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應怎樣開辟新的發展空間
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 面對新的形勢,傳統媒體的從業者在感到危機與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考慮在當前這個大背景下,如何積極勇敢地進行轉型,融合發展。 1.解放思想,打開新思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傳統媒體對新媒體不應該逃避或...
2、新媒體給現代社會帶來哪些沖擊
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自己的特點。對此,吳征認為:「相對於舊媒體,新媒體的第一個特點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通信)之間的邊界,消解國家與國家之間、社群之間、產業之間邊界,消解信息發送者與接收者之間的邊界,等等」。 周進指出,新媒體可以與受眾真正建立聯系,同時,它還具有交互性和跨時空的特點。同時,新媒體給媒體行業帶來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節目專業化越來越強,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等。 郭煒華認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的區別,在於傳播狀態的改變: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從傳播學的角度來分析,新媒體傳播有四個特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眾傳播;『信息』與『意義』無關;受眾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大眾傳播的『小眾化』」。 有研究者從另一個角度提出:「新媒體近乎於零費用信息發布,對受眾多為免費,這對傳統媒體的新聞產品製作成本造成挑戰。」張毓強還以「倫敦爆炸案」為個案提出了新媒體的多媒體整合態勢。「市民威廉·達頓拍攝了手機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於圖片直播的方式『報道』了災難現場狀況。這些照片很快進入各大電視網的新聞頭條。在這次『報道』中,手機、博客、互聯網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將『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權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體形式與媒體工具的結合,顯示出了巨大威力」。新媒體既擁有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優點:完全個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時送達幾乎無數的人;每個參與者,不論是出版者、傳播者、還是消費者,對內容擁有對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際媒體和大眾媒體的缺點:當傳播者想向每個接受者個性化地交流獨特的信息時,不再受一次只能針對一人的限制;當傳播者想向大眾同時交流時,不再不能針對每個接受者提供個性化內容。同時他指出新媒體完全依賴於技術,不是人類先天自然擁有的技能。沒有數字化等技術,新媒體完全不可能。
3、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哪些沖擊,又帶來哪些機遇
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和方便給傳統的報業帶了最大的沖擊,給生意、貿易業帶來了機遇。
4、在網路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媒體的出路在哪
個人是從傳統傳媒轉型至新媒體的,可以談幾個切身建議,不一定非常有用,但應該有一定見解
報紙和雜志這塊的建議:
傳統媒體本身的優勢在於擁有相對強大的編輯團隊,可以化整為零,轉而組成快速生成內容的自媒體矩陣,通過微博\微信\視屏平台 等生產內容,吸引粉絲,吸引廣告投放。
而手頭的傳統媒體如果有還有發行量,盡快利用起來,利用傳統媒體目前的影響力為新媒體矩陣快速導入粉絲。
5、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的沖擊到底有多大
主要幾個方面:
對受眾的分流。報紙發行量明顯下降,電視開機率逐年降低,流失的受眾基本向互聯網、手機媒體轉移。
對廣告市場的搶奪。報紙、電視廣告收入連年急劇下降,而下降的份額基本都流向了新媒體市場。
資本的轉移。對傳統媒體的投資大為減少,而對新媒體的風險投資市場火爆。
6、對於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恩怎樣評價即興評述
時代在進步,新聞媒體也是需要進步,現在來說新媒體一般就指的是網路媒體了,網路媒體符合現在新時代的需求,信息傳播很快,閱覽也很方便,一個手機就可以看到,攜帶方便,隨時隨地都能看,這擁有傳統媒體難以具備的優勢,所以新媒體必然對傳統媒體產生巨大的沖擊,傳統媒體需要反思改革,適應新時代
7、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受到的沖擊有哪些
沖擊波1.0時代:網路渠道與UGC的興起
這一時代,以互聯網門戶、互聯網新聞門戶新浪等的興起,從傳播介質以及傳播渠道主導權的角度對傳統媒體產生沖擊,直接導致的結果有兩個,一個是將原來的所謂大眾媒體不自覺改名為「傳統媒體」,另外一個就是將大眾媒體的傳播渠道壟斷地位打破,硬生生開辟了一個屬於大眾的,可數量化,可交互的全新電子傳播渠道。
沖擊波2.0時代:廣告主與內容人才的雙重流失
隨著互聯網對於傳統媒體渠道壟斷地位以及內容生產主體地位的沖擊和影響,使得傳統媒體在經過長期經營,並在業務層面上作為媒體身份在社會上形成的傳播影響力逐漸減弱;加之隨著互聯網產業的迅猛發展,進入百姓生活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俘獲更多的受眾,也使得互聯網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逐漸變得顯著,以至於大大擠佔了傳統媒體在其心目中的地位,這一影響的直接後果就是,作為敏銳觀察百姓大眾喜好趨向的廣告主,第一時間將其關注的中心從傳統媒體的身上轉移的互聯網大平台之上,也帶來了沖擊波2.0的到來,那就是互聯網對於傳統媒體作為盈利性企業的根基——商業模式的影響,廣告主的青睞減弱,直接導致的是廣告收入的下降,一種釜底抽薪的狀態。
沖擊波3.0時代,一個產業光環的褪去
未來的傳統媒體或許可以通過包養的方式來在未來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無論是給政府或者是給企業財團,但是這遠遠不是盡頭,這最後的一條路上也充滿了危機,因為互聯網大鱷,尤其是BAT這樣的巨頭依然在路上陰魂不散,給傳統媒體沖擊波3.0的影響,那就是徹底褪卻傳統媒體產業光環,將媒體的需求降為最低,最終讓媒體無路可走。
8、為什麼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媒體中 紙媒衰落最快
新媒體簡稱:移動媒體,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如今靠手機和電視來獲取信息時代
紙媒也只有老一輩的人看,成本也太高
新媒體講師鄧海舟
9、如何看待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沖擊下的生存困境
傳統媒體在信息時代來臨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占據著主流媒體的地位,其以信息傳播的端正態度和權威性獲得了大眾的廣泛認可,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受眾獲取信息的途徑逐漸增多,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效率和傳播范圍上的優勢逐漸下降,短時期內市場佔比下滑。本文著重分析了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總結了傳統媒體相較於新媒體的劣勢,並從傳統媒體的自有優勢出發提出了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發展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