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的歷史發展

新媒體的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18 09:33:07

1、新媒體的傳播學的途徑有哪些

新媒體傳播是利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介質進行傳播,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2、如何有效利用網路新媒體進行歷史

一、新媒體的定義
「新媒體」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關於新媒體的定義,國內外研究者眾說紛紜,各執一詞,並未達成共識。筆者認為,新媒體簡單地說就是網路媒體和移動媒體,它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在新的技術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數字化和互動性是它的本質特徵,是相對於舊媒體(報紙、廣播、電視、戶外)而言的「新」,它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
二、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運用新媒體的意義
新媒體給中學歷史教學注入了活力,新穎的技術、直觀的內容、良好的互動性是其他歷史教學資源無法比擬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和互聯網數據平台網路發展狀況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達到7.01億,普及率達到50%以上。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民的人均周上網時長達25.6小時。這些數據中,學生和教師占很大比例。因此,將新媒體運用到中學歷史教學中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既順應時代潮流,也是中學歷史教學的發展趨勢,具體說來有以下重要性。
1. 轉變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粉筆加黑板,教師拿著教材照本宣科,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在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永遠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教師和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和最高權威,這既不利於教學的發展,也不利於教育目的的實現。新媒體輔助中學歷史教學可以改變這種陳舊、落後的教學方式。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運用新媒體,可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資源。不管是在課外還是在課內,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歷史知識,教師也可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講課方法。在新媒體的作用下,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社會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拉近距離,培養情感。
2. 構建師生交流平台
新媒體的交互性在形式上表現為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交流互動的增強,主要表現為轉載、分享、回帖等形式。在傳統的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自說自話,學生被動聽課,學生和教師之間很少交流。而新媒體的應用徹底改變了這種狀況,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博客或「校校通」和「班班通」,隨時分享、轉載、評論,隨時和同學、教師進行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還可以通過新媒體提出學習任務,讓學生做好預習。學生可以通過這一平台搜索資料,開展討論。
3.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瑞士教育家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憑借一張嘴、一根粉筆、一塊黑板授課,很難長時間吸引學生,更不談學習興趣。與其他學科相比,歷史常常被人們冠以枯燥無味、死記硬背的帽子。而新媒體的運用,通過促使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為歷史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具體運用方式
1. 微博
微博可作為課堂之外的一種虛擬平台,通過信息發布者(教師)與受眾(學生)之間的聯系,實現信息研討、資源共享、疑難解答等互動學習目的。通過微博學習歷史知識是傳統課堂教學的延伸,它融合了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資源,使課外學習更具有吸引力和實效性。
2. 博客
博客越來越受師生青睞,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實踐中。教師可利用博客集文字、圖片、音頻及視頻於一體的優點,營造歷史情景,再現歷史場面,使得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激發學習興趣。還可利用微博良好的互動性,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細化教學過程,完善評價機制。傳統的評價方式過於重視分數,微博的開放性為學生評價提供了新的選擇。通過查看學生的學習日誌,教師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每個學生建立學習檔案,進行更全面、科學的評價。
3. 微課
微課近幾年風靡於教育界,受到很多中小學教師的追捧,被廣泛地運用到課前、課中、課後不同的教學階段。微課是基於精美教學設計、藉助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將知識點或輔助性教學資源講透徹,時間為5分鍾左右的視頻,可支持翻轉學習、混合學習、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等多種新型學習方式。
4. 網路教學資源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解讀》提出,網路信息資源被視為6大教育資源之一。互聯網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資源庫,教學中很多資料、課件、教案、論文、試題來源於此。教師可以藉助網路資源來彌補傳統教學資源不足的局面,還能提高教學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五、實踐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1. 存在問題
(1)過分依賴新媒體。新媒體給歷史教學帶來很多便利,但在實踐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很多教師過分依賴新媒體,不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具體內容為依據,機械地將新媒體資源搬到課堂,造成學生的「信息超量」,不利於提高課堂效率。
(2)輕形式,重效果。部分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展示新媒體,過分看重形式而忽略了教學內容,沒有抓住課堂教學的重點。一節課下來,課堂上熱鬧非凡,但對具體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的解析反而有所忽略,致使新媒體教學陷入「華而不實」的境地。
(3)新媒體技術發展不平衡,難以規范和普及。新媒體技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導致全國各地的發展不平衡。有的地區、學校特別注重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定期組織教師培訓,經常舉行新媒體教學技能大賽;有的學校並不重視新媒體技術,使得新媒體教學機制不夠完善。
2. 解決策略
(1)提高教師的媒介素養。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運用新媒體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其媒介素養直接影響應用效果。因此,要不斷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媒介素養。
(2)加強網路資源建設。很多教師反映學校的計算機配置落後,學校應在電腦及網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組織師生自主開發新媒體教學資源,同時加強校外交流。
(3)合理選擇新媒體。任何媒體對於教學都有特定功能和效果,從傳遞、接受教學信息的角度來看,只有恰當運用新媒體,才能獲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合理選擇、運用各種媒體,敦促自己完成教學任務。

3、鳳凰網的歷史

2011年09月 鳳凰網推出社交電視(Social TV)應用——衛視通
2011年09月 鳳凰新媒體王育林:輕博客商業化強於微博
2011年08月 鳳凰新媒體Q2財報:總營收同比增83.5%——Techweb
2011年08月 大摩授予鳳凰新媒體股票增持評級——和訊
2011年08月 鳳凰CFO劉千里:快博將成為主打社交媒體產品——i美股
2011年08月 鳳凰快博啟動公測 知名媒體搶先入駐——Techweb
2011年08月 陳志華:視頻網站差異化才能活——中國計算機報
2011年08月 Motley Fool專欄作家推薦買入鳳凰新媒體股票——i美股
2011年07月 鳳凰新媒體CEO劉爽:微博與門戶不會相互取代——財新網 2010年07月 鳳凰網獲得「2009-2010年新聞類年度風雲媒體」——百度
2010年05月 鳳凰網獲得「中國廣告傳媒愛心企業榮譽證書」——中國廣告協會
2010年04月 鳳凰網獲得「中國最佳媒體融合獎」——艾瑞新經濟,2009-2010中國最佳互聯網企業獎
2010年02月金玲加盟鳳凰網,出任副總裁,全面負責新媒體廣告營銷管理工作。
2010年01月 鳳凰新媒體榮獲Adworld金贏銷大獎新銳門戶等五項大獎——DCCI
2010年01月 鳳凰網獲得「2009中國新媒體貢獻獎」,總編輯王煒獲得「2009中國商業媒體新銳經理 人 獎」——2009年中國商業媒體獎評選活動
2010年01月 鳳凰網獲「2009年度中國最具企業投放價值媒體網站」——2009中國企業發言人與傳媒價值年會 2009年03月26日 鳳凰網獲「ROI-DigitalAward金投賞數字營銷獎」銀獎提名」——第三種人
2009年03月16日王育林加盟鳳凰新媒體出任副總裁負責無線業務建設與管理工作
2009年03月10日 互聯網協會聯合鳳凰網、百度、新浪、網易、騰訊、搜狐成立網路誠信推進聯盟
2009年02月09日劉昕加盟鳳凰新媒體出任副總裁負責跨平台終端業務的拓展與管理
2009年01月04日 王煒加盟鳳凰新媒體出任副總裁負責財經內容、產品及商業頻道的建設與管理
2009年01月 鳳凰網CEO劉爽被評為「2008年度十大影響力人物」——中國經濟報刊等
2009年01月 鳳凰網被評為「2008中國新聞網站十強」——中國傳媒大會 2008年12月31日 鳳凰網獲2008年「向傳媒致敬之年度國際與港澳台報道」獎——《南方周末》
2008年12月 鳳凰新媒體獲「創意產業推動獎」——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
2008年12月 鳳凰網被評為「亞太總裁與省市長最喜愛的網路媒體」——亞太總裁協會
2008年12月 鳳凰網被評為「第五屆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史坦國際
2008年12月 鳳凰新媒體CEO劉爽入圍「08中國十大新媒體人物」——史坦國際
2008年11月 鳳凰網進入「2008新媒體營銷案例」50強——易觀國際
2008年11月 鳳凰新媒體入圍「2008中國新媒體年度品牌」——新媒體產業聯盟
2008年11月 鳳凰網獲2008年「中國最佳品牌建設案例」貢獻獎——21世紀經濟報道
2008年10月 鳳凰網入圍「中國十大媒體網站品牌」——《傳媒》雜志
2008年10月 鳳凰新媒體獲「2008年中國數字新媒體」創新獎——中數新媒
2008年10月 鳳凰網獲得「網路文化企業品牌影響獎」——第六屆中國國際網路文化博覽會
2008年10月 鳳凰新媒體獲「中國商業互聯網十年最佳網路媒體公司」等五項大獎——互聯網周刊
2008年09月 鳳凰網獲得2008年度中國互聯網行業自律貢獻獎———中國互聯網協會
2008年07月 鳳凰網獲得2007-2008年度新聞網站類最快成長網路媒體獎——艾瑞iResearch
2008年05月16日 鳳凰新媒體深圳業務演示會
2008年04月 鳳凰網獲得2007-2008年度互聯網門戶類最具發展潛力獎——艾瑞iResearch
2008年03月26日 鳳凰網舉辦上海業務演示會
2008年01月 鳳凰網COO&CFO李亞入圍「2007中國十大新媒體新銳人物」——史坦國際傳媒研究中心
2008年01月 鳳凰網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史坦國際傳媒研究中心 2007年11月29日 鳳凰網啟用新域名ifeng
2007年11月 鳳凰新媒體獲07中國視頻互聯網營銷創新獎
2007年07月 鳳凰新媒體獲得2007艾瑞新營銷年會最具發展潛力網路媒體獎
2007年07月 鳳凰新媒體獲得2007寬頻業務與發展峰會中國最具潛力寬頻網站
2007年06月 鳳凰新媒體獲得2007北大論道新媒體變局論壇十大最具投資價值視頻新媒體獎
2007年04月06日 鳳凰網「華人佛教」頻道正式上線
2007年04月 鳳凰新媒體榮獲《計世資訊》頒發「中國寬頻網站綜合十強」稱號
2007年03月29日鳳凰衛視中文台總編室主任吳征出任鳳凰新媒體總編輯
2007年01月19日 鳳凰新媒體與中國移動聯合舉辦的《全球通VIP大講堂》在重慶拉開帷幕
2007年01月18日 鳳凰新媒體首席執行官劉爽獲得史坦國際06中國十大新媒體人物獎項
2007年01月18日 鳳凰新媒體獲得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媒體獎項 2006年12月 鳳凰新媒體首席執行官劉爽獲得06中國創意產業傑出人物大獎
2006年12月 鳳凰網榮獲《電子商務世界》雜志頒發的「2006年消費者最喜愛的網站TOP100」稱號
2006年12月 鳳凰網榮獲《互聯網周刊》雜志頒發的「2006中國商業網站100強」稱號
2006年12月17日 鳳凰新媒體北京高校宣講會在中國傳媒大學拉開帷幕
2006年10月18日馬英九、宋楚瑜、李敖恭賀鳳凰網成功改版、鳳凰新媒體成功上線
2006年10月18日 鳳凰網改版 鳳凰新媒體正式上線
2006年09月28日黃橙子獲得2006中華小姐選美大賽冠軍 並被選定為鳳凰新媒體形象代言人
2006年08月30日 鳳凰網互動中心 性情解碼頻道正式上線
2006年07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親切視察『鳳凰衛視十年成就展』鳳凰新媒體展位
2006年06月08日 鳳凰衛視正式與中國移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移動收購鳳凰衛視19.9%的股份
2006年06月王誠加盟鳳凰新媒體 任副總裁
2006年06月 李亞加盟鳳凰新媒體 任首席運營官、執行董事 2005年11月 劉爽出任鳳凰網任首席執行官 正式開展在新媒體領域的拓展
2005年09月 李敖大陸行做客鳳凰網
2005年07月 鳳凰網與微軟集團簽訂協議,加入Windows Media Player在線商城合作項目
2005年03月 鳳凰網與中國電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拓展增值業務
2004年10月 鳳凰網獲得最具影響力5佳網站稱號
1998年06月 鳳凰網以企業網站的形式誕生

4、鳳凰網電腦版怎麼設置「首頁歷史」?

http://news.ifeng.com/history/ 鳳凰網歷史首頁電腦版網址

5、電視新媒體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從岩畫和巫會的模擬傳播,到詩歌和戲劇的口語傳播,到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之後的文字傳播,到無線電發明之後的電子傳播,回顧人類的大眾傳播史我們可以發現,傳播的媒介形態日趨豐富,而傳播行為日趨自由。
印刷品傳播和電子傳播的形態、通道是固定的,其傳播的專業要求和邊際成本都很高,傳播者具有較強的壟斷性和控制權,而數字化必然帶來的網路化,以及網路化必然導致的交互性,使傳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轉換極其容易。如今,一個人通過發送手機簡訊、撰寫博客日誌、發起網路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對任何人」進行大眾傳播,突破傳統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壁壘。

6、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方向如何?

211大學網路與新媒體專業學生怒答。

在這個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時代,網媒專業(即網路與新媒體)的前景無疑是非常好的,近些年許多人的考研方向也是網媒。

具體的就業方面,從就業單位來看:

網站運營人員;

電子商務運營;

自媒體運營;

公關公司;

廣告公司;

……

從就業崗位來看:

網站、客戶端設計;

電子商務推廣、營銷;

自媒體公司老闆、寫手;

企事業單位互聯網公關;

廣告設計;

移動期刊、新聞記者

……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就業前景很好的專業,比較注重技術,對文字功底也可能有一些要求。但是這個行業的相關技術更新換代是很快的,做了互聯網方面的工作,就要經常學習以免被新人淘汰。

未來的行業發展肯定是好的,這么說吧,只要互聯網一天不死,網媒就是熱門專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渴望獲得信息,在互聯網時代尤其如此,這是一個永遠存在需求的行業。

如果你也是這個專業的學生,那大可不必擔心就業前途。如果你是面臨高考的學生,那麼歡迎你選擇網媒專業。如果你已經就業但仍想了解網媒,歡迎你加入互聯網媒體人的行列。

以上。

7、從歷史層面上看,為什麼互聯網是"新媒體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媒體是信息載體,新是相對舊而言。一種新出現的信息載體,其受眾達到一定的數量,這種信息載體就可以稱為「新媒體」。前幾年,我在研究新媒體的時候,重點是光碟形式的電子出版物。那時候覺得這就很了不起,24史都裝到幾張光碟里了。但是很快互聯網出現了,這種單機版的「封裝式」的媒體方式又顯得落伍了。光碟的容量是有限制的,網路則實現了真正的海量存儲,不管你在那兒,只要上了網就可搜索到所需要的信息。

在互聯網之後,手機又成為了一種新的媒體形式。手機比互聯網更進一步,實現了在移動中「隨時隨地」獲得信息的夢想。

8、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的在小城市的就業前景如何,文科史政生好選城鄉規劃么

比較熱門的是財經類來的會計自和注冊會計師,這兩年報的人比較多,還有象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財務管理等;還有是文科類的:漢語言文學,歷史和政治學,英語(主要是師范類的);另外象法學,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另一個熱門專業主要是小語種,德語、日語、法語等。相對理科而言,專業面要狹窄一些,象工科和醫葯、化學、機械、電子這些就沒法填報了。

9、新媒體的發展歷程經過哪幾個時代?

新媒體發展時代是相對於傳統媒體發展而言的,「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路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
媒體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精英媒體、大眾媒體和個人媒體。這三個階段分別代表著傳播發展的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

與新媒體的歷史發展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