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新生活教案

新媒體新生活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04 04:50:12

1、中班生活健康我越來越棒了教案

 一、活動目標:
1、發現自己的優點,肯定自我。
2、學習自我介紹的方法。
二、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我也很棒》。
2、自製電視機框架一個。
3、請幼兒課前先熟悉一段廣告。
三、活動建議:
(一)1、師:有一隻小鴨叫依美,它對什麼都感到好奇,我們來聽聽在它身上發生了一些什麼事。
2、聽第一遍故事,討論:
(1)是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飛?什麼鳥不會飛?
(2)是不是所有的鳥都像鴕鳥一樣大?什麼鳥很小呢?
(3)世界上所有的鳥都長著一樣的嘴?為什麼要長不一樣的
嘴?為什麼要長不一樣的嘴呢?
(4)除了和這些動物比較外,小鴨依美還跟哪些動物做比較,都比些什麼?
3、再聽一遍故事,討論:
(1)小鴨依美是不是什麼都比不過別人?
(2)小鴨有什麼優點呢?(會玩水;下蛋多;不怕冷;腳有蹼。)
4、小結:鴨媽媽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盡管跟別人不一樣,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很棒。【確立自我意識是很重要的成長環節。】
二、請小朋友說說自己有什麼優點呢?
三、學廣告,做廣告。
觀看一段廣告,請幼兒學習一種用廣告介紹自己優點的新方法,再把自己的優點介紹給大家吧!【引發幼兒自我介紹的慾望。】
(1)提問:你看到了或是聽到了什麼?(仙草露等)
誰知道這個廣告是怎麼打的嗎?(誰來學一
學?)。
(2)提問:請問廣告有什麼作用呢?【推銷產品,把產品的優點介紹給大家。】
小結:廣告的作用就是把產品的優點介紹給大家,請小朋友也來學學用打廣告的形式把自己的優點介紹給大家好嗎?可以先和旁邊的小朋友商討一下。
(3)幼兒創編有關「自我介紹」的廣告。【若有小朋友不會打廣告,請其他小朋友幫忙做廣告,發現別人的優點。】
資料庫:
《我也很棒》
依美是一隻小鴨,她對什麼都感到好奇。
1、依美:呷呷,為什麼,為什麼呀?
2、依美:你好,鴿子,你在干什麼?
鴿子:你好,小鴨依美,我要把主人的信帶回家。
3、依美:媽媽,媽媽,為什麼我不能像鴿子那樣飛?
媽媽:不是所有的鳥,都能像鴿子那樣飛。
4、媽媽:你看,鴕鳥也不會飛。
5、依美:媽媽,媽媽。鴕鳥可真大呀?為什麼我不能像鴕鳥那樣大?
媽媽:不是所以的鳥都像鴕鳥那樣大。
6、媽媽:你看,蜂鳥就很小。
7、依美:媽媽,媽媽,蜂鳥好小呀,為什麼我沒有蜂鳥那樣吸管似的嘴巴?
媽媽:不是所以的鳥都有吸管似的嘴巴。
8、媽媽;你看,鸚鵡的嘴巴就像一隻鉤子。
鸚鵡: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
9、依美:你好,鸚鵡,你在干什麼?
鸚鵡:你好,小鴨依美——我是奧特曼!
依美:媽媽,為什麼我不能像鸚鵡一樣發出各種聲音?
媽媽:不是所有的鳥,都會模仿聲音。
10、依美:媽媽,媽媽,為什麼我不像燕子一樣會築巢?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大雁一樣愛搬家?
為什麼白鶴的腿這么長,我的腿卻這么短?
13、依美:媽媽,媽媽,我們是不是什麼都比不過人家?
14、媽媽:那倒不一定,我們會玩水;下蛋多;不怕冷;我們的腳有蹼。
15、依美:媽媽,媽媽,為什麼鳥兒們長得都不一樣?
媽媽:這個,這個,長得不一樣,而且我們都有自己的優點,這個世界才有趣呀!

2、我是生活小主人健康活動教案

情感態度
價值觀
通過此課教學讓學生關心自己、熱愛生活,成為生活的主人。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的變革。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我是生活小主人》與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認知生活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以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體念生活的樂趣,並逐步形成我勞動我快樂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學會欣賞居室及書房的布置及學習一些簡單的整理方法。
教學難點
實破學科本位,建立與思品、生活課之間的彼此聯系,完成跨學科的綜合實踐活動。
教法選擇
藉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啟發和誘導,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最大限度地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學法引導
通過學習、實踐與探究,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發現、創造,結合生活課的知識經驗,發展跨學科的綜合處理能力,促使學生熱愛生活。
課堂組織形式
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欣賞與表現,倡導人人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教學媒體
組合運用
多媒體電腦, Flash 製作的多媒體互動式課件,實物投影,儀動手操作的實物等。
課程資源
開發利用
本教材為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材,每課時為 40 分鍾,本課分第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繪畫表現生活,此節課主要是學習居室整理與欣賞。
教學過程
活動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多媒體課件
評價
一、欣賞居室
切入主題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居室是什麼樣的呢?你們想不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居室呢?
討論並回答
同桌交流
課件:進入第一個環節,欣賞學生的居室!
學生的搶答興趣是否強烈。
參與是否積極。
二、參與比賽展現本領
小結:同學們在生活很多事情總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為了展示你們勞動的風采,現在分組比一比,看看誰最能幹?
全員參與居室整理的游戲比賽,
• 看清要求、比方法、速度。
• 參照效果、比合理、美觀。
課件:全員參與居室整理游戲。
學生的興趣是否高昂。
學生參與的結果是否令人滿意。
提問:為什麼有的同學整理起來更快更省力?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是否明白:經驗來實踐。
三、書房欣賞培養能力
小朋友,你們是否也有自己的書房,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為你們提供的這些書房,請你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更喜歡哪一間,並說說為什麼?
利用多媒體讓學自主欣賞,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學生互相講解,共同欣賞,鍛煉能力。
課件:學生任選一間書房進行欣賞與評價。
學生參與能力是否增強,講解是否令同桌滿意。
四、整理書桌關心生活
這里有一張排放凌亂的書桌,你能用最短的時間把它清理整潔嗎?看看你能得到幾個五角星?
學生參加書桌整理游戲,參加爭星游戲。
課件:提供能自由整理和能夠自動頒星的書桌整理游戲。
學生的作業效果是否更加理性、美觀,操作是否更加流利。
五、參與活動拓展延伸
提問:同學們學習了《我是生活小主人》這一課,說一說你又有了什麼新的方法整理和美化自己的居室,回家之後做一做?
學生回家參與整理活動。
課件:為學生整理居室提供一些參考知識。
學生是否明白了怎樣整理?
課外作業是否動手去做了。
效果怎麼樣。

3、世說新語兩則教案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分析人物形象,獲取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重點詞句的翻譯
課前准備
學生:准備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上課交流。熟讀課文,復述課文。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師:查閱有關作者及作品的資料。
教學方式:誦讀、復述、疏通、討論,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內容
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詠雪》講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裡的一個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謝道蘊表現出了詠絮之才。《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對父親的朋友侃侃而談的故事。兩篇故事雖是文言文,但語言文字比較淺顯,又是圍繞著家庭生活和親情,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
教學過程設計(第一課時)
《詠雪》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播放《雪絨花》作為背景音樂。)
多媒體展示雪花紛飛的圖片,學生賞析。
然後過渡到問題設計:你覺得雪花像什麼呢?用什麼比喻好呢?
進而問他們,既然這樣,你們想知道古人用什麼來比喻雪花的呢?從而導入所學課文.
二釋題:
1先指名讓學生介紹
2教師再放幻燈片 ,進行補充說明
《世說新語》,劉宋臨川王劉義慶編著,主要描寫從東漢到劉宋時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傳聞、軼事,以短篇為主。全書共8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夙慧等36門。《詠雪》選自「言語」一門,《陳太丘與友期》選自「方正」一門。這部書不僅保留了許多珍貴的史料,也因為其語言凝煉、人物形象鮮明成為古典小說的源頭之一。
三、整體感知 自主探究
1學生自由朗讀,教師作點拔。
2學生示範朗讀並做點評。
3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要加以指導,如句讀、語調等。重點突出「讀」的環節,力爭當堂成誦。
4疏通文意
教師要求學生對照注釋,默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如重點詞語:「俄而」、「欣然」、「擬」、「未若」、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全班一起討論解決。必要時;教師精講點撥。(教師要提示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加字法、換字法疏通文意。)
四、分組討論 質疑體會
• 教師導學
1 以小組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質疑、討論、解疑,教師巡迴指導。
2 要求學生寫下討論筆記。把研討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難度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推選代表提出。全班討論,得出結論。必要時,教師加以點撥。(可不必考慮學生提出問題的順序,教師靈活把握,如重點問題尚未提出,可由教師提出。)
《詠雪》問題組:(可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而定)
a文章開頭一句話,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內容?
b.「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c.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麼不同?
d.文章結尾交待了謝道韞的身份,有什麼用意?
多媒體投影下大雪的畫面(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討論分析。)
e.撒鹽空中、柳絮因風起兩個比喻,哪一個更好?同時說說還可以用哪些事物來比喻雪。積累幾句詠雪的名句。
學生從不同角度回答,教師給予鼓勵。對於詠雪的名句,讓學生拓展思維。
五、生生交流 拓展延伸
讓學生再舉幾例古人吟詠白雪時用的比喻的詩句。把事先找好的詩句和學生做交流。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韓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李白《北風行》
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群《對雪》
五、運用比喻 想像寫作
古人詠雪的詩句寫得如此精妙——(問題設計)怎樣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歸納:由「形似」到「神似」!
讓學生嘗試比喻句的寫作:
英語中有26個字母,從這些大寫字母中任選幾個,發揮想像,仿寫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進取。
B是兩個聯結的心,是友誼。
C是未滿的月牙兒,是缺憾
學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時適時師生共點評!
六、教師小結及作業的布置。
1教師小結
2布置作業
(一)在讀准節奏,讀出韻味的基礎上,背誦《詠雪》一文。
(二)搜集古人詠雪的詩句
(三)預習《陳太丘與友期》
板書設計
《世說新語》詠雪

形似——神似
比喻

美的意境

4、學生會新媒體中心優質內容怎麼寫?

既然是學校內的新媒體中心,那肯定是需要貼近教育的主題,以學生活的名義去撰寫,就是站大多數學生的角度去寫,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外界社會新媒體的發展,給學校學生帶來的變化和促進,學校教育方針對這一情況的政策是如何,如何把現在的新媒體知識結合現有的教學教材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內容;

任何時代,一個英雄的誕生都是比較具有話題性的,去學生當中去尋找,特別是那種勤工儉學的同學,去走進他們生活,宣傳他們的事跡,既能鼓勵其他的同學又能宣揚勤工儉學的優良傳統;

學校里有一種非常明顯的特徵,就是都是在一個年齡段群體,讓大多數人的興趣和喜好都是相近,可以以某一類興趣和愛好出發,利用新媒體去做一些活動和宣傳,如:設計大賽比拼(投票)、手工活動比拼(投票)、某一主題PPT或者word投稿大賽等等;

學校里的生活,對生活當中的學生們,可能感觸還不覺得什麼,但對於進入社會的人來說,是一段回味無窮的生活往事,學生會可以作為一個鐵打的營盤,鼓勵所有學生「留下回憶」,讓同學們主動留下一部分具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或者物品,學生會保存起來,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設立一個展覽室,以後還可以廣邀往屆學生回母校來參觀,也可以帶動更多的升界的學生報考自己的母校。

作為現在發展迅猛的新媒體行業,可以撰寫和宣傳的內容非常多,只要在法律法規、校規的許可范圍之內,相信學校都會是贊同和鼓勵學生們放手去做的。

5、教案網路設計

?

6、如何做好新課程的單元教學設計3

如何做好新課程的單元教學設計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學的有效性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首先要做好歷史課堂教學。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強調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預先謀劃,事前設計。現代歷史課堂教學尤其注重設計,科學的教學設計,既是體現課程標准歷史教育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和預習性所必需,又是順利實施歷史課程改革教學方案、調控歷史教學過程的前提,也是確保先進教育理念歷史教學效果、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保證。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研究和掌握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是抓好歷史教學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一、歷史教學設計的意義歷史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歷史教師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和先進的歷史教育念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歷史教學對象和歷史教材,對歷史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總體結構及其有關層面所作出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它是歷史教師教育思想、思維流程和教學藝術的體現。歷史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多種要素構成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用系統的方法對這些要素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計劃,叫做歷史課堂教學設計。通過這樣的設計,使諸要素之間聯結起來,促進歷史教學的系統化,有利於提高教師處理各種教學信息的能力,有利於教師全面、客觀地認識教學,並不斷改進和完善課堂教學。可以說,實施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是改善課堂教學的一種更高層次教學的探索,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一項必要工作。二、教學設計的依據在歷史教學中,不論是宏觀設計還是微觀設計,不論是整堂課的設計還是片斷的設計,我們都應以語言學教學理論為依據,著重考慮三個方面:⑴、歷史教學目標歷史教學目標應全面發揮三維目標的教育功能,也是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後達到的程度,是預期的教學成果,是組織、設計、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出發點。⑵、歷史教學過程新課程應有利於歷史教學過程的創新,全面達到特定的教學三維目標,就應針對學生特點和教學媒體等條件,歷史教師要採取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步驟。學生的各種特點因時代、生活環境的改變而有所變化,歷史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在進行歷史教學設計時,要對學生的興趣、歷史基礎知識、認識特點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進行綜合分析,作為安排學生學習活動和選擇教學策略的依據。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充分利用多種媒體——黑板、掛圖、實物、幻燈、投影、電視、錄音、視聽光碟、計算機等教學媒體。但歷史教學媒體的選擇不但要依賴於每種媒體的特徵和功能,也要有賴於歷史教學系統中其他因素之間的關系,媒體選擇的重要依據是歷史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徵,我們應增加歷史教學媒體使用的多樣性。所以掌握歷史知識不是歷史課程學習的唯一和最終目標,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養和載體。⑶、教學評價所謂歷史教學評價就是要建立起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求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及結束時,利用多種方法,按照歷史教學目標,對歷史教學活動所引起的學生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對所實施的歷史教學活動進行評定。它在課堂歷史教學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對歷史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與改善。通過歷史教學評價,獲得反饋信息,找出進一步提高和改善歷史教學的途徑。2.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 學習必須有動機,動機促進興趣,興趣激勵努力學習,努力學習才能有進步。通過評價,學生明確了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學習動機,對不足之處的分析亦能使他們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歷史教學是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目的在於幫助與促進學生全面學習和發展。通過教學設計,教師明確歷史教學目標,明確達到歷史教學目標的手段,並明確檢查目標是否達到的方式。歷史課堂教學設計對幫助歷史教師減少課堂教學的隨意性、改進課堂教學有重要的作用,是老師應有的教學技能之一。三、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構成要素1、歷史課堂教學設計要與本節課的歷史教學目的和內容緊密結合。 歷史課堂教學活動必須有計劃、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標。活動的設計是要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和積極性,通過歷史教學活動將所學的歷史知識達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程度。因此,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緊緊地圍繞本節課的歷史教學目的和歷史教學內容而進行。2、歷史課堂教學設計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 前蘇聯教育家科羅廖夫語) 興趣是歷史教學的潛力所在,興趣的培養與歷史教師的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這有利於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全體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這樣,學生就能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 由「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符合課改新理念。3、歷史課堂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現代歷史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手段,為我們大幅度地提高歷史教學的容量和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加豐富了教學的多樣化,更加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使用多媒體歷史課堂教學手段使學生置身於一個真實的歷史環境的再現,全方位地感受歷史氛圍,還有利於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的積極參與。現代歷史教學手段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歷史教學模式,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互動的開展,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節省了歷史教學時間,提高了歷史學習效率。歷史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應盡可能考慮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有條件的話,歷史教師要努力學習多媒體計算機網路的使用技術,不斷探索多媒體歷史教學,發揮其應用作用。5 課堂教學設計要精心設疑提問。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教學過程是一種指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所以,我們在歷史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樣、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挖掘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疑與提問是歷史教學課堂調控的常規武器,它是促進師生之間信息交流反饋,推動歷史教學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機。對於學生來說,它還具有多種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習注意力,又能誘發積極思考,培養歷史思維能力和習慣,啟迪聰明智慧。作為歷史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檢查和了解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歷史問題,復習鞏固運用所學到的歷史知識。可以說,歷史課堂調控的起承轉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設疑提問的精心運籌。歷史問題可構建歷史課堂教學的基本框架,例如,學生可閱讀課文導言給出的問題,並要求學生在閱讀後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這節課所要學的歷史知識。四、歷史課堂教學設計的探索開展歷史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無論教什麼內容,總要首先對歷史教學進行一番認真細致的構想和設計,然後通過加工整理,把這種構想的軌跡、設計的思路用文字元號記載下來,形成歷史教案。從本質上說,歷史教案只是設計的結果,備課才是歷史教學設計的過程,反映出那種動態的歷史教學構想的思維流向。所以探討歷史課堂教學設計,首先必須研究歷史教學備課。歷史教案設計的科學性,首先取決於歷史教師備課的科學性,就是要堅持歷史教學備課的科學性、目的性、針對性、計劃性和預見性原則。二是要了解學生,歷史教學的緣起和歸宿就是教會學生學,歷史教師的職責不僅是要明白學生需要學什麼,怎樣學,就必須了解學生。三是要鑽研歷史教材,整體把握歷史教學內容和規律,明確歷史教學目的要求,把握歷史教學重點、難點。四是要確定教法,通過研究歷史教材,科學處理歷史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歷史教學。所以歷史課堂教學理念的更新,有利於歷史教學方式的轉變,倡導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必要的前提;還有利於歷史教學評價的改進,形成一套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評價體系,全面實現歷史教學評價的功能。

7、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大學英語教育教學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戰略工程。我們黨歷來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論研究、課程設置、隊伍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績。近年來,以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為依託的新媒體迅速發展,在改變大學生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同時,也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從機遇方面看,新媒體海量、快速、交互、生動等特點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載體、新平台,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有效利用就能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從挑戰方面看,新媒體虛擬、開放、難以掌握和監控等特點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矛盾、新問題,迫切要求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廣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全面把握新媒體的特性,趨利避害、發揮優勢,利用新媒體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依託新媒體搭建平台,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利用新媒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多優勢,比如,新媒體功能強大、應用廣泛,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容量無限的新陣地;信息傳播方式多樣生動,符合大學生希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徵和接受習慣,有利於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在堅持課堂教育、主題活動、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傳統方式的基礎上,把新媒體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論壇、博客、微博和專業網站等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
通過新媒體加強互動,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具有較強的單向性特徵,而新媒體條件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雙向、交互、開放的。這有利於發揮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特別是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但是,由於新媒體尤其是互聯網上的信息內容繁多而蕪雜,也由於大學生存在一定的獵奇心理、判斷力不夠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受到一定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盡可能地通過新媒體與大學生加強互動,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認真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一方面,可以利用論壇、博客、微博等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溝通交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和思想困惑,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大學生的心坎上;另一方面,建設和完善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站,豐富其內容、改進其形式,為大學生提供互動平台。學校各部門則應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建立必要的信息監督機制,倡導健康文明上網,營造良好網路環境。
利用新媒體開展學習,提高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不僅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應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確方向;又應不斷提高媒介素養和運用新媒體的能力,確保有效利用新媒體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兩課」教學中,應積極發掘網路資源,隨時更新教育素材,並善於利用圖片、動畫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更充實、形式更生動。在日常管理中,應注重利用新媒體開展相關調研和測評,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況、精神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貼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取得更好效果。

與新媒體新生活教案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