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媒體視頻佔領市場,你認為自媒體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2017年的時候,自媒體的發展態勢就已經很迅猛,造就了很多網紅,這些人不僅出了名,而且還賺了很多錢,於是也就帶動了很多普通人開始往自媒體這條路發展。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有才氣的人,那麼不要錯過自媒體,自媒體將來一定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不難發現,像一些紙媒和電視台也都開始藉助自媒體這種方式進行融合,開始新的改變。
細算一下,我們每天有很多的碎片化時間,這些碎片化的時間是不是都花在了刷自媒體上,被他們的內容所吸引,尤其是抖音,承不承認中了抖音的毒?的確,隨著自媒體的一步步的發展,像現在的抖音、微視、今日頭條等等都有著超高的流量,其實平時玩手機的時間,真不如可以嘗試一下藉助自媒體平台用短視頻的方式去賺錢,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雖然自媒體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如果你沒有創作能力,只是一味的搬運視頻的話,那麼早晚是會被淘汰掉的。
這些自媒體也是以智能的演算法為用戶精準推薦內容,而這些都無不吸引著傳統媒體,逼迫他們向新媒體轉型。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現在獲取信息的方式改變了,過去我們是通過報紙或者電視知曉外界發生的事情,而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微博、微信、這些抖音、今日頭條等等自媒體都迎合了大眾的需求,用手機APP就可以打發碎片化時間。抖音短視頻的方式更是讓人無法自拔。
自媒體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需要作者提供優質的內容,才可以保證更多的收益,得到平台的認可。我就經常看到一些生活在底層的草根,他們自己拍的抖音也都很有特色,粉絲過萬,有粉絲有流量,又有優質的內容,就不怕賺不到錢。
2、怎麼看待自媒體短視頻以後的出路和發展趨向?
?
3、自媒體未來發展趨勢?
自媒體行業未來有4種趨勢:
趨勢之一:內容專業化----更垂直、更長尾、更可信
首先是從業者更加專業化,草根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隨著國內傳媒行業繼續洗牌,預計將有更多傳統媒體人投身於自媒體,他們將把更多新聞專業主義的規范注入到自媒體的內容生產中來。未來,類似高曉松的「曉說」、羅振宇的「羅輯思維」、王凱的「凱子曰」、遲宇宙的商業人物、秦朔的「秦朔的朋友圈」等專業化運作方式將成為頭部自媒體內容的主流生產方式,並且不斷塑造自媒體公信力,而那些主要靠文摘、資訊整合的生產方式註定會沒落。
其次是內容生產更垂直。目前,從互聯網金融、母嬰到旅遊,幾乎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已形成一批少數頭部自媒體。未來,這些頭部自媒體預計仍將保持內容的高度垂直,並在專業度上繼續提升。相比以整合既有資訊、以搞笑逗樂為主、帶有濃厚草根氣息的自媒體,聚焦高質量原創性內容生產的自媒體將更容易獲得資本注意,並贏得更高估值。
最後,內容開發更長尾。自媒體的內容生產還將進一步打通上下游產業鏈,類似餐飲老闆內參這樣,把上游供應商、下游餐飲實體店與用戶全產業鏈打通的做法將得到更多同行的效仿和升級。此外,基於內容的周邊產品開發也將更加活躍,比如關注二次元文化的自媒體將更多地進入到電商領域,關注情感問題的自媒體還有可能與線下心理咨詢沙龍相互結合。
趨勢之二:組織結構化----從個體戶走向公司化
與第一代自媒體大都以個體戶方式的生產內容相比,未來自媒體若想更為穩定地生產高質量內容,還需要搭建完整的團隊,以機構化的方式運作,以便為後期的商業化提供各種組織介面,在組織形態上將朝公司化的方向轉變,並且一些頭部自媒體將加大從傳統媒體引進人才的力度,以壯大其內容生產實力。
以視頻類自媒體「二更」為例,該自媒體目前的運營團隊已超過100人,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地設有分公司,已經接近一家傳統新聞類周刊的人員規模。未來,除了少量頭部自媒體繼續保持個人化運作之外,絕大多數頭部自媒體將朝公司化、機構化方向發展,在組織架構上將日益接近新媒體公司。
與此同時,一些從傳統媒體也開始推出一些類似自媒體的賬號,比如《人民日報(海外版)》的「俠客島」,《北京青年報》的「團結湖參考」,都是傳統媒體試圖建立人格化、試水粉絲經濟、與自媒體爭奪用戶的嘗試。但是自媒體有別於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於,文本表達的更加自由、激勵機制的完善。
可以預見,在人格化、粉絲經濟的道路上,自媒體與傳統媒體必將狹路相逢,而非漸行漸遠。
趨勢之三:投資常規化----更多優質自媒體將被投資
目前,在新媒體的陣營中,自媒體仍然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資本的介入。騰訊科技企鵝智酷調查表明,2015年自媒體對微信公眾號的投入力度加大,2014年約53%的運營者對公眾號進行投入,2015年這一比例上升到64%,且各個投資區間的投入都有所上升。這說明自媒體正經歷著優勝劣汰的過程,且資本的投入在不斷加大,只有投入資本、增強實力,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分析已獲投資的自媒體發現,具有以下兩個特徵的自媒體融資成功率更高。第一個特徵是專業垂直,相比較而言,垂直自媒體更容易獲得融資,最近半年,已經有12缸汽車、有車以後、車早茶、玩車教授等四家汽車類自媒體獲得了融資。第二個特徵是創始人有媒體高管經歷,「一條」創始人徐滬生曾擔任《外灘畫報》執行主編、「新榜」的徐達內曾擔任《東方早報》副總編、「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曾是央視《對話》製片人、「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曾擔任《鳳凰周刊》副主編、「商業人物」創始人遲宇宙曾任《中國經濟周刊》主編等。從總體上看,投資界對自媒體仍然處於零星投資狀態,其中由吳曉波牽頭成立的獅享家新媒體基金錶現最為活躍,多投資於垂直自媒體的第一名。
趨勢之四:強化內容授權與平台自律
自媒體經歷較長時間的野蠻生長,「侵權者生,不侵權者死」已經不再是主流自媒體團隊的共識,隨著司法、行政以及微信公眾號等主流平台治理力度的強化,正版化與合規運營已經成為自媒體商業化的主旋律。自媒體由「野蠻」走向「文明」,既是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與內容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自媒體持續發展與升級迭代的必然趨勢。
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等國內自媒體平台均不斷建立完善其平台的侵權通知刪除制度,強化了版權授權與利益分享機制,持續加強自媒體知識產權保護。另外,微信公眾號平台於2015年1月公測上線「原創聲明功能」,通過相似文本比對技術以及快速處理機制構建原創保護生態,推動自媒體內容保護由被動時代跨入主動時代。並且,微信還將其技術能力向外輸送,幫助其他內容平台上的用戶更便捷的向微信進行版權侵權投訴,知乎與豆瓣都相繼開通微信公眾號侵權投訴渠道,帶動了自媒體知識產權生態的整體凈化。同時,可以看到,更多的自媒體自發進行內容授權與付費轉載,法律自媒體高杉LEGAL、法律讀庫、知產庫等均建立了完善的內容授權付費機制,在平台自律方面起到良好的標桿作用。
未來,在新型互聯網治理機制中,自媒體將更多地完成從傳統的「治理受體」向「治理主體」角色的轉變。
4、如今自媒體越來越發達,拍短視頻是什麼樣的體驗?
曾經的生活,人們總是用著一些比較老舊或者是古老的方式進行交流,而如今的生活科技水平高速發展,人們可以用手機或者是電腦以及一些科技品來進行交流,而如今的自媒體越來越發達,很多人都是拍起了短視頻或者是進行直播。而拍攝短視頻往往會給人們帶來一些新奇的體驗,當然對於拍攝者來說,也是為了向別人表達,或者是展示自己,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考驗,能夠讓自己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或者是激勵自己以及讓自己產生不一樣的改變。是一種非常新奇或者是創新以及大膽的體驗。
當然在拍攝短視頻的時候,很多人都是為了表達自己或者是故意去拍攝各種各樣新奇的視頻來吸引人們的眼球,以達到一個受人關注的狀態,當然很多人在拍攝短視頻,做自媒體的時候,都是為了展示自己或者是賺取利益而出發的。很多人在拍攝短視頻或者是做自媒體的時候,都是懷揣著一種創新的心態去嘗試的,而對於拍攝者來說,他們往往會挑戰自己,以及讓自己處於不一樣的狀態,或者是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完美以及搭檔外向。是一種非常新奇或者是讓人開心的事情,因為挑戰自己做出了不一樣的。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在拍攝短視頻或者是觀看短視頻的時候,都是為了度過一些閑暇的時光,或者是能夠幫助自己度過不愉快的時間段,當然很多自媒體他們都在拍攝短視頻,也達到一個利益的狀態,如今短視頻發展是越來越迅速,對於很多拍攝者來說,拍攝短視頻都是一種非常搞笑或者是創新的一種體驗,因為他們改變了自己的一些生活狀態,以及讓自己處於一種很灑脫,以及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努力的一種體驗。
當然在拍攝短視頻的時候,會讓我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也能讓我們做出很大的改變,對於我們的生活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新的體驗。
5、2019年之後,短視頻的爆發,主要想了解目前主流的自媒體包括哪些呢?
現在各種app爆發,有很多自媒體,有咨詢的,有短視頻的,但是每個行業一旦飽和就肯定淘汰一部分,別看短視頻那麼多,到最後能活下去的寥寥無幾
6、拍自媒體短視頻是怎麼賺錢的呢?
這個其實無論是他一些自媒體賬號啊,還是說上個視頻平台呀,都是可以的。
7、新媒體短視頻運營與自媒體運營的差異化分析?
二、運營思路差異
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一般都是用來打造或推廣企業形象,企業一般會有靠著企業的官網,小程序等進行推廣。
自媒體運營:自媒體運營的商業價值十分的龐大,自媒體運營一般都是用來打造個人的形象,通過各大自媒體平台的賬號進行推廣,目標人群就是自媒體平台的粉絲,快速與粉絲拉進距離,吸粉。
三、來源不同
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一般都是來源於大型信息平台,小說平台等。新媒體運營的每個平台的信息來源也是不一樣的,有一些是由會員管理產生的,還有一些是平台自己創造的,
自媒體運營:自媒體運營的來源就是來源於賬號管理者。自媒體運營所有的文章和視頻都是由賬號管理者所編寫剪輯發布的。
四、收益方式差異
新媒體運營:新媒體運營的收益來源來源於廣告位,信息費等。新媒體運營主要是給了別人一個能夠信息交流互動的平台。
自媒體運營:自媒體運營的收益來源於各大平台發文,發視頻,用戶閱讀產生流量,獲取收益。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首先這兩個其實也都是依靠互聯網的支持,而自媒體運營的話基本上也是能夠完成新媒體運營所能夠完成的所有任務,也是通過主動創造互聯網信息然後去被用戶訂閱,新媒體運營定義為新型的網路媒體傳播渠道,自然包括自媒體運營了。兩者之間區別並不大,新媒體運營比較廣泛,自媒體運營偏向個人。
那我們就要去思考究竟怎麼定位運行新媒體運營和自媒體運營了,通常自媒體運營的運營思路,更偏向於輸出」個人品牌價值」,新媒體運營與自媒體運營的差異化分析並圍繞著個人打造的媒體。而自媒體運營的門檻比較低,也是很適合我們的個人個體平台免費宣傳你的品牌或者是你的產品,然後去抓取你的精準用戶群體,包括初創公司,也都是非常把它作為一個主要的營銷渠道的。那麼新媒體運營就是范圍傳播更廣,需要有一定的金錢投入才行。新媒體運營適合有實力的公司去進行運營而自媒體運營的話,適合小公司和個體進行打造品牌。
8、自媒體短視頻是怎麼賺錢的
提高粉絲量,做廣告帶貨等
微視上面的短視頻內容很多可以下載一個
平時常見的那些短視頻達人上面都可以找得到
而且不僅可以刷,自己也可以拍,傻瓜式操作添加各種特效,甚至還可以根據一些模板,直接一鍵出片
9、自媒體的隊伍特別龐大,發展趨勢究竟如何呢?
自媒體行業現狀
國內主要的自媒體平台有微博、微信、頭條號等,其中微信公眾號數量占自媒體整體賬號數量的63.4%排名第一;其次是頭條號,自媒體賬號數量佔比為19.3%。
自媒體內容生產方式有圖文、視頻、動圖、直播等方式,其中圖文一76%的佔比穩居第一,短視頻一16%的佔比排名第二。
自媒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從21世紀初的博客到2009年新浪微博的上線,自媒體完成了原始的積累,2011年微信的面世將自媒體主戰場轉移到手機等移動終端上。2013年微信公眾賬號的面世將自媒體行業推向一個高潮。2014年以來,自媒體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微信公眾號、微博、百度百家、今日頭條、虎嗅網等多個自媒體平台快速發展。當下,各大視頻網站相繼推出自媒體視頻節目,視頻自媒體將成為下一個行業熱點。
現如今,自媒體開始進入資本時代,大額的投融資案例頻出,這也說明自媒體將進入行業整合的過程,目前數以千萬的自媒體中,缺乏核心競爭力,用戶粘性低,無法提供持續的優質內容的自媒體將消失,而那些掌握了粉絲資源的自媒體將開始往資本化、公司化方向發展。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葯、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新興領域。
10、自媒體短視頻怎麼賺錢?
自媒體短視頻賺錢的方式有以下4種:
網紅經濟變現
通過各大平台吸引粉絲和流量,形成粉絲經濟通過粉絲打賞和禮物賺錢
接商業廣告、帶貨實現流量變現
2.平台廣告分成
通過視頻或文章的播放量進行廣告投放,播放量越高廣告收益就越高,這是現在大部分自媒體人的收入
3.知識付費
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或是某個領域上的專家,那自然能出專欄掛賣,這個的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而且循環率高
4.引流到私域流量
圈子和微信進行變現
關於自媒體短視頻的變現方式和操作後期文章會跟上,大家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