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短視頻青年一代危害

短視頻青年一代危害

發布時間:2020-11-22 07:49:33

1、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如何?

88.1%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

日前,國家網信辦依法約談了幾家短視頻平台負責人,並責令其全面整改。近兩年,短視頻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觀看和製作短視頻在年輕人中形成了一種潮流。但一些短視頻內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線,造成了不良影響。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 合問卷網,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63.8%的受訪者希望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62.8%受訪者指出短視頻平 台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


90後女孩張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傳短視頻到微博和幾個短視頻App。張琳認為,短視頻創意點來回那麼幾個,更多用戶加入後,內容同質化愈發嚴重。「還有的短視頻App上首頁的門檻低,低俗內容多,有的短視頻平台隨著用戶的擴充,品質也降低了,發現這種情況我就會卸載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劉琪(化名)感覺,短視頻平台上某些內容火起來,大都是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和獵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頭、吃活蟲子、吃很辣的東西,還有一些女生穿著暴露等」。

調查顯示,94.7%的受訪者觀看過短視頻,47.0%的受訪者製作過。89.4%的受訪者感覺觀看或製作短視頻的青少年多。

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台存在的兩大主要問題是對未成年人缺乏限制(62.8%)和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60.8%),其他還有: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53.3%),盜用他人視頻素材(44.9%),標題黨多,製造噱頭(40.8%),公然售賣假貨(28.2%)以及商業廣告普遍(23.1%)等。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視頻目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是版權問題。現在短視頻版權保護剛剛起步,一般都是通過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這也是必須加的,保證出現問題能夠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權。「很多短視頻暴露別人隱私,比如此前關於『水滴直播』的爭議,還有在街上突然闖入他人空間的惡搞視頻。短視頻中公開謾罵他人還可能侵害他人名譽權」。第三,涉黃涉暴、低俗的短視頻影響文化安全和內容安全。

63.8%受訪者希望加大對短視頻平 台的監督管理力度


調查中,88.1%的受訪者直言不良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負面影響大,其中27.3%的受訪者認為非常大。

90後女孩夏薇(化名)經常看短視頻。在她看來,有一些短視頻內容不適合小孩子看,但平台上還是有大量低齡用戶。

「有害短視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精神健康有極壞的影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附屬中學老師金紅梅認為,短視頻有利也有弊,就像電腦,能用於學習也能用於游戲,但游戲真的毀了很多孩子。

「國家現在對短視頻的治理是非常正確和英明的。」朱巍表示,現在有害短視頻、直播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有很多粉絲的短視頻平台用戶,熱衷做出格的事情,內容低俗,以丑為美、以惡為善,比如共享單車開鎖漏洞、未成年人生孩子、炫富,一些視頻製作者不擇手段地博取眼球、博出位,不利於青少年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而對青少年危害最大的是,這些不良短視頻讓青少年覺得只要有爆點、爆款,沒有知識也能賺錢,上學沒有用。」

 調查顯示,76.7%的受訪者認為短視頻平 台應是內容把關的第一責任主體。


朱巍認為,視頻的篩選、推送不能僅根據流量,必須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向上向善的互聯網文化,引導青少年明辨善惡美醜。

張琳認為,平台自身應該對產品保持高追求,推薦優質內容,在後台要設置審核機制,同時減少廣告。用戶要有道德意識,多傳播正能量。

「除了看到短視頻有害的一面,也應該想辦法讓好的、有利教育教學的短視頻獲得學生關注。」金紅梅認為,老師可以利用短視頻進行教學。「比如數學老師,可以將某一方程式的思想或有關故事放進短視頻,利用其教學,讓學生感受學科文化之美」。

關於治理短視頻亂象,調查中,63.8%的受訪者希望網信辦連同有關部門對短視頻平台加大監督管理力度,61.9%的受訪者建議對未成年人注冊短視頻平台、瀏覽短視頻進行限制,其他建議或期待還有:完善網路內容管理機制(57.2%),平台自律,推薦優質合法內容(47.7%),明確短視頻平台發布商業廣告的合法范圍(38.9%),平台加強內容審核(35.6%),為用戶提供舉報渠道,並及時處理(26.2%)。

朱巍認為,短視頻平台使用什麼樣的演算法、怎樣的推送模式必須要明確,甚至需要主管部門去審核,進行專門法律規定。此外,平台的主體責任必須落實到位,光靠自律是不夠的。「比如未成年人不能做主播這一條,早在2016年12月1號國家網信辦出台網路直播相關規定時就明確過。如果立法比較慢,那就用判例的方式,用快速的、嚴厲的方式來治理」。

受訪者中,00後佔2.3%,90後佔29.7%,80後佔51.6%,70後佔12.4%,60後佔3.4%。學歷為初中的佔1.4%,高中的佔8.6%,專科的佔21.7%,本科的佔62.0%,碩士研究生佔5.6%,博士研究生佔0.6%。生活在一線城市的佔33.0%,二線城市的佔43.7%,三四線城市的佔20.1%,城鎮或縣城的佔3.0%,農村的佔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2、什麼東西對青年一代的影響最大?

在這個發展迅速抄的時襲代,我覺得互聯網的發展對青年一代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部手機,大家一天下來二十四小時,大部分都會有七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花在了手機上面,我們會在手機上面了解到很多的信息。

3、短視頻青少年模式與普通的有什麼不同之處?這有用嗎?

開啟青少年模式,短視頻的頁面會自動跳轉到青少年專屬內容頻道,並推送適合其年版齡階段的內容,權 沒有游戲、明星緋聞,過濾掉了不適宜青少年瀏覽的內容,也不能開啟直播和瀏覽同城頁面,並限制觀看時長,晚上十點到第二天六點都不能瀏覽。我認為這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如果青少年本人擁有手機,那麼這個模式形同虛;如果沒有手機,借用家長的手機瀏覽的話,或許會有一些作用。

4、奔跑吧兄弟節目低級趣味,沒有一點正能量,只有危害青少年一代,貽害

第一季還是挺有意思的,不過從第二季開始就爛了,劇情爛,人也不好玩了,去的雖然是不同的地方,但是感覺但是一樣的,無聊,而且感情好假

5、短視頻對年輕人的影響是好是壞?

短視頻本身是沒有什麼危害的,只不過現在的年輕人自製力也太差了,經常控制不住熬夜看小視頻

6、娘炮盛行,危害社會青年一代,以製作此類娛樂節目的電視媒體是不是罪魁禍首?

這件事情沒有誰是罪魁禍首,現在大眾的審美就是這樣,那些所謂的電視媒體也不過是迎合大眾來賺錢而已,但是他們自己也助長這種審美,並且沒有正確引導觀眾的價值觀,也是不對的。

7、現在網上短視頻的青少年模式,真正有實行的有幾個?

隨著和科技的發展和網路的不斷進步,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網路產品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網路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彼此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的親密起來。一個人的一點一滴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分享出去並得到他人的贊賞。比如,現在短視頻軟體如抖音快手等的火爆和直播軟體的火爆。

一方面這些視頻APP的出現,帶給人們生活諸多便利。另一方面,因為長期沉迷於視頻的拍攝和刷視頻,會浪費很多時間對人們的生活習慣有所影響。因此國家強制這些小視頻APP軟體要有一種青少年模式。據我所知,大多數的視頻軟體都擁有這種青少年模式,顧名思義,青少年模式是專門為青少年制定的模式,他規定每天只能看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而且推薦的內容必須是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長方面的內容。青少年模式確實為青少年帶來了很多健康的內容,同時也避免了學生們刷手機的時長過長。這就可以是學生既能了解新鮮事物,了解國家大事,同時又不能沉迷於此,更加的勞逸結合。

但是有很多人會質疑,現在的青少年模式就是形同虛設的,因為它本身就是自己想設置就可以設置,自己不設置就可以不設置,這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需求。從這個方面來講的話,雖然大多數APP軟體都有這樣的青少年模式,但這些視頻軟體的青少年模式的設置顯然是形同虛設的。這就要求家長和有辨別能力的成年人要給自己的孩子設置好未成年人模式,並給他設置好密碼,這就可以完美的體現青少年模式這個功能的意義了。總而言之,各大視頻軟體都有設置這些未成年人模式,但是卻需要自己設置,這就要求家長們要多費心去關注孩子們的生活。

8、短視頻青少年模式到底有沒有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現在的網路短視頻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發展地也越來越快,很多的信息都是通過短視頻來傳播和接受的,很多短視頻軟體也層出不窮,比如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等。而在這飛速發展的背後到底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利大於弊,凡是都有兩面性,短視頻也不例外,它的快速傳播性和時效性都非常的快且好,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有時候短視頻發布者傳播的內容會暴力甚至不能讓人輕易接受,雖然有管理員層層把關,但是誰也不能保證就不會有違規視頻傳播出來,要知道現在的短視頻傳播相當迅速,一旦出現漏洞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有時甚至難以處理和解決。

因為有些短視頻會傳播不良信息,為了防止漏出不良短視頻,所以需要管理人員嚴格把控。但是短視頻類型多又有不同年齡段的不同分類,很多的短視頻不適合青少年觀看,比如很多相對暴力但是又不違反規定的短視頻。雖然成年人觀看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對青少年來說可能是很難接受的,甚至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所以後來短視頻軟體推出了青少年模式,未滿18歲的青少年會有單獨分類。我認為這一措施是非常有用的,通過管理人員將視頻分類,可以更大的程度上減少青少年因為一些短視頻造成身心上的傷害,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現在的很多短視頻軟體登錄就會檢測使用者的年齡,這也並不侵犯個人隱私,在個人許可下開啟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既可以尋找自己想看的視頻,又避免了觀看不良視頻給自身造成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有用的。

9、青少年沉迷網路短視頻會有什麼危害?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影響力越來越大,關注視頻平台的青少年也越來越多。如何讓短視頻對青少年的成長發揮健康的作用呢?父母如何做才能減少不當視頻對孩子的影響呢?

一、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對青少年帶來的危害

青少年在看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同時,可會看到彈幕評論中的惡言惡語和胡亂調侃,這將會給青少年的心理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在很多短視頻平台中,有許多炫富視頻,對孩子的正能量的價值觀養成很不利,青少年容易把攀比炫富當成了人生追求。很多人在直播平台和短視頻上展示的是「漂亮的顏值」。這很容易給未成年人造成一個錯覺:長得漂亮好看就可以了!一些孩子刷視頻看段子,能在不知不覺中消耗好幾個小時。孩子一旦沉溺於直播平台和短視頻,會導致無法長時間地集中精神,缺乏專注力和思考力,對學習會是巨大的負面影響。

二、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父母需要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應當創建良好的家庭文化,讓閱讀、走進大自然等成為家庭業餘生活的重要內容。需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豐富家庭親子活動,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父母使用其它的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要給孩子規定使用手機的時間,解釋玩手機的害處。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對於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父母要事先和孩子約定好玩手機的時間,要引導孩子按照規矩來做,慢慢地孩子也會習慣於遵守規矩,不會再沉迷於直播平台和短視頻。

直播平台和短視頻也有正面的或更多元的功能,有利於社會學習、知識學習。孩子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們能接觸到社會流行的事物,這有助於他們對社會的多元認知。因為直播平台和短視頻是比較新的信息傳播方式,而且這種信息傳播方式也具有社交的能力,也具有自我身份構建和展示自我的功效。這是網路帶寬的傳輸速度達到一定程度以後,必然會出現的一種傳播現象。

我們每一位網友都對凈化網路空間負有職責,在製作傳播這些小視頻時或參與直播活動時,要注意語言文明、行為舉止合乎規范,要傳播積極向上,正能量的事物。家長要引導青少年利於好直播平台和短視頻,使之成為學習的好幫手。

如果我們的孩子現實生活很有趣、很有意義,有很多好玩的、很多溫暖的地方,孩子就可以遠離網路,父母對孩子的管理也會更有效。

與短視頻青年一代危害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