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媒體時代帶來哪些新商機
融媒體就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把廣播、電視、報紙這些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融通,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在人民網看到一篇文章,融合傳媒,全媒體發展,剛剛起步,處於探索階段。至少包括了幾個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各種傳播方式。全覆蓋,如各種終端、移動端、可穿戴設備、交通工具、智能家居、樓宇戶外等。
換句話說,融媒體,顧名思義,就是充分融合了廣播、電視、網路的新媒體,融媒體的優勢在於整合了廣播、電視、互聯網的資源,互通與共融的資料庫模式。新媒體發展速度迅速,根據2014年新媒體發展報告顯示,新媒體出現了四個顯著變化,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微傳播,如微視頻、微信、微博用戶數量增長快,新興媒體用技術優勢整合傳統媒體,新媒體推動了產業升級與互聯網金融,我國正從新媒體大國走向強國。
融媒體時代帶來哪些新機會、新商機呢?
第一,車載交通工具。
大西洋月上看到一篇文章,如今,交通工具很好的運用了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汽車內可以在線會議、在線辦公,私家小汽車就是一個移動終端, 安置於小汽車內的互聯網終端可以與手機,筆記本一樣,將車內的人與外部的世界連接。車內可以實現移動在線辦公,通訊,娛樂。
無人駕駛技術發展很快,我們可以想像不就未來,一個自動駕駛小汽車,可以自動完成信息採集、各種環境下的圖片、視頻拍攝,文字自動處理與傳輸等。
第二,數字化社區線上一站式服務。
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中,社區的各種服務,智能樓宇、超市商場、售後服務、管道修理、旅遊服務、電影文化等等,通過移動與傳播,可以實現線上線下服務,給社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通過線上與線下服務,實現訂購、儲備、一站式服務。
融媒體時代,把社區信息融合或數據細分,根據居民不同層次需求,推動新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台等方面深度融合,進一步創新探索。
比如,小區的水、電、氣、管道家電維修等綜合信息根據小區進行細分,然後,在小區多媒體或移動端分類整合資源。
第三,數字廣場個性化定製服務。
在媒體日報(screenmediadaily)看到一篇文章,數字廣場應用范圍很廣闊,交通樞紐如機場、火車站、巴士總站、還有辦公大樓休息室、商場、加油站、快餐廳、健身中心、廣場等人多集中的地方,可以利用網路數字技術,更好地提供在線全方位的媒體服務。
融媒體時代,可以更好地實現線上線下信息服務,比如,消費者在線定製服務,在這些人多集中區域需要一些及時幫助,或者需要一些具體信息等。還有,比如樓宇戶外,在線支付等。
融媒體時代來了,大數據可實現細化分類,對於移動中的交通工具、數字廣場、社區商場等,根據用戶群不同需求,提供用戶更及時信息,更能夠看到身邊新鮮事,提供更個性化定製的用戶需求或服務。
2、新手怎麼入門自媒體?
新手入門自媒體,要做好前期沒收入的准備、保持穩定的更新頻率、寫作技巧及選擇一個好的平台等等,具體如下:
1、做好前期沒收入的准備
如果你是全職做自媒體,你估計要做好,很有可能前半年都是沒收入的心理准備。你要先用半年的時間打造自己的影響力,不要去想著做什麼廣告,去做一些變現的嘗試,打好基礎是更重要的,要把目標放得更長遠些,千萬在前期要把握好自己的主方向。
2、保持穩定的更新頻率
無論做什麼,都要持之以恆,自媒體也是這樣,最重要的是保持穩定性的輸出,在內容上,要不斷的進行更新,按照一定的頻率更新,不要今天更了,明天就斷更了,這樣會沒什麼效果,也會影響平台對你賬號的權重測定。
可以從最基本的圖文入手,不要聽信人家說短視頻可以賺錢,就半路出家又轉短視頻,等積累到經驗了再去做視頻、直播、問答等等。
3、學習寫作技巧
所謂熟能生巧,我不會寫作,但是我可以學習,在一個領域要發光發亮,需要的是積累和沉澱,前期最重要的就是去熟悉。可以去多多看看同行,看看人家怎麼取的標題,有什麼值得借鑒的技巧。
比如寫作套路,內容排版,特別是那種爆文的寫作技巧,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只要多看,多學,多練,都是可以完成的,只是過程會特別的難熬。
4、平台的選擇
做自媒體平台的選擇也很重要,早前的主要是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但是現在這兩個的紅利期早就過了,對於新手來說,就很難再去分流量了。個人建議選擇一些自媒體平台,比如百度百家、頭條這種的,但是現在的話很多平台需要過新手期,對內容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了。
對創作者的各個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較高了,現在平台給的推薦量也很低,設置了一定的門檻,這也是平台發展到後期的一種門檻吧,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要設置一定的門檻才能夠提高平台的逼格和整體的品牌。這也是我們新手入駐後期難度比較大的原因。
5、持才是成功的關鍵
自媒體運營如果做著做著疲憊了的話,最後怎麼挽救都救不活。自媒體有個特點,就是如果你持續有上百篇高質量的作品,即使你很長一段時間不發作品,仍然能帶來收益。
然後你就開始懈怠不去更新作品,幾次反復之後,粉絲卻掉了不少,等到快要不行的時候,再怎麼努力也只在原地踏步。這就是究根溯源是缺乏自媒體持續運營的思維帶來的隱患,所以要想持續獲得收益,還是得堅持打造更優秀的原創內容。
3、小程序如何引流
小程序如何帶來流量?有人說靠廣告引流、有人說靠活動吸引、還有人說靠各個入口。其實這些都是對的,但不完全,引流還需要靠思維,把自己想像成用戶,探索用戶最深層次的需求。了解用戶,才能抓住用戶。
小程序的排名跟名稱、描述、上線時間、用戶訪問量和小程序的綜合質量有關,且小程序的名稱是唯一的。根據用戶的搜索習慣和產品特性注冊小程序名稱,才能讓小程序的排名更靠前,更有可能被用戶搜索到。
微信搜索支持關鍵詞模糊匹配,所以自定義關鍵詞也會影響到小程序排名。在小程序後台「推廣」模塊,可配置最多 10 個關鍵詞。設置關鍵詞時,可一邊借鑒百度的投放技巧,一邊結合微信的具體使用場景。
在【附近的小程序】中,小程序會自動展現給周邊5km內的微信用戶。所有上線的小程序都能在此被免費曝光,且一個小程序能添加10個地理位置。也就是說,做一個小程序,相當於給店鋪增加10倍曝光的機會。
商家在原有的粉絲群同步通知,讓粉絲自主擴散。可引導粉絲分享,然後憑截圖領取小禮物,逐步將流量引到小程序,促成銷售。
用小程序來承載拼團、秒殺、砍價等優惠活動,激發消費者低價消費的積極性,實現快速裂變。此種玩法,可在較短時間內,積累出龐大的精準用戶,後期商家可藉此進行精準營銷。這是電商小程序常用套路,但是再常用的套路,只要有效,就是好套路。
廣告主可以在後台新建「文中廣告」,將公眾號文章與小程序進行聯通。「文中廣告」出現在文章中間,且廣告內容與文章有關聯,容易與粉絲互動,屬於服務用戶的廣告形式,用戶更易於接受。
對於部分小程序而言,地推或許是最貼近用戶場景的推廣方式。線下以小程序碼的方式,通過宣傳物料等推廣小程序。其實地推的另一個好處是,盡量貼近店鋪周圍人群,能夠有效的吸引到周邊流量。
1、核心用戶不一樣:
抖音以1.2線城市年輕人為主。
快手則是下沉,以2.3.4線城市,小鎮青年為主。
2、產品觀不一樣:
抖音,是一款關乎美好感的產品,從內容消費者角度思考,把消費體驗做到極致,滿足看到美好事物的需求。
快手,快手是社區,從內容生產者角度思考,強調多元化、平民化和去中心化,剋制不打擾用戶,滿足用戶「記錄和分享」需求。
3、內容分發不一樣:
抖音的分發以演算法推薦為主,熱搜為輔。
快手則是演算法+社交關系推薦為主。
(4)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宣傳社區擴展資料
抖音、快手都是屬於短視頻APP。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1分鍾以內的視頻傳播內容。
不同於微電影和直播,短視頻製作並沒有像微電影一樣具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團隊配置要求,具有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
利用剪輯技巧和創意,或製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說、評論等元素。也是不少廣告主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熱潮植入新媒體原生廣告的一種方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