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對大量的信息,受眾如何對待新聞的被傳播?怎樣運用逆向思維讓受眾能夠監督傳播者?並舉例說明。
今天,社會的各種信息量搶奪著我們的生活中每一寸角落。尤其是在版人口密集的鬧市街區,權商場,地鐵,等地方,商品廣告無一不充斥著我們的視野。商家這么煞費苦心的大作文章,其實是希望能最大程度的將推廣中的商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愛,從而產生相當的購買量。這一點是運用了利用公眾的慣性思維和盲目性的弱點。舉例:讓一個人連續說二十遍「老鼠,老鼠。。。」等對方一停下來,馬上問他,:「貓最怕什麼?馬上回答!」對方會立即不假思索的回答到:「老鼠!」;例子二:當有一個人對你說某某地方的一個飯館不錯,你也許會將信將疑的,當有兩個,三個人也在無意中談論飯館時也提到了該飯館,大家也一致對這個飯館表示認同,之後,也許你還是沒有去過這一家時,但你也許會開始給你的親朋好友也推薦這個飯館了。因為你如果不認為它很好的話,好像自己是否有點不夠入時?不夠信息靈童一樣,於是,你會堅定的向朋友推薦這家飯館......(未完待續,預知後事,請加大懸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謝謝)
2、請問《羅輯思維》能夠風靡的詳細原因是什麼?
以下來自豆瓣用戶的分析,從受眾,內容,營銷,形式幾個角度做的分析:
1、受眾。羅輯思維受眾特點:年輕、網路深度用戶、追求知識、追求有趣。
2、內容。羅輯思維視頻的賣點是「幫你讀書」。這個賣點正中受眾的痛點:年輕、有求知的慾望,但是沒有富裕時間和精力選書、讀書。羅輯思維幫助受眾創造了以下價值:1)提供品味。根據羅振宇及其團隊的知識儲備,幫助受眾在眾多暢銷書中選出高質量的。2)節約時間。讀一本書可能要花一個月,但是看一期《羅輯思維》只需要一個小時。在《羅輯思維》中,還幫助受眾做了一些調查研究,直接提供結果,節約了受眾時間。3)提供趣味。單純看書學習是很枯燥的。羅振宇將「吸收知識」和「上網」結合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娛樂」的罪惡感。
用一期最新的《羅輯思維》來做例子,這一期做的是鄭也夫的《吾國教育病況》。1)話題抓住了網路的熱點。高考改革,#讓數學滾出高考#等。這一點保證了點擊量。2)提供獨特觀點。什麼是素質教育?數學的目的不是提升素質,而是區分人。大學擴招是偽命題。計劃生育導致里教育分流不能。看了這些觀點,不管正確與否(很有商榷的餘地),再看看《羅輯思維》的受眾,能夠預期到他們是很有興趣的。3)提供增量信息。《羅輯思維》的團隊幫助受眾調查了德國教育分流的情況,節約了受眾的時間。
3、形式。《羅輯思維》的視頻製作是很精良的。畫面明亮,錄音高質量,視頻的節奏清楚,中間有兩次中斷,介紹書,介紹羅輯思維的微信信息,給了觀眾一個休息腦子的時間。整個視頻看下來不會累。如果翻一下羅輯思維最早的幾期,比較一下畫面的精緻程度、錄音的質量以及節目的節奏,其中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
4、營銷。《羅輯思維》明顯和優酷網有密切的合作,優酷在首頁推薦新一期的視頻,現在每期都能有50萬以上的點擊量。(http://www.douban.com/note/314105516/這個視頻是優酷網和羅振宇開會的過程,可以說明雙方的合作是很深入的。)這個點擊量給羅振宇帶來了大量的微博和微信粉絲,而微博和微信又給羅輯思維的受眾帶來了互動的渠道,進一步加強了品牌忠誠度。《羅輯思維》的一個極大優點是一個笨功夫,就是可期待性非常高。《羅輯思維》的質量未必精妙絕倫,但是每期都能達到一定的質量,而且對自己的slogan絕對忠實:幫你讀書。就像麥當勞肯德基,東西未必多麼美味,但是你再進去之前,就知道我要吃到的是什麼東西了。堅持的時間久了,自然聚集起了受眾。堅持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你試試?一開始沒什麼知名度的時候,是很難的。
5、營收渠道。受眾聚集起來了,而且是一群很有購買潛力的受眾,營收幾乎是不用多想的事情。貼片廣告、出版社合作、賣書、拉贊助,搞會員,隨便怎麼玩都可以。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謝謝
3、網路信息的組織元素與組織方式會通過改變受眾的閱讀行為影響受眾的思維方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觸角的延伸。網路心緒一的各種元素都在不斷的改變了受眾的閱讀行為,並且也在影響的受眾的思維方式,而且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無所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