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素養工作

新媒體素養工作

發布時間:2020-12-06 17:04:30

1、作為一個新媒體營銷團隊的成員應該具備哪些職業素養呢?

新媒體在近幾年如火如荼的發展,作為一名市場人員,我們應該要提前了解到新媒體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增強自己的職業素養。

1.具有團隊協作能力,並且能夠以團隊統一目標作為最終的出發點。

2.時時關注行業或者社會的熱點,根據熱點衍生出新的產品方案或者活動方案,將這些方案落到書面上。並且通過團隊進行規劃,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如公眾號抖音或者短視頻的展現出來。

3.是從對標行業裡面做得比較優秀的一些產品或大號,學習他們的技巧或者思路,熟練一些新媒體的運營技巧,並且將這些技巧能夠實時的應用到自己的產品和節目上,帶動粉絲的增長效率。在做粉絲的運營過程中,能夠經常與粉絲互動,增強粉絲的黏性和轉化率。

每一次回答都是經過系統性思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新媒體的營銷如果運營得好,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一個朝陽產業,期待你成功。

2、如何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新媒介素養

學習學習再學習,實踐實踐再實踐,思考思考再思考,總結總結再總結,反思反思再反思。具備樂學(態度)、能學(能力)的前提才能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3、新媒體人員的基本素質有哪些?

第一,你要具備——「敏銳新聞熱點捕捉」
縱觀新媒體這些年的趨勢,借勢營銷成為了日常運營的基本手段。如果不能在新聞熱點出現的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那麼在這個新媒體營銷的戰場上,你無疑會被打的無處可逃~~
第二,你要具備——「基本的文章寫作技能」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任何人都可以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如果你觀察事物的角度足夠巧妙,觀點足夠犀利,順便文章寫的還比較通順,藉助點東風,那麼你就算是頭豬也可以飛起來了。
第三,你要具備——「快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
其實這點我感覺自己的總結的不夠簡潔也不夠經典,我心裡懂但是不知道怎麼貼切的表達出來。就是說你做為一個新媒體從業人員必須能夠隨時隨地的接受新鮮事物,不要抱著偏見和個人喜好。先全盤接受,然後再精挑細選。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新媒體的表現形式日新月異,如果你因為個人主見而選擇yes or no。那麼你可能就錯過來大眾所喜歡的表現形式,造成你的工作失誤。
第四,你要具備——「相對高端的審美能力」
都說現在是個看臉的時代,顏值高點總是能夠加分的。你的文案排版就說你工作的「臉」。給人賞心悅目的排版風格和配上足夠有格調的圖片,會給你的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第五,你要具備——「能寫出驚世駭俗的標題」
現在不管說公眾號還是網站文章,大家在每天接收著海量的信息,能夠直觀的進入用戶眼球的只有標題,所以驚世駭俗的標題就是成了我們日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技能。
第六,你要具備——「永不停歇的奇思妙想」
一個能夠給用戶不斷創造驚喜的人,會讓你的用戶對你死心塌地。再也捨不得離開你,而這些驚喜就需要你永不停歇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斷的充斥在你的平台上來影響你的用戶。就像你追女孩子一樣,吃飯看電影送花的老套路,一次兩次還好,時間長了她也膩味了,所謂運營也是和用戶談戀愛,用你的奇思妙想不斷的給他創造驚喜,給他們新鮮感,這是你工作的必備技能。
第七,你要具備——「讀書看報的好習慣」
為什麼需要讀書?是為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看什麼書?看有用的書啊。你肯定會說,廢話~ 開個玩笑別當真,我只是為了拿來湊字數的。看行業前輩和達人們推薦的書本。很多書他們不是臨時抱佛腳看的書,而是日常看完的書。正是這些書對他們後來的工作提供非常強的幫助,他們才會推薦給大家看。(在此我對這些前輩和達人們無私的分享表示敬佩~)所以大家一定要仔細研讀這些書本,填充自己。
第八,你要具備——「良好的數據分析能力」
我見過一部分運營人員看後台的數據時候,他們真的只是看了看而已,並沒有很好的分析數據。雖然目前各個平台現在的數據統計功能都很強大,但是對於一個優秀的運營人員來說還遠遠不夠,數據放在那裡是死的,只有通過數學模型和比例關系將他們整合到一起才是活的,才對你的工作有用。這些數據並不是孤立的,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只有你學會分析數據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的認清楚這些數據背後的用戶。
第九,你要具備——「一定的復盤能力」
復盤這個詞據說是柳傳志老爺子從圍棋術語中引用到企業管理中的。我特別喜歡這個詞,沒有什麼理由,就是覺的這個詞真的很酷。當你做完一次活動或者一段工作後,你需要總結提煉你的經驗。並且將你這些步驟一步步的梳理,優化的更加流暢更加有效。
第十,你要具備——「極強的抗壓能力」
都說運營是個苦逼的差事,而新媒體運營更加苦逼,因為你被領導寄予厚望,你是全公司現在或者未來的主力部隊,稍微一個不留神就會被放大。所以你需要馬不停蹄的追熱點,找素材,寫文案,做推廣,甚至還需要客串一下客服的角色。所以沒有極強的抗壓能力你真的頂不住這些亂七八糟的壓力。

4、一個優秀的新媒體編輯,應該具備什麼素養

文/調戲電商創始人:馮華魁

經常有人跟我說,據說你的調戲電商做的挺好的,我們企業也想找個新媒體編輯,你覺得啥樣的合適啊?
每當聽到這個問題,經常感覺一頭霧水,腦子里無數個場景再現,試圖總結一套新媒體素質大全,但一直想不到新媒體從業者,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特殊素質,總不能說要有網感,懂互聯網文化,最好90後,還要勤奮,有責任心……
如果只是提這種要求的話,幾乎是廢話,你依然不能對自己的新媒體編輯有一個清晰的畫像。
直到最近調戲電商自己需要招編輯記者的時候,我慢慢梳理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媒體編輯記者:
第一,敏感。沒想到吧,居然是敏感!敏感的人更適合做媒體,尤其新媒體,因為要更在意趨勢,無論是純媒體,還是企業的新媒體,對趨勢的把握都是關鍵,更關鍵的是,要在眾多趨勢中,堅持自己的取向,而不是所有趨勢都追逐,有些趨勢會破壞你的價值觀。
什麼?價值觀?新媒體還需要價值觀?不是什麼熱追什麼嗎?
當然不是,你對趨勢的敏感,不能讓自己隨波逐流。
敏感的第二個意義是,對要點的快速領悟。他要能夠從別人的談話中,快速提煉即將要寫的文章的核心,可能就是標題,很多時候,我都是在采訪還沒結束,就知道自己要寫的文章主題是什麼了,剩下的只是圍繞這個主題繼續追問或者串聯其他材料。
第二,整合。新媒體的編輯記者,整合素材、資源的能力要強。
整合素材,很簡單,資料那麼多,哪些是真是假?有時候你得到的就是幾句話而已,就是別人給你的一個小爆料,你要發展成一篇文章,就要有從素材中發覺關聯的能力,跟偵探差不多,多篇報道的意思串聯起來之後,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價值。就好像調戲電商曾寫過的《雙十一已成賭場》,只是簡單的素材整合,但閱讀高達3萬。
整合資源,是對於企業類新媒體編輯的核心素養,一般,這個職位只是從屬於市場部下面的一個四五級小部門,大多數情況下,他們只能被動的接受上級的發文命令,自己能整合的很少,但是,必須打開格局,把自己當作企業首席社交官的角色,你會發現整個公司都是你可以整合的對象,你可以從人的角度去闡述產品的故事,誰做了這件事,對誰有什麼影響?以前是怎麼樣現在會怎樣別人看了會怎麼樣?總之就是從人文的角度出發會更好,而不要總是介紹產品,介紹促銷政策。
要想把整合做好,很明顯也是有要求的,你要麼有一個自己的思想框架,能把別人的東西裝進來,要麼你有一個核心原則,比如就是人文情懷,那就把各種資源往這個核心上去靠。調戲電商有大電商戰略做底,所以很多企業的o2o做的怎麼樣,我們一聽就知道是否靠譜。
第三,才是文采。新媒體編輯記者居然沒把文采當作首要要求,你看看,這些年興起的有文採的90後,有幾個長久的?
文采,包括所謂的網感,有時候就是皮毛而已,只不過是一些叛逆的俏皮話,很多90後文章寫的別具一格,語言也很犀利,但你多看幾篇,就發現,行文很空洞,除了有點思想性,非常缺乏商業邏輯的根基,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但那些看不慣大多缺乏商業常識,不了解實情,不知道背後的復雜因素,一股腦蓋上思想落後的帽子,而且我們並沒有看到很多的建設性。若是寫商業財經文章,沒有深厚的商業邏輯功底,很難把事情剖析的鱗次櫛比。
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找到發生的結構和場景,他的存在是有邏輯的,他的發生是有走向的,文采是為這些內在的邏輯服務的,不能只看文章的文字特別。
當然,行文獨具一格,是一個作者有生命力的基本表現,你獨特才證明你有活力。

5、營銷人才如何提升新媒體素養

1、新聞創作能力,這個是基本的,就是寫新聞軟文。能根據現實需求寫出相應的文章。
2、對整合營銷有一定了解,新聞創作的目的是為營銷服務,不是搞文藝,不是抒發情感,一定是以提升產品或服務的品牌或銷售為最終目的的。
3、最好通曉搜索優化,現在新聞大多是走網路渠道,平面新聞最終也會在媒體上曝光,懂得搜索優化,讓文章長期在互聯網上讓人通過搜索訪問,價值被無限放大。
4、關注新媒體的發展動向,熟知網路新詞彙。媒體在不斷進化,語言也在發展,傳播只能隨著媒體和語言的發展而改變,做新聞傳播必須把握媒體新動向。
5、熟知企業所在的行業,熟悉產品。新聞傳播人才的需求甲方和乙方企業的需求是有差別的,在甲方的要懂企業在的行業,乙方企業要求更高,熟悉三個以上的行業最好。

6、如何提升領導幹部新媒體素養和能力

新媒體的發展、媒體格局的變革以及社會輿論的多元化發展,使政府的執政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給領導幹部的媒介素養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在新形勢下提升領導幹部媒介素養已成為加強其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途徑。本文在闡述和媒介素養含義的基礎上,解析了新媒體時代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的內涵,歸納了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的現狀,最後從宏觀-環境與制度、中觀-媒介素養基石、微觀-媒介素養教育培訓層面提出了提升領導幹部媒介素養的建議。

7、新媒體對經濟 文化 社會生活的影響及我們應該怎樣利用新媒體為我們的學習 工作和生活服務?

注重對人文素質的培養
當代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道德素質、人文素質、身體素質和專業素質。其中道德素質包括政治立場、個人品質和職業操守;身體素質包括生理、心理的健康狀況;專業素質特指在各自專業領域內的水平和能力,這些一般都能為人們所重視。而人文素質則往往被視為抽象的概念而被忽略。
其實,人文素質在人才的綜合素質中具有靈魂的作用,它對人才的人格、人品鍛造,乃至於形象氣質的陶冶,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新聞傳播工作者而言,因其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巨大,人們對其關注的程度也尤為深刻,所以在人文素質的要求方面,比其他社會成員要求更高。②
新媒體因其傳播方式的互動性與快捷性、傳播內容的龐雜性和開放性,對從業人員的人文素質修養要求更高。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網路上許多內容,甚至是大的網路媒體所報道的新聞、傳播的信息,涉及當事人的隱私,醜化甚至妖魔化當事人,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這有職業道德缺乏的因素,但人文素質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過於強調對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培養出來的人才對本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缺乏了解、毫無感情,缺乏對人文社科知識的廣泛涉獵,沒有鍛造健全的人格體系。這樣的人充斥的媒體,必定是一個沒有深度、沒有發展前途與發展潛力的媒體。

注重對新聞專業素養的培養
與人文素質一樣,專業素質也是培養新媒體人才必須重視的一個方面。
作為新聞教育機構,當前各個新聞院系對於新聞專業素養的培養是十分重視的。
目前,大部分新聞教育機構的新聞專業教育,基本上是建立在傳統媒體的基礎之上。雖然媒體都有相通之處,傳統新聞理論對於新媒體也有指導意義,但新媒體畢竟是新興事物,有著與傳統媒體不盡相同的特點,自然,對於新聞專業素養的培養也有區別。當前,必須要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繼承傳統新聞專業培養模式,又符合新媒體特點的新型新媒體專業素養。

注重對職業道德、黨性原則的培養
新媒體,首先是媒體,要恪守新聞職業道德,而由於我國傳媒的特殊性,還要堅持黨性原則。
新媒體有開放、便捷、匿名等特性,這些特點,決定了新媒體的獨特魅力和作用,但與此同時,也使得媒體從業人員更要堅持媒體職業道德,做好把關人,防止大量的垃圾信息甚至有毒信息流行。
由於新媒體的這些特點,加之媒體間競爭的慘烈,新媒體紛紛採取各種手段搶占傳媒市場,吸引受眾眼球。其間,不可避免地會「擦槍走火」,採取自由放任的態度。有的媒體甚至會主動炮製出一些不良信息,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與傳統媒體相比,國家對於新媒體的管制較為開放,許多新媒體也具有民營及外資背景,因此,裡面的許多人員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淡漠,不能夠用正確的輿論來配合黨和政府的工作。這些現象雖然只是出自個別媒體從業人員,但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新媒體教育過於側重技術培養,而對職業道德培養關注不夠。

注重對多種新媒體應用的培養
所謂新媒體,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並不是指一種媒體。除了網路以外,還有手機媒體、高清電視、數字廣播、圖文電視等各種新媒體類型。
但當前,我國的新媒體教育,基本上局限於網路新聞教育,人們一說起新媒體,也基本上把它與網路畫等號。缺乏對於其他類型的新媒體的了解與體認。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網路媒體方興未艾,其他新媒體形式也是蒸蒸日上,比如手機電視,隨著3G的全面鋪開和CMMB的商用,手機電視開始一步步為大家所熟識,顯示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但目前,基本上還沒有哪家新聞學院開設有關課程,涉足此類媒體的傳媒人多是半路出家,此類媒體對於專業人才需求較大,因此,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注重對新媒體人才的長期培養和知識更新
新媒體不是一成不變的,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媒體類型集合。當前的新媒體人才培養過於注重對人才的一次性培養,學生畢業後,便與己無關了。實際上,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和不斷變動,使得媒體從業人員剛學到的知識,不長時間就落伍了,必須不斷學習,跟上媒體發展的步伐。
新聞教育機構應該採取靈活多變的形式,根據當前新媒體的發展特點,把握媒體發展的最前沿,積極開辦各種新媒體培訓班,為從業人員的知識更新和終身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
上面所提的這幾個問題,都是當前新媒體人才培養中所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妥善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有利於媒體教育機構的進一步發展,而且會促進整個新媒體行業的大發展與大繁榮。

8、新媒體文案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答復:優秀的新媒體文案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個人總結心得體會:
第一、應該具備市場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
第二、應該具備市場營銷的分析能力。
第三、應該具備文案寫作能力,以便檢查、篩選、修改擇中方案。
第四、應該具備市場調研問卷調查的能力。
第五、應該具備擅長溝通和交往的能力。
第六、應該具備媒體事件研討案例分析能力。
第七、應該具備製作演講稿剪輯、編排的能力。
第八、應該具備新聞觀察評判觀點的能力。
第九、應該具備與客戶外交談判的能力。
第十、應該具備組織活動和統籌規劃的能力。
第十一、應該具備擬定工作計劃和文案策劃能力。
謝謝!

與新媒體素養工作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