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麼微博時代會人人當記者
記者在英語里也叫reporter,所以,發布信息的,都是reporter,微博時代,人人都可以發布信息,所以叫做「人人當記者」。當然這個「記者」僅僅是信息發布者,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記者。
2、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職業記者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當然有必要,因為專業的事 是需要專業的人做,而且專業的人在專業的公司中,可以獲得動輒幾百萬或者千萬的製造硬體設備等大型的設備資源,可以製造更為精良的作品,這對往往捉襟見肘的自媒體 還是有短板的
3、如何當好新媒體時代的記者
一是必須以先進技術創新為支撐,緊盯技術前沿,瞄準發展趨勢,不斷以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
從傳播技術角度看,媒體的發展總是與技術的創新緊密聯系在一起。新興媒體誕生和發展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網路技術和信息內容相互結合與發展的過程。技術與內容互為支撐、相互融合,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共同構成核心競爭力。傳統媒體要生存發展,必須順應互聯網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的趨勢,積極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推進新聞生產,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超越,利用微博微信技術拓寬社會化傳播渠道,把當今可用的技術都囊括到我們視野中來,進入到我們的項目設計,把長期積累起來的內容生產優勢、傳播公信力優勢與新興媒體的數字技術、多媒體傳播、多元交互等技術優勢充分結合起來,才能取得融合發展的最佳效果。
二是必須以內容建設為根本,進一步增強媒體信息內容的核心競爭力。
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內容永遠是根本,是決定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所在。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在強調技術引領和驅動的同時,要始終把內容建設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以內容優勢贏得發展優勢。要在品質上追求專業權威。傳統媒體在信息採集核實、分析解讀等方面,有著新興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必須最大限度地把這個優勢發揮出來,延伸和拓展到新興媒體。要在傳播上注重快捷精簡,多生產精準短小、鮮活快捷、吸引力強的信息,在傳播中搶得先機。要在服務上注重分眾化互動化,認真研究用戶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生產特色信息產品,點對點推送到用戶手中,做到量身定做、精準傳播,提高新聞宣傳的實效性。同時,加強媒體與用戶間的互動交流,吸引用戶提供新聞線索、報道素材和意見建議,提高用戶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在互動中參與,在參與中傳播。要在展示上實現多媒體化,以多樣化的展示、多介質的推送,實現內容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使我們的新聞報道動起來、活起來。
三是必須以機制創新為動力,加快改革步伐,建立適應融合發展的組織結構、傳播體系和管理體制,為融合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4、微博時代人人當記者弊大於利一辯陳詞怎麼寫?
能上場打辯論賽,不至於連陳詞也寫不了吧,何況還是一辯。
5、說一些微博時代人人當記者的弊處
1、信息缺乏真實性,互聯網時代,來自網路的泡沫信息越來越多,很多人發布一些信息帶有內誹謗、詆容毀、非法等損壞他人名譽的信息。
2、信息缺乏權威性,互聯網本來就是一個信息的泛濫的世界,隨便一個人發布一條八卦信息就有很多人信以為真,盲目的去製造緋聞,去口碑宣傳。
3、非法分子利用網路,導致互聯網欺騙,互聯網行騙,使他人利益受害。
4、信息的原創性降低,內容的增多,必定產生大量泡沫,copy越來越嚴重,版權意識岌岌可危。
我想到的就這么多!
樓主可以查下資料,網上有很多!
說得對就給分吧!
呵呵
6、網路時代人人是記者,專業與業余,傳者與受眾的邊界模糊不清了,請思考,還有沒有?
你說的網路時代,人人是記者專業與業余的傳者與受眾的邊界模糊不清啦。這個確實有點這樣的,但是你說的也太過分了一點,大部分人畢竟還是不懂得。記者的這個怎麼干?
7、敏感話題: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記者」嗎
新媒體最主要的核心技術是數字化、點對點的傳播,在這種傳播方式下,『人人皆是記者』具專有可能性屬。」胡楊觀點認為:既然技術手段能夠讓「人人皆是記者」成為可能,「人人都是記者」如今似乎也已經成為現實,對於這一問題,很多專家仍然給出否定答案。
8、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記者」嗎
不是人人記者,自媒體俗稱公民媒體,就好比QQ空間、微博、博客這種可以發表自己看法的東西。
9、辯論題:微博時代人人當記者弊大於利,求怎麼辯?
微博世界裡,字數少信息含量高,製造傳播微謠言很容易
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專難屬全面客觀地傳遞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這是物理基礎;其二,字數簡短,閱讀和傳播方便,加上多數是匿名,有些人為了吸引眼球就喜歡發布一些聳人聽聞和刺激的信息,這是造假的心理基礎;其三,微博傳播極易變成情緒傳染,這是社會基礎。
所以,人人當記者弊大於利。
10、在微博時代的到來,人人當記者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微博也一樣,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總體上專說,利屬大於弊的。比如說,對於個人隱私方面,有時一不小心就會弄到滿城皆知....可是我們也正是這樣才知道了紅十字GMM,領導漂浮視察公路...等等。
微博作為一個窗口正在發揮著愈來愈大的作用,我們廣大草根通過這個窗口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雖說有時也會給我們帶來不好的消息,但是,錯不在於微博,微博是無罪的,它只是個工具。就像我們不小心割破了手而不該責怪刀子一樣。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