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展短視頻仍需提高創新能力嗎?
專家建議,需完善對短視頻平台的有效監管,使其在青年成長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版用。同時,主流信息傳權播渠道也應學會、用好短視頻等新型傳播形式,確保正能量傳遞到青年心中。
主流媒體要快速適應新生事物對傳播方式所產生的影響,順應時勢做出有益調整,積極變革包括「硬新聞」在內的內容傳播方式,使主流聲音成為青少年願意主動接受的信息。目前,部分青年工作者已經進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如共青團中央在抖音的「青微工作室」官方賬號,從3月創立至4月底,迅速收獲近90萬粉絲和超過1400萬點贊量。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胡百精認為,在青年群體信息獲取方式視頻化潮流不可逆轉的背景下,讓主流媒體充分學習目前短視頻平台的發聲表達方式,這在「未來陣地」的建設上能起到難以估量的現實作用。
2、怎麼做短視頻同類競爭分析?
網頁鏈接
這個網站是專門做抖音視頻數據分析的。
3、短視頻數據分析哪家做的好呢?
得果果就行的啊,短視頻數據分析有經驗,大數據分析或者是優質賬號以及提供熱門視頻、爆款商品等都可以的,考慮下。
4、短視頻數據分析都有哪些方面?
可以找一些數據分析平台看看,有短視頻平台整合後多維度的大數據分析,抖音運營可以用樂觀數據2.0,為抖音運營人員、企業、MCN機構定製數據,支持80個短視頻賬號管理。數據包括:
1、創意直擊(熱門視頻、前沿話題、熱搜榜、熱門評論)
2、數據洞察(短視頻號管理、視頻監測、播主監測、播主比對)
3、播主發現(播主搜道索、領域紅人榜、粉絲飆升榜、影響傳播榜、新銳小生榜、區域回排行榜)
4、電商變現( 熱門商品、熱門品牌、電商達人搜索、昨日答帶貨榜、帶貨視頻搜索、短視頻好物榜、熱門店鋪排行)
5、新媒體短視頻的創作要素是什麼?
創作要素有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時尚潮流、社會熱點、街頭采訪、公益教育、廣告創意、商業定製。
特點:
不同於微電影和直播,短視頻製作並沒有像微電影一樣具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團隊配置要求,具有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又比直播更具有傳播價值。
超短的製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內容對短視頻製作團隊的文案以及策劃功底有著一定的挑戰,優秀的短視頻製作團隊通常依託於成熟運營的自媒體或IP,除了高頻穩定的內容輸出外,也有強大的粉絲渠道;短視頻的出現豐富了新媒體原生廣告的形式。
(5)短視頻創新分析擴展資料:
類型:
1、短紀錄片
一條、二更是國內較為早出現的短視頻製作團隊,其內容形式多數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內容製作精良,其成功的渠道運營優先開啟了短視頻變現的商業模式,被各大資本爭相追逐。
2、網紅IP型
papi醬、回憶專用小馬甲、艾克里里、等網紅形象在互聯網上具有較高的認知度,其內容製作貼近生活。龐大的粉絲基數和用戶粘性背後潛在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3、草根惡搞型
以快手為代表,大量草根藉助短視頻風口在新媒體上輸出搞笑內容,這類短視頻雖然存在一定爭議性,但是在碎片化傳播的今天也為網民提供了不少娛樂談資。
4、情景短劇
套路磚家、陳翔六點半、報告老闆、萬萬沒想到等團隊製作內容大多偏向此類表現形式,該類視頻短劇多以搞笑創意為主,在互聯網上有非常廣泛的傳播。
5、技能分享
隨著短視頻熱度不斷提高,技能分享類短視頻也在在網路上有非常廣泛的傳播。
6、街頭采訪型
街頭采訪也是目前短視頻的熱門表現形式之一,其製作流程簡單,話題性強,深受都市年輕群體的喜愛。
7、創意剪輯
利用剪輯技巧和創意,或製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說、評論等元素。也是不少廣告主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熱潮植入新媒體原生廣告的一種方式選擇。
6、拍攝產品短視頻,有什麼創新意見?
拍攝產品短視頻的創新意見,要根據具體產品來發掘。你不說具體產品,空對空的說,就是內容不但要突出產品特點,還要能抓住觀眾心理打動人,要有與眾不同的表現手法,使人看了不容易忘,不會同其它同類的產品混淆。表現手法要美,讓人喜歡看,等等。
7、2019中國短視頻營銷有什麼新的趨勢?
在政策驅動、海外擴張、科技等因素的驅動下,短視頻用戶規模實現快速擴張,2018年增長率為107.0%。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在短視頻內容領域,短視頻用戶對PGC內容(專業生產內容)表現出更高的偏好,對於PGC和UGC(用戶生產內容)結合的視頻偏好率由37.4%上升至43.6%。
短視頻用戶付費意願大幅度增加,從31.3%增長至54.8%,過半用戶現在更願意為其喜愛的視頻付費。用戶在短視頻平台頻率最高的互動行為仍然是「點贊」,而點贊、分享轉發等互動比例明顯上漲,用戶的互動意願明顯提升,短視頻用戶之間的連接關系逐步增強。
在短視頻營銷領域,短視頻市場規模預計突破200億元,中國短視頻MCN機構數量將超5000家, MCN機構進一步提高商業化效率,助推行業創新改革。短視頻MCN呈現出垂直化、專業化、商業變現模式多樣、技術化等新趨勢。隨著5G的發展,5G的商用落地有效降低創作者的門檻,短視頻用戶體驗也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在5G的加持下,用戶在短視頻的互動體驗將越趨豐富,其傳播性也將得到有效提升。5G將會以其強大的優勢推動短視頻行業的發展,短視頻將迎來「又一春」。
預計2019年用戶規模將達到6.27億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2018年已達5.01億人,增長率為107.0%,預計2019年增長率有所下降,用戶規模將達到6.27億人。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短視頻發展勢頭迅猛,隨著5G商用的進一步落地和高科技的應用,短視頻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創新競爭。
多因素驅動短視頻發展
科技對短視頻的創新賦能
中國短視頻營銷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短視頻與電商「聯姻」 緊密,紅人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隨著行業亂象的治理和規范,短視頻與電商聯系將越趨緊密。未來,基於KOL管理愈發規范和集中,產出的內容質量將明顯提高,在短視頻用戶消費場景的結合上也將得到明顯優化。未來「短視頻達人」也將持續在短視頻與電商的「聯姻」中發揮關鍵作用。
5G變革來臨,短視頻將迎來「又一春」
5G的商用落地有效降低創作者的門檻,短視頻用戶體驗也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在5G的加持下,用戶在短視頻的互動體驗將越趨豐富,其傳播性也將得到有效提升。5G將會以其強大的優勢推動短視頻行業的發展,短視頻將迎來「又一春」。
vlog作為新的短視頻形式,未來勢不可擋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Vlog用戶規模預計達2.49億人。5G時代的到來將解決視頻社交現存最大的流量問題。而社交作為視頻時代最具基礎性的價值,Vlog憑借其巨大的社交潛能,有望構建起以用戶為中心的社區網路,推動深度的社交和互動,實現短視頻社交的爆發。
素人影響力不斷飆升,全民帶貨時代即將揭開啟
隨著技術的進一步落地,用戶製作短視頻門檻或將進一步降低,未來UGC內容影響力也有望持續提升。同時,隨著短視頻+電商的應用越趨廣泛,「素人」用戶憑借其基數大、本地化程度高等優勢,有望開啟短視頻全民帶貨時代。「素人」用戶可通過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從而拉動流量的有效增長。
「短視頻+」普及,無邊界營銷已經到來
當前,短視頻與美食、短視頻與旅遊等內容的結合應用已在用戶群中逐漸滲透。未來,短視頻或將持續變革移動營銷。隨著產業鏈上下游對垂直領域的關注,用戶和MCN內容創作的垂直化與短視頻的無邊界營銷相互促進,未來更多「短視頻+」將會普及。
數據驅動短視頻投放增長,短視頻投放交易平台不可或缺
短視頻投放交易平台通過融合自身的數據和技術優勢,為品牌社交輿情和行業投放數據為營銷做前期決策,通過自媒體受眾數據、效果數據、虛假數據識別體系精選合適的自媒體,通過對內容的識別及智能分析,助力自媒體內容智造,為用戶提供更對味的內容,通過自動派單交易以及完善的質檢系統,幫助投放快速高效執行。是未來短視頻投放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
8、新媒體短視頻運營與自媒體運營的差異化分析?
二、運營思路差異
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一般都是用來打造或推廣企業形象,企業一般會有靠著企業的官網,小程序等進行推廣。
自媒體運營:自媒體運營的商業價值十分的龐大,自媒體運營一般都是用來打造個人的形象,通過各大自媒體平台的賬號進行推廣,目標人群就是自媒體平台的粉絲,快速與粉絲拉進距離,吸粉。
三、來源不同
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一般都是來源於大型信息平台,小說平台等。新媒體運營的每個平台的信息來源也是不一樣的,有一些是由會員管理產生的,還有一些是平台自己創造的,
自媒體運營:自媒體運營的來源就是來源於賬號管理者。自媒體運營所有的文章和視頻都是由賬號管理者所編寫剪輯發布的。
四、收益方式差異
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的收益來源來源於廣告位,信息費等。新媒體運營主要是給了別人一個能夠信息交流互動的平台。
自媒體運營:自媒體運營的收益來源於各大平台發文,發視頻,用戶閱讀產生流量,獲取收益。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首先這兩個其實也都是依靠互聯網的支持,而自媒體運營的話基本上也是能夠完成新媒體運營所能夠完成的所有任務,也是通過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然後去被用戶訂閱,新媒體運營定義為新型的網路媒體傳播渠道,自然包括自媒體運營了。兩者之間區別並不大,新媒體運營比較廣泛,自媒體運營偏向個人。
那我們就要去思考究竟怎麼定位運行新媒體運營和自媒體運營了,通常自媒體運營的運營思路,更偏向於輸出」個人品牌價值」,新媒體運營與自媒體運營的差異化分析並圍繞著個人打造的媒體。而自媒體運營的門檻比較低,也是很適合我們的個人個體平台免費宣傳你的品牌或者是你的產品,然後去抓取你的精準用戶群體,包括初創公司,也都是非常把它作為一個主要的營銷渠道的。那麼新媒體運營就是范圍傳播更廣,需要有一定的金錢投入才行。新媒體運營適合有實力的公司去進行運營而自媒體運營的話,適合小公司和個體進行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