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在哪有
我已經在百度文庫里看到了 不過需要點券才能下載 要不我就給你上傳一份了
人民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趙光霞)以「國家新戰略 媒體新機遇」為主題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5)》發布暨新媒體發展研討會今日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自2010年來連續第6年發布《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李培林表示,本次發布會和研討會的主題「國家新戰略,媒體新機遇」較為准確地概括了當前新媒體在我國發展的基本態勢,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已經成為黨中央和國務院治國理政的新的國家戰略,在新媒體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和國家的強力推動下,我國新媒體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我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新媒體大國,並誕生了一批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李培林還強調,新媒體作為一種正在引發人類社會革命性變化的全新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催生了大量極具挑戰性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2、《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拜託各位了 3Q
2010年7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聯合發布了國內第一本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中宣部1106小組組長、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張虎生出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漢王科技108.30+7.287.21% 席發布會並講話。李慎明、張虎生、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尹韻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總編輯鄒東濤共同對《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進行揭幕。《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執行主編劉瑞生作主題報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媒體研究所所長董年初、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崔保國、上海大學文科發展研究院院長吳信訓、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副院長鍾瑛等分別致辭,漢王科技市場總監游文靜介紹了漢王電子書的新媒體發展戰略。中宣部輿情局、國務院新聞辦互聯網研究中心、中國少先隊事業發展中心新媒體事業中心等部門有關負責人以及新媒體領域相關專家學者,人民網、新華網、國際在線、新浪網、中國廣播網等新媒體代表參加了發布會,並就全球視野下的中國新媒體發展之路進行了研討。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是國內首本關於新媒體發展的年度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主持編撰,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 上海大學文化繁榮與新媒體發展研究基地協編,並由專業的數據公司提供調查支持。該書在當前新媒體大發展的背景下,從廣闊的網路文化、全球視野和中國特色的視角縱論新媒體發展態勢和社會影響,描述了2009年新聞網站、網路論壇社區、博客、社交網站、網路即時通信、新媒體視頻、手機報、手機電視、中國IPTV與數字電視、數字報紙、電子紙等主要新媒體的發展態勢及網路傳播法規的發展狀況,並探討了重大事件的網路媒體新聞傳播、3G發展現狀與3G網路傳播、我國網路意見領袖發展狀況與特徵、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發展與管理、網路暴力游戲的發展及其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中國民族動漫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谷歌事件」等前沿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慎明在講話中指出,以互聯網、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是二十世紀的重大科技發明,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創造之一。近年來新媒體不僅極大豐富了傳媒形態,改變了傳媒格局,還對全球尤其是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刻影響。當前無處不在、「火熱」的新媒體已經深深根植於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等諸多領域,成為經濟全球化、信息網路化浪潮中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命門」。誰掌握新媒體,誰就將掌控世界,新媒體的發展可謂主宰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在新聞傳播領域,依託於網路信息技術而勃興的新媒體,在傳播理念、傳播方式、傳播內容上具有嶄新的特徵,在發展規模、傳播功能等方面後來居上,呈現出融合和超越傳統媒體之勢,並且拓展了新聞學、傳播學研究的視野和方法,帶來了學科建設的重大突破。 李慎明還指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我們對於新媒體的未知遠大於已知,新媒體的挑戰與機遇共存,從這個角度講,新媒體也是當前和未來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因此,這也就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新媒體的發展,一起探討研究新媒體的諸多問題,這樣,國內第一本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的出版就顯得非常有意義。 在新媒體研究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起步較早,1999年即成立網路與數字傳媒研究室,2009年更名為網路學研究室。10餘年中,新聞所重視新媒體領域的前沿問題和重大問題研究,完成了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社科院重大重點課題和相關部門委託交辦的任務。每年都有多項成果得到中央領導及相關部委的重要批示,在互聯網等新媒體研究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中央和相關部門的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反映了我國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全面發展狀況,對諸多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度調研和分析,不僅對新媒體的未來趨勢做出預測,還提出了不少具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該書有較強的學術性、前瞻性和現實意義,對於相關部門決策亦有一定參考價值。本書將成為政府、業界、學界和公眾了解我國新媒體發展前沿的重要讀物
希望採納
3、《中國新媒體藍皮書發展報告(2017)》的主編是誰
唐緒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1]牋,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主任,博士生導師,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任,院教授委員會委員。任中國報業協會會刊《中國報業》雜志執行主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業專家顧問團顧問,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團成員。曾獲第四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獎。主要研究領域:新聞業務,傳媒經營管理。
4、新媒體營銷的發展前景怎麼樣,新媒體未來的發展趨勢?
新媒體未來的發展必然緊跟5G技術、智能穿戴技術、虛擬現實(VR)等技術進步,同時也會朝著創造性、開放性、交互性等幾個維度進行變革。單獨看大數據和新媒體產業,它們都是互聯網行業的熱點風口,如果雙劍合壁,那麼將可能發揮出1+1>2的功效。因為大數據的挖掘能力能為新媒體的內容生產、傳播受眾帶來更精準的指導,從而提升新媒體的精準定位、並不斷優化改進,為受眾帶來更個性化和他們想要的定製優化媒體服務;同樣的,新媒體的營銷變現能力則能為大數據挖掘打開變現渠道,從而賦予大數據更多的額外價值。因此大數據是新媒體的支撐,新媒體回過頭來又可以反哺促進大數據發展,可以說大數據與新媒體之間的良性互動符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黑馬程序員可以了解一下,學費11980,課程3個月,也不會太長,認真學習的話,出來工資也不會太低。
5、中國新媒體融合發展報告 每年什麼時間出
好像是11月份,最新的還沒出來,新媒體融合方向可以先看看可視雲技術的報告,紅雲還是比較走在前列的。
6、中國新媒體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2014版電子書下載
從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新媒體仍將保持高速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傳媒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指出,新媒體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新媒體信息資源豐富
新媒體容量幾乎無窮無盡,可供讀者隨時閱讀。而且資源優勢還可以延伸,採用鏈接方式拓展讀者的閱讀空間,資源信息包括從科研領域的最新文獻、數據圖表,到生活中的天氣、交通,從新聞時事、金融股市到體育賽事、娛樂休閑等應有盡有。
新媒體實效快捷自由
新媒體速度快,不受印刷、運輸、發行等因素的限制,可在瞬間將信息發送給受眾。
受眾高度參與互動
新媒體具有很強的交互性,受眾可以輕松地參與進去,對自己感興趣的重要新聞進行議論,可以通過聊天室、微博、微信等新型交際工具即時溝通,及時反饋。國內此次文章「出軌事件」引起的微博瘋狂轉發,上個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舉辦的奧斯卡典禮上主持人著名的、「創造歷史」的「自拍」推特,這兩個事件充分說明了新媒體受眾高度參與互動的特點。
未來發展重點在技術平台、內容和市場需求
前瞻產業研究院傳媒產業分析報告認為,從發展方向來看,未來新媒體的發展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技術平台建設,二是內容建設,三是消費者需求建設。
科學技術是新媒體發展的主導力和推動力,新的技術和概念不斷改變和影響著新媒體。比如雲計算,雲計算的計算方法很可能改變現有媒介的整體結構。還有物聯網,按照物聯網理念,整個國內的網路結構都會隨之改變。新技術正在推動著新媒體朝下一個階段發展。
在多年的技術發展過程中,新媒體的整個體系也在逐漸成型。現在新媒體最重要的載體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已經徹底改造了電信和廣電,正在進入通信業。現在來看,廣電的網路、寬頻的網路和移動的網路正在不斷建設,已經看到3G、4G網路的鋪建,無限寬頻的應用正在快速發展。
「三網融合」是未來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從國家的高度來看「三網融合」,實際上就是怎麼能夠把中國建成一個網路強國。如何構建下一代寬頻模式,將成為中國新媒體在今後十年非常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