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流行指標對新媒體技術

流行指標對新媒體技術

發布時間:2020-11-08 21:52:14

1、新媒體運營如何入門?有沒有系統的學習方法?

利用「新媒體」平台,以內容為核心手段,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獲取有利於企業盈利的「潛在銷售線索」。那麼,對於小白來說,如何開啟新媒體運營之路,請看以下指南。

一、新媒體運營的目的
(1)企業型

品牌建設

建立品牌文化與形象

培養用戶認知,忠實度

引流轉化

拉新引流,轉化

用戶維系

提高活躍,留存,延長生命周期。

(2)內容型自媒體:流量,廣告變現

二、新媒體平台

目前新媒體平台有很多,如果產品處於冷啟動階段,建議採用多渠道宣傳,重點渠道重點維護的策略。


三、各個平台的特點及服務企業的功能


微信:

針對已關注的粉絲形成一對多的推送,新媒體的主戰場。



微博:

微博較微信更為開放,互動更加直接,推送不受數量和時間的限制,形式多樣,並且因其開放性而容易造成爆炸式的傳播效果。


資訊類:

源於傳統新聞門戶的模式,在內容訂閱機制上加以創新,通過用戶行為軌跡及大數據分析,實現對內容、人群的精準推薦。優勢是創作者無需一定的用戶關注量,通過優質的內容便實現大量推薦量。


問答平台類:

用戶定位更加精準,流量質量更高。


直播、視頻類平台:

短視頻崛起;直播——代入感強,與用戶溝通及時。


四、新媒體運營階段
五、新媒體內容運營工作流程
六、新媒體運營數據指標體系


七、指標字典


(1)用戶相關

新增關注用戶數/粉絲數

取消關注用戶數,取關率

凈增關注人數

累計關注人數(訂閱量)

用戶來源渠道

用戶性別,年齡,星座,語言,省份,城市,學歷,職業,終端機型

用戶粉絲量級(微博)

用戶興趣標簽


(2)內容相關

內容類型——文章,視頻,直播

內容發布數

文章閱讀量

評論量、評論率

轉發量、轉發率

點贊量、點贊率

收藏量

原文閱讀量(微信),短鏈點擊量(微博)

送達人數(微信)

圖文轉化率(微信)

朋友圈二次分享(微信)

公眾號會話閱讀量、朋友圈閱讀量(微信)

詞頻

文章標簽


(3)個別平台的自有指標

覆蓋度,活躍度,傳播力,影響力(微博)

頭條號指數

一點號指數

企鵝號指數

網易號指數


八、新媒體痛點及解決方案


痛點1:數據整合

新媒體平台多,賬號多,數據多而且分散。運營人員在製作周報、月報時要花費大量時間登錄各種後台,手動下載數據報表再進行整合,既浪費時間又增加成本。

解決方案: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數據管理平台,可以將不同渠道上分散的數據整合到一起,用壹看板管理平台來舉例,一鍵對接多個渠道,數據口徑統一,數據及時更新。生成報表簡單快捷,不需要任何技術知識,一個看板即可看到所有平台數據。


痛點2:對受眾不夠了解

用戶是誰?在哪裡?有什麼特點?

解決方案:對用戶畫像,了解用戶屬性。幫助運營人員針對用戶特點產出內容,即時通過數據驗證。


痛點3:如何選題?如何排期?

用戶喜歡什麼樣的文章?那種類型的內容更受歡迎?什麼樣的標題可以吸引流量?何時發文章是最佳時間?

解決方案:根據文章內容類型標簽,分析引流情況,了解用戶興趣點;將文章閱讀量和標題關鍵字聯系起來,了解哪些詞更奪人眼球;分析哪些時間段的閱讀量高,科學排期。


痛點4:各媒體平台的特點不同,如何有針對性的運營?

平台的多樣化導致運營方式的多樣化,如何了解不同平台的特點,做精細化運營?

解決方案:將文章內容、受眾特點與媒體平台交叉分析,了解不同平台用戶特性。針對不同渠道做針對性內容。

最後,希望本指南能幫助運營小白們快速掌握運營技能,早日走上人生巔峰!

2、新人如何做好自媒體?

越來越多的人從事新媒體,可真正做起來的人鳳毛麟角,那到底什麼原因呢?因為沒有收入作為支撐,那如何才會有收入呢,需要有個全方位的認知。

首先,了解新媒體未來發展趨勢,把握好未好戰略,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30.8小時,較2018年增長3.2個小時:

1、內容體裁創新,垂直細分領域仍是藍海:

1.1、體裁創新:短視頻爆發,條漫等新的體裁興起,創作者內容表達方式更加多元。

1.2、垂直細分領域仍是藍海:差異化需求推動內容細化,細分領域不斷涌現出新的優質創作者。

2、創作者規模持續增加,下沉市場體量增長。

2.1、創作者規模持續增加:以微信公眾號為例,截至2020年初,創作者數量已超過2000萬。

2.2、下沉市場體量快速增長:短視頻的爆發帶來了三四線城市用戶數量的顯著增長,2019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短視頻用戶數佔比過半,達53%。

3、變現方式更加多元,直播電商成變現新選擇。

3.1、變現方式更加多元:從早期以平台激勵和廣告為主,發展為廣告、電商、內容付費等多種變現方式。

3.2、直播電商成為創作者變現新選擇:從主播出圈銷售屢創新高,直播電商潛力展現。

3.3、變現場景更寬:通過打造私域流量,探索私域場景下的電商、知識付費等變現新方式。

4、政策引導平台守門,引導行業內容生態。

4.1、內容監管已由“監管為主,平台配合”,過渡到“政策引導,自我把關”:平台通過發展智能審核技術,成立人工審核專業團隊,完善內容監管功能,公示處罰結果等舉措,引導內容正向發展。

其次,做好新媒體運營!高瓴資本運營合夥人干嘉偉這樣說,戰略,就是要做正確的事。運營,是正確的做事以實現戰略。一個企業最核心的能力是,做同樣的事情,你比別人做得更好。如何做好新媒體運營,它的模式細分為:

1、內容運營:從業人員通過新媒體渠道,用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創作,將個人價值或企業信息呈現在個人面前。

2、活動運營:根據目標,價值制定一系列措施。

3、用戶運營:畫像、用戶、周期。

4、數據運營:制定策略,分解指標,執行標准,數據分析。

關鍵,懂得新媒體運營才是關鍵,助你快速實現價值,五大模式提升運營效率:

1、流量支持。

1.1、流量傾斜:官方推薦,智能推薦加權,推人卡片等渠道流量傾斜,流量支持政策。

1.2、推廣位支持:開屏推廣,內容推送等爆光資源。

2、數據分析。

2.1、用戶數據:詳細的粉絲畫像、粉絲標簽。

2.2、傳播數據:打開率、完播率等多維度傳播數據。

2.3、收益分析:廣告收益、贊賞收益等。

3、運營功能。

3.1、互動功能:粉絲抽獎,評論管理等工具。

3.2、編輯功能:排版工具,編輯模版等。

3.3、其他功能:智能優化工具。

4、運營指導。

4.1、運營手冊:官方給予帳號入駐、內容發布、帳號矩陣管理等方面的指導。

4.2、運營分享:通過創作者社群,創作者學院,建立溝通渠道,交流優秀運營經驗。

5、品牌打造。

5.1、行業活動:舉辦各類行業會議,主題活動,提高創作者曝光度。

5.2、視頻節目:針對創作者定製視頻節目IP,提升創作者品牌形象和全網影響力。

重點,打造好新媒體的變現模式,如下:

1、圖文變現模式。

1.1、廣告變現:通過內容閱讀量獲取的頭條廣告與自營廣告。

1.2、知識付費:優質付費圈子、優質付費專欄。

1.3、圖文內容帶貨:在圖文內容中插入商品卡,比如微條帶貨與圖文帶貨。

1.4、其他變現形式:贊賞,如果用戶覺得作者的內容很好,就可以對作者進行打賞,作為用戶對作者內容的肯定和對作者的鼓利;服務變現,平台為廣告主提供內容服務獲取利益;平台簽約、獎勵計劃,比如千人萬元與青雲計劃。

2、短視頻變現模式:短視頻帶貨邊看邊買,短視頻廣告變現(插入商品卡)。

3、直播變現模式:直播帶貨與直播打賞(特點:操作門檻低、社交屬性強、漲粉效率高、變現較容易。)。

4、其他變現模式:品牌變現與官方活動。

帳號定位,你是誰?在讀者心裡很容易有一個明確的人設,是做什麼給人帶來什麼。確定帳號的四個要素與作用,內容為王,形式為輔,風格決定勝負,價值觀圈定粉絲;問自己的四個問題?

1、我的專業興趣是什麼?專業/興趣

2、我擅長干什麼?特長

3、我的個性是什麼?個性

4、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思想

內容優質且原創全網首發才是關鍵,讓讀者對你的文章覺得有:實用性、趣味性、情懷性,有閱讀的興趣繼續往下讀,直至完整讀完。

當然,更多的是平時多練多學,優秀是一步步積累出來,積跬步以至千里!

3、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你知道誰是第一名嗎?

根據Vlinkage官博的公開信息,9月12日最新發布的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綜藝嘉賓部分,楊洋獲得第一,電視劇演員部分,朱一龍獲得第一。9月11日綜藝嘉賓部分,楊冪獲得第一,電視劇演員部分,仍是朱一龍獲得第一。

什麼是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

藝人新媒體指數是由Vlinkage(緯嶺傳播)創建的一套科學衡量藝人(演員)網路人氣熱度的指標。該指數根據藝人參與影視作品或節目的視頻網站點播表現、藝人社交媒體,搜索,媒體報道每日表現數據通過數據模型綜合計算得出。

也就是說一個藝人的熱度高不高,討論度多不多,關注度好不好,都能通過藝人新媒體指數略知一二。

而推出這份榜單的Vlinkage,是2012年在上海創建的國內專業視頻新媒體數據監測、營銷咨詢公司。

榜單每日都有更新,不僅涉及藝人,也涉及正在熱播的電視劇、綜藝等等。

通常情況下,哪個藝人的作品於哪日播出,哪個藝人在當日就更容易上榜,有緋聞傳出也是同理。

像9月12日的楊洋,就是因為在參加的綜藝《元氣滿滿的哥哥》中有出彩表現:他和王耀慶玩拍手背游戲時狂笑不止,笑到無法進行游戲躺平任打,隊友們試圖用掐人中阻止其瘋狂大笑的行為,場面十分有趣,也獲得了超高關注度,不少媒體報道了楊洋笑到擦眼淚的事件,剪輯出好玩的視頻,還整理出了楊洋憨憨表現的合集。

至於朱一龍霸榜,則得益於《親愛的自己》正在熱播,朱一龍劉詩詩上演19秒深情吻戲,超甜互動帶來相當高的討論度。

好巧不巧,《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二部也放出消息要上線了,雙劇霸屏,演技也是可圈可點,自然上榜有望,拿第一也正常。更何況《重啟之極海聽雷》第一部是大熱劇,結局較為倉促,不少劇粉盼著更新,想必朱一龍這一次霸榜,可能不止一天兩天,盲猜接下來還會在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上拿幾個第一。

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不僅有日榜,還有年度榜單,能登上年度第一,代表著藝人的熱度全年都不差,是他們商業價值的證明,下一年會有更多的工作找上門來,更多的合作方願意向其拋出橄欖枝。

2019年的藝人新媒體指數榜單演員部分年度前三是鄧倫、朱一龍、楊紫,男演員前三是鄧倫、朱一龍、易烊千璽,女演員前三是楊紫、楊冪、趙麗穎。

這些上榜的演員,不用細想都能隨口說出幾部爆劇:《親愛的,熱愛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長安十二時辰》、《少年的你》等等......

也算是實至名歸。

4、尋藝藝人新媒體指數排行榜出爐,大家認為誰該排在第一位呢?

尋藝藝人的新媒體指數排行榜出爐,雖然每天都有升降,但是這一個月,楊紫以超過了9分的高度高居榜首。

那麼這個新媒體指數是如何出爐的呢?原來這是為建立的中國目前最全面的藝人影視劇資料資料庫。它每天全方位實時監測1萬名藝人以及8000部電視劇,1萬部電影,500個綜藝節目的網路表現。

可以說這樣出來的真實數據和我們之間的感覺是有差異的。也就是說,我們心中認定的明星,未必會在這個排行榜上。但是在這個排行榜上的,一定是當前的流量明星。

所以說我個人的認為根本不算數。因為我無法像大數據一樣監測這么多的細節。

那麼流量明星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就是9家視頻網站的每日播放量,微博的數據,百度貼吧的數據,豆瓣的數據,搜索的數據,綜合的有一套計算指標。而這樣算出來的流量明星,主要是對藝人的影視項目資源和廣告代言有精準的幫助。

很簡單,指數高的人,也就是目前擁有相當的人氣,那麼由她們代言或者主演電視劇,一般是虧不了本的。或可以還帶來巨額的經濟效益。

所以說我個人的好惡在這種大數據面前說了不算。

而且我也觀察了一點。藝人在當前在電視劇在話題熱度,在綜藝節目都有上好的表現,才能維持熱度。這就意味著做藝人的也非常辛苦。

在30天排行榜上,楊紫肖戰,王一博,楊洋 鄧倫,李現都名列前列。這的確也囊括了當前紅紅的幾個藝人。



說實話作為觀眾喜歡電視劇的質量,來評定一個演員或者藝人,但顯然,在這種指標面前,那是說了不算的。

所以我喜歡的說了也白說!

5、新媒體運營績效考核

1、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2、創業項目啟動前期可能雜事會比較多,比如產品研發、產品測試、市場推廣資源和物料准備等。所以趣營銷網的建議是等產品過了試運營期來定目標和KPI,我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每天都會去盯數據,所以不設置目標和KPI總覺得不舒服。

3、創業初期各個部門的KPI考核盡量簡單點,別搞一大堆薪酬激勵的事情,實在點,完成多少給多少現金。比如新媒體運營的KPI,月關注粉絲目標是多少?完成和未完成目標能拿多少?

4、以下以微博和微信為例:微博考核指標:微博營銷涉及的數據大致有微博信息數、粉絲數、關注數、轉發數、回復數、平均轉發數、平均評論數。微博信息數:每日發布的微博數量(條/天)。平均轉發數:每條信息的轉發數之和/信息總數量,一般計算日平均轉發數或月平均轉發數(次/條),平均回復數原理類似。

5、平均轉發數(評論數)與粉絲總數和微博內容質量相關,粉絲總數越高,微博內容越符合用戶需求,轉發數和評論數就會越高。所以這個數據可以反應粉絲總數、內容和粉絲質量的好壞。粉絲基數越大,理論上轉發會提高,內容越契合用戶,或者粉絲中你的目標人群越多,這個數據都會上升。以A公司品牌微博為例,4月1日只有1.4萬左右,5月結束有2.6萬!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4、5月的增長情況,兩個月的粉絲增量差不多,微博信息數量5月增加36%,但是轉發總數增長近100%倍,評論增長了64%,搜索結果數也是增加了。

6、應該說針對4月的微博內容分析之後,5月份作了一些調整,更加註重用戶需求,所以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微博的平均轉發數和回復數都上升了,可以說明該微博5月份比4月份是有進步的,而且搜索結果數直接增加曝光率,說明了營銷效果。

6、尋藝藝人新媒體指數排行榜出爐,楊紫位居第一和大家的期望一樣嗎?

所謂尋藝藝人新媒體指數,說穿了就是流量明星的熱度。

它是創造的一套科學衡量藝人演員網路人氣的一個指標。每日全方位實時監測1萬米一人,8000部電視劇,1萬部電影以及5000個綜藝節目的網路表現。

具體的說來也很簡單。每個演員參演的電視劇每日播放量,演員的微博數據,演員的貼吧數據,豆瓣數據,搜索數據。

那麼其實也就是說,哪一個明星在現一階段他的電視劇播放量,他的話題量最大,他就有可能晉升在前幾名。

關於楊紫,我們也知道,這位在《家有兒女》中扮演女兒的小童星,靠著自身的努力,打拚在當下的娛樂圈。最近她的《親愛的熱愛的》電視劇是相當的火的。在網路上還有我的莫格利男孩也在熱播。而且在綜藝節目中餐廳中,她也有上好的表現。再加上她本人干凈清爽,沒有太多的流言蜚語,深受觀眾和粉絲的喜歡。

所以她的綜合熱度指標很高。雖然有很多人,並不認同楊紫非常的優異,但是各樣的數據都指明了她是當下最紅的流量明星之一。

而許多廣告公司也會根據藝人新媒體的指數,定一下廣告費用。

這應該說是楊紫最紅火的一段時間。希望她好好的把握,拿出更有說服力的作品。



雖然新媒體指數也成為許多人所詬病。因為商業氣息太濃了。但無可否認它是一個比較科學的流量指標。如果我是一個商業運營者我會考慮,我的代言在新媒體指數排行高的人中間選擇。這意味著自己的廣告投入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

與流行指標對新媒體技術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