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推廣有哪些渠道?
網路推廣的渠道非常多,從最簡單的軟文短視頻推廣到網站建設推廣都是不同的推廣渠道,對於這些渠道而言找到適合自己產品的推廣方式才是最好的。
2、有人說新媒體的出現標志著傳統媒體的消亡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1、傳播方式上,傳統媒體廣播式單向傳播缺乏新媒體的點對點互動傳播能力,缺乏精準性;
2、傳播渠道上,隨身性終端覆蓋能力不足且下降趨勢不可逆,傳統媒體的覆蓋能力正在下降才是真正要命的;
3、內容來源上,精英意識自上而下的宣傳要求導致內容製作及來源必須專業化,新媒體則是大眾對大眾、用戶對用戶的社交媒體內容製作方式,這一點上傳統媒體的內容個性化能力欠缺;
其他還有很多,但傳統媒體也不是末日來臨,畢竟服務政府的職能必須保留,內容監管、信息安全、新聞製作等等必須掌握在傳統媒體手中。所以只能有媒體融合的說法出來,不能說傳統媒體的消亡,這也是國家要求大的傳媒集團出現的原因。
傳統媒體面向新媒體的融合要比新媒體融合傳統媒體容易得多。比如傳統媒體能做的很多事情新媒體肯定做不到,這受政策、監管、經驗積累等方面的制約。傳統媒體人既不能否定融合、否定新媒體,也不能全面倒向新媒體,宜堅持自身的優勢資源,把新媒體的傳播方式、手段、內容製作方式、運營方式等融合過來,這些工作很多傳統媒體都在做了,有些的確效果很不錯。
傳統傳媒人的機會很多,接納互聯網思維、接納新媒體的運營方式,從受眾出發,踏上這一輪媒體發展的高潮,個人事業仍將有巨大的發展機會。
3、比麻花影視強100倍的軟體
1、騰訊視頻
騰訊視頻上線於2011年4月, 是在線視頻平台,擁有流行內容和專業的媒體運營能力,是聚合熱播影視、綜藝娛樂、體育賽事、新聞資訊等為一體的綜合視頻內容平台,並通過PC端、移動端及客廳產品等多種形態為用戶提供高清流暢的視頻娛樂體驗。
秉承"內容為王,用戶為本"的價值觀,騰訊視頻通過此次品牌升級,著力凸顯優質內容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深化與消費者的情感溝通,持續為觀眾和廣告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2、優酷視頻
優酷網是由古永鏘於2006年6月21日創立 並正式上線的視頻平台。 優酷現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下的視頻平台。
日播放量11.8億,支持PC、電視、移動三大終端,兼具版權、合制、自製、自頻道、直播、VR等多種內容形態。
業務覆蓋會員、游戲、支付、智能硬體和藝人經紀,從內容生產、宣發、營銷、衍生商業到粉絲經濟,貫通文化娛樂全鏈路,成為首部通過正規渠道在海外大范圍落地的國產網路劇集。
3、愛奇藝
愛奇藝,原名奇藝,於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線,2011年11月26日品牌升級,啟動「愛奇藝」品牌並推出全新標志。
2013年5月7日,百度收購PPS視頻業務,並與愛奇藝進行合並。2016年12月1日,愛奇藝與索尼影業達成戰略合作。
2017年2月21日,百度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愛奇藝已完成一筆15.3億美元的可轉債認購,其中百度認購3億美元。2018年3月29日,愛奇藝在美上市,IPO定價為18美元/股,位於17-19美元區間中段。
4、西瓜視頻
西瓜視頻是位元組跳動旗下的個性化推薦視頻平台,由今日頭條孵化。西瓜視頻通過人工智慧幫助每個人發現自己喜歡的視頻,並幫助視頻創作人們輕松地向全世界分享自己的視頻作品。
"西瓜視頻"是今日頭條旗下獨立短視頻 App。基於人工智慧演算法為用戶做短視頻內容推薦,它能讓用戶的每一次刷新,都發現新鮮、好看,並且符合自己口味的短視頻內容。
5、影視大全
影視大全是一款視頻聚合類產品。近千萬人選擇用影視大全在線免費觀看視頻 。視頻種類繁多,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真人秀等,支持手機、平板方式觀看。無廣告不收費,高清大片想看就看。
實時推薦影視大片,每日更新影視專題,依照喜好篩選視,快速查找視頻。
6、360影視
360影視大全是中國最全的影視聚合應用,中國最大的個性化視頻軟體。
聚合了全網15萬電影、電視劇、綜藝、動漫和6億短視頻,開啟魔法口袋功能,還可以零流量看視頻。
4、有人說新媒體的出現標志著傳統媒體的消亡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傳統媒體具有品牌和知名度的優勢。媒體品牌標志著一種超越時空的品位和文化,一個好的品牌能夠鎖定忠實的受眾,影響未來的受眾。傳統媒體大都經過了長期的經營和發展,在受眾中享有不同程度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其所具有的品牌效應是新媒體在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優勢。特別是面對當前傳媒產業的紛繁復雜、產品多樣且供大於求的媒體市場格局,傳統媒體的品牌在受眾中的信任度與吸引力,就宛如傳媒市場中一塊耀眼的金字招牌。
當然,傳統媒體既有的品牌優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畢竟新媒體在吸引受眾方面具有強勁的競爭力。因此,傳統媒體為了維持並擴大自身的這一既有優勢,亦有進行品牌再造、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的必要性。如採用品牌延伸的策略來實現市場份額的增長和原品牌的強化,這正是近年來傳統媒體在利用品牌資產方面的一種有效策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多家報紙、廣播、電視台等普遍採用自辦同名網站的方式,實現傳統媒體向新興傳播領域的品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