,其他的孩子則是和自己的父母一起使用,而且有趣的是幼兒園學齡段的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智能設備的比例比小學學齡段的孩子的高很多。這些數據無疑不在說明一件事就是新媒體使用的趨勢呈現出低齡化,越來越多的小孩子擁有新媒體設備。而且小孩子使用新媒體設備一般是為了玩游戲或者看視頻,用來當做學習工具的只有少數。
家長應該減少孩童使用新媒體設備的時間,避免孩童對其產生依賴性,而且需要正確地引導孩童使用新媒體設備,引導孩童通過使用新媒體設備進行學習,而不是進行娛樂。還可以制定嚴格的時間,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放下新媒體設備,同時還可以增加外出的時間,讓孩子通過接觸外界的事物進行學習而不依賴新媒體設備。除外,手機上的應用針對這一現象設定了未成年保護的模式,在信息傳播中提供了有效的保護罩。
4、針對新媒介對少年兒童的消極影響的對策有哪些
針對新媒介對少年兒童的消極影響的對策
現代社會對少年兒童影響最大的就是網路媒介。在針對網路對少年兒童的消極影響方面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
1、建立學校思想教育網路機制,營造綠色網路文化環境
(1)建立學校思想教育網路工作機制。學校思想教育必須認清網路文化發展的新特點,樹立強烈的陣地意識,不斷加強網路文化陣地建設,努力開辟思想教育的新天地。一是增加網路文化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二是規劃和建設好學校網路文化主題網站,三是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網站文化,四是加強網路文化思想教育隊伍建設,五是積極利用 BBS 開辟網路文化教育新陣地,六是開辟網路文化專題論壇,七是開展網路文化心理咨詢,八是「依網路做活動,以活動興網路」,拓展網路文化思想教育空間。有計劃地開展貼近青少年網路文化生活的有影響的各類活動,如綠色網路教育徵文,開展「,「看INTERNET」等與之相關的系列徵文,關心青少年的思想、學習、生活、交際、友誼、愛情、道德、理想、職業和未來等方面,把主旋律唱到網上,以達到凝聚人、團結人、鼓舞人,激勵青少年拼博奮進的教育目的。
(2)建立學校思想教育網路創新機制。思想教育必須針對網路文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積極推進思想教育的改革,突破傳統,善於創新。一是在思想觀念上,把握網路文化的基本特徵,確立現代教育觀念。二是在思想教育內容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網路資源,用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內容佔領網路陣地。三是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體現網路特點,充分利用網路的各種功能,靈活開展思想教育。四是在工作格局上,建立以思想教育網站為主體的新型網路文化教育平台。
(3)建立學校思想教育網路保障機制。在當前學校及社會網路文化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下,要為思想教育賦予新的、現代化手段,保障網路的科學建設和健康發展。一是切實加大對校園網路建設的投入力度,努力做好思想教育進網路的硬體保障工作。二是加強建設、管理,切實做好思想教育進網路的組織保障工作。三是培養網路思想教育者,努力做好思想教育進網路的隊伍保障工作。四是建立學校與政府的合作渠道,努力做好思想教育進網路的環境保障工作。把好網路的「入口」和「出口」。五是爭取社會力量加大對學校網路建設的支持,努力做好思想教育網路的資源保障工作。
(4)建立學校思想教育網路功能機制。努力實現網路教育的引導功能,應積極引導青少年主動開展「網德」大討論活動,強化網路上的自律意識和道德意識,提高網路自我教育功能。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網路生存方式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弘揚健康積極的網路文化。引導青少年開展各種具有積極意義的討論活動。要堵疏結合,監控和引導並重,有效地引導網上輿論。如果說靠監控和刪除文章來控制不良網路文化是一種「堵流」手段,那麼及時發布主流媒體信息,扶持正面理性信息,引導網上輿論方向則是一種「疏導」的手段。在網上關於一些話題的熱烈討論中,如果把所有涉及敏感問題的文章一味刪除,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反感甚至導致對立情緒。因此,對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僅要「堵」,而且還要「疏」,堅持疏堵結合,監控和引導並重。當代青少年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標准,無論是眼界、理念還是思想,都比較成熟、比較理性,應該相信他們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只要我們注重培養一批有獨立思考能力、立場正確而堅定的青少年網友,依靠這些骨幹帶動更多的網友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就能夠實現青少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可見,要「疏之有度、堵之及時」,才能牢牢把握網路陣地的主動權。不論是堵還是疏,都要立足於幫助青少年提高對網路文化進行獨立判斷的能力。惟其如此,才抓住了網路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2、加強網路文化下的道德教育,塑造健全的網路道德人格
(1)創新理論教育,倡導健康上網。把辨別網上信息的能力、網路道德、網路自我規范意識以及網上的行為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作為工作的重點。把熱點問題討論作為難點,積極主動引導學生,改變傳統的說教和填鴨的方式,要發揚民主,尊重個體與個性,與學生展開討論和溝通,耐心地把問題從根源、本質上分析透徹,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思想上認識問題。
(2)以文明修身為載體,加強學生文化底蘊的積累。學校應加大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舉辦網上大課堂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通古今、曉中外,接受先賢志士的教導和熏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備分析和評判網上信息資源的能力,增強防範辨別能力,加強約束能力。
(3)重視網路心理咨詢,健全學生心理。安排心理咨詢師,對學生展開面對面交流或網上溝通,排解學生內心的積郁,調整學生的心態,引導他們重塑健康的心理,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使網路文化成為學生主動表達自己心聲的一個窗口,使學生擁有一片抒發自己情感、坦露自己心聲的天地,讓學生可以互相幫助,解決同齡人內心的問題。使學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時也能成為教育者。
(4)健全網路管理,加強綜合治理。深入研究並制定切實可行的網路法規,加大網路管理力度,規范凈化網路環境。例如制定「網路自律公約」,開通反垃圾郵件平台,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對網路信息進行審查、控制和過濾,使學生無法接觸垃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