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運營如何入門?有沒有系統的學習方法?
利用「新媒體」平台,以內容為核心手段,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獲取有利於企業盈利的「潛在銷售線索」。那麼,對於小白來說,如何開啟新媒體運營之路,請看以下指南。
一、新媒體運營的目的品牌建設
建立品牌文化與形象
培養用戶認知,忠實度
引流轉化
拉新引流,轉化
用戶維系
提高活躍,留存,延長生命周期。
(2)內容型自媒體:流量,廣告變現
二、新媒體平台目前新媒體平台有很多,如果產品處於冷啟動階段,建議採用多渠道宣傳,重點渠道重點維護的策略。
微信:
針對已關注的粉絲形成一對多的推送,新媒體的主戰場。
微博:
微博較微信更為開放,互動更加直接,推送不受數量和時間的限制,形式多樣,並且因其開放性而容易造成爆炸式的傳播效果。
資訊類:
源於傳統新聞門戶的模式,在內容訂閱機制上加以創新,通過用戶行為軌跡及大數據分析,實現對內容、人群的精準推薦。優勢是創作者無需一定的用戶關注量,通過優質的內容便實現大量推薦量。
問答平台類:
用戶定位更加精準,流量質量更高。
直播、視頻類平台:
短視頻崛起;直播——代入感強,與用戶溝通及時。
七、指標字典
(1)用戶相關
新增關注用戶數/粉絲數
取消關注用戶數,取關率
凈增關注人數
累計關注人數(訂閱量)
用戶來源渠道
用戶性別,年齡,星座,語言,省份,城市,學歷,職業,終端機型
用戶粉絲量級(微博)
用戶興趣標簽
(2)內容相關
內容類型——文章,視頻,直播
內容發布數
文章閱讀量
評論量、評論率
轉發量、轉發率
點贊量、點贊率
收藏量
原文閱讀量(微信),短鏈點擊量(微博)
送達人數(微信)
圖文轉化率(微信)
朋友圈二次分享(微信)
公眾號會話閱讀量、朋友圈閱讀量(微信)
詞頻
文章標簽
(3)個別平台的自有指標
覆蓋度,活躍度,傳播力,影響力(微博)
頭條號指數
一點號指數
企鵝號指數
網易號指數
痛點1:數據整合
新媒體平台多,賬號多,數據多而且分散。運營人員在製作周報、月報時要花費大量時間登錄各種後台,手動下載數據報表再進行整合,既浪費時間又增加成本。
解決方案: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數據管理平台,可以將不同渠道上分散的數據整合到一起,用壹看板管理平台來舉例,一鍵對接多個渠道,數據口徑統一,數據及時更新。生成報表簡單快捷,不需要任何技術知識,一個看板即可看到所有平台數據。
痛點2:對受眾不夠了解
用戶是誰?在哪裡?有什麼特點?
解決方案:對用戶畫像,了解用戶屬性。幫助運營人員針對用戶特點產出內容,即時通過數據驗證。
痛點3:如何選題?如何排期?
用戶喜歡什麼樣的文章?那種類型的內容更受歡迎?什麼樣的標題可以吸引流量?何時發文章是最佳時間?
解決方案:根據文章內容類型標簽,分析引流情況,了解用戶興趣點;將文章閱讀量和標題關鍵字聯系起來,了解哪些詞更奪人眼球;分析哪些時間段的閱讀量高,科學排期。
痛點4:各媒體平台的特點不同,如何有針對性的運營?
平台的多樣化導致運營方式的多樣化,如何了解不同平台的特點,做精細化運營?
解決方案:將文章內容、受眾特點與媒體平台交叉分析,了解不同平台用戶特性。針對不同渠道做針對性內容。
最後,希望本指南能幫助運營小白們快速掌握運營技能,早日走上人生巔峰!
2、新人如何做好自媒體?
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新媒體,可真正做起來的人鳳毛麟角,那到底什麼原因呢?因為沒有收入作為支撐,那如何才會有收入呢,需要有個全方位的認知。
首先,了解新媒體未來發展趨勢,把握好未好戰略,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30.8小時,較2018年增長3.2個小時:
1、內容體裁創新,垂直細分領域仍是藍海:
1.1、體裁創新:短視頻爆發,條漫等新的體裁興起,創作者內容表達方式更加多元。
1.2、垂直細分領域仍是藍海:差異化需求推動內容細化,細分領域不斷涌現出新的優質創作者。
2、創作者規模持續增加,下沉市場體量增長。
2.1、創作者規模持續增加:以微信公眾號為例,截至2020年初,創作者數量已超過2000萬。
2.2、下沉市場體量快速增長:短視頻的爆發帶來了三四線城市用戶數量的顯著增長,2019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短視頻用戶數佔比過半,達53%。
3、變現方式更加多元,直播電商成變現新選擇。
3.1、變現方式更加多元:從早期以平台激勵和廣告為主,發展為廣告、電商、內容付費等多種變現方式。
3.2、直播電商成為創作者變現新選擇:從主播出圈銷售屢創新高,直播電商潛力展現。
3.3、變現場景更寬:通過打造私域流量,探索私域場景下的電商、知識付費等變現新方式。
4、政策引導平台守門,引導行業內容生態。
4.1、內容監管已由“監管為主,平台配合”,過渡到“政策引導,自我把關”:平台通過發展智能審核技術,成立人工審核專業團隊,完善內容監管功能,公示處罰結果等舉措,引導內容正向發展。
其次,做好新媒體運營!高瓴資本運營合夥人干嘉偉這樣說,戰略,就是要做正確的事。運營,是正確的做事以實現戰略。一個企業最核心的能力是,做同樣的事情,你比別人做得更好。如何做好新媒體運營,它的模式細分為:
1、內容運營:從業人員通過新媒體渠道,用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創作,將個人價值或企業信息呈現在個人面前。
2、活動運營:根據目標,價值制定一系列措施。
3、用戶運營:畫像、用戶、周期。
4、數據運營:制定策略,分解指標,執行標准,數據分析。
關鍵,懂得新媒體運營才是關鍵,助你快速實現價值,五大模式提升運營效率:
1、流量支持。
1.1、流量傾斜:官方推薦,智能推薦加權,推人卡片等渠道流量傾斜,流量支持政策。
1.2、推廣位支持:開屏推廣,內容推送等爆光資源。
2、數據分析。
2.1、用戶數據:詳細的粉絲畫像、粉絲標簽。
2.2、傳播數據:打開率、完播率等多維度傳播數據。
2.3、收益分析:廣告收益、贊賞收益等。
3、運營功能。
3.1、互動功能:粉絲抽獎,評論管理等工具。
3.2、編輯功能:排版工具,編輯模版等。
3.3、其他功能:智能優化工具。
4、運營指導。
4.1、運營手冊:官方給予帳號入駐、內容發布、帳號矩陣管理等方面的指導。
4.2、運營分享:通過創作者社群,創作者學院,建立溝通渠道,交流優秀運營經驗。
5、品牌打造。
5.1、行業活動:舉辦各類行業會議,主題活動,提高創作者曝光度。
5.2、視頻節目:針對創作者定製視頻節目IP,提升創作者品牌形象和全網影響力。
重點,打造好新媒體的變現模式,如下:
1、圖文變現模式。
1.1、廣告變現:通過內容閱讀量獲取的頭條廣告與自營廣告。
1.2、知識付費:優質付費圈子、優質付費專欄。
1.3、圖文內容帶貨:在圖文內容中插入商品卡,比如微條帶貨與圖文帶貨。
1.4、其他變現形式:贊賞,如果用戶覺得作者的內容很好,就可以對作者進行打賞,作為用戶對作者內容的肯定和對作者的鼓利;服務變現,平台為廣告主提供內容服務獲取利益;平台簽約、獎勵計劃,比如千人萬元與青雲計劃。
2、短視頻變現模式:短視頻帶貨邊看邊買,短視頻廣告變現(插入商品卡)。
3、直播變現模式:直播帶貨與直播打賞(特點:操作門檻低、社交屬性強、漲粉效率高、變現較容易。)。
4、其他變現模式:品牌變現與官方活動。
帳號定位,你是誰?在讀者心裡很容易有一個明確的人設,是做什麼給人帶來什麼。確定帳號的四個要素與作用,內容為王,形式為輔,風格決定勝負,價值觀圈定粉絲;問自己的四個問題?
1、我的專業興趣是什麼?專業/興趣
2、我擅長干什麼?特長
3、我的個性是什麼?個性
4、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思想
內容優質且原創全網首發才是關鍵,讓讀者對你的文章覺得有:實用性、趣味性、情懷性,有閱讀的興趣繼續往下讀,直至完整讀完。
當然,更多的是平時多練多學,優秀是一步步積累出來,積跬步以至千里!
3、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你知道誰是第一名嗎?
根據Vlinkage官博的公開信息,9月12日最新發布的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綜藝嘉賓部分,楊洋獲得第一,電視劇演員部分,朱一龍獲得第一。9月11日綜藝嘉賓部分,楊冪獲得第一,電視劇演員部分,仍是朱一龍獲得第一。
什麼是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
藝人新媒體指數是由Vlinkage(緯嶺傳播)創建的一套科學衡量藝人(演員)網路人氣熱度的指標。該指數根據藝人參與影視作品或節目的視頻網站點播表現、藝人社交媒體,搜索,媒體報道每日表現數據通過數據模型綜合計算得出。
也就是說一個藝人的熱度高不高,討論度多不多,關注度好不好,都能通過藝人新媒體指數略知一二。
而推出這份榜單的Vlinkage,是2012年在上海創建的國內專業視頻新媒體數據監測、營銷咨詢公司。
榜單每日都有更新,不僅涉及藝人,也涉及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綜藝等等。
通常情況下,哪個藝人的作品於哪日播出,哪個藝人在當日就更容易上榜,有緋聞傳出也是同理。
像9月12日的楊洋,就是因為在參加的綜藝《元氣滿滿的哥哥》中有出彩表現:他和王耀慶玩拍手背游戲時狂笑不止,笑到無法進行游戲躺平任打,隊友們試圖用掐人中阻止其瘋狂大笑的行為,場面十分有趣,也獲得了超高關注度,不少媒體報道了楊洋笑到擦眼淚的事件,剪輯出好玩的視頻,還整理出了楊洋憨憨表現的合集。
至於朱一龍霸榜,則得益於《親愛的自己》正在熱播,朱一龍劉詩詩上演19秒深情吻戲,超甜互動帶來相當高的討論度。
好巧不巧,《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二部也放出消息要上線了,雙劇霸屏,演技也是可圈可點,自然上榜有望,拿第一也正常。更何況《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一部是大熱劇,結局較為倉促,不少劇粉盼著更新,想必朱一龍這一次霸榜,可能不止一天兩天,盲猜接下來還會在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上拿幾個第一。
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不僅有日榜,還有年度榜單,能登上年度第一,代表著藝人的熱度全年都不差,是他們商業價值的證明,下一年會有更多的工作找上門來,更多的合作方願意向其拋出橄欖枝。
2019年的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演員部分年度前三是鄧倫、朱一龍、楊紫,男演員前三是鄧倫、朱一龍、易烊千璽,女演員前三是楊紫、楊冪、趙麗穎。
這些上榜的演員,不用細想都能隨口說出幾部爆劇:《親愛的,熱愛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長安十二時辰》、《少年的你》等等......
也算是實至名歸。
4、尋藝藝人新媒體指數排行榜出爐,大家認為誰該排在第一位呢?
尋藝藝人的新媒體指數排行榜出爐,雖然每天都有升降,但是這一個月,楊紫以超過了9分的高度高居榜首。
那麼這個新媒體指數是如何出爐的呢?原來這是為建立的中國目前最全面的藝人影視劇資料資料庫。它每天全方位實時監測1萬名藝人以及8000部電視劇,1萬部電影,500個綜藝節目的網路表現。
可以說這樣出來的真實數據和我們之間的感覺是有差異的。也就是說,我們心中認定的明星,未必會在這個排行榜上。但是在這個排行榜上的,一定是當前的流量明星。
所以說我個人的認為根本不算數。因為我無法像大數據一樣監測這么多的細節。
那麼流量明星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就是9家視頻網站的每日播放量,微博的數據,百度貼吧的數據,豆瓣的數據,搜索的數據,綜合的有一套計算指標。而這樣算出來的流量明星,主要是對藝人的影視項目資源和廣告代言有精準的幫助。
很簡單,指數高的人,也就是目前擁有相當的人氣,那麼由她們代言或者主演電視劇,一般是虧不了本的。或可以還帶來巨額的經濟效益。
所以說我個人的好惡在這種大數據面前說了不算。
而且我也觀察了一點。藝人在當前在電視劇在話題熱度,在綜藝節目都有上好的表現,才能維持熱度。這就意味著做藝人的也非常辛苦。
在30天排行榜上,楊紫肖戰,王一博,楊洋 鄧倫,李現都名列前列。這的確也囊括了當前紅紅的幾個藝人。
說實話作為觀眾喜歡電視劇的質量,來評定一個演員或者藝人,但顯然,在這種指標面前,那是說了不算的。
所以我喜歡的說了也白說!
5、新媒體運營績效考核
1、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2、創業項目啟動前期可能雜事會比較多,比如產品研發、產品測試、市場推廣資源和物料准備等。所以趣營銷網的建議是等產品過了試運營期來定目標和KPI,我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每天都會去盯數據,所以不設置目標和KPI總覺得不舒服。
3、創業初期各個部門的KPI考核盡量簡單點,別搞一大堆薪酬激勵的事情,實在點,完成多少給多少現金。比如新媒體運營的KPI,月關注粉絲目標是多少?完成和未完成目標能拿多少?
4、以下以微博和微信為例:微博考核指標:微博營銷涉及的數據大致有微博信息數、粉絲數、關注數、轉發數、回復數、平均轉發數、平均評論數。微博信息數:每日發布的微博數量(條/天)。平均轉發數:每條信息的轉發數之和/信息總數量,一般計算日平均轉發數或月平均轉發數(次/條),平均回復數原理類似。
5、平均轉發數(評論數)與粉絲總數和微博內容質量相關,粉絲總數越高,微博內容越符合用戶需求,轉發數和評論數就會越高。所以這個數據可以反應粉絲總數、內容和粉絲質量的好壞。粉絲基數越大,理論上轉發會提高,內容越契合用戶,或者粉絲中你的目標人群越多,這個數據都會上升。以A公司品牌微博為例,4月1日只有1.4萬左右,5月結束有2.6萬!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4、5月的增長情況,兩個月的粉絲增量差不多,微博信息數量5月增加36%,但是轉發總數增長近100%倍,評論增長了64%,搜索結果數也是增加了。
6、應該說針對4月的微博內容分析之後,5月份作了一些調整,更加註重用戶需求,所以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微博的平均轉發數和回復數都上升了,可以說明該微博5月份比4月份是有進步的,而且搜索結果數直接增加曝光率,說明了營銷效果。
6、尋藝藝人新媒體指數排行榜出爐,楊紫位居第一和大家的期望一樣嗎?
所謂尋藝藝人新媒體指數,說穿了就是流量明星的熱度。
它是創造的一套科學衡量藝人演員網路人氣的一個指標。每日全方位實時監測1萬米一人,8000部電視劇,1萬部電影以及5000個綜藝節目的網路表現。
具體的說來也很簡單。每個演員參演的電視劇每日播放量,演員的微博數據,演員的貼吧數據,豆瓣數據,搜索數據。
那麼其實也就是說,哪一個明星在現一階段他的電視劇播放量,他的話題量最大,他就有可能晉升在前幾名。
關於楊紫,我們也知道,這位在《家有兒女》中扮演女兒的小童星,靠著自身的努力,打拚在當下的娛樂圈。最近她的《親愛的熱愛的》電視劇是相當的火的。在網路上還有我的莫格利男孩也在熱播。而且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中,她也有上好的表現。再加上她本人干凈清爽,沒有太多的流言蜚語,深受觀眾和粉絲的喜歡。
所以她的綜合熱度指標很高。雖然有很多人,並不認同楊紫非常的優異,但是各樣的數據都指明了她是當下最紅的流量明星之一。
而許多廣告公司也會根據藝人新媒體的指數,定一下廣告費用。
這應該說是楊紫最紅火的一段時間。希望她好好的把握,拿出更有說服力的作品。
雖然新媒體指數也成為許多人所詬病。因為商業氣息太濃了。但無可否認它是一個比較科學的流量指標。如果我是一個商業運營者我會考慮,我的代言在新媒體指數排行高的人中間選擇。這意味著自己的廣告投入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