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視頻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例子
短視頻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是人們沉溺於刷短視頻,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荒廢了真正應該做的事
2、短視頻對年輕人的影響是好是壞?
短視頻本身是沒有什麼危害的,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自製力也太差了,經常控制不住熬夜看小視頻
3、青少年沉迷網路短視頻會有什麼危害?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影響力越來越大,關注視頻平台的青少年也越來越多。如何讓短視頻對青少年的成長發揮健康的作用呢?父母如何做才能減少不當視頻對孩子的影響呢?
一、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對青少年帶來的危害
青少年在看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同時,可會看到彈幕評論中的惡言惡語和胡亂調侃,這將會給青少年的心理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很多短視頻平台中,有許多炫富視頻,對孩子的正能量的價值觀養成很不利,青少年容易把攀比炫富當成了人生追求。很多人在直播平台和短視頻上展示的是「漂亮的顏值」。這很容易給未成年人造成一個錯覺:長得漂亮好看就可以了!一些孩子刷視頻看段子,能在不知不覺中消耗好幾個小時。孩子一旦沉溺於直播平台和短視頻,會導致無法長時間地集中精神,缺乏專注力和思考力,對學習會是巨大的負面影響。
二、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父母需要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應當創建良好的家庭文化,讓閱讀、走進大自然等成為家庭業餘生活的重要內容。需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豐富家庭親子活動,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父母使用其它的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要給孩子規定使用手機的時間,解釋玩手機的害處。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對於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父母要事先和孩子約定好玩手機的時間,要引導孩子按照規矩來做,慢慢地孩子也會習慣於遵守規矩,不會再沉迷於直播平台和短視頻。
直播平台和短視頻也有正面的或更多元的功能,有利於社會學習、知識學習。孩子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們能接觸到社會流行的事物,這有助於他們對社會的多元認知。因為直播平台和短視頻是比較新的信息傳播方式,而且這種信息傳播方式也具有社交的能力,也具有自我身份構建和展示自我的功效。這是網路帶寬的傳輸速度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必然會出現的一種傳播現象。
我們每一位網友都對凈化網路空間負有職責,在製作傳播這些小視頻時或參與直播活動時,要注意語言文明、行為舉止合乎規范,要傳播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事物。家長要引導青少年利於好直播平台和短視頻,使之成為學習的好幫手。
如果我們的孩子現實生活很有趣、很有意義,有很多好玩的、很多溫暖的地方,孩子就可以遠離網路,父母對孩子的管理也會更有效。
4、短視頻對網路文學有怎樣的影響?
短視頻可將網文進行推廣
當然,網文的流量也被吸走了很多
5、短視頻席捲鄉村觀察,給社會帶來了哪些隱憂?
現在不僅僅是城市是短視頻的時代,農村也在漸漸進入短視頻的時代,例如有刷短視頻、直播帶貨、做主播也成為了鄉村的新潮流。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就在這娛樂的同時,一些短視頻也出現了過度炒作、污言穢語等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所以大家在娛樂的同時也應該要遵守網路規則,尤其現在有一些不良的信息已經對未成年有了影響,我們應該凈化網路,讓短視頻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在農村,“抖音”“快手”“西瓜”等這些短視頻軟體都是人人知曉的,加上製作短視頻軟體的門檻偏低,並且對受眾文化的水平要求也不高,內容也更加貼近農村的生活,短視頻已經成為農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了,還有部分群眾在茶飯、工作之餘都會打開短視頻軟體,也有部分人熱衷於用短視頻來記錄自己的生活,這其實都是很好的。
但是有部分“網紅”的直播內容有些低俗,他們在各自方言的“掩護”下,就直接在直播間進行炒作,或者賣弄眼球,博取關注。雖然短視頻的流行會豐富了鄉村群眾的精神生活,但是與之相伴隨的一些社會問題還是不能忽視的。
最後,必須嚴格防止短視頻對未成年人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可能農村的留守兒童還是比較多的,還有部分農村的未成年人由於家長的疏忽管教,就過早接觸到了這些短視頻的軟體,甚至是沉迷其中,這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會造成非常不良的影響。還有部分的一線教師認為,在學校之外,需要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全社會應該共同重視,要盡量減少短視頻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讓短視頻更好的往好的方向發展。
6、網路短視頻存在哪些問題?
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來源:中國青年報
7、2G到3G是圖片的變化,3G到4G是短視頻飛躍。那麼5G網路有哪些商業用途?對普通民眾有哪些影響?
百度網頁5G對普通民眾有什麼影響?網路5G是什麼?多百度一些5G,具體知識,具體標准。你的5G就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2g3g4g5g。4g到5g,也就相當於3g到4g。五g當然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和內涵。只是概念。一些小東西。就像蘋果一和蘋果八一樣。以後有五季,六季甚至10G,都是可能的,主要是概念。以及完善新添的功能。網速更高,效率更高,更智能化。等等。
8、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出現對人們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
從快手到抖音,可謂一脈相承。相對來說,抖音做得很好。抖音的爆紅,基於短視頻。有一句話說得特好,叫「成於設定,毀於設定」,抖音的極簡視頻,讓用戶接受起來很輕松,也就是傳說中的「殺時間」。10到15秒的短視頻在不知不覺間吃掉了圍觀者一生中最珍貴的時間。一不小心就會浪費到1-3小時。當然,還有更多重度患者是成天成天地死躺在床上。所以,有人說抖音是新一代的精神鴉片,但,不管怎麼說,抖音具備精神鴉片的潛質。
在快手沒出現以前年輕人喜歡逛QQ空間,追電視劇深受著娛樂明星的影響。而現在快手改變了這種狀況。年輕人每天談話的內容幾乎句句不離快手二字。連吃飯都要把手機擺在眼前劃來劃去。整天沉迷在別人的世界裡,只要幾個人坐在一起就會相互報道起昨晚哪個網紅漲粉多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直播收了多少禮物。完全忘記了自己還要努力和學習!
現在的人,他們的行為風格和說話都模仿者某些網紅。更坦言網紅是神聖的和自己最嚮往的職業時。我忍不住插了一句「你們實在太把網紅看的高貴了!」他們立馬否決我說「網紅不高貴還有誰能稱為高貴?」我頓時啞口無言!
由此可見,這類軟體對於人們的生活和學習來說,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人總是會喜歡自己擅長領域的東西,那是因為你有足夠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但人,還是要學習著,並嘗試會去消化那些你所不擅長且天生笨拙的領域。生活不是催眠,對你個人而言,做人要掌握迎難而上的耐力;而對於父母,我們所希望的,無非是你能擁有一個完整的世界,包括你擅長的,你喜歡的,以及,你最初逃避的,你需要特別艱辛才能在笨拙中通過刻苦訓練才能一點點掌握的。
你所擅長的知識,會讓你有立身之本,而你所不擅長的知識,不要拋棄它,更不要逃避它,因為它們會讓你看世界的角度更全面。
9、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如何?
88.1%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
日前,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幾家短視頻平台負責人,並責令其全面整改。近兩年,短視頻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觀看和製作短視頻在年輕人中形成了一種潮流。但一些短視頻內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線,造成了不良影響。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 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63.8%的受訪者希望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62.8%受訪者指出短視頻平 台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後女孩張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傳短視頻到微博和幾個短視頻App。張琳認為,短視頻創意點來回那麼幾個,更多用戶加入後,內容同質化愈發嚴重。「還有的短視頻App上首頁的門檻低,低俗內容多,有的短視頻平台隨著用戶的擴充,品質也降低了,發現這種情況我就會卸載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9.4%的受訪者感覺觀看或製作短視頻的青少年多。
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
63.8%受訪者希望加大對短視頻平 台的監督管理力度
調查中,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其中27.3%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大。
90後女孩夏薇(化名)經常看短視頻。在她看來,有一些短視頻內容不適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還是有大量低齡用戶。
「有害短視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精神健康有極壞的影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老師金紅梅認為,短視頻有利也有弊,就像電腦,能用於學習也能用於游戲,但游戲真的毀了很多孩子。
「國家現在對短視頻的治理是非常正確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現在有害短視頻、直播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絲的短視頻平台用戶,熱衷做出格的事情,內容低俗,以丑為美、以惡為善,比如共享單車開鎖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視頻製作者不擇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於青少年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而對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這些不良短視頻讓青少年覺得只要有爆點、爆款,沒有知識也能賺錢,上學沒有用。」
調查顯示,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
朱巍認為,視頻的篩選、推送不能僅根據流量,必須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向上向善的互聯網文化,引導青少年明辨善惡美醜。
張琳認為,平台自身應該對產品保持高追求,推薦優質內容,在後台要設置審核機制,同時減少廣告。用戶要有道德意識,多傳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視頻有害的一面,也應該想辦法讓好的、有利教育教學的短視頻獲得學生關注。」金紅梅認為,老師可以利用短視頻進行教學。「比如數學老師,可以將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關故事放進短視頻,利用其教學,讓學生感受學科文化之美」。
關於治理短視頻亂象,調查中,63.8%的受訪者希望網信辦連同有關部門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訪者建議對未成年人注冊短視頻平台、瀏覽短視頻進行限制,其他建議或期待還有:完善網路內容管理機制(57.2%),平台自律,推薦優質合法內容(47.7%),明確短視頻平台發布商業廣告的合法范圍(38.9%),平台加強內容審核(35.6%),為用戶提供舉報渠道,並及時處理(26.2%)。
朱巍認為,短視頻平台使用什麼樣的演算法、怎樣的推送模式必須要明確,甚至需要主管部門去審核,進行專門法律規定。此外,平台的主體責任必須落實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夠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這一條,早在2016年12月1號國家網信辦出台網路直播相關規定時就明確過。如果立法比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嚴厲的方式來治理」。
受訪者中,00後佔2.3%,90後佔29.7%,80後佔51.6%,70後佔12.4%,60後佔3.4%。學歷為初中的佔1.4%,高中的佔8.6%,專科的佔21.7%,本科的佔62.0%,碩士研究生佔5.6%,博士研究生佔0.6%。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33.0%,二線城市的佔43.7%,三四線城市的佔20.1%,城鎮或縣城的佔3.0%,農村的佔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10、網路短視頻是如何傷害到人的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的?
網路短視頻確實非常容易傷害到人的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的首先比如吃播的話,非常容易傷害到人的健康,還有一個玩跑酷的玩極限運動的非常容易傷害到人的生命,命比如說有的人從高樓跳下去嗯,可能圖一時的新奇。但是呢,其他人其他觀眾就有可能去模仿,沒有相關好的保護措施的話就會使觀眾們模仿模仿這些的人受到生命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