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互聯網+房地產,房地產+互聯網
互聯網+房地產,是以互聯網為主體,可以加很多房地產;而房地產+互聯網,是一家房地產公司進行互聯網,藉助互聯網促進房地產發展。
2、房地產與互聯網怎麼結合
互聯網改變了世界,各行業也都紛紛與互聯網掛鉤。
房地產結合互聯內網容形成的互聯網思維,主要是指房地產營銷與互聯網的結合。
主要形式為:在互聯網上搭建產品銷售平台。
例如房多多之類,將各種房源匯集到其網上平台,將盡可能多的房地產銷售公司、銷售員,甚至有銷售渠道的普通老百姓用注冊的方式匯集到其網上平台。相當於所有的人賣所有的房子,從而以低成本、大信息量、大渠道的優勢,實現較大的成交量。最大化的實現了房地產營銷供需雙方的資源整合。
還有例如房拍拍,集中各類房源,在其網路平台進行房源拍賣,省去了購房的中間環節(代理、渠道),也是一種互聯網營銷方式。
再如房地產眾籌,將一套或一批房源放在網上平台,由多人對一套房進行眾籌,買到的房子歸參與眾籌的所有人員,再將該房進行銷售或經營,實現參與者獲利。
除以上之外還有很多方式,例如在項目開發前,由買戶者對房子的規劃設計、建築用材、品質、面積等提出要求,開發商只相當於建築商,建好後交付業主,也是利用網路平台營銷,還有利用網路策劃房地產事件以博得市場的認同或提升知名度等等,都是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的房地產營銷。這就是房地產的互聯網思維。
3、談談"互聯網+"怎樣與房地產企業未來發展相結合
房地產是個很傳統的行業,很多人理解為蓋房子和賣房子,發展的大和小無非就是東家資金的多少和發展的規模問題,少了蓋幾棟商品樓,多了就打造成城市巔峰,類似萬達廣場之類。感覺房地產也沒有什麼商業模式,就是從政府批塊地,銀行貸完款就開售,完了蓋樓。
如果要談互聯網+房地產,也並不是房地產商拉幾根光纖,做幾根綜合布線在網上售房這么簡單;也不是蓋出的樓房光纖進線,三網合一,各種智能對講、監控、傳媒電視齊全。
房地產業的自我轉型依舊在摸索中。互聯網運營思路以及未來目標的設定認知差異,成為開發商觸網屢戰屢敗的核心,房地產在未來也有可能因為互聯網的介入被創新或者被顛覆。互聯網在數年前以及當下對於營銷的幫助,已經獲得認可,除了萬科等少數互聯網企業對於互聯網營銷有自己的獨特方式,但更多的開發商還是在被動的選擇廣告、媒體服務、電商代理銷售等模式,所謂移動端開發、微博、微信的玩法等都是簡單的互聯網應用而已,目前來看,開發商尚未形成有效的對互聯網的基本認知,基於互聯網之下對房地產行業的產業鏈顛覆改造也未有研究。
隨著全球智慧國家概念的提出,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熱點不斷,房地產商也在積極探索布局這塊未來的蛋糕(發展方向)。智能生活服務,社區娛樂、社區出行,到社區金融。互聯網+延伸出的新格局,為房地產產品戰略的升級和探索智慧化生活帶來無限的機會和挑戰。這句話適用於所有的開發商,以及互聯網服務提供商。
主流的房地產與互聯網的結合應用,如果從公司控制力角度,可以分為:互聯網公司平台、金融公司平台、開發商互聯網平台,涉及的業務收入主要有:新房業務、二手房業務、租賃業務、互聯網金融業務以及興起的社區O2O業務。
互聯網+房地產商的未來更多的是商業模式的改變,更多的是像互聯網企業的模式靠近,或者結合的方式。其實,互聯網公司也在顛覆房地產業,比如智能化家居就成為成為一種顛覆手段。
其他的社區O2O模式,比如採用倉儲(需要建造)+小區內定點門面(需要建造)+物流配送的方式搶佔小區居民的快遞或者商超就是房地產結合互聯網思維的一種轉型,外在仍然是蓋房子,實質做什麼變了,不再是蓋好房子賣或者租,或者開商場。模式變了。
總之,互聯網網路文化、互聯網生態、媒體化表現的基本認知,將會是房地產企業對於互聯網利用的基本法則,從基本的網路營銷開始,未來的房地產應用,應該嘗試在建立互聯網入口級服務、房地產自身產品精細化改造、物業服務等領域進行改造和創新,一切以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為目標,互聯網的二十年發展,誕生和死亡了眾多模式,當下房地產的互聯網模式尚未形成,這是最大的機會,試錯在所難免,無邊界的互聯網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房地產公司可能也會有可能新一代BAT,這應該就是互聯網帶給房地產最好的思維和未來吧。
4、新媒體在房地產營銷中的作用
?
5、為什麼說房地產業與互聯網的結合是大趨勢?
因為這是強強聯手,只有這樣才能將企業做大做強。
6、六度新媒體做過哪些房產營銷的案例
百科「六度新媒體」有四塊業務:營銷策劃、校園推廣、模特經紀、活動演出,按常理講除了校園推廣房產不可能做外,其它三塊都有可能,房產開發商都有這些需求,營銷策劃方面房產公司不可能讓小機構做,就只剩下模特和活動演出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