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電台廣播新媒體發展

電台廣播新媒體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7 12:08:14

1、面對新媒體傳統廣電(電視台)最需要什麼產品

今天時間不多還發困,只能大概說兩三點。1.傳統廣電涉足新媒體的誤區往往是想把逃離的觀眾再拉回來,或者建設一個新渠道如網站、客戶端,讓觀眾通過新渠道收看該節目,以為這就是新媒體的意義所在。把新媒體渠道或平台作為頻道頻率提高收視率影響力作為追求目的本身是誤區。3.廣電做新媒體平台有優勢,因為比普通互聯網公司多了推廣渠道和巨大影響力公信力。針對每個頻道甚至欄目的定位,細分市場,生活、財經、美食等等,做成一個個小而美的平台,不要去做大而全的,除非你能像無線蘇州那樣和市政府強強聯手,搞一個當地大的巨無霸出來。

2、新媒體有什麼發展嗎?有哪些優勢嗎?

新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而言的,傳統媒體類似電視、報紙、雜志、電台等,生產者都是比較專業的人,比如書的作者、編輯、主播等,而普羅大眾大多都是消費者。而新媒體人人都可以成為生產者,每個個體都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知乎、頭條號發出自己的聲音。
新媒體前景很好,現在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傳統的品牌推廣、宣傳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要求,所以現在新媒體的崗位還是比較多的世-紀-教-育-

3、新媒體,廣播電視台怎樣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

4、網路電台在新媒體時代有什麼發展特點和發展趨勢

?

5、城市電視台採取哪些措施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機融合發展

一、藉助社交媒體,全方位提升城市台媒體形象城市台在以往的競爭中,往往因為渠道、經費等因素,自動退讓了很多外部宣傳陣地,加上覆蓋范圍的限制,在大眾中的「曝光率」越來越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關系模型的重新定義,社交媒體廣受關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被大眾所熟知,利用社交平台是擴大自身媒體影響力很好的一個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覆蓋范圍的限制。當然,開通微博、微信十分簡單,但是怎樣來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需要有專門的策劃和統籌,以及配套的工作流程。在組織上,設立專門的部門做新媒體宣傳推廣,從微信微博的開通,到某個欄目的推廣,粉絲的管理,演播室與社交平台的實時互動等等,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和策劃,在這一點上,城市電視台很有優勢,不像大台,欄目眾多,頻道多,部門之間利益關系復雜,很難統籌起來,像有些電視台每個欄目、主持人自己建自己的微博,頻道還有官方微博,大型活動還有大型活動的微博,缺少統一管理,在推廣時也十分無序。
雖然城市台覆蓋面小,但在實際中,應更多地把自己定位為更大眾的公眾媒體來看待,即所謂的「大台風范」,因為社交媒體其無限的傳播力蘊藏了巨大的潛力。把社交平台作為一項優質資源來運作,把優質的節目資源預告式地、宣傳式地第一時間共享到社交平台上,吸引大眾,製造輿論熱點,不僅可達到良好的收視率,同時也可提升城市台網路知名度。比如,一條實時新聞,記者在執行采訪任務的進程中,在確認其真實性後,首先是發微博,官方微博同時進行轉發,記者進一步了解詳細信息後,回到台內,如節目播出時間尚早,首先撰寫稿件發在頻道官方網站上或本土網站上,在視頻內容剪輯完畢後,再在本地電視台進行播出。
二、節目生產注重本地化、與新媒體形成互動
現在瀏覽各任何一個大的新聞網站,各類新聞舊聞撲面而來,可謂是面面俱到,但這類新聞大都是一些大事件新聞,很少能看到一些小事件新聞或者發生在讀者身邊的小新聞,像社區新聞,而城市台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此:生產的內容接地氣。在城市台自辦的民生新聞中就有兩個經典案例,山東齊魯電視台的《拉呱》和杭州台西湖明珠頻道的《阿六頭說新聞》,都是長久不衰的優質本土節目。同時在節目上要挖掘本地草根文化,使節目內容既具有傳統媒體專業性把關,又具備草根時代的原創個性,通過社交平台或手機APP與大眾進行互動,從這些互動反饋中,分析觀眾的喜好,並把這種喜好融合到節目製作中,形成良性循環。
以往在傳統廣播電視上播出的節目往往是結構完整的「巨內容」,但隨著社會階層的各種利益訴求的充分表達,受眾個性化的信息需求更加強烈,媒介傳播環境日益呈現出細分化、碎片化的發展傾向。節目剪輯也需要考慮「微內容」的創作特點和「碎片化」的媒介消費習慣,在電視上播出後,稍加剪輯,即可再次被發布在社交平台或手機APP上。
三、利用新媒體技術,開拓互聯網新領域有了合理的新媒體運營模式,離不開技術手段的支持。推動各媒體平台充分的融合,達到現實意義上的全媒體高效運作,須將電視台內采編播各個平台的單打獨斗向集約式的采編流程方式轉變,構建融合廣播、電視、電影、報紙、文字、圖片等多種傳播媒介的全新內容管理系統,實現跨媒體整合,多平台共享,減少重復性,降低復雜性。有條件的城市台,與第三方合作,可以開通APP移動客戶端,通過這一平台傳送本土新聞及生活資訊,在手機上實現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
新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台只有張開雙臂擁抱新媒體,在接受「它」的同時,重新定製、重新定位、重新包裝自己,把滿足觀眾(聽眾、讀者)的需求作為執行媒介融合戰略的最大推動力,才能在日益復雜艱難的環境下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媒體版圖。

與電台廣播新媒體發展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