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路新媒體包括哪些?
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
網路新媒體是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如今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
「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來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1)電視新媒體策劃試題擴展資料:
網路新媒體的特點:
1、媒體個性化突出。由於技術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體幾乎都是大眾化的。而新媒體卻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細分的受眾,可以面向個人,個人可以通過新媒體定製自己需要的新聞
2、受眾選擇性增多。從技術層面上講,在新媒體那裡,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當信息發布者,用戶可以一邊看電視節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還參與對節目的投票,還可以對信息進行檢索。。
3、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的表現過程比較豐富,可融文字、音頻、畫面為一體,做到即時地、無限地擴展內容,從而使內容變成「活物」。
2、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廣播電視學紀錄片方向、新媒體策劃與製作 好考嗎?求具體分析!
1、這兩個方向屬於一個專業,初試復習的時候考的都是一樣的,報考人數相當,紀錄片更熱一小點
2、報考人數傳媒大學一向是不對外公開的
3、
四門課中參考書涉及最復雜的一科便是新聞學基礎,主要分為三部分:新聞史、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各部分的參考書如下:
新聞史部分:
《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哈艷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外國新聞史教程》李磊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新聞理論部分:
《新聞理論》雷躍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新聞理論教程》何梓華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介批評》雷躍捷
新聞業務部分:
《現代新聞采訪學教程》(修訂二版) 梁一高 中國廣電
《新聞寫作教程》劉明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編輯》譚雲明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新聞評論與電子媒介》王振業、李舒等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註:新聞業務部分,實際上就是采寫編評四部分,四本書工作量比較大,如果時間有限,可以考慮看《現代新聞業務基礎教程》王燦發,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綜合考試部分一般來說都看《文史要覽》,但這門課主要考記憶來復習,《文史要覽》這本書很厚,很多內容都是超出考綱的復習范圍的,全部都背下來並不現實,另外文史要覽覆蓋的是中外文化和中外歷史的內容,占綜合考試的75分,也就是一半,另外的75分是古文閱讀和政論文寫作還需要通過其他方式提高,因此不建議買這本書復習,效率比較低,可以找一些復習資料結合真題來准備。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課的復習難點在新聞學基礎上,要重視了。
4、這是學術型,學碩
5、分數線一般是345-360,每年不等,英語要求不低於55
3、電視廣播學好還是網路與新媒體好
網路與新媒體就業面比電視廣播學廣,電視廣播學如果弄不上事業編那就等於臨時工,網路與新媒體還可以選擇私企,電視廣場學就是那些事業單位。
4、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與新媒體專業的加試專業考試的筆試是考什麼方面的問題
06年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筆試試題:
看影片《被山隔住的地方》,回答以下問題:
1、結合自身經歷與片中人物對比,談談感受。
2、寫出兩個以上你認為最感動你的畫面,為什麼?這樣處理的好處。結合本片,談談對社會的思考。
06年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文藝編導復試筆試 :
文藝風光片《瑤族風光》 就其主題表現手法等進行分析 1500字
文化基礎知識:語文40分選擇+說明文閱讀+古文閱讀+現代文閱讀
英語40分選擇+完形填空+數篇閱讀
數學20分 3道大題:數列、三角函數、求最值 (文化考試占總分的10%)
電視編輯復試筆試 :
記錄片《被山隔住的地方》
一、結合自身感受談感悟
二、細節分析
三、談對社會的思考每問不低於200字
07年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電視編輯)筆試試題
觀看電視散文《邊城印象》,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你對片子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地方?為什麼?(500字)
2、片子中出現了一個尋訪者的形象,你認為他有什麼作用?40)字)
2008年浙江傳媒學院編導文學類復試考題
一、材料作文。(考試時間1個半小時)
一對老兩口一直住在鄉下,養養花,種種樹,日子也算逍遙快活。一天,老兩口收拾行李要去城裡看子女。鄰居們都很羨慕他們。他們的子女都很有出息。有的在醫院工作,有的開公司......
1~寫一份創意策劃書,與製片人交流,要求思路清晰.(40分)
2~以材料為基礎續寫成一個完整的故事.(60分)
二、電視作品分析.(加放片考試時間為2小時)
放的是visions of time短片集中的一個短片.
1.(1)問主題是什麼(10分)
(2)分析聲音的使用和處理.(10分)
(3)分析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在視覺效果和心理效果上的重要差別.(10分)
(4)假如讓你也拍一部10分鍾的關於時間的影片,扼要寫一下你的構思.(20分)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 分) A.藉助中國網路電視台、「央視悅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以
A
6、新媒體具體是做什麼的
新媒體是利用數字技術,通過計算機網路、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的傳播形態。
從空間上來看,「新媒體」特指當下與「傳統媒體」相對應的,以數字壓縮和無線網路技術為支撐,利用其大容量、實時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線最終得以實現全球化的媒體。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路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
(6)電視新媒體策劃試題擴展資料
新媒體類型
1、手機媒體是藉助手機進行信息傳播的工具。隨著通訊技術(例如3G)、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手機將逐漸成為具有通訊功能的迷你型電腦。手機媒體是網路媒體的延伸,它除了具有網路媒體的優勢之外,還具有攜帶方便的特點。
2、數字電視就是指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0和1數字串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傳播的電視類型。
3、互聯網新媒體包括:網路電視、博客、播客、視頻、電子雜志等。
7、新媒體是什麼?包括哪些方面?
新媒體工作其本質上還是媒體,而傳播的媒介主要還是以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為主。就是指利用微信、微博和貼吧等新興的媒體平台進行品牌推廣和產品營銷。通過策劃出與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以及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地推送消息,提高客戶的參與度,提高品牌、產品的知名度,從而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新媒體運營工作主要包括: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8、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網路與新媒體方向)考研考什麼專業
考研沒有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應該是新聞與傳播專業下設的1、廣播電視新聞學方向。具體如下。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2014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招生年份:2014
專業代碼:0552
研究方向
1、廣播電視新聞學
2、新聞與媒體管理
3、新媒體傳播
4、廣播電視播音主持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
④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復試科目:
①英語面試
②專業面試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2門基礎課程1922
9、傳統的四大媒介是?新興的媒介是?新媒體的定義是什麼?傳統媒介如報紙、電視的優缺點,新興媒介如網路媒
四大媒體的異同點與優劣勢比較
媒體間的功能差別很大,在傳播中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廣告媒體整合傳播就是基於合理、高效地利用媒體資源這一目的。在整合媒體前必然要先了解各種媒體的特性、優缺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餘,本文按傳統媒體,新媒體並結合大眾媒體與小眾媒體的分類方法對媒體加以區分,以下是介紹了各媒體的特點及異同。
報紙:
1、平面靜態方式表現的傳播媒體,對消費者的文體水平有一定要求,能過濾掉一部分社會群體,內容偏向理性,但整體表現能力不高(尤其是對圖片的表現能力)。
2、具有非強制性傳播的特點,讀者有較大的主動性和選擇權,因而讀者會願意自覺深入了解所關心的信息。
3、可信度高,特別是國內報紙,與黨政機關聯系緊密,更被讀者奉為權威。
4、時效性差,並且同一版面有多個廣告同時呈現,相互之間有較強干擾度。
5、從廣告主角的度看,報紙媒體投入形式靈活多樣,能機動地配合各種促銷宣傳活動。
雜志:
1、類似報紙,亦為平面方式傳播,但視覺表現能力強,頗具藝術美感,印刷精美,為讀者喜愛,許多廣告甚至被讀者收藏(筆者就有此愛好)。
2、針對性強,讀者群穩定且明確,尤其是專業類雜志,因而能使得廣告更具針對性。同時雜志對讀者文化、社會層次要求更高,一般雜志訂閱者都有較強的社會購買力。
3、雜志內容一般關注某一領域,能進行深度報導,在傳統四大媒體中最富理性色彩。
4、相比其它媒體,雜志的重復閱讀率及傳閱率最高,同一廣告能反復傳播。
5、時效性差,廣告安排不靈活,難適合做短期促銷廣告。
廣播:
1、是一種簡便快捷的信息傳播手段,在所有媒體中唯一能伴隨其他生產活動同時進行的「一心二用」溝通方式,不影響人的正常工作,在農村、學生、工人、司機中有較大佔有率,有較好的親和力,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觸。
2、時效性強,內容分時段分欄目,機動靈活,有很強針對性,並在傳播過程中能與聽眾實時互動交流,產生立影的效果。
3、信息較為感性,適合做低捲入度產品的廣告宣傳,能較好感染聽眾情緒,甚至達到煽情的效果,並能留給聽眾廣闊的想像空間。
4、廣播信息依時間線性傳播,稍瞬即逝,保存性差,聽眾難以重復認知。
電視:
最具實力的傳播媒體,電視傳媒的發展甚至推翻以前的某些廣告傳播理論,但在實際廣告活動中電視媒體的性價比並不是很高,其特點如下:
1、視聽兼備,有完善的介紹、演示功能,內容詳細易懂,偏向感性,容易被觀眾理解。
2、信息傳播有強制性,觀眾選擇權相對報紙雜志要小得多,如同廣播也是依時間線性傳播,但由於電視巨大的社會影響力,使得同一時間會有很多人關注同一內容:如重大體育賽事、社會活動、國際會議等。
3、信息傳播快,覆蓋廣,容量大。
4、從大眾傳播媒體的「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大眾,提供娛樂」四大功能來看,電視無疑是功能最完備的大眾傳媒,特別是其娛樂資訊,可謂精彩紛呈、形式多樣、豐富全面,對各種意識形態的社會人群都有較大影響力。
5、電視廣告製作復雜,且投放費用更是驚人,非一般企業所能承受。實際上,由於種種原因導致電視廣告播放時間短暫,信息量有限,重復率低,很多廣告主抱怨,投放在電視上的大筆費用,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五、與傳統媒體對應的是以網路為代表的新媒體,作為信息社會的產物,網路媒體具有以下特點。
1、網路媒體集中了影像、聲音、文本等多種媒介形式,真正實現了多媒體全方位信息傳播。
2、互動性,指信息發布者與受眾可以交互溝通,甚至是實時交流。
3、小眾傳播,針對某一群體或個體,可進行個性式信息配置,如電子郵件廣告等。
4、網路媒體能超越國家,文化、地域的限制進行全球信息傳播。
5、容量大,內容豐富多彩。
6、速度快,網路信息能實現全球實時發布和接收。
7、開放式信息傳播平台,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人類第一次能在各種不同種族群體、意識形態領域進行信息傳播。
二、 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四大廣告傳媒的優劣勢對比
報紙:
優勢 1.普及率.涵蓋率.到達率高
2.保存性強
3.讀者可以自己控制暴露,亦即廣告訊息可以重復暴露
4.廣告素材製作費低,而且可以實時製作,換言之具時宜性,廣告內容可以隨時反應時事或相關事件
6.由於可以反復閱讀,因此適合復雜的或需要讀者思索的題材刊登
權威性高,保存性強,傳閱率高,適合深度背景分析,受眾相對集中;
劣勢 1.存活率低,通常報紙只有一天(早報)或半天(晚報)的壽命
2.廣告費用高
3.不是線性暴露,讀者可以跳躍閱讀,因此對廣告可視而不見
4.印刷質量不及雜志,動感效果不及電視,亦沒有如廣播的聽覺效果
時效性差,閱讀選擇性強(廣告受閱率低),媒體獲取難度相對較高,價格高。
雜志:
優勢 1.讀者區隔明確
2.保存性強
3.廣告素材製作費用低
4.讀者可以自行控制暴露
5.印刷精美,廣告表現富彈性,可以以附冊.附送贈品等方式呈現
6.存活率高,周刊有一周生命,月刊有一個月的壽命,而且由於有保存性,壽命還可以更長 行業性強,傳閱率高,保存性強,印製精美,受眾集中,適合分析;
劣勢 1.只有視覺.缺乏動感
2.廣告費用較高
3.受眾面窄
4.通常雜志的發行量都不是很大,因此相對的廣告效果也有限
時效性差,閱讀選擇性強,獲取成本高,發行量小,受眾面窄,價格較高。
廣播:
優勢 1.廣告費用與電視與報紙相比,較低
2.廣告素材製作費較低
3.只憑聽覺,有豐富的想像空間
4.受眾明確:不同電台.不同節目,聽眾區域明顯
劣勢 1.只有聽覺接觸,聽眾訊息可能產生誤判
2.效率低:受眾低注意力,通常接觸廣播時常伴有其他行為,如做家事、工作、開車等
3.保存性弱,除非錄制,否則播出即消失
電視:
優勢:1.普及率、涵蓋率、到達率高
2.聲畫效果明顯.適合動感的廣告演出
3.閱聽人觀賞時注意力高
4.媒體威望高
5.雖然價昂,但分攤至每一閱聽人之收視成本未必比其它媒體高,換言之,其CPM(每千人收視成本)較低
6.為線性暴露,節目-廣告-節目-廣告…順序播出,要看節目也必須收看廣告,廣告效果較可期待
受眾面廣,權威高,時效性強,不受時空限制,視聽合一,動態感強;
劣勢 1.電視廣告片製作成本高,而且費時,亦即有時宜性的商品或活動要進行電視廣告時,必須及早規劃
2.播出即消失,除非錄制,訊息不能保存
3.受受眾限制大:遙控器讓觀眾可以隨時轉台,成了電視廣告殺手
保存性差,針對性弱,受眾層面差異大,廣告數量多,不宜區分記憶,價格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