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用戶不一樣:
抖音以1.2線城市年輕人為主。
快手則是下沉,以2.3.4線城市,小鎮青年為主。
2、產品觀不一樣:
抖音,是一款關乎美好感的產品,從內容消費者角度思考,把消費體驗做到極致,滿足看到美好事物的需求。
快手,快手是社區,從內容生產者角度思考,強調多元化、平民化和去中心化,剋制不打擾用戶,滿足用戶「記錄和分享」需求。
3、內容分發不一樣:
抖音的分發以演算法推薦為主,熱搜為輔。
快手則是演算法+社交關系推薦為主。
(1)微電影新媒體擴展資料
抖音、快手都是屬於短視頻APP。
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1分鍾以內的視頻傳播內容。
不同於微電影和直播,短視頻製作並沒有像微電影一樣具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團隊配置要求,具有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
利用剪輯技巧和創意,或製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說、評論等元素。也是不少廣告主利用新媒體短視頻熱潮植入新媒體原生廣告的一種方式選擇。
2、新媒體對企業微電影製作有哪些優勢
新媒體環境對企業微電影製作的優勢:
1、新媒體的發展為微電影的成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微電影是時間短、故事簡、成本小的影片,無法在影院或電視上進行傳播,而新媒體具有移動性、即時性、互動性、自動選擇性等特點,符合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因此微電影在新媒體的投放更受受眾追捧。
2、新媒體的受眾特點是微電影成功的重要保證。新媒體受眾以城鎮年輕人為主,這些也是微電影的主要受眾人群。他們在這個新媒體環境下,可以通過在線或下載的方式在移動狀態欣賞微電影,甚至還會對微電影進行自主推廣,這就成為了微電影二級傳播的重要環節。
3、新媒體環境下,微電影的製作是企業應對「限廣令」的有效策略。限廣令的實施對中小企業的打擊很大,再加上傳統的電視廣告狂轟濫炸的傳播方式讓處於被動地位的受眾越來越反感,種種的原因迫使企業投向微電影的製作。在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將廣告信息悄悄植入到微電影的故事情節中,讓受眾不知不覺接受率這些信息而不產生反感,還可以依賴網民的高點擊率以及高轉發率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微電影屬於新媒體嗎
首先要說明的是媒體不是電影之類的東西,所謂媒體,是指傳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說就是宣傳的載體或平台。還有就是微電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而且製作時間比較短。
4、「微電影」憑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節,依靠微博、視頻網站和手機等新媒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吸引數以萬計的
C
5、2020年,感覺短視頻全面爆發,您認為能持續多久呢?
這幾年由於抖音,快手等app 的盛行,短視頻已越來越多。短視頻即短片視頻,是一種互聯網內容傳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的時長在5分鍾以內的視頻;隨著移動終端普及和網路的提速,短平快的大流量傳播內容逐漸獲得各大平台、粉絲和資本的青睞。
隨著網紅經濟的出現,視頻行業逐漸崛起一批優質UGC內容製作者,微博、秒拍、快手、今日頭條紛紛入局短視頻行業,募集一批優秀的內容製作團隊入駐。到了2017年,短視頻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內容製作者也偏向PGC化專業運作 。
不同於微電影和直播,短視頻製作並沒有像微電影一樣具有特定的表達形式和團隊配置要求,具有生產流程簡單、製作門檻低、參與性強等特點,又比直播更具有傳播價值,
超短的製作周期和趣味化的內容對短視頻製作團隊的文案以及策劃功底有著一定的挑戰,優秀的短視頻製作團隊通常依託於成熟運營的自媒體或,除了高頻穩定的內容輸出外,也有強大的粉絲渠道;短視頻的出現豐富了新媒體原生廣告的形式。
如今的短視頻,淪為抄襲的重災區。一些優質的短視頻,未經允許被“搬運工”和“剪刀手”稍作處理,成為吸引流量的工具。同一內容的短視頻被“掐頭去尾”,重復出現在不同平台,不僅令觀眾納悶,更令視頻原創作者煩惱,大大制約了短視頻行業的創作環境。短視頻的發展短板卻令人擔憂。
內容創作同質化嚴重,玩模仿、秀萌寵、拼搞笑的老把戲新意匱乏;平台只顧短期盈利,長期規劃不足;監管不力、版權保護缺位,低俗內容和創意抄襲大行其道。要謀求長遠發展,短視頻平台須踢開優質內容匱乏、盈利能力不足、監管環節薄弱三大“絆腳石”。
短視頻這一行業,如果想長久的生存下去,還是應該多拍些正能量,對社會有利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