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平台信息發布把關

新媒體平台信息發布把關

發布時間:2020-11-22 13:46:43

1、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移動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

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媒體是傳承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它使人與事物之間的距離更近了,也拓寬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領域。

科技快速發展,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生媒體的形態,如雨後春筍般的速度涌現出來,以它的開放、縱情、無處不在和英勇表達,打破了傳統媒體(報刊、電視、廣播等)對信息的壟斷。

(1)新媒體平台信息發布把關擴展資料:

新媒體運營的崗位職責:

1、根據項目需要策劃並制定部門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運營策略,策劃並執行推廣活動;

2、制定目標任務,通過活動、社群、文章內容等手段完成KPI考核,建設有效運營手段提升用戶活躍度;

3、具有一定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取數據報表,分析推廣效果並優化;

4、參與公司整體品牌、產品的營銷策劃與市場推廣;

5、負責對外PR工作,拓展並維護外部媒體資源關系網路,與KOL建立長期友好關系,建立媒體檔案庫。

任職要求:

1、中文系或新聞傳播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3年以上新媒體(微博、微信等)文案撰寫經驗,熟悉網路化表達方式;

3、文字編輯、創作能力突出,能獨立完成原創內容稿件撰寫和偽原創內容編輯;

4、善於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問題,寫出解決用戶痛點的文字;

5、善於捕捉互聯網熱點事件與話題,對網路語言敏感度高,思維活躍、有創新意識和挑戰精神;

6、經常混跡於朋友圈、知乎、微博、天涯、豆瓣等各類互聯網的論壇/社群,有較強的文案策劃能力,能對社會化話題進行發想創作;

7、有廣告公司文案經歷或媒體(自媒體或大號)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8、熱愛互聯網行業,勇於創新,知識面廣,思維活躍,創意優,能快速響應社會、行業熱點話題,對整合傳播、新聞傳播、活動與事件管理均有深刻的認識與經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媒體運營 (產品運營手段)

2、考研題結合案例把關人理論以及新媒體環境下的問題?

網路對把關人理論的定義是:「把關人」又稱「守門人」,最早是由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1947年)在《群體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盧因認為,在研究群體傳播時,信息的流動是在一些含有「門區」的渠道里進行的,在這些渠道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才能進入傳播渠道。
在大眾媒體時代, 大眾媒體牢牢地把握著話語權, 由記者、編輯、總編擔當的「把關人」, 控制著輿情的引導方向, 是一種標準的單向線性的傳播方式, 甚至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而新媒體時代,每一個人既可以是輿論的傳播者,也可以是輿論的接受者,大眾牢牢把握話語權,輿論的傳播不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更分散泛化。傳統把關人角色面臨弱化和解構的風險。
例如之前網路上一條「注膠蝦」視頻,視頻中,一名女子一邊從每隻皮皮蝦背部拆出一條比較硬的、紅棕色的東西,一邊控訴給蝦「注膠」的「黑心商人」,隨即引發網友熱議,相關視頻也被網友大量轉發。隨後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媒體在微博上進行辟謠,表示視頻中的「注膠」其實就是皮皮蝦身體內並未成熟的蝦黃,而不是膠。這種虛假新聞之所以能夠快速傳播,正是把關人弱化造成的。(案例來源:清博輿情)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可以被稱之為「把關人」,從積極層面來說,因為每個人的參與和發聲,使整個網路環境信息更加全面、完整、還原,且幫助受眾能夠更真實、更全面的了解事件。但其弊端也比較明顯,由於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言論,只對自己發表的言論、立場負責,使其擺脫了傳統大眾傳媒層級、審核等各種約束,加上虛擬名稱的使用,使最後一道「把關」功能也相對減弱。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真實性成為首要任務,需要不斷通過自省、法制、輿論監督以及網路制度完善等各種方式,將把關環節進行強化。

3、新媒體把關是否有存在價值,其意義是什麼

「把關人」又稱「守門人」。「把關人」理論最早是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提出的,1947年,《群體生活的渠道》一書中他提到:「信息的流動是在一些含有門區的渠道里進行的,在這些渠道中,根據公正的規則或者是把關人的標准,決定信息是否進入渠道或繼續在渠道里流動。」
根據新聞「把關人」理論,通俗來講,就是說一個新聞事件在報道之前需要經過加工、核對等多種程序,這就需要一定的准則來約束或者專門的人來負責把關。那麼,在傳統媒體時代,這些通過行政的力量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監察。
但是,當信息化社會到來,尤其是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情況下,數字化、網路化成為顯著的標志。信息交流門檻越來越低,方式和途徑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一些社交網站的建立,隨時隨地都可以發布信息,但同時用戶之間的水平各種參差不齊,所以,直接導致的結果,各種網路謠言滿天飛,誇大其詞人心惶惶,像是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還有之前日本地震的「鹽慌」事件,各種「被死亡」的名人等,這些都是網路新媒體時代過渡自由和零門檻的後果。

4、自媒體運營需要哪些條件?

條件如下:

1)熱愛互聯網,熟悉各種Web 3.0產品應用,對微博、微信、SNS、博客、論壇等產品有濃厚興趣或深刻認識,並且善於把握用戶的各層次需求。

2)有較強的洞察力和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夠制定各類信息發布方案。

3)具有較強的團隊管理、內部協作、媒體公關能力,善於溝通,富有創意,有服務精神。

4)具備良好的數據挖掘及分析能力、語言及文字表達能力、跨團隊協作能力。

5)勤勞肯干,能夠承擔較大工作壓力,並且能按時完成上級交代的工作事項。

6)具有較強的規劃、分析能力和創新意識,敏感地對待產品和數據的運營,思維清晰而有條理。

7)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

(4)新媒體平台信息發布把關擴展資料

在自媒體運營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1、多樣性

自媒體平台類型眾多且不斷推陳出新,這邊剛剛熟悉了官方微博的運營,那邊微信公眾平台又粉墨登場了。面對多樣化的自媒體形式,需要保持對新媒體的敏感度,勇於探索嘗試,一旦有新的自媒體平台出現,就積極響應加入其中。

2、真實性

在通過自媒體平台發布信息時要力求准確,與網友溝通時要客觀真誠,面對網友質疑時要實事求是。

3、趣味性

內容的真實並不影響在自媒體平台上體現一定的趣味性,包括發布趣味性的內容和策劃趣味性的活動。

4、持續性

自媒體的本質是媒體,需要獲得越來越多的媒體受眾。自媒體用戶的增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依靠高質量且持續更新的內容,依靠不斷組織的有創意的活動,才能不斷積累,獲得用戶的穩定增長,保持自媒體影響力不斷擴大。

5、如何理解新媒介對把關人理論的沖擊

1、人類今天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傳媒業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層出不窮的社交網站和各種類型的自媒體將信息發布的門檻一降再降,引起了新聞從業者傳播理念上的變化,"把關人"的角色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轉型。

2、"把關人"理論是傳播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傳統媒體時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進入新媒體時期,新媒體的開放性和互動性,讓"把關人"理論有了新實踐,特別是"把關人"的把關主體、把關方式、把關對象等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

3、大眾媒介的新聞報道與信息傳播並不具有純粹的「客觀中立性」,而是根據傳媒的立場、方針和價值標准而進行的取捨選擇和加工活動。

4、新聞和信息的選擇盡管受到媒體的經營目標、受眾需求以及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但是與媒介方針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內容更容易優先入選、優先得到傳播。

5、媒介的「把關」是一個多環節、有組織的過程,其中雖有記者、編輯個人的活動,但是「把關」的結果在總體上是傳媒組織的立場和方針的體現。

與新媒體平台信息發布把關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