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國外新媒體博士有哪些方向

國外新媒體博士有哪些方向

發布時間:2020-11-29 21:57:06

1、到美國讀博士哪些專業好就業

美國博士熱門專業有哪些?由於美國博士申請中理工科專業獲得獎學金的幾率比較高,因此申請理工科學生申請博士學位的數量相對較多。比較熱門的專業包括:

理科專業:物理(包括天文)、數學、化學、生物

物理學

物理屬於好出國的專業,各大美國研究生院物理人才短缺,因此也比較容易獲得獎學金。但是物理專業學生出路堪憂。學習理論物理的優秀學生,如果數理基礎很好,在經濟形勢好的情況下選修些金融課程,畢業後可以去金融機構做數量分析,年薪可達15萬至30萬美元。如果想鑽研學術的話,物理學教授一般都需要1至2輪博士後經歷,還要有學術界的人脈,過硬的研究文章。物理學一些領域的學生還可去ge等公司的基礎研究部門,年薪7萬以上。

化學

化學也屬於好出國的行業。就業前景在美國相當不錯。其中,有機化學最容易進大的制葯公司,如輝瑞,禮來等,博士畢業起薪可達8萬至9萬美元,碩士起薪約5萬至7萬美元。但是有機化學比較對身體有害,同時為了去好的制葯公司,讀書期間要注意積累很多技能,如寫作、語言、參加行業學術研討會、認識行業內人士等。分析化學同樣可以去制葯公司,分析儀器公司等。無機化學與物理化學就業稍微窄些,但是化學整體上不錯,因為化學化工產業比較成規模,有很多大公司需要化學人才。

數學

同樣是理科,同樣屬於比較好出國的專業, 而且就業前景還不錯, 將來可去金融,保險,銀行,地產,信用卡,制葯等行業,博士年薪在8萬至15萬美元以上。優秀的數學博士很多可以不用做博士後就直接做助理教授,一切在美國都是供求關系決定的。
http://www.liuxue315.e.cn/HomePage/country/31862.shtml

2、國內外關於新媒體研究的成果,或者進度也行

電視台生存基礎靠得是廣告,(業內流行這樣一句話:導向是生命線,廣告是生存線)而廣告經營的好壞依賴於電視台節目的覆蓋率和收視率的高低。為此,長期以來,電視人為提搞這兩個參數而在不懈地努力著。可是,人們發現,近一個時期以來,電視台的這兩個參數正受到沖擊,盡管電視人工作十分努力,但是,電視台的受眾正在日趨分流,節目收視率正在下滑,廣告份額也在減少。原因在哪裡?在我們業內,有人認為:這是因為電視媒體自身的「雙規」,因素造成的,所謂「雙規」,就是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的收看方式。研究媒體發展的人士則認為:是一種新媒體的 「兩任」特性造成的,所謂「兩任」,就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收看的方式。而我以為,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兼二有之。一方面傳統電視媒體「雙規」的收看方式,束縛了受眾自由選擇節目的權力,另一方面新媒體的「兩任」收看的方式卻滿足了受眾自由選擇節目的慾望。可見,正是這種新媒體的出現,順應都市生活形態變化,迎合了受眾對媒體的需求,從而分流了傳統媒體受眾,造成電視台節目收視率下降,同時,吸引了廣告主,造成投放電視台的廣告份額在減少。在南京,我們對一些接觸過新媒體的市民進行問卷「你對新媒體印象怎樣?答案是:有個性,選擇性大」,近65%的被訪者願意為享受新媒體付費。我們對一些廣告主進行問卷,其中,一些廣告主表示,「明年(也就是2007年)要減少對電視台廣告的投放量,轉而考慮投放在新媒體上。當問及為何時?答案是:新媒體針對用戶(也就是受眾)性強、到達率高」一些廣告經營者還告訴我,「十幾年來,企業向消費者傳遞營銷信息的最佳途徑是,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但是現在,企業在電視節目中插播廣告的興趣日趨減少,傳統方式的廣告宣傳效果正在衰退。」 據央視市場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調查顯示,新媒體的廣告收入雖然目前只佔中國廣告營業額的2%,但是,年增長率為30%。

我們發現,今天的中國,正在以較快的速度演繹著新媒體帶來的的奇跡。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傳統電視業界,對新媒體的出現,發出「狼來了」的驚呼。並指出傳統電視的廣告市場正面臨著由繁榮轉向低迷的威脅,而新媒體將加速這一轉變過程。

那麼,新媒體是怎樣一種傳播載體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種現象:(這是郭煒華在他的《新媒體調研報告:形態、狀態、業態》文章中列舉的一個例子,很形象。)他說「在上海,早上出門,你的手機會接受到一些根據你事先定製的消息,告訴你今天有什麼值得關注的事情,提醒你應該穿什麼衣服,是不是要帶傘,最好選擇什麼樣的出行方式和路線;

然後,在公共汽車上,你會通過車內的電視看完早間的電視新聞,還能看到滾動播放的廣告、MTV和圖文信息;

換乘地鐵,你可以在站台上看到有天氣預報、上下車次信息以及新聞、廣告和其他節目的圖文電視;在車廂內,還有結合沿途站點信息、廣告等內容的視頻節目;

走出地鐵,如果還需要換乘計程車,那麼在車上你還可能看到車載錄像或其他類型的移動多媒體節目;

下車後,你迎面是大廈門頭上的電子屏幕,也許在播放文字信息,也許在轉播電視台節目;

進入大廈,電梯口或者電梯內,你會看到大樓物業提供的閉路信號,或者在播放文字信息、或者播放視頻節目和廣告;

到辦公室坐下,打開電腦,你在瀏覽新聞網站信息時(這種信息既有可能是文字,也有可能是圖畫、聲音和圖象),電腦上的QQ或者MSN會發出「嘟嘟」的聲音,有人通報說世界的某個角落發生了一次爆炸事件,你趕緊點擊好幾個新聞網站,順帶著,把自己用手機拍攝的照片或者錄像放到自己的博客里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晚上回到家裡,面對數十個nvo點播節目和上百個數字電視頻道,讓你難以作出選擇。

這種情景描述上海有,南京也正在發生。我想,其他地方不久也將會發生。這里,我引用郭煒華先生所舉的例子,目的是想讓大家對新媒體留下初步的印象。想告訴大家,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新興的媒體出現。這里所說的「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尤其是電視媒體)而言的。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路技術,通過互聯網、寬頻區域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視、電腦和手機為終端,向用戶(也就是受眾)提供視頻、音頻、語音數據服務、遠程教育等互動式信息和娛樂服務,以此獲取經濟利益的一種傳播形式。從內容上來講,新媒體既可以傳播文字,也可以傳播聲音和圖象;(這點,與傳統電視媒體有共同之處)從過程上來講,新媒體既可以通過流媒體方式線性傳播,也可以通過存儲、讀取方式非線性傳播(這點,與傳統電視媒體有不同之處)。這樣,原有的以材質、樣式、符號系統等物理形態,對媒介所進行的分類和定義,已經不再適用,「媒介」這個概念的外延已經大大擴展。據國家廣電總局視聽新媒體研究所負責人介紹:「目前有七類新媒體對傳統廣電媒體產生影響:1是移動數字電視,包括無線的、車載的;2是有線數字電視;3是IPTV,狹義上指的是基於TV終端的;4是網路廣播;5是網路電視, 6是手機電視;7是樓宇電視。其中,對電視台廣告產生較大影響的新媒體主要包括網路電視、移動電視、數字電視和樓宇電視。作為新媒體,一般來說有兩個明顯特徵:一個是可以承載原來傳統媒體(這里主要指電視台)能承載的各種形式,(像文字、圖形、視頻、音頻等);另外一方面應該說是與受眾具有互動性。它們或者是收視終端與傳統的電視機不同(個人電腦或手機),或者是節目傳輸的載體與傳統電視不同(互聯網),或者是收看節目的形式與傳統的居家收視不同(如在各種移動的交通工具上)。從一些地域的實際情況來看,這種新媒體正在對我們的媒體環境、文化環境,乃至經濟和社會環境發生著影響。其中的優勢正在凸顯。

那麼,新媒體的優勢何在呢?(這里列舉幾個新媒體來說明)

1、網路電視。

什麼是網路電視?就是利用有線電視網或者電信運營商的寬頻網路為用戶提供多種互動式視頻節目服務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也就是說,網路電視集互聯網、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於一體,用戶使用的時候既可以通過加裝IP機頂盒的電視機,也可以通過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

網路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節目交換平台可以提供互動式和個性化的節目,可以使網路電視的用戶擁有高度靈活的時間選擇和內容選擇空間;可以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數字媒體服務;

2、手機電視。

什麼是手機電視?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統和視頻功能的智能手機作為電視節目接收終端的新型電視傳播媒介。

手機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它的節目包括電視、廣播、網頁和游戲,用戶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收看,隨處收看,隨意收看,被稱為裝在口袋裡的電視機,也被稱為「零距離親密接觸的流媒體」,是繼家庭電視機和電腦之後的「第三塊」影像屏幕。

3、移動電視

什麼是移動電視?就是可在移動狀態中收看的電視,是全新概念的信息型移動戶外數字電視傳媒。它採用先進的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發射、地面接收的方法進行電視節目傳播,用戶可以在任何安裝了接收裝置的巴士、輪渡、軌道交通等移動載體中收看到DVD般清晰的移動電視畫面(當然也能在非移動的情況下接收)。

移動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用戶可以在時速120公里甚至更高速度的運動狀態下接收電視信號,並且接收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做到圖像穩定,色彩逼真,畫面清晰。

4、 數字電視

什麼是數字電視?從技術特徵講,是指電視節目的採集、製作、編輯、播出、傳輸、接收的全過程都採用數字技術。與原來的模擬電視相比,數字電視有高清晰的電視畫面,可與DVD相媲美;有優質的音響效果,由於採用了數字技術,使得數字電視的伴音更趨逼真;有抗干擾功能,數字電視受其它電器的干擾很小,因此畫面穩定,擴展功能多,可增加上網、點播等。

數字電視的最大優點是:

數字化以後的電視信號佔用網路帶寬資源大大減少,使目前線路的傳輸能力由原來幾十套擴展為幾百套。向用戶提供的數字電視節目內容更加豐富。另外,數字電視還可以開設增值服務,可以分成更多更細的專業頻道,如汽車、房產、MTV、體育、音樂、電視劇頻道等。一方面,在模擬時代的電視「受眾」到了數字時代有了自己的主動選擇權,可以點播自己喜歡看的節目內容,不再像過去那樣只能被動接受;另一方面,由於有存儲功能,看電視用不著再「趕點兒」了,可像電腦一樣進行文字錄入、上網瀏覽、收發郵件、電視購物、遠程教學、遠程醫療、股票交易、信息咨詢等。它改變了圖像、文字等信息的生產、傳播、交換和消費的方式,使信息傳播從單向單一形態向雙向多元化形態轉變、從資源壟斷向資源共享轉變。

從以上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新媒體的優勢體現在它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尤其是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媒體,他們充分調動了受眾的積極性,實現了一對一傳播的模式,讓受眾在這種互動體驗中獲得更深刻的品牌認知。

那麼,新媒體有哪些共同特點呢?

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媒體,其最大特點是打破了媒介間的壁壘,消融了媒體介質之間,地域、行政之間,甚至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邊界。具體講:

1.媒體個性化突出

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而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也就是說,每個新媒體受眾手中最終接受到的信息內容組合可以是一樣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這與傳統媒體受眾只能被動地閱讀或者觀看毫無差別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2.受眾選擇性增多

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節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還參與節目的投票,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這就打破了只有新聞機構才能發布新聞的局限,充分滿足了信息消費者的細分需求;與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不同,新媒體是「受眾主導型」。受眾有更大的選擇,可以自由閱讀,可以放大信息。

表現形式多樣

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的表現過程比較豐富,可融文字、音頻、畫面為一體,做到即時的、無限的擴展內容,從而使內容變成「活物」。理論上講,只要滿足計算機條件,一個新媒體即可滿足全世界的信息存儲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體還有「易檢索性」的特點:可以隨時存儲內容,查找以前內容和相關內容非常方便。

信息發布實時

與廣播、電視相比,只有新媒體才真正具備無時間限制,隨時可以加工發布。新媒體與用強大的軟體和網頁呈現內容,可以輕松地實現24小時在線。

新媒體交互性極強,獨特的網路介質使得信息傳播者與接受者的關系走向平等,受眾不再輕易受媒體擺布,而是可以通過新媒體的互動,發出更多的聲音,影響信息傳播者。

由此可見,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最大的本質區別在於:

傳播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一點對多點型,變為新媒體的多點對多點型。

主導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主導受眾型,變為新媒體的受眾主導型。

受眾狀態的區別:由傳統媒體的普通大眾型,變為新媒體的細分受眾型。

那麼,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電視廣告業有哪些影響呢?

在分析新媒體特點以後,我們發現新媒體的發展正在以受眾生活方式的變化為導向,把廣告植入人們的生活軌跡,這種根植於生活形態與需求的媒體,將具有更大的生命力。它對傳統電視廣告業將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新媒體對受眾分流的影響

最近,我們對南京2000人的抽樣調查表明,新媒體出現後,被訪人中,18%的人少看電視了,25%的人少看雜志了,11%的人少聽廣播了,15%的人少看報紙了,新媒體的受眾開始增多,電視觀眾開始分流。而且年輕一代在資訊獲得方面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等新媒體,傳統媒體受眾正呈現出明顯的老齡化趨勢。調查表明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們了解大事以報紙為主;50年代至70年代,報紙、廣播各分天下;80年代以後,主角由電視媒體來擔當;目前,由於新媒體發布新聞要比電視發布新聞速度快、成本低,沖擊電視新聞的情況就不可避免了,最終導致受眾對媒體偏好發生改變。新的傳播狀態使傳統媒體的「大眾」正在逐漸變為「小眾」。

2.新媒體對廣告業主的影響

隨著消費市場供給的飽和競爭的加劇,廣告主越來越強調市場的細分以及與目標消費者的有效溝通,同時,廣告主 也越來越重視針對消費者有效傳播途徑和到達率。而新媒體在這方面卻能滿足廣告主的要求。一方面,它能針對目標消費者(也就是受眾)實施宣傳,到達率高,另一方面,能與消費者(受眾)深度溝通和互動,例如 :樓宇電視、賣場電視,廣告主利用消費者(受眾)在封閉的特殊空間,和無可選擇性的情況下,讓廣告的信息接受表現出較為強烈的迫使性,通過服務不同的客戶,讓廣告主精確地擊中所想要的目標受眾,使效果最大化,充分降低廣告主傳播的成本。再就是網路電視和手機電視,這些新媒體也能做到一對一營銷,也是能讓廣告主,做到有效覆蓋。這種高性價比的廣告效果,對於廣告主而言,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在南京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新媒體愈來愈受到廣告主的重視。「出售信息——換回注意力——向廣告主出售——產生利潤」這種傳統媒體的經營模式正受到新媒體的挑戰。廣告市場份額正受到新媒體的分割,盈利模式正受到新媒體的的改變。

3.新媒體對廣告市場的影響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經營方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存在著同質化。在服務方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也相同,盈利模式上,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差無幾,還是靠內容吸引受眾的「眼球」然後將「眼球」出售給廣告主。以上三種方式直接分割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廣告市場,直接影響了傳統電視媒體的原有利益格局。其次,新媒體跨越了傳統媒體的形態壁壘和行政邊界,以純粹信息和純粹商業的姿態,形成了跨媒體傳播和跨行政區域傳播的競爭態勢,進一步加劇了媒體間的市場競爭。據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調查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廣告市場出現巨大拐點:電視、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廣告收入增長放緩,甚至部分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互聯網、樓宇電視等新媒體廣告收入一路高揚,2006年廣告投放新媒體趨勢繼續加強。這些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廣告主的傳統的傳播概念,無疑對傳統電視媒體的廣告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4.新媒體對管理模式的影響

目前,電視媒體是受國家壟斷的,政府主管部門對其有強制性,廣告內容和播出長度都受到嚴格的控制。而新媒體在這方面卻沒有相應的規章制約,其廣告內容和播出長度可以任其發揮。另外,新媒體的管理機制相對模糊,商業化門檻則相對較低,使得幾乎任何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新媒體的一分子。必須看到,目前的新媒體熱潮,是由投資商、技術開發商、設備生產商、信息傳播運營商、內容生產商和廣告商一起參與的「市場共謀」。投資商需要新經濟的概念刺激資本市場的活躍;技術開發商和設備生產商要通過新技術的商業化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來獲取市場空間;信息傳播運營商要穿越行業壁壘和制度邊界來擴大經營內容,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內容提供商則要突破傳播媒介的限制,擴大產品分銷的渠道和增加市場議價的能力。這一切,都是圍繞著刺激和滿足消費者接受和發送信息的市場需求來開展的。 這些情況都將對傳統媒體(尤其是電視)的管理機制和機構帶來影響

那麼,我們如何應對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呢?

新媒體的發展不僅使得網路運營商開始思考與新媒體相適應的商業模式和戰略定位,還吸引了國際投資界對它的關注,傳統電視業界目前能夠看到的前景有二點:一是做內容提供運營商;二是做網路運營商。我以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充分利用電視媒體優勢 提升節目質量

電視媒體當務之急是練好內功,在提高視頻節目的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要改變節目現行的生產方式,從受眾出發,增強節目與受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性,打造強勢內容,注重節目創新,並注意與廣告傳播要求相結合,盡快產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並且受到觀眾喜歡的產品;要加強節目包裝和營銷,進一步提高節目收視率和節目美譽度,同時要與廣告主和廣告代理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系,及時了解他們的需求,做好跨媒體的整合營銷,聚集優勢資源,盡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積極發展新媒體業務,打造跨媒體綜合平台

傳統電視媒體必須採取多媒體戰略,(尤其是地方傳統電視媒體)在鞏固現有陣地的同時進軍新媒體,建立起自己的新媒體平台,把傳統的價值鏈與互連網、手機等新媒體整合,將電視的影響力平移過去,在這些新的平台上創造二輪、三輪的價值。要發揮傳統電視媒體在節目內容、品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與新媒體有效結合,使很多新利潤以最快的速度產生。這樣做,不僅對傳統電視媒節目的收視有幫助,並且有利於節目在新媒體中二度利用,能創造更多的盈利模式,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圍內,做到傳統媒體平台與新媒體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動,使其產生更為可觀的價值和更長的產業鏈。這也是傳統電視媒體變被動為主動的有效途徑。我們都應該記住這樣一句話:聰明的商人都知道不把雞蛋放入一個籃子里。

推廣數字電視增值服務,提高網路運營效益

一般來講,地方台的廣電網路與電視台合二為一,如果是這樣的話,在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後,電視媒體應該大大推廣數字電視的增值業務。如互動點播、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政務信息、票務信息等業務。同時要針對廣電網路在市場運營方面的劣勢,著力學習電信運營商的市場運作和商業推廣模式,使用戶樹立起用電視上網而不是在電腦上看電視的概念。從而將收益都進入電視媒體自己的口袋裡。

如今傳統的電視廣告行業雖然不會在一夜之間迅速崩潰,但是像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那樣一成不變就可以坐等贏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不可否認,目前傳統媒體仍是主流,新媒體還處於邊緣發展狀態。但是新媒體的強大生命力,未來將會演變成傳媒業的重要力量,將嚴重威脅到原有主流傳播渠道的權威地位。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媒體亦不例外。面對這樣的變局,作為傳統電視媒體,它的傳播狀態、經營業態和生存形態必將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我們必須清楚認識到:新媒體的發展,正成為一個地區綜合實力中,最活躍的有機組成,對此我們不能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忽略了新媒體,我們就有可能沒飯吃,相反,如果抓住了這個機會,把握好這把雙刃劍,也許傳統電視媒體就會獲得進一步發展,這是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機會。

面對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只要以與時俱進的積極姿態,按照科學的發展觀,探索規律,尋求對策,就能在新一輪媒體變局中取得綜合優勢。

最後,在這里,我想借用上海文廣新聞集團掌門人黎瑞剛常舉的「柯達公司」例子,來結束我今天的發言。他說「現在已經很少看到柯達做廣告了,為什麼?因為很多人都用數碼照像機,就是這么一個變化,當時柯達公司沒有關注,認為「數碼成相技術,沒有我的好」,沒想到短短幾年的工夫,柯達膠片已經無人問津,甚至柯達公司有一度被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摘牌,這么一個「百年老店」,就因為忽略了新技術的變革所帶來的產業的影響,而被市場無形地淘汰了,」說這個例子是想提醒大家,我們要居安思危。新技術引發的變局,無論對於柯達這個的公司,還是對我們電視這樣的行業來講,都不能忽略。在新技術日新月異、風險投資競相湧入的今天,只有主動向新媒體進軍,搶佔先機,才能獲得最大化的利益。慶幸的是一些電視台已經開始行動了。(作者單位:南京廣電集團)

3、文學考博方向有哪些

特別多,每個學校都不一樣,專業大類大致有: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101 文藝學   050102 語言學專及應用語言學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050104 中國屬古典文獻學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050106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050201 英語語言文學  050202 俄語語言文學  050203 法語語言文學   050204 德語語言文學
050205 日語語言文學  050206 印度語言文學  050207 西班牙語語言文學 050208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050209 歐洲語言文學  050210 亞非語言文學  050211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503 新聞傳播學
050301 新聞學  050302 傳播學
0504 藝術學
拿第一類說,這也是大家印象中「最文學」的方向,就有諸如文學理論、文藝批判、美學與文化研究,應用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漢語語法、古漢語、現代漢字、詞典詞彙,各朝代文學、詩詞、宗教文學等等等等,你隨便上一個大學網站研究生院,看看他的博士專業目錄就可以

4、美國的金融學博士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向

LZ可以參考抄留學志願參考系統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575602/ ,輸入襲個人基本情況,比如專業,學校,GPA,語言成績,意向國家等等,系統會自動匹配出與你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看他們申請到了哪些院校和專業。也可以按照留學目標來篩選,看看你的目標院校和專業都哪些背景的學生申請了,也從而對比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院校和專業。

5、美國最具潛力的有哪十大熱門專業

美國熱門專業有哪些?很多選擇去美國留學的同學們一直對於專業選擇很糾結,不知道是要選擇怎樣的美國留學專業!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內容,天道教育幫助大家了解內容,一起了解吧。

1、法學

法學專業學生經濟學金融學功底好的可選擇做公司並購,IpO等業務,收入超過20萬美元。很多人選擇做移民律師,給中國人辦簽證與綠卡,收入會少些。其實法學也算是一門美國熱門專業。

 2、工程學

畢業於工程學的學生多數在美國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其中,生物醫學工程,電信/計算機工程,工業與製造工程,機械工程,化工,石油比較好就業,而土木,材料,核能,航天等比較難就業。

3、物理學

去美國留學,物理學屬於好出國的專業,也比較容易獲得獎學金。但是物理專業學生出路堪憂。如果數理基礎很好可以選修些金融課程,畢業後可以去金融機構做數量分析,年薪可達15萬至30萬美元。

4、計算機與電信科學計算機科學

該專業領域很多,多數就業形勢都不錯,如軟體,資料庫,網路,硬體,晶元,無線通信等都可吸收大量優質人才。一般博士畢業多數去大公司做科研,年薪10萬美元。碩士畢業做開發人員的多些,年薪5萬至8萬美元。

5、化學

同樣,化學也是好出國的行業。就業前景在美國相當不錯。其中,有機化學最容易進大的制葯公司,如輝瑞等,博士畢業起薪可達8萬至9萬美元,但讀書期間要注意積累很多技能,如寫作、語言、參加行業學術研討會等。分析化學同樣可以去制葯公司,分析儀器公司等。

6、社會學

就業前景尚可,學生要注意積累統計功底,如果不能去咨詢公司也能靠統計學找到工作。

7、生物科學

出國容易,但是就業機會水深火熱。生物碩士很難找工作,從博士畢業到教授一般都要努力很多年。少數大學有些頂尖生物專業的博士畢業後,能進知名咨詢公司,如麥肯錫,BCG等。

8、MBA與商學院

商學院畢業的中國學生畢業多數去金融公司與咨詢公司,美國學生因為英文的表達能力好,多選擇去公司做管理。

9、會計學

很好找工作,但是企業里的工資不高,約4萬美元至5萬美元,做審計的工作稍微高些。

天道留學機構電話(北京):010-62682582

北京天道留學機構地址(天道集團總部):北京市海淀區海淀北二街6號中國普天大廈6層

6、美國傳播學研究生的分類都有哪些

一、傳播學 (communication) 傳播學教育在美國教育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其教育發展水平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傳播學又稱大眾傳播,是傳媒類專業之一,由於傳播學專業學校分布廣泛而且名校眾多,因而備受學子青睞。學院設置傳播學碩士學制一般是 2 年左右,該專業大部分學校的傳播學專業都開設在傳媒學院、新聞學院或是新聞與大眾傳媒學院下。還有少部分學校沒有開設單獨的傳媒學院,其傳播學專業也有可能會開設在文理學院傳媒系下,還有一種情況是文理學院和傳媒學院下都開設有傳播相關專業。
傳播學下面有一些常見的分支: Communication Studies( 傳播學研究 ) Mass Communication( 大眾傳媒 ) Interpersonal( 人際交流 )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組織溝通 )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傳媒管理 ) Rhetorical Studies( 修辭學 ) 就業方向 Communications 傳播學是一門很廣的學科,不同學校專業方向不同,大致的方向分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
二、新聞學 (Journalism) 美國各高校中新聞 (Journalism) 專業的劃分很細致,各個學校劃分專業的依據不同。一般來說,可以劃分為 Print 、 Broadcast 和 Online 三個類別。近年來涌現的 New Media( 新媒體 ) 在很多學校會單獨作為一個分支。 Print 是傳統的報紙雜志; Broadcast 是電視新聞和無線電廣播, Online 方向的其實就是網路媒體; New Media( 新媒體 ) 其實和上述分支有交叉,主要是指通過數字技術、網路技術、無線通信等,以電視、電腦、手機為終端,向受眾提供交互的信息,比如微信和微博等。 新聞學專業就業方向: Journalism 新聞學畢業生可以進入各大中小型報紙和新聞出版社工作,也可以從事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工作。此外,還可以在廣告、公關、出版等領域工作。
三、廣告學 (Advertising) 美國是廣告業最發達的國家,這里所說的廣告學是偏向市場和策劃的,而不是指平面或數字媒體領域的廣告設計 (Design) 專業。主要是研究廣告產品的歷史、理論、策略、製作和經營管理。 廣告學專業的就業方向也是瞄準媒體的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廣告策劃與創意製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等。
四、公共關系 (Public Relations) 公共關系通常包括 PR 、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戰略傳播 ) 、 Strategic Public Relations( 戰略公共關系 ) 三個專業,與媒體、市場有著緊密的關系。學習這個方向的學生將來就業面比較廣闊,可以選擇公關公司、大型跨國企業的市場部和公關部,以及政府和新聞媒體等就業。 公共關系專業就業方向:學生將來就業可選的范圍廣泛,例如公關公司、企業市場部或公關部、政府及新聞媒體部門等。工作的內容可能涉及社交媒體的運營,危機管理,線下公關活動的策劃、籌備與組織、效果的反饋。
五、電影 / 電視方向 (Film& Tv Proction) 這個專業下面主要有兩個方向:電視電影理論和電影及電視節目製作,其中電影製作方向包括:導演 / 藝術導演、腳本寫作、攝影 / 節目拍攝、後期剪輯和特效等。申請電影專業需要提交 portfolio ,形式可能是拍攝 DEMO 短片,繪畫,攝影,平面設計,音頻,劇本等,具體視學校和專業方向而定。適合電影 / 電視專業本科畢業生選擇。 電影 / 電視專業就業方向:電影 / 電視專業可以從事以下工作:導演,編劇,製片人,攝影師,剪輯師;娛樂管理相關工作,如發行商經理,公共關系主管,製片人,經紀人等等。
美國研究生傳媒專業哪些院校比較好? 1 、哥倫比亞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的傳媒學院不像其他學院會開設很多的學科,該學科設置主要集中在信息學宣傳領域。哥大是獨一所具有信息學院的常春藤大學,其傳媒研究生院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優秀的信息學院。新聞界最高榮譽普利策獎,就是由哥大的新聞傳媒學院頒發的。
2 、密蘇里大學 密蘇里大學的新聞傳媒學院是全美幾大最知名的新聞學院之一。也是美國最早提供新聞傳媒高等教育的學院。並且密蘇里大學的新聞學院規模非常大,師資力量強大。教授的領域也非常廣泛。主要分為廣告、新聞編輯、照片、雜志、新聞、電台六大方面。在課程設置上也比較注重學生在新聞采訪和寫作技巧方面的培養,同時這所大學所教授的課程大多是以研究性為主。
3 、雪城大學 雪城大學在美國是以文科著名的院校,全美排名 50 左右。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秀麗的風景之外,還有著強大的硬體設置和師資力量。傳媒學院的計算機房全部採用的是蘋果機,所以准備去那就讀的學子們可以現在就開始適應下蘋果機的操作系統了。並且傳媒學院師資力量達到 60 名之多。可見其傳媒學院之龐大。他們學院的 Media Studies 偏重於學術類,所以申請的本土人並不是很多,該專業每年有三分之一招收的都是中國學生,所以非常受中國學生的歡迎。
4 、紐約大學 紐約大學的媒體文化與傳播專業憑借著專業雄厚的教學實力、紐約大學的名聲以及曼哈頓全球時尚中心的地理位置,一直備受廣大申請者的青睞。實踐性很強,並且開設了多個分支領域,課程設置上獨具特色。
5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傳媒專業是以新聞報道而出名,並且分類更細致。申請人需至少提供 3 個作品,其中的兩個必須是 Writing sample, 另外的一個可以是錄像帶、 Photo Essay 等。申請人的工作經驗雖然校方網站並沒有說是必須的,但同時學校也說由於每年都有大量的申請者,所以競爭很激烈。

7、美國傳播學有哪些專業

美國是傳播學的發源地,所以美國具有很好的傳播學教育,它與傳媒學院下面的一些常見的學科,比如:新聞等不同,它是一門研究性很強的學科,所以傳播學常見的教育是博士教育,很多的碩士都是為博士做准備的。
傳播學下還有一些常見的更細的分支:比如Communication Studies(傳播學研究),MassCommunication(大眾傳媒),
Interpersonal(人際交流), OrganizationalCommunication(組織溝通),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傳媒管理), or
RhetoricalStudies(修辭學)等等。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傳播學的分支,比如一些人機交換,技術傳媒等等的新的分支,實用性很強。
Master的教育當中也分出Thesis和Non-thesis兩種,兩者的區別簡單的來說,就是Thesis的option需要完成論文才能完成這個program;而Non-Thesis則不需要論文,一般只要參加期末考試就可以了,有的學校也會要求學生參加seminar。一般來講,Thesis是適合想繼續PhD深造的學生的,Non-Thesis則適合研究生畢業之後馬上就業的學生的,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學校招收PhD的時候並不計較學生學的是Thesis還是Non-Thesis的。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Thesis讀的時間會比Non-Thesis長,但是Non-Thesis所修的學分卻比Thesis要多,通常是多修兩個課程(2到8個學分)。

8、求美國大學新媒體專業的排名

排名 英文學校 中文學校
  #1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耐基梅隆大學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
#4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 加州藝術學院
#5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芝加哥藝術學院
#6 School of Visual Arts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9、計算機專業博士專業有哪些好的研究方向

大數據、人工智慧、雲安全(信息安全)都是應用性強的熱門方向。

與國外新媒體博士有哪些方向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