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搜索素材
首先,打開我的電腦,打開瀏覽器。
打開之後,會有一個界面,瀏覽器的界面。輸入昵圖網三個字,點擊收索。
出來一個界面,找到昵圖網官網,點擊進入。
2、如何搜索教學素材,加工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來自哪裡?一是靠教師自己親自動手製作,二是通過各種渠道購買、收集或加工別人的教學資源,為自己的教學所用。
(一)文本素材的獲取
通常情況下,教師應該根據教學要求編寫文字材料。所以鍵盤輸入是一種最主要的文本獲取
手段。隨著新的輸入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廣泛應用文字素材的獲取途徑越來越多。
1.鍵盤錄入
2.掃描輸入
要引用書籍、期刊等印刷品上的文字,可以用掃描儀掃描或者用數碼相機拍照,然後用光學
識別軟體(OCR)將掃描進來的圖形轉化為文字。
3.手寫輸入
手寫識別輸入系統是用手寫筆在與計算機相連的一塊書寫板上寫字,計算機中的識別軟體根據採集到的筆跡之間的位置關系和時間關系信息來識別所寫的字,並把結果顯示在屏幕上。
4.語音輸入
面對與計算機相連的話筒,將要輸入的文字用規范的讀音讀出,由相應的軟體便可將聲音轉換成文本文件保存起來。
5.光碟調取或網路下載
要引用光碟、網頁上的文字,可以利用復制、粘貼的辦法獲取這些文字,放入自己的文字編輯器。
(二)圖形圖像素材的獲取
1.利用繪圖軟體製作
2.屏幕捕捉或屏幕硬拷貝
使用屏幕拷貝的辦法(按Print Screen 鍵,將該屏幕圖形復制到剪貼板中,然後用畫圖或者
其它圖形編輯軟體進行加工處理,保存為文件。
3.掃描儀掃描
如果要使用書籍、期刊等印刷品中的圖片,可以利用掃描儀掃描為圖像文件
4.數碼照相機拍攝
5.視頻幀捕獲
6.圖像庫光碟
如果要使用教學光碟中的圖形/圖像文件,可以直接將該文件拷貝到自己的資源文件夾中,供
以後使用。
7.網上下載
如果要使用網頁上的圖片,則可以使用復制、粘貼的辦法,也可以使用另存圖片或者網頁的
辦法。
(三)音頻素材的獲取
1.利用軟體錄制
2.從其他文件中提取
現在很多音像資料、動畫中都包含了各種類型的聲音文件,可以從中提取出來使用。
3.從網上下載
網路上搜索到的音頻文件下載保存,供以後使用。
4.從專門的聲音素材庫中直接調取
(四)視頻素材的獲取
1.利用設備錄制
教師可以使用數字錄像機( DV )、數碼相機等進行錄制視頻文件保存在計算機上,供教學
使用。
2.從現有錄像中轉換
對於那些過去的模擬錄像帶上保存的錄像,通過視頻採集卡轉換為計算機中的視頻文件。
3.利用光碟中現有的視頻素材
教學課件、VCD、DVD 等中的視頻,也可以直接用相應的播放器播放。如果想將其轉化為特定
的格式,則需要專業軟體的處理。
4.從網上下載
(五)動畫素材的獲取
1.利用軟體錄制
2.從網上下載
3、如何快速便捷巧妙的使用搜索引擎
1.使用邏輯詞輔助查找
比較大的搜索引擎都支持使用邏輯詞進行更復雜的搜索界定,常用的有:AND(和)、OR(或)、NOT(否,有些是AND NOT)及NEAR(兩個單詞的靠近程度),恰當應用它們可以使結果非常精確,另外,也可以使用括弧將搜索詞分別組合,如在http://www.liszt.con(Liszt)里:((music or jazz) and e) not ("bill morrissey" or indiana)。
**********************************************************
**********************************************************
2.使用雙引號進行精確查找
如果查找的是一個片語或多個漢字,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它們用雙引號括起來,這樣得到的結果最少、最精確。例如在搜索引擎的Search(查詢)框中輸入"search engine",這會比輸入search engine得到更少、更好的結果。如果按上述方法查不到任何結果,可以去掉雙引號試試。
**********************************************************
**********************************************************
3.使用加減號限定查找
很多搜索引擎都支持在搜索詞前冠以加號(+)限定搜索結果中必須包含的詞彙,用減號(-)限定搜索結果不能包含的詞彙。
**********************************************************
**********************************************************
4.有針對性地選擇搜索引擎
用不同的搜索引擎進行查詢得到的結果常常有很大的差異,這是因為它們的設計目的和發展走向存在著許多的不同,比如:Dejanews(http://www.dejanews.com)是專用於USENET的搜索引擎,而Liszt(http://www.liszt.com)則是針對郵遞列表、IRC等的搜索引擎。
**********************************************************
**********************************************************
5.逐步細化法
按照搜索引擎的分類一層一層地點擊下去,這對一些關鍵字不太確定的資料查詢十分有效。Yahoo把網上的各種資料歸類整理,分得很細,有休閑與運動、娛樂、健康與醫葯、藝術與人文等很多類別,而且有每一大類的鏈接進入後分成很多小類,一層一層地進入鏈接,分類也就越來越細,離你的目標也就越來越近。由於都是鏈接形式,所以使用起來又方便又簡單,不用我多說了吧。
**********************************************************
**********************************************************
6.根據要求選擇查詢方法
如果需要快速找到一些相關性比較大的信息,可以使用目錄式搜索引擎的查找功能,如使用Yahoo(http://www.yahoo.com)。如果想得到某一方面比較系統的資源信息,可以使用目錄一級一級地進行查找。如果要找的信息比較冷門,應該用比較大的全文搜索引擎查找,如Altavista(http://www.altavista.digital.com/)或Hotbot(http://www.hotbot.com/)。
**********************************************************
**********************************************************
7.注意細節
在Internet上進行查詢時如果能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常常能增加搜索結果的准確性,如許多搜索引擎都區分字母的大小寫,因此,如果您正在搜索人名或地名等關鍵詞,應該正確使用它們的大小寫字母形式。
**********************************************************
**********************************************************
8.利用搜索引擎的特性進行查找
不同的搜索引擎有一些專用的特性,應用它們可以使查詢事半功倍,比如:若想知道某個新聞組上最近一段時間發表的文章,可以在Dejanews的查找框中輸入"~g 組名",例如"~g comp.lang.java.programmer"。
**********************************************************
**********************************************************
9.使用多元搜索引擎
多元搜索引擎是一種只需輸入一次關鍵詞就可以對多個搜索引擎進行查詢的搜索代理網站,如Searchspaniel(http://www.searchspaniel.com/)就可以同時對200多個搜索引擎進行查詢。
**********************************************************
**********************************************************
10.利用選項界定查詢
目前越來越多的搜索引擎開始提供更多的查詢選項,利用這些選項人們可以輕松地構造比較復雜的搜索模式,進行更為精確的查詢,並且能更好地控制查詢結果的顯示。
**********************************************************
**********************************************************
11.盡可能將搜索范圍限制在特定的領域里
比如:在 Yahoo 中文網站中,你要查找的是與電腦相關的知識,那麼你沒有必要讓搜索引擎在休閑與運動、健康與醫葯、藝術與人文等其他分類中查找。你可以進入「電腦與網際網路」這一類,選中「檢索此目錄下的網站」。然後再開始搜索。
**********************************************************
**********************************************************
12.使用更特定的詞彙
比如,不用「服裝」,而用「西服」;不用「 flower 」而用「 rose 」。 但要盡可能刪去一些同義詞或近義詞。
**********************************************************
**********************************************************
13.指定關鍵詞出現的欄位
在關鍵詞前加t:,搜索引擎將僅在網站名稱中查詢,即只顯示在網站名稱中包含關鍵字的網站。
在關鍵詞前加u:,搜索引擎將僅在網址(URL)中查詢。
**********************************************************
**********************************************************
14.限制查詢范圍
范圍限制的能力越強,則越能准確地找到需要的信息。搜索引擎提供的范圍限制類型大體有分類范圍、地域范圍、時間范圍、網站類型範圍以及其他特殊范圍。一些搜索引擎,提供了許多特殊范圍的限定,如域名後綴(com、gov、org等)、文件類型(文本、圖形、聲音等)。這些范圍限制、實現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是通過在關鍵詞前加特殊的字元,有些是通過下拉式菜單。
**********************************************************
**********************************************************
15.盡量少用空格
在輸入漢字作關鍵詞的時候,不要在漢字後追加不必要的空格,因為空格將被認作特殊操作符,其作用與AND一樣。比如,你輸入了這樣的關鍵詞「電 腦」,那麼它不會被當作一個完整詞「電腦」去查詢,由於中間有空格,會被認為是需要查出所有同時包含「電」「腦」兩個字的文檔,這個范圍就要比「電腦」作關鍵詞的查詢結果大多了,更重要的是它偏離了本來的含義。
**********************************************************
**********************************************************
16.修改IE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
在IE4.0/IE5.0的工具欄上,點擊「搜索」圖標,IE就會調用預設的搜索引擎Excite為你檢索。要想改變預設的搜索引擎,你必須改動Win98的注冊表。IE4.0修改方法是:關閉IE,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在右側窗格中雙擊「查找」,輸入要改變的默認搜索引擎網址,例如把預設搜索引擎改為google,此時就鍵入http://www.google.com/。
IE5.0/6.0修改方法是: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Search],在右側窗格中修改CustomizeSearch和SearchAssistant的內容,輸入要改變的默認搜索引擎網址。
**********************************************************
**********************************************************
17.使用片語提速搜索
如果只給出一個單詞進行搜索,那麼將發現數以千計甚至以百萬計的匹配網頁。然而如果再加上一個單詞,那麼搜索結果會更加切題。在搜索時,給出兩個關鍵詞,並將兩個詞用AND(與邏輯)結合起來,或者在每個詞前面加上加號,這種與邏輯技術大大地縮小了命中范圍,從而加快了搜索。幸運的是,所有主要的搜索引擎都使用同樣有語法。一個帶引號的片語意味著只有完全匹配該片語(包括空格)的網頁才是要搜索的網頁。例如在搜索說明中,有「this exact phrase(這個確切片語)」這個片語,那麼搜索引擎只搜索包含「this exact phrase(這個確切片語)」的網頁。
**********************************************************
**********************************************************
18.如何運用片語選擇
一般說來在網頁搜索引擎中,用片語搜索來縮小范圍從而找到搜索結果是最好的辦法。但是,運用片語搜索涉及到如何使用一個片語來表達某一具體問題。有時簡單地輸入一個問題作為片語就能奏效,尤其是在Altavista這個站點上,因為它採用了「Ask Jeeves」引擎技術,該技術就常見問題給出預置的答案。
在Altavista上輸入「 Why is the sky blue(為什麼天是藍的)」,就會在「Ask Jeeves"部分找到答案,並給出若干網頁回答這個問題。然而簡單明了的提問方法只對一部分搜索奏效。其他片語也可以作為搜索條件,尤其這些片語中有一個詞十分獨特或者該片語是幾個詞獨特的組合。試一試用人名、產品名、甚至是嵌入程序中的字元串去搜索。
**********************************************************
**********************************************************
19.巧妙利用錯誤信息
將全部或部分錯誤信息作為片語進行搜索。比如:當夏時制時間變化時,Netscape Navigator (瀏覽器)會產生一條錯誤信息,該信息包含片語「book marks have changed on disk(磁碟書簽已變動)」。在google或HotBot站點上輸入該片語,就會找到對該問題的解釋以及如何處理。
**********************************************************
**********************************************************
20.最容易忽視的搜索方法
有時片語搜索太精確或者一個片語無法准確表達所需信息。那麼可以直接到信息源,這種技術「簡單得似乎不值一提」,但卻很有效。根本不用搜索引擎,直接到提供某種信息組織的站點去。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用公式「www.公司名.com」去猜測某一組織的站點。如果猜不中,那麼到Yahoo去,或用搜索引擎。例如,要找Dell公司現有附件的說明書,直接去該站點www.dell.com,想知道Oracle公司有什麼新聞,試一試www.oracle.com,然後再去新聞欄看一看。人們在搜索引擎中得到很多無用信息,卻忘了試一試該方法。這種技術還可用於其他搜索目的,並不一定與公司有關。政府機構、職業協會、教育機構也可以提供很好的信息資源。有關人口統計請去www.census.gov,還能去www.acm.org看看最近的會議清單。
**********************************************************
**********************************************************
21.從頁面上部或底部尋找作者姓名、組織機構名稱或公司名稱
如果是個人頁面,那麼是否有作者的簡介,看看他的受教育程度、職位、所屬單位等;如果是一個組織機構或公司,是否有詳細的介紹頁面,其歷史怎樣?發布這些信息的目的如何?這些個人或單位你是否聽說過?是否是你所熟悉的?信譽是否良好?等這些都有助於讓你判讀出其頁面內容的可信程度。
**********************************************************
**********************************************************
22.從URL上可以得到一些該網站的線索
比如:凡帶「 ~ 」符號的大都是個人主頁。從域名的後綴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大概的線索:
.e 是教育類網站,既可能是嚴肅的學術研究,也可能是學生隨意製作的主頁。
.gov 或 .gov.cn 是政府網站,一般比較權威、可靠,不會隨意發布不準確的信息。
.com 或 .com.cn 是商業網站,最常見。在介紹自己的產品時往往會誇大其辭,所以要注意「批判」性地接受。
.net 網路服務公司,為商業或個人用戶提供服務。
.org 一般是非贏利性組織,其觀點可能帶有傾向性。
**********************************************************
**********************************************************
23.點到該站點的主頁上,看一下該組織的相關資料
如果頁面上沒有其主頁的鏈接,可以直接訪問域名前部的地址,那往往就是該網站的首頁。如: http://www.chinabyte.com/staticp ... r_schele/asp.html 這一大串網址,你只需要把地址中「/staticpages」以後的所有字母都刪去,只留下 http://www.chinabyte.com,然後敲回車,往往就能看到該網址的首頁。
4、自媒體怎麼找素材
自媒體最難的就是找素材。
因為現在做自媒體的眾多,你的素材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脫穎而出:
1、需要視頻素材,因為視頻素材最好進行加工創作,可以配音配文字,也可以做成圖片加入到文章裡面,有趣的還可以做成動圖發微頭條等等。
2、素材必須要新,衍生出來話題才可能成為熱門,甚至成為爆款。
3、哪怕是二次創作,得來的素材也怕水印,或者去掉水印後的那種不舒服的痕跡。
我這里有每天都會更新大量的最新無水印視頻,感興趣的話可以互相交流。
5、新媒體選題素材都來自哪裡?
、內部渠道
內部渠道,即自身擁有的,也可以說是有版權的,別人無法輕易獲得的。一般包括個人的經歷、個人的作品、個人的思考。
1.個人的經歷
個人的經歷很好理解,比如我的經歷就是從事新媒體快7年了,這其中我做過生鮮電商、做過活動運營、做過廣告文案,基於此產生的各種過程就是很好的素材.
當類似的選題熱點出現時,我就能夠第一時間寫出自己的感受,再不濟,至少能寫一些復盤文。
無論你在哪一行,你接觸的越多,從事的越豐富,素材自然也就越多,畢竟,我們都是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
就生活上而言,舉個例子,有一年回農村過年,大家都懂的,過年一般會去附近的廟宇看看。
從免費領福袋到最後99元一頂的蓮花燈,很多人都付錢了,包括我家人,我就在想,為什麼這樣心甘情願的付錢了呢?9.9的淘寶燈付了99,為什麼還滿臉開心呢?針對這個經歷,我就寫了一篇《農村套路深,他們是如何深諳用戶心理,形成產品連線的》。
這就是個人經歷,別人偷不走,很多時候,是你獨有的!
2.個人的作品
個人的作品可以是你寫在朋友圈的一句話,可以是你幾百字的感想,或者是拍攝的一分鍾抖音……
只要是你原創的,並不一定是擁有多少受眾,獲得多少榮譽,只要是你自身產出的,哪怕是一件剪紙、一幅畫,都可以成為素材。
我自己有個公眾號,但是不對外開放,只有幾個最要好的朋友關注,用來記錄我所有的產出。
我寫過「為什麼插入微信的產品廣告沒有成交量」,「怎麼讓文章排得好看?關於微信編輯器的一點探討」,「3小時漲粉近2萬,我是怎麼做微信公眾號搶紅包活動的」……
文章篇幅都不長,有時候用現在的眼光去看當時的思考,還會覺得有些幼稚,但這些都能成為現在的素材。
你仔細看,會發現每一行每一年,熱點話題也好,行業焦慮也好,都差不多,只是各種思想的變化,或者寫作角度的變化。
或者,你也可以把這稱之為迭代更新。
至於你的其他個人產品,比如一幅畫,簡單的你可以寫你繪制時的心情;復雜的,你可以分析色彩的選擇,構圖的框架,與行業產生關聯。
像做新媒體的,就可以從一幅畫引出新媒體文章排版時的色系構造。
當然,我們也不用活的這么累,只是當你有需要時,可以去翻翻自己各種各樣的作品。
為什麼是作品而不是物品?因為作品中總是會融入你的一些情感和思考,才能給予你更多的靈感和創意。
3. 個人思考
我這里的個人思考並不是指傳統的思維,而是一些天馬行空的幻想,不需要系統性和邏輯性,而是最大程度的隨意性,不故意為之。
比如我看電視,每當躺在床上的時候就開始胡思亂想,有時候是對劇情的改編,有時候會和劇中人物產生共情,真情實感很重要。
比如有時候我看媽媽那麼辛苦,就會想為什麼父母都是付出型人格?有時候覺得媽媽偏愛姐姐,乖的孩子總是受忽視,就會想,為什麼人會有偏愛,我們對用戶也會有偏愛嗎?
這些想法並不是刻意產生的,大概是習慣成自然,我總會有亂七八糟的想法,而這些想法慢慢變成我的思考。
三、外部渠道
內部的素材總有一些狹隘性,一個人的思考畢竟有限,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搜羅外部渠道的素材。
我把外部渠道分為四類:
社交類(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
社群類(豆瓣、知乎、貼吧、微信群、知識星球);
信息類(本地論壇網站、今日頭條等、微信公眾號、百度、新聞類網站);
線下類(書籍、頭腦風暴)。
1.社交類
我們先來說說社交類,我們生活工作中,接觸最多的外部渠道,可以包括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等。
微博是培養熱搜的天然土壤,最近流行什麼,熱點是什麼,幾乎都能在微博找到。
我們最好給微博分一下組,這樣的好處是,搜尋素材的時候能夠提高效率。
然後多關注一下微博的熱門話題,若是好幾天持續上熱搜,那麼或許就能成為下一個熱點。
像最近《長安十二時辰》特別火,但我的微信朋友圈有些悄無聲息,不過微博里的消息卻熙熙攘攘,我就寫了一篇《從長安十二時辰》,看IP營銷爆款打造!一定程度上,算是蹭個熱點,保證自己的輸出。
不過對於微博,我覺得做民生類的新媒體可能收貨會更大!
以前我做民生的時候,幾乎一半的素材都來源於微博,哪裡有消費矛盾,哪裡有投訴侵權,哪裡有路怒沖突……微博的時效性還是很強的。
另外,我們可以多使用微博的搜索功能,利用關鍵詞,往往能搜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素材來。
微信及朋友圈也是我們常用的素材來源地。
微信作為一款親朋好友間的聊天工具,你與朋友的對話中,就可以獲得很多素材。
像前陣子閨蜜像我推薦《魔道祖師》的廣播劇,我第一次知道了貓耳FM這個二次元的APP,從而去了解了Z時代,寫出了《比《陳情令》更火的,是Z時代下的耳朵經濟!》不管文章有沒有得到發表,至少是對素材的一次運用和總結。
而微信朋友圈也是個大寶藏,同行間的消息、朋友間的感悟,要知道,對於新媒體來說,朋友圈就相當於你的用戶群,是你能直接溝通到的用戶,他們的信息一定程度上就是共情爆款文的來源地。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的朋友圈肯定有些微商吧?
有的微商已經做出了規模,有些微商泯然眾人,這個時候,你就會想,拉開微商距離的關鍵因素是什麼?為什麼有的微商成功了,有的微商失敗了?為什麼別人做微商都成功了,你卻一單都成交不了?
你看,這不就有很多可寫的點了嗎?
要搜集素材,抖音也是不可錯過的,並不是說用抖音里的視頻來直接作為素材,而是看抖音的內容。
不僅是新媒體,做活動的也可以經常從抖音上找到靈感。
像抖音的同款泡泡機、抖音的眼疾手快游戲,受到了各家活動運營的青睞,我們公司搞的了水嘉年華活動里,就都用到了這些。
如果想寫的話,說不定還能寫類似「我是怎麼從抖音挖到策劃的創意點子的」,「抖音里都藏著哪些行業的寶藏」為題的文章……
所以啊,刷抖音不可怕,毫無目的的刷才可怕,只要刷的好,抖音也能變成我們的素材庫不是嗎?
2.社群類
社群類主要是指個性較強,標簽明顯的一些渠道,包括但不限於豆瓣、知乎、貼吧、微信群、知識星球。
豆瓣、知乎、貼吧其實類型都差不多,只是標簽不同而已,知乎相對於較專業,話題也較多;豆瓣偏向於小清新;貼吧的各種聲音較多。
你可以根據你所需要的去搜索,也可以熱點帖子里找靈感。
比如你登陸知乎首頁,可以看到類似「工作後,你悟出什麼職場道理?」「怎樣改變自身的討好型人格?」的話題,每一個都可以成為你寫文章的選題.
作為新媒體行業,有什麼職場道理,職場黑話?作為運營者,怎麼與用戶建立平等互利關系,改變討好型人格?是不是就可以寫出很多了呢?
如果你自身有想法,知道自己想要寫什麼,那麼就可以直接使用搜索功能,看看大家都是怎麼說的。
其實我們用到最多的社群大概就是微信群了吧。
就我自己來說,常用的微信群就有25個,每天會定時關注一下群消息,畢竟這也是素材的來源地啊!
大家的觀點也好,討論的話題也好,只要你發現有亮點,一定要及時記錄下來,這都將成為你的素材。
比如前陣子,在一個群里,大家談論35歲會是什麼樣子?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寫一篇,「新媒體人的35歲會是什麼樣」或者「35歲的新媒體人還活著嗎」,你看,想要源源不斷地寫出文章來,是不是也不難呢?
3.信息類
信息類比較好理解,以主要獲取信息為主,包括但不限於本地論壇網站、今日頭條等、微信公眾號、百度、新聞類網站等。
我個人經常看的除了微信公眾號,就是今日頭條,你會發現,如果現階段流行什麼,今日頭條里的這類文章數量就會激增,一定程度上,算是熱點的預測器吧。
微信公眾號也是如此,形形色色的內容,從標題到內容到底部的互動留言,都是你可以獲取信息的地方。
另外,騰訊網、搜狐、網易、一點資訊……這些新媒體,也是不可錯過的素來來源地,像第三方的西瓜集、新媒體管家、搜狗等,都是搜羅的核心便捷點。
這些渠道,或許在獲取靈感上有所欠缺,因為當這些渠道發文的時候,代表你已經慢了一步了,所以更多的是素材的收集,除非你有和別人不一樣的視角。我們要做的,是在平時的時候就注重記錄和搜落,未雨綢繆總比臨陣磨槍要好的多。
4.線下類
除了線上,線下類的渠道也不能錯過,一般可見的就是書籍和頭腦風暴。
像書籍,我經常會看一些專業上的書,你一旦看了一本書,至少你能寫出一篇讀書筆記,不是嗎?像我前陣子看了《文案變現》,馬上就寫了一篇「如何讓你的文案更值錢?讀《文案變現》之感」。
我很贊同粥左羅老師說的,因為線上的渠道太公開太迅捷,所以書籍往往會成為我們彼此拉開距離的方式。像《影響力》、《引爆點》、《烏合之眾》、《瘋傳》等書,裡面的觀點被各大作者引用,成為一篇文章的亮點。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不假。
線下還有一種方式也很好用,那就是頭腦風暴。
我還記得去年采訪一個民宿的老闆,聊天的時候說起如何引流的問題,講到一個沉錨效應。
通常來講,人們在作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而用一個限定性的詞語或規定作行為導向,達成行為效果的心理效應,被稱為「沉錨效應」。
這次聊天,讓我獲得了新知,在完成工作的時候,順便也開闊了思路,有了一些新的素材和想法。
可見頭腦風暴並非要在會議室一板一眼地暢所欲言,多接觸人,聽聽別人的儲備,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總結
列賓先生說過: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從內部渠道與外部渠道找靈感,確定選題,搜羅素材,就不愁沒有東西可寫了。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
內部渠道:個人經歷、個人作品、個人思考
外部渠道:社交渠道、社群渠道、信息渠道、線下渠道
總而言之呢,注意平時的積累,最好每天寫點行業相關的小心得,雖然很難堅持,但能做一天是一天。
然後外部一些刺激你頭腦的信息要及時記錄下來,哪怕只是一個突然想到的選題題目,都可以寫下來。
希望我的小經驗,能夠給「不知道寫什麼」的新媒體運營者提供一些方法和方向。
6、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怎麼找寫作素材
對於自媒體來說,很多人已經知道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載體,能夠很好的傳遞信息,快速打造自己的名氣,那為什麼很多人沒有行動呢?
其實不是很多人沒有行動,而是很多人已經行動,最後的結果是,發現寫了一段時間沒有什麼可以寫了,經常造成這樣的尷尬局面,導致很多人沒有辦法長期輸出價值。
對大部分人來說,寫可能不是最大的難題,反而有好的寫作素材,常常是自媒體人最為頭痛的方式,這是一個共性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你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相信很多正在做自媒體的人也同樣遇到這樣的問題,這不是什麼特別難以克服的問題。
這個時候,真正決定誰最終能夠堅持下去的是素材,這樣就會導致一段時間之後,一部分人沒有找到尋找好素材的方法,自然就放棄了自媒體的運營。
另一波人堅持下來了,這波人也擔心這個問題,不過他們不斷地需找方法,每天仍然在堅持輸出內容,那麼自己實在不知道寫什麼的時候,就寫為什麼沒有素材可以寫。
有時候,變則通,一步步走著,慢慢就會發現很多方法。
我分享幾種找素材的方法,供你在自媒體寫作的時候,可以去借鑒。
第一,當你實在沒什麼可以寫的時候,你可以去當地最大的圖書館,找到早些時候的書籍,然後閱讀書籍,從書中提煉關鍵詞,找到一些和你自己做自媒體的方向比較一致的素材,對這一素材進行創作。
有了一個、兩個核心的觀點,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圍著這兩個核心的觀點,去百度、谷歌做市調,可以找到對應這個兩個核心觀點的故事,把這些故事用自己的語言插入文中,把所有的都串聯起來就好了,基本上一篇文章就搞定了。
第二,你可以直接去找與你的自媒體定位相近的自媒體大咖,直接去閱讀他所有的文章,把其中很多你認為自己可以寫好的觀點給摘錄出來,這樣就把這些觀點可以作為你以後寫作的素材,不能直接把他的內容復制粘貼,這就沒有價值了。
當你找到這些觀點之後,你需要用自己的大腦進行二次加工,深度潤色。沒有想關故事和其他素材,然後在通過百度,直接通過關鍵詞去搜索,就能找到很多素材,用觀點+素材就可以開始操作寫文章了,其中可以放入一部分自己的觀點,讓你自己的思想融入文章之中,其實很多大咖剛剛開始何嘗又不是這樣去創作的呢。
第三,你還可以去找到把與自己所做的主題相關的視頻和音頻內容找到,然後通過軟體進行轉換成文字,找出其中核心的觀點,優質的故事,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素材庫。
當你沒有素材的時候,就可以隨時調用這些素材庫,只需要把素材+觀點進行整合,通過自己的大腦進行二次加工,而且你學習的東西多了,你寫作水平自然也會上升,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關鍵的是,你需要不斷的寫,不斷輸入內容,再通過文章形式輸出內容,這樣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自然就不會缺乏素材。
第四,你每次出去的時候,你需要細心留意身邊所觀察到一切有價值的信息,不乏也可以去關注廣告,很多有價值的廣告裡麵包含了很多寫作的素材,時刻注意觀察,把你的看到的、聽到的這些內容,是否適合放到文章里,這就是所謂的處處留心皆學問。
第五,對於英語比較好的自媒體玩家,你可以直接把很多國外的內容翻譯,然後同樣利用自己的觀點,加上國內的素材,進行潤色成一篇文章,這個方式非常好,即使你把其中很多篇幅摘錄過來,很多網站也很難去判斷是不是原創。
這個方式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但是對於很多來說,英語可能是一個門檻,很多人可能學習過英語,但基本上都是考試英語,脫離了考試,基本上就不會考慮用英語。
所以,這個方式對很多人來說,反而是一種門檻,這樣就不要勉強自己了。好好的去實踐前面的四種方式就很好了,這就是一種好習慣。
第六,當你選擇一定行業之後,你決定在這個行業的里做自媒體,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訪談錄的形式也可以,你僅僅只是做了一個傳遞者,訪談的對象本身就會自帶內容,自帶素材。
直接去訪談你行業的大咖、小咖們,讓他們通過你的媒體講出他們的故事,這樣素材、內容、觀點什麼都有了,你只是做了一個簡單整理者,不過傳播出去之後,你就收獲了粉絲,這是不用質疑的。
楊瀾訪談錄、魯豫有約、各個電視台的財經訪談、央視的對話節目、開講啦、真人秀、基本上都是有人來創造故事、內容,媒體本身是不生產內容的。
7、怎樣獲取多媒體素材
多媒體課件素材,大致可以分為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聲音)、視頻、動畫等幾種主要形式。
一 文本素材的獲取與處理
文本素材通常以文件文本保存,常見格式有: txt文件、doc文件、rtf文件、wps文件和 pdf文件等。
文件的輸入通常使用鍵盤,也可手寫輸入等。
通常文本素材來源於所學的教材與資料、網站等。
一般情況下,網頁文本內容可以選擇直接復制下來,或者直接保存為網頁文件或者文本文件。
特殊字體或藝術字可以用抓圖工具抓取後進行圖片化處理後再使用。
二 圖形圖像素材的獲取與處理
圖形圖像素材的格式一般為: .jpg、.bmp、.gif、.tiff、.png等,目前採集圖形圖像素材的方法非常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七種:
1.屏幕捕捉或屏幕硬拷貝
利用 HYPERSNAP或者 Snagit等屏幕截取軟體,可以捕捉當前屏幕上顯示的任何內容。也可以使用 Windows提供的 ALT+PRINTSCREEN,直接將當前活動窗口顯示的畫面置入剪貼板中。
2.掃描輸入
這是一種常用的圖像採集方法。如果我們希望把教材或其他書籍中的一些插圖放在多媒體課件中,可以通過彩色掃描儀將圖掃描轉換成計算機數字圖像文件,對這些圖像文件,還要使用 Photoshop進行一些諸如顏色、亮度、對比度、清晰度、幅面大小等方面的調整,以彌補掃描時留下的缺陷。
3.使用數碼相機
隨著數碼照相機的不斷發展,數字攝影是近年來廣泛使用的一種圖像採集手段,數字照相機拍攝下來的圖像是數字圖像,它被保存到照相機的內存儲器晶元中,然後通過計算機的通訊介面將數據傳送到多媒體計算機上,再在計算機中使用 Photoshop、 isee等軟體進行處理之後應用到我們製作的多媒體軟體。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方便、快速地製作出實際物體例如旅遊景點、實驗儀器器具、人物等的數字圖像,然後插入到多媒體課件中。
4.視頻幀捕捉
利用超級解霸、金山影霸等視頻播放軟體,可以將屏幕上顯示的視頻圖像進行單幀捕捉,變成靜止的圖形存儲起來。(鏈接到豪傑解霸截屏頁面)如果電腦已裝有圖像捕捉卡,我們可以利用它採集視頻圖像的某一幀而得到數字圖像,這種方法常用在當需要把其他多媒體課件中的視頻截取出來用在我們製作的多媒體軟體中。這種方法簡單靈活,但產生的圖像質量一般難以與掃描質量相比。
5.光碟採集
目前很多公司、出版社製作了大量的分類圖像素材庫光碟,例如,各種植物圖片庫、動物圖片庫、辦公用品圖片庫等,光碟中的圖片清晰度高、製作精良,而且同一幅圖還以多種格式存儲,這些光碟可以在書店等處買到,從素材庫光碟中選擇所需要的圖像是一條捷徑。
6.網上下載或網上圖片庫
網路中提供了各種各樣非常豐富的資源,特別是圖像資源。對於網頁上的圖像,我們可以通過把滑鼠放在所需的圖片上按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另存圖片選項把網頁上的圖片下載存儲在本地機中使用;而對於有些提供了素材庫的網站,都提供了圖片下載工具我們便可以直接把素材庫中的圖像素材下載到本地機中使用。
7.使用專門的圖形圖像製作工具
對於那些我們確實無法通過上述方法獲得的圖形素材,就不得不使用繪圖軟體來製作。常用的有 FreeHand、Illustrator、 Careldraw等,這些軟體中都提供了強大的繪制圖形的工具、著色工具、特效功能(濾鏡)等,可以使用這些工具製作出我們所需要的圖像。
三 音頻素材的獲取和處理
課件中的音頻,一般為背景音樂和效果音樂,其格式多為 WAV、SWA、MIDI、MP3、CD等幾種形式。
音頻的獲取途徑,一是素材光碟;二是資源庫;三是網上查找;四是從 CD、VCD中獲取;五是從現有的錄音帶中獲取;六是從課件中獲取。
對於音頻的處理,可以有很多種方法,這里介紹幾種實用的操作方法:(1)用系統自帶的錄音機編輯聲音文件;(2)用超級解霸軟體的超級音頻解霸編輯聲音文件;(3)用其他的音頻轉換軟體編輯聲音文件。
四 視頻素材的獲取和處理
視頻素材的格式一般為: .wmv、.avi、.mpg、.rm、.flv等。
視頻素材的獲取主要是從資源庫、電子書籍、課件及錄像片、 VCD、DVD片中獲取,從網上也能找到視頻文件。資源庫、電子書籍中的視頻資料可以直接調用,課件中的視頻文件一般也放在 exe文件之外,不會和 exe打包在一起,也可直接調用。錄像片中的資料可用採集卡進行採集,若無此設備,可在 VCD製作店進行加工,把錄像資料轉變為 MPGE格式或 AVI格式,刻錄後進行使用。 VCD可直接用超級解霸處理,但要注意, DVD格式(MPGE4)在 Authorware中無法直接使用,要安裝 MPGE4轉換軟體,轉換格式後才可以正常使用。
總之,素材的收集與處理,要運用多個軟體多種形式。其軟體與方法,不一定非用哪個不可,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的環境來決定如何處理,以求用最經濟最方便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效果。
8、做新媒體如何找到好材料?
現在新媒體做原創是趨勢,現在各大平台都在鼓勵原創,打擊搬運。
大多數人創作不了原創優質內容,基本都是因為缺乏寫作素材,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好的寫作素材,即便文筆再好,也無從寫起。
找素材的話,有幾種方式可以參考一下:
通過百度風雲榜
通過微博熱搜
通過抖音熱搜
多與粉絲互動(在發布自己原創視頻之後,可以多與一些用戶粉絲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抓住他們的心理,將這些整理歸納下來,作為下次分享的素材)
通過閱讀行業專業書籍
自己的心得感悟
做新媒體最主要的是自己去尋找資源熱點,自己要有所創新,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9、如何搜索自己想要的素材?
素材好的是不放出免費的,如果你自己真的想玩創意就自己動手製作自己想要的素材。我也是做這方面的工作,因為每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後只有自己親自動手來製作。不用在去網上搜來搜去了。學會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
10、如何搜集新聞素材?
采訪,是記者挖掘、捕捉新聞素材,觸發新聞靈感的必要途徑,也是新聞記者最基本的社會活動之一。而要想拿出價值較高、不同凡響的新聞作品,除記者自身必須具備高超的寫作技巧外,關鍵還在於采訪必須深入。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試圖將采訪實踐中的體會和實踐作一番探討,願以淺見請教同仁。
新聞是新近發生、正在發生或將要發生的事實報道。這就從客觀上決定了記者必須深入客觀地進行采訪,完整准確地反映新聞事實。深入采訪有它獨特的優點。
一、 靈活性
所謂靈活性,是指不拘一格、自由靈活、深入采訪方式的多元化。在深入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可根據采訪內容和需要,自由選擇采訪角度和方法,或先聽、或先問、或先看,多途徑、多方式獲得特殊新聞材料。
二、 真實性
只有深入現場、深入一線、深入基層,進行深層采訪,才有可能獲取原汁原味、真實可信的新聞素材,有效避免和克服失實報道。
三、 典型性
深入采訪可以使記者廣交朋友,擴大新聞信息渠道,達到開闊視野,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發現鮮活生動典型的重要新聞。
四、 及時性
直接深入實際進行采訪,可以以快取勝,從中及時發現別人不易發現的東西,克服「繞彎子、兜圈子」的弊端,從而通過快速高效的途徑,及時將新聞事件傳播給媒體受眾讀者。綜合上述幾點,深入采訪確有著一般采訪無可比擬的優點。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采訪深入呢?
首先要一竿子插到底。一般講,采訪形式不外乎以下幾種:指派式;邀請式;由頭式。除此之外一般以記者自行選擇采訪對象為主。采訪就好比到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尋找寶藏一樣,只有沉下去「抓」,沉下去「找」,才有可能挖掘到新鮮感人和有價值的東西。有句話說得好,新聞采訪就象拿筷挑面條,沉到底,靠邊擠,慢慢提。不論廣播記者也好,還是電視、報刊記者也好,一個最終目的都是要拿到好新聞,獲取好素材,讓聽眾、觀眾、讀者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發,從而明白事理。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多途徑介入,多形式深入,多層次挖掘,去發現生活中最新鮮、最感人、最生動、最有趣的新聞事件。搜集新聞素材就像奸商一樣貪得無厭,角度選擇就像稅吏百般挑剔,獨辟蹊徑,洞幽顯微,溯本求源,力爭做到采訪面廣,選擇性強,搜集到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筆下皆無的新聞素材,這樣才能使新聞報道鮮活有趣、生動感人,吸引受眾讀者。
其次,要學會觀察。善於觀察,正確運用觀察是采訪中深挖新聞內涵的有效途徑。有時我們要采訪一件事、一個人、一個單位,或者幾件事、幾個人、幾個單位的基本材料已經很具體了,這是不是就算深入了呢?我看也未必。觀眾、聽眾、讀者要全面准確地了解事物真相,觀察則是記者采訪活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從感性實踐到理性認識,從量變到質變,從片面到全面,從膚淺到深入,認識深化要有一個過程,而問題的發生發展卻常常帶有偶然性。記者通過對被采訪對象的語言、行動及周圍環境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不僅可以充實記者的采訪內容,促使記者去思考,而且還可以透過某一現象,發現挖掘深層次最本質的東西,從而寫出更具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新聞。如果不深入觀察了解,偏聽偏信,可能就會出現虛假新聞,誤導聽眾、觀眾和讀者。記者要敢於沖破表面現象,學會多角度、全方位觀察,細心研究,反復思考,力求看得真切,聽得仔細,虛心傾聽多方面的不同意見,自覺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完整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不要人雲亦雲、道聽途說,以免發生失實報道。
第三,要做到宏觀采訪與微觀采訪相結合。要達到宏觀和微觀有機統一,就要正確掌握「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采訪方法。「由此及彼」是通過事物外部聯系,在比較中探尋事物內部規律,這里是指聯想性;「由表及裡」是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在研究中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徵,這里是指思考的深入性。有人說,采訪在問、聽、看、訪的基礎上,進行整體全面的宏觀采訪,就算深入了。依筆者之見,這只能算進行了一半的采訪工作。實踐告訴我們,在宏觀采訪的基礎上,還必須有意識、多側面、多角度進行微觀采訪,進一步增強采訪工作的徹底性和完整性。從而使采訪到的素材更具體、更完善、更典型、更生動。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樹立求真務實的態度,注重全方位進行調查研究,不當「采訪長官」,不當「天外來客」,勇於同被采訪對象交朋友,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宏觀看微觀,從宏觀中著手,在微觀中探尋,最終使采訪活動達到宏觀與微觀相得益彰、辨證統一。
第四,要勤於動腦,注重思考。「新」是新聞最本質的特徵,深層思考,則是獲取好新聞的前提條件。深層采訪時,搜集新聞要抓住一個「新」字,著眼一個「深」字,既要廣泛收集了解各種新聞素材,又要勤於動腦,在思考中捕捉和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同時還要有吃苦奉獻精神。有人說,記者采訪就像蜜蜂釀蜜般辛勤繁忙。職業特點決定了記者必須經常不斷地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吃得萬般苦,方得甘甜果。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克服呆板教條的采訪模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心琢磨,勤於思考,有分析、有思考。手頭采訪的素材多了,家底厚實,用時信手拈來,好中選優,優中選最,從而使采訪到的新聞擲地有聲,呼之欲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要想拿出好新聞,好作品,就要有求實的態度,吃苦的精神,辨證的觀點,正確了解現象和本質的關系,力求看得仔細,聽得認真,採得准確,謹慎認真地對待每一次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