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幼兒健康領域短視頻

幼兒健康領域短視頻

發布時間:2020-11-21 19:21:20

1、如何促進小班幼兒健康領域動作發展

一、培養語言的基礎創設多維、立體的語言環境是語言能力培養的基礎什麼是多維、立體的語言環境呢?我以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1、創設輕松無壓力的語言環境,激發交流願望小班孩子年齡偏小,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一切從零開始的集體生活,無論是哪個環節,對他們都是挑戰,需要磨合。這就需要老師信心、精心、細心、耐心地照顧他們,為他們創設一個溫馨的環境,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來引發話題,與每個孩子進行交流,感受其中的樂趣。如:在孩子來園的時候,我經常投去關注的眼神並和他們說說:今天是誰送你來的?怎麼來的?你這件衣服真漂亮!在小班剛開學不久的點名環節,為了不讓孩子感到拘束、害怕,我就採用聊天的形式進行。我假裝看不見他們,以尋找的姿態說:「樂樂,誰是樂樂!在哪裡?」在大家的歡笑聲中,樂樂大聲地回應:「我在這里!」2、提供真實而豐富的語言運用情景,提高交流能力孩子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而孩子語言的運用又是在實際的語言交流中實現的。因此,為孩子創設一個有話說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區域游戲成了我們的「法寶」。「娃娃家」中我們會看到孩子們很隨意地邊想邊玩邊說:「娃娃你吃飯吧!」「娃娃,我幫你該被子。」「小舞台」上,大家高興地扮演著「小兔乖乖」,用自己的動作、語言表演著故事情節,在表演的過程中充分體驗並運用交往語言。3、妙用圖書角,鍛煉孩子的口言表達能力圖書角是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我在投放書籍的時候採取從簡到難的方法,也就是從一套書中挑簡單的讓孩子讀,然後在慢慢地將其他書放進去,在接受、過度中,孩子會慢慢喜歡這些書本。投放了小書後,我又採取多種指導方式,如:共讀、互助閱讀、合作閱讀等。如果說,共讀是為了學習一些初步的閱讀方式,那麼互助、合作閱讀給孩子討論、交流的契機。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幾個孩子互相拿著書,指指點點,說說笑笑,其樂無窮。當然小班孩子模仿性強,往往喜歡與別人看相同的書,這時有可能會發生爭搶現象,我又適時地引導孩子想法用與人商量的語言,如:「我看看你拿的書好嗎?」「咱們一起看這本書可以嗎?」「你看完了給我看一看,好嗎?」通過這種語言引導,可從中培養孩子的與人交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在文字作品裡,學到的禮貌言行,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這比空洞的道理說教不是更有效嗎?二、利用文學作品提高孩子的語言敏感度是語言能力培養的核心老威特曾經說過「要想讓孩子有清楚的頭腦,首先必須有明確的詞彙」,為此,我不想讓孩子只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現方法上,而是教他們逐步了解和使用復雜的措辭,並且力求措辭生動准確,各種形式的文學作品可以做到這一點。1、運用兒歌,欣賞語言的韻律美及提升語感兒歌語言淺顯、明快、通俗易懂、口語化,有節奏感,便於吟誦。反復吟誦兒歌,不僅可幫助孩子矯正發音、正確把握概念、初步認識事物,並能培養他們語言的連貫力和表達力,訓練和發展思維,培養和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其實孩子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就是兒歌。於是,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朗朗上口的兒歌,不僅用其和孩子的的游戲活動相伴相隨,在歡歌戲笑中受到文學的感染,而且還通過它們來幫助孩子滿足情感、啟迪心智、習得日常規則等。2、通過故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小班上學期我將重點放在了詩歌、聽說游戲的復述,而下學期,我有意識地給孩子們挑選一些短小、語言凝練的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溫和善良的小白兔、機靈活潑的小松鼠、兇狠殘暴的大灰狼等一個個生動的形象深深地吸引著小朋友,牽動著他們的心。因此他們會屏聲靜息,全神貫注地聽,反復聽後,我又在大舞台中投放胸飾讓孩子們分角色來表演這些故事。在表演故事過程中孩子們學到了許多本領:分配角色、變化聲音、站立的儀態等,同時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3、挖掘文學作品的深層功能,提高孩子的語言敏感度語言文學的敏感性,包括對詞語排列的敏感性、對語言的聲音、節奏等的敏感性、對語言不同功能的敏感性三個層次。往往我們注重的是第一層次的核心操作能力的培養,忽視挖掘文學作品的深層功能——也就是還要幫助孩子們感受作品的意境,讓孩子結合個人的經驗加以想像、模仿和創造。主題《白天和黑夜》中有首詩歌《曬太陽》,在學習之前,我們通過觀察感受,編出了許多讓大人所意想不到的:小花搖搖身體曬太陽,小草鑽出泥土曬太陽,大型玩具抬著頭曬太陽,毛阿姨抱著被子曬太陽------我們還嘗試畫太陽、做有關太陽的游戲。這些活動中,孩子們學到了許多優美的語句,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變得喜歡觀察和喜歡表達了。三、緊抓隨機教育做到「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是語言能力培養的關鍵1、抓住孩子的「隨意」一次班中的小煒帶來跳跳糖分給大家吃,跳跳糖的神奇令孩子們驚訝。我就讓孩子們說說吃跳跳糖的感受。孩子們對跳跳糖的描寫使我自嘆不如,姚遠說:「跳跳糖吃在嘴裡像觸電。」樂樂說:「跳跳糖在嘴巴里像在舌頭上拍皮球。」曉帆說:「像小米粒在跳舞,咚咚咚!」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及時發現「隨意」的價值,並充分利用這一環境,使孩子語言交流積極、主動。利用每個環節與孩子聊聊,沉浸在他們之中是我的樂趣,不僅通過語言交往了解孩子的心聲,而且讓他們的語言在運用過程中成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利用社區資源我們地處李園二村和嘉鍾花園,社區資源非常豐富,僅小花園就有三個。當春天來臨時,我們在散步時讓孩子觀察講述春天花朵的顏色與形狀,孩子們發現桃花是五顏六色的,有白的、大紅的、粉紅的等等;到夏天時,桃樹結果子了,孩子們在輕輕摸它時,會高興地說:「小桃子有點毛絨絨的。」秋冬季了,我又帶孩子出去。看看樹葉有什麼變化,孩子們學會了「碧綠」和「枯萎」。大家說著他們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事,表達自己的感情。我想這樣的活動不僅擴展了孩子的學習空間,同時也增強了師幼之間的感情。四、認識家園合力的重要性是語言能力培養的保證《課程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同伴群體、家長以及其他成人都是教育資源。家庭和幼兒園是孩子生活中兩個最重要的世界,他們在家庭中的交往機會遠遠多於幼兒園。如何運用好家庭這一重要資源,我著力於兩方面的工作:1、通過多種方式讓家長了解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發展目標如:家長會、班級網站、家教資料庫、個別交流,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2、使家長了解語言培養能力的方法如:家長自身的語言規范、睡前講故事、注重孩子的交往活動等。

2、小手真干凈小班健康教案視頻

設計背景
以小班的年齡特點為出發點,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通過讓幼兒自主的探究,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小手臟了是怎樣做的,通過引導幼兒對生活的感知體驗去懂得養成清潔衛生的重要性,通過讓幼兒觀察畫面、討論畫面來探究正確洗手的奧妙,利用手偶的表演來吸引孩子的興趣,通過親身體驗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幼兒在一種輕松、自如的環境中來感知活動的樂趣,在整節活動中,以幫助幼兒學會正確洗手為主線,培養幼兒建立初步的健康行為為目標,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
2、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
3、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
活動難點:培養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
活動准備
洗手的課件、 兩個小熊手偶、幼兒人手一條小毛巾、溫水、盆子、香皂。
活動過程
(一)游戲:「手指歌」導入活動
「小手小手前拍拍,小手小手後拍拍,小手小手上拍拍,小手小手下拍拍,小手小手把小眼睛蒙起來。」
(二)集中觀看手偶表演,幫助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游戲導入:「醫生嘟嘟來做客」(激發幼兒觀看手偶表演的興趣)
教師引導語:「今天,我們小醫院的醫生嘟嘟要來我們班裡做客了,我們一起來歡迎它吧!」(出示扮演小醫生的手偶,向小醫生問好)
2、觀看手偶表演:(教師邊做手偶表演邊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問:豆豆為什麼會肚子疼啊?
它應該怎樣做呀?
(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手上有許多的細菌,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3、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問題:你們的肚子疼過嗎?為什麼?
我們應該怎麼做啊?
4、小醫生嘟嘟小結:洗洗小手講衛生(鼓勵幼兒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三)設計問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1、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講述 「我是怎樣洗手的?
2、出示洗手課件,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了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畫面上的小女孩在干什麼?她是怎樣做的?咱們也一起來學一學吧!
(引導幼兒理解畫面內容,並啟發幼兒用語言表述)
3、師幼共同講述正確的洗手順序及方法:
捲袖子——沖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沖肥皂——擦手
(教師根據畫面邊做動作邊講解)
4、引導幼兒邊說兒歌做洗手模仿動作,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進一步學習正確洗手的順序及方法)
我有一雙小小手,快來快來洗洗手,白衣袖,花衣袖,洗手前快捲袖,不讓水滴沾衣袖,打開水龍頭,沖沖小小手,關上水龍頭,搓出肥皂泡,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打開水管沖一沖,肥皂泡沖干凈,再用手巾擦擦手,小小手真干凈。
5、師幼談話:「我們什麼時候該洗手?」(飯前、便後、玩完玩具、手臟時等)
(四)、幼兒實際練習:洗洗小手講衛生,進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教師引導語:「現在已經是吃飯的時間了,我們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誰的小手洗的最干凈。」
在實際練習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洗手,指導幼兒正確的洗手。
附:故事: 小熊豆豆生病了
小熊豆豆可頑皮了,整天爬上爬下弄得小手可臟了!有一天,他玩完回到家裡口渴極了,看到盤子里的水果一把抓起來就吃,也沒有去洗手。媽媽回來了為豆豆准備好了午飯,喊豆豆來吃飯,豆豆聽見了連忙從廁所里跑出來,手也沒有洗就坐下吃飯了。到了晚上,豆豆突然說自己肚子疼,媽媽嚇壞了,抱著豆豆去了醫院,醫生給豆豆很仔細的檢查了一下,然後對豆豆說:「你的了急性腸炎了,是不是玩完玩具沒有洗手呀?」豆豆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醫生給豆豆開了葯,並對豆豆說:「以後在玩完玩具之後、上完廁所之後、手臟的時候要記得洗手,因為這時小手上會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細菌,這些細菌吃到肚子里,會使我們得病。所以我們應該勤洗手,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那樣就不容易得病了!記住了嗎?」豆豆乖乖的點點頭說:「記住了!謝謝醫生!」
教學反思
幼兒在聽故事時很感興趣,並能結合自己說洗手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練習洗手時出現幼兒嬉鬧現象,如搶香皂、把水弄潑、互相彭水,孩子完全沉浸在歡樂的氛圍里,使課堂有些亂。還有要是把課件放在可最後播放,效果會更好,這就要求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是自己的專業素養得到盡快的提升。

3、幼兒園健康領域教育的目標分為哪幾個方面?具體有哪些?

分為以下4個方面: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證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具體內容:

1、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4、密切教會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6、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7、在體育活動中心,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觀、樂觀、合作的態度。

(3)幼兒健康領域短視頻擴展資料

指導要點

1、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2、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替代,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4、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它物品,愛護公務和公共環境。

5、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與幼兒健康領域短視頻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