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飛機飛天的原理是什麼
飛機(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機翼、一具或多具發動機的靠自身動力驅動前進,能在太空或者大氣中自身的密度大於空氣的航空器。如果飛行器的密度小於空氣,那它就是氣球或飛艇。如果沒有動力裝置,只能在空中滑翔,則被稱為滑翔機。飛行器的機翼如果不固定,靠機翼旋轉產生升力,就是直升機或旋翼機 。
飛行原理:在真實且可產生升力的機翼中,氣流總是在後緣處交匯,否則在機翼後緣將會產生一個氣流速度為無窮大的點。這一條件被稱為庫塔條件,只有滿足該條件,機翼才可能產生升力。 在理想氣體中或機翼剛開始運動的時候,這一條件並不滿足,粘性邊界層沒有形成。
通常翼型(機翼橫截面)都是上方距離比下方長,剛開始在沒有環流的情況下上下表面氣流流速相同,導致下方氣流到達後緣點時上方氣流還沒到後緣,後駐點位於翼型上方某點,下方氣流就必定要繞過尖後緣與上方氣流匯合。由於流體粘性(即康達效應),下方氣流繞過後緣時會形成一個低壓旋渦,導致後緣存在很大的逆壓梯度。隨即,這個旋渦就會被來流沖跑,這個渦就叫做起動渦。根據海姆霍茲旋渦守恆定律,對於理想不可壓縮流體在有勢力的作用下翼型周圍也會存在一個與起動渦強度相等方向相反的渦,叫做環流,或是繞翼環量。
環流是從翼型上表面前緣流向下表面前緣的,所以環流加上來流就導致後駐點最終後移到機翼後緣,從而滿足庫塔條件。 由滿足庫塔條件所產生的繞翼環量導致了機翼上表面氣流向後加速,由伯努利定理可推導出壓力差並計算出升力,這一環量最終產生的升力大小亦可由庫塔-茹可夫斯基方程計算: L(升力)=ρVΓ(氣體密度×流速×環量值) 這一方程同樣可以計算馬格努斯效應的氣動力。 根據伯努利定理——「流體速度越快,其靜壓值越小(靜壓就是流體流動時垂直於流體運動方向所產生的壓力)。」因此上表面的空氣施加給機翼的壓力F1小於下表面的F2。F1、F2的合力必然向上,這就產生了升力。 升力的原理就是因為繞翼環量(附著渦)的存在導致機翼上下表面流速不同壓力不同。
2、請資深J家飯告訴我TS及飛天分別指哪些人?
TS=Takki瀧澤秀明(瀧&翼)
Subaru涉谷昴(關8)
飛天=翔 櫻井翔(嵐)
翼 今井翼(瀧&翼)
總覺得是有點時間的兩隊CP了。。。現在應該是TT=瀧翼(大愛啊~~)翔的話應該是翔潤=櫻井翔 松本潤 翔雅=櫻井翔 相葉雅紀 關八不熟。。。
附贈其他一些CP和個人綽號
=======個人綽號篇========
山下智久(NEWS):P,黑胖,亞麻皮,國際P,神P、yamap:YamaP這個綽號是瀧澤秀明取的。)仙女P:又稱難民P。01到05年5月之前。漂亮得連女孩子都不如。加上單薄的氣質。不太像地球上的人。故稱仙女P。桃子P:(01年以前,粉嫩嫩水當當的正太。)(其他綽號:「大胸」,因為他的胸圍已經E CUP了OTZ、鹵蛋、洋蔥、黑鳥。
錦戶亮(NEWS&關八):6「名字ryo的發音」,006,洞洞亮、亮醬,旺旺、大爺,亮爺,此人性格大爺,故稱大爺。「關西流氓」(顧名思義)、香蕉
加藤成亮:兔子,假笑,西給,shige:
增田貴久:大包子,massu: 包子臉,年齡大。
手越佑也:小包子 包子臉,年齡小,tegoshi,FH手(腹黑手,說其人有心機)。企鵝手——企鵝(曾經幫「快樂的大腳配音)
小山慶一郎:拉麵,koyama: 家裡開拉麵店的。
草野博紀:小草,草2:
赤西仁:小紅,A胖,紅A:JIN。
龜梨和也:水產、烏龜,動物,卡咩(的龜日文發音「kame」),小k(k一定要小寫):GLHYJ(名字大寫字母);水果、啊梨梨。桂梨荷
田中聖:KOKI:教主、T2、恐龍
田口淳之介:T1,甜甜、長頸鹿
中丸雄一:丸子,東丸:
244:堂本剛由剛的日文發音「tsuyosi」而來。2「讀英文two」4「讀日文yo」4「讀日文si」(其他綽號「盲流」,看他打扮就知道)
51:堂本光一。由光一日文發音「koichi」二來。(其他綽號「光王」)、大K、長光、
283,翅膀:今井翼。2「讀英文two」8「讀中文ba」3「讀中文san」合起來音近「tsubasa」
大頭,PAPA:瀧澤秀明。PAPA是他讓山P叫自篜APA而得名。小明
486:澀谷昴。昴得日文發音subaru
橫山裕:大白
櫻井翔:少爺
二飯桶,烤小鳥:大倉忠義
西丸:丸山隆平
芋頭:中島裕翔。由yuto諧音而來。
32:山田涼介
71、李子:之念
大雄:高木雄也
葉子,AIBA:相葉雅紀
NINO\二狗\國際狗:二宮和也
大神、shitao:木村拓哉
老頭:中居正廣
11:岡田准一
蔬菜,番茄,TOMA:生田斗真。斗真日文發音「TOMA」,和英文TOMATO像。
內博貴:57、小粉紅、公主
YABU:藪宏太。YA-YA-YAH的主唱
風PON:風間俊介。
BABE:長賴智也。
大王子:東山繼之
老頭:中居正廣
妖精:上田龍也
========CP篇=========
官配:在事務所的政策大旗下,兩個人對象固定的玩曖昧。(一般都是同一個組合內的最受歡迎的兩人,以帶動組合的關注度和人氣) 官配
支持者也最多。也稱王道。舉例:赤龜(KT),亮內(NEWS和關八)。
野合:和官配對應。不是官配的兩人玩曖昧。比較出名的是赤山。(一個是KT一個是NEWS,沒有多少官方照卻玩得不亦樂乎)
567:57+6。錦戶亮+內博貴。兩只跨團的(關8和NEWS),也是官配。
合肥、AP:赤山。赤西仁+山下智久。
蔥花: 山下智久+赤西仁
MTL,摩天輪:斗山。生田斗真+山下智久。前官配= =(NEWS出道後被拆)
袖章,PK:修二和彰。野豬里的男一和男二,由龜梨和也和山下智久扮演。出了一首國民歌曲後作為限定組合活動。N有知名度。
GP,寶潔:Golf X 山下智久。GYM後發展出來的國際CP。= =
唇齒:淳赤。田口淳之介和赤西仁。
閃亮/亮閃:錦戶亮和山下智久。
碗櫃:中丸雄一和龜梨和也
公寓:二宮和也和橫山裕
雪碧:赤西仁+錦戶亮 晶晶亮=JIN+亮
HR:隼龍,欲知詳情,請翻看《JD2》
3、什麼是飛天御姐流
是飛天御劍流吧 動漫浪客劍心裡 緋村劍心的流派 如果不是你打錯字的話應該是惡搞吧
4、飛天茅台怎麼推廣效果比較好?
目前ft茅台推廣的渠道比較好的渠道有:百度信息流,鳳凰網,同花順等等一些渠道,百度平台比較大,但是戶比較少,可以自己聯系一些推廣的渠道咨詢!
5、中國古代人們嘗試飛天的實例是什麼?
中國古代(萬戶)第一個想到飛天
知識點:萬戶飛天是一個典故,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萬戶為中國明朝的一個官員,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坐在綁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裡拿著風箏,想飛向天去,結果摔的粉身碎骨。 主要說明古代人民想飛天的希望。
萬戶
Jets)一書中提到,「約當14世紀之末,有一位中國的官吏官職為萬戶,但其姓名沒有明文記載,因此後人也把他叫做萬戶了,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後,裝上47枚當時能買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綁在椅子的前邊,兩只手各拿一個大風箏。然後叫他的僕人同時點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上推進的力量,加上風箏上升的力量飛向上方。他的目標是月亮!」
關於明朝人萬戶的故事,我國古代的文獻資料雖然記述不多,但當時的場景在600多年後的今天看來,仍是那樣的驚心動魄、令人嘆服。
據記載,萬戶是明朝初期人,原來是一個木匠。由於他喜歡鑽研技巧,尤其是對技術發明方面特別痴迷,所以從軍後改進過不少當時軍隊里的刀槍車船。
萬戶的本領是在明王朝同瓦剌的戰事中被發現的。同樣對兵器製造很有研究的明朝大將軍班背認為,正是因為萬戶對武器的改良才使得戰爭取得根本勝利,所以奏請朝廷讓萬戶到兵器局供職。當時中國的四大發明之火葯已經在軍事上初露鋒芒,所以萬戶的前途本該是一片光明的。
但可惜的是,和萬戶相交甚好的班背將軍性情耿直,從不趨炎附勢。因得罪右中郎李廣太等奸臣而被革職,並幽禁在拒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
為了從深山裡營救出好友班背將軍,聰明的萬戶決定造一隻「飛鳥」。但由於其他因素,將軍被政敵殺害,救人的計劃落空。失去了知己的萬戶這個時候厭惡了官場和人世間的生活,於是他開始謀劃著逃離是非官場和人間,決定到月球上去生活。
在那個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受到很大局限的特殊時代,木匠出身的萬戶甚至做出了一份很詳盡的科學理論計算報告,他認為按照當時的火箭技術,再加之風箏原理的幫助,他一定能在一個時間段內飛到月亮上去。在這個理想主義者的思維世界裡,月亮上是沒有人心險惡的……
為了實現自己的意願,同時也是為了實現將軍班背的遺願,萬戶開始潛心研究將軍遺留下來的《火箭書》,並用自己的知識給予完善。他仔細閱讀了班背的《火箭書》,造出了各種各樣的火箭,然後畫出飛鳥的圖形,眾匠人按圖製造出了飛鳥……
萬戶,人類第一個「飛天」人
文獻說,在一個月明如盤的夜晚,萬戶帶著人來到一座高山上。他們將一隻形同巨鳥的「飛鳥」放在山頭上,「鳥頭」正對著明月……萬戶拿起風箏坐在鳥背上的駕駛座位——椅子上。他自己先點燃鳥尾引線,一瞬間,火箭尾部噴火、「飛鳥」離開山頭向前沖去。接著萬戶的兩只腳下也噴出火焰,「飛鳥」隨即又沖向半空。
後來,人們在遠處的山腳下發現了萬戶的屍體和「飛鳥」的殘骸……這個故事後來被記載為「萬戶飛天」。萬戶被認為是人類的航天鼻祖。
基姆在書中並沒有提到「萬戶飛天」一事的來源。因此,這還是一個沒有完全核實的故事。盡管有這么多的可靠基礎,但在國內,至今還沒有找到有關「萬戶飛天」的有關資料。誠然,史科考證的難度很大。封建制度把許多民間的技術創造,劃歸「三教九流」之列,難以用書面文字形式流傳。前面介紹的古代火箭發明這樣重大的技術創造,很可能只是因為它牽涉到了皇帝的活動,才在正史中佔有25個字的位置。但有關火箭技術本身仍一字未提。
6、詩歌里提到的飛天 是指什麼意思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天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詩文解釋】 遠道而來渡過荊門之外,來到楚地游覽.山隨著低平的原野地出現逐漸消失.江水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下來的一面天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我還是憐愛故鄉的水,流過萬里送我行舟遠行. 【詞語解釋】 遠:遠自. 江:長江. 下:移下. 海樓:海市蜃樓. 仍:頻頻. 【詩文賞析】 詩人遠渡荊門,眼望一派壯麗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發了自己的胸懷與進取精神,生氣勃勃,意氣風發.詩的前三聯描寫的是渡過荊門山時詩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後一聯寫的是詩人在欣賞荊門一帶的風光時,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所產生的思鄉之情.詩人沒有直接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愈發顯出自己對故鄉的思念. 全詩想像瑰麗,意境高遠,充滿了生活的光彩.
7、飛天資料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科研單位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科研單位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長征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軌道艙——作為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艙,以及用於出艙時的氣閘艙。配有泄復壓控制、艙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內部有航天員生活設施。軌道艙頂部裝配有一顆伴飛小衛星和5個復壓氣瓶。無留軌功能。 返回艙——用於航天員返回地球的艙段,與軌道艙相連。裝有用以降落的降落傘和反推力火箭,實行軟著陸。 推進艙——裝有推進系統,以及一部分的電源、環境控制和通訊系統,裝有一對太陽能電池板。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008年9月24日下午14時30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總指揮部宣布:2008年9月25日21時07分至22時27分直接發射,進行載人航天飛行。屆時中國的航天員將首次出艙來進行太空行走。 翟志剛出艙作業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由長征2號F火箭發射升空。2008年9月27日16點30分,景海鵬留守返回艙,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分別穿著中國製造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和俄羅斯出品的「海鷹」艙外航天服進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兼任氣閘艙的軌道艙。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劉伯明的頭部手部部分出艙),實現了中國歷史上宇航員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有能力把航天員送上太空並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從神舟七號開始,中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一階段里,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征2號F火箭擔任。
[編輯本段]細節信息
載人航天火箭系統總顧問組組長、「神舟」五號火箭總指揮黃春平於「神舟六號」著陸後表示,「神舟七號」發射時間可能將會推遲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發射計劃將拖後到2008年。與「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不同的是,「神舟七號」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艙外航天服和氣閘艙。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閘艙和艙外航天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戚發軔院士認為,「神七」必須在神舟六號的基礎上解決兩個比較大的問題。現在航天員有一個密封艙,在這個艙里穿航天服。離開這個艙就沒有了空氣,所以航天服本身就必須能供給氧氣。第二是沒有溫度控制時,航天服能保證他正常的溫度,所以這個航天服就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密封艙。出艙得具備這幾個條件。飛船上要有一個氣閘艙,人穿好航天服進去,把門關上,把外面的門打開出去。假如沒有氣閘艙,那麼一打開門氣就放光了,因此要有一個氣閘艙。「我只是說兩個主要的,作為航天員有一個艙外的航天服,作為我們的飛船來講,必須得有一個氣閘艙,要保證原來的艙里一定有一個大氣壓。」 「神舟七號」攻克氣閘艙等核心技術難關,太空行走對航天員的考核要求更加高。由於航天服內的壓力比正常情況下低,有可能會使人體組織內的氮氣釋放,在血管內形成氣栓,導致減壓病。因此航天員在穿好航天服以後,必須在氣閘艙內充分吸氧,協助工作的航天員回到內艙(即軌道艙),關閉內艙門,然後氣閘艙開始泄壓到真空,與飛船外的真空狀態保持一致,此時航天員可以出艙活動。而完成艙外任務回到艙內時,還要對航天服進行一定的減壓,再對氣閘艙充氣。 「航天員出艙活動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活動。」專家介紹,「神舟七號」時的太空行走要求航天員必須在地面做充分的試驗和訓練,其地面訓練一般在一個對比重有一定要求的中性水池裡進行。這種水池通常建在大型的試驗房裡面,把航天器放在水池中,利用水的浮力模擬太空的失重現象,然後航天員在水池裡面進行出入艙和艙外操作訓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慶偉表示,神舟七號飛船,不是神舟六號的簡單重復,突破許多關鍵技術。用於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針對前幾發火箭的飛行情況,科研人員將這枚火箭進行局部改進,來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還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攝像頭。 神舟七號在2008年9月25日升空。而26、27日兩天的下午到傍晚是最適合出艙的時間,2名航天員會進入軌道艙。由於航天服非常重,要另外一個人幫助才可以穿上。出艙活動時,航天員身上將會連接著2條生命線。航天服是以俄式航天服為基礎研發的,提供氧氣、壓力、電源和通訊等設備,出艙以後航天員身邊還會有攝像鏡頭,全程直播。是中國航天科技當中一個突破。
[編輯本段]飛行任務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的主要目的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飛船運行期間,1名航天員著中國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出艙進行艙外活動,回收在艙外裝載的試驗樣品裝置。 按計劃,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運行在高度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 航天員出艙活動完成後,飛船將釋放一顆伴隨衛星。還將進行「天鏈一號」衛星數據中繼續試驗。 神舟七號飛船完成預定飛行任務後,將返回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主著陸場。
[編輯本段]任務過程
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4秒988毫秒發射升空; 點火第120秒火箭拋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級分離;第200秒整流罩分離;第500秒三級火箭關機; 第583秒飛船與火箭分離;隨後飛船正常進入預定軌道,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 9月27日04:03 啟動變軌控製程序,04:04 完成變軌。航天員出艙在飛船進入軌道運行,環繞地球超過五圈之後進行翟志剛出艙活動揮動五星紅旗。 16:35 經過劉伯明,景海鵬的幫助下,航天員翟志剛打開艙門,開始出艙活動,翟志剛首先探出頭,並向艙外默認的閉路鏡頭揮手,之後全身走出艙外。劉伯明也把頭探出機艙外,交給翟志剛一面小型五星紅旗。翟志剛接過五星紅旗,向鏡頭揮動片刻。隨後翟志剛取回艙外裝載的固體潤滑實驗試驗樣品。16:58 航天員成功完成艙外活動,返回軌道艙內。17:01 軌道艙艙門關閉。 火警誤報 在航天員出艙五分鍾左右時神舟七號曾經報告「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後經證實,是誤報。 19:30 神舟七號釋放伴飛小衛星 9月28日16:54 飛船進入正常返回軌道;17:16 飛船返回中國上空;17:25 太空船離開「黑障區」,並且打開主傘。 17:36 成功著陸;18:22 航天員自主出艙。
[編輯本段]發射條件
無降水、地面風速小於每秒8米、水平能見度大於20公里; 發射前8小時至發射後1小時,場區30公里至40公里范圍內無雷電活動; 船箭發射所經過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風速小於每秒70米。 「神五」、「神六」和 「嫦娥一號」的發射時間均在10月中下旬,而「神舟七號」的發射將提前到9月底升空。有關專家透露,9月和10月均有較適合發射窗口,但因「神七」將執行太空行走任務,9月底升空時的太陽夾角更適合太空人出艙活動,能令飛船在最短時間內見到太陽,保證太空人出艙作業時有陽光。 能否如期發射,主要是看當時的發射場天氣等情況。小雨和氣溫一般都不會影響飛船的正常發射,但大風則可能導致飛船推遲發射,因為風速超過火箭的承受能力後,將有可能改變其飛行方向。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龐之浩表示,在國際上,不管是白天發射還是晚上發射,兩種情況都存在。
[編輯本段]航天實驗
中國科學院披露載人航天實驗內容 中國科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載人飛船工程應用系統的主要任務是開展空間對地觀測、空間科學及技術實驗。 「對地觀測任務」是以與國際同步發展先進空間遙感器及開拓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為目的,確定了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器、多模態微波遙感器(包括微波高度計、輻射計和散射計)、地球環境監測和遙感應用研究等在軌實驗和應用任務。地球環境監測包括太陽常數監測、太陽和地球紫外輻射監測以及地球輻射收支探測。遙感器應用研究為中國遙感應用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開展成像光譜技術和微波遙感技術在海洋、陸地和大氣方面的應用研究和應用示範。 「空間科學研究」安排了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科學(包括空間材料科學項目,微重力流體物理研究項目),還有空間天文項目、空間環境預報和監測任務,目標是全面提高我國空間科學水平。「空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研製了多種空間實驗設備,開展空間生物學效應研究、空間蛋白質結晶、空間細胞培養、空間細胞電融合以及空間蛋白質和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等研究;「空間材料科學研究」研製多工位晶體生長爐和晶體生長觀測裝置,開展二元和三元半導體光電子材料、透明氧化物晶體、金屬和合金等材料研究和空間生長,研究空間晶體生長動力學;「空間環境預報和監測」研究可以建立空間環境預報中心,發布長期、中期、短期空間環境預報和警報,進行效應預測,保障航天員、載人航天器和空間設備安全。
[編輯本段]發展計劃
未來幾年內我國的航天技術發展實行「三步走」計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工程總體室主任王忠貴向記者揭示了我國航天技術發展在未來幾年內的「三步走」計劃:「神舟七號」飛船將於2008年升空,肩負的使命是實現航天員太空行走;2009年至2011年之間,「神舟八號」飛船將在太空中完成交會對接;而航天技術發展的第三步是建立空間站。 「神舟七號」飛船是我國航天技術的飛躍,也預示著中國將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編輯本段]「神七」航天員
3名正選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與景海鵬神舟七號載人飛船3名正選航天員包括入選過神五及神六計劃的翟志剛、以及2名也曾經入選過神六的隊友劉伯明與景海鵬。 進行中國航天首次太空出艙活動的是曾經2次入選神舟計劃的航天員翟志剛,第一備選是劉伯明。 翟志剛 翟志剛,男,漢族,身高172cm,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龍江鎮龍西村人,大學文化、雙學士學位。1966年10月10日出生,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副師職,大校軍銜。 曾任空軍試訓中心某團飛行教員,飛過殲七、殲八等機型,安全飛行950小時,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曾入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梯隊。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航天載人飛行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6月,入選「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乘組。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7日16點43分24秒,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開始出艙,16點45分17秒,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16點59分,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成功返回地球。 劉伯明 1966年9月出生,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依安人。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中隊長,安全飛行105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六」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 景海鵬 1966年10月出生,山西運城人。1985年6月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團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20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六」載人航天飛行乘組梯隊成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二級航天員。 失重對航天員生活的影響 人長期生活在地面有重力的環境里,一旦進入失重環境,就會感到生活習慣不適應。為此,對航天員的生活須採取各種措施:為航天員設計緊身服裝,因為肥大的衣服會漂浮起來;對座艙中的物品加以固定,避免自由漂浮;食物塊破碎或表面掉下的粒屑,會飛揚起來,鑽進航天員的眼睛、鼻子,甚至吸入氣管,引起生命危險,因此航天食品要做成塊狀,一口一塊;飲水時要用管子通入口中,防止水珠進入氣管;洗漱濺水,須用吸水器吸干,以防止水珠聚積在空中,造成危害;航天員睡覺須用帶子或睡袋把自己捆住;在失重條件下行走時,航天員須穿用帶鉤的鞋子,能掛住網格狀的地板(天花板)。 失重對人體的生理影響 人長期在地面重力場內生活,地球重力吸引血液向下流動。在失重環境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血量減小,頭部血量增多,航天員的收縮壓一般比飛行前升高2000~2666帕(15~20毫米汞柱),平均動脈壓升高1333~1600帕(10~12毫米汞柱),靜脈壓也上升,舒張壓則下降。失重使流體靜壓梯度消失,中心靜脈壓和心房壓力增加,刺激這些部位的容積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排尿量增加和水分及血漿量減少(約10%)。尿中排出的鈉、鉀離子增加。在失重環境中,人體骨骼受力減少,時間一久,肌肉萎縮,骨骼也會變得鬆脆,特別是失重會引起骨骼內鈣、磷鹽的喪失,使航天員返回地面後變得軟弱無力。失重還會引起紅血球減少(8%~17%),白血球增加,T淋巴細胞減少,免疫能力減退。在失重環境中,大多數航天員還會發生前庭-植物神經反應,引起航天運動病和空間定向障礙,出現惡心、嘔吐、面色蒼白、暈眩,影響工作能力。這種症狀常在航天的頭一周內發生,隨後症狀消失。但也有時會持續很長時間。
[編輯本段]總指揮部成員
中央軍委委員、總裝備部部長、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總指揮長常萬全,總裝備部政委、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遲萬春,總裝備部副部長、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張建啟,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陳求發,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陰和俊,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馬興瑞,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神舟七號任務總指揮部副總指揮長王志剛。
[編輯本段]伴飛小衛星
「神七」任務中釋放一顆伴飛小衛星。「神五」、「神六」升空入軌後,均無法拍攝到飛船在太空中的外景照片,當時的電視直播也僅限於艙內。而「神七」釋放伴飛小衛星後,將能彌補這一缺憾。據專家介紹,小衛星可近距離環繞,伴飛,因小衛星安裝有CCD立體相機,可提供飛船在軌飛行時的首張三維立體外景照片。 針對「神七」任務中釋放伴飛小衛星是否有潛在的軍事意圖的提問,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顧逸東在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中國下階段將開展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這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當中一項關鍵性的「神七」伴飛小衛星示意圖技術。這個小衛星將為交會對接提供一些經驗、打下一些基礎。 顧逸東首先表示,作為神七載人航天應用方面的一項新技術試驗——伴隨飛行的試驗,到現在為止進行得還是非常成功的。我們相信在今後載人航天工程當中伴隨衛星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顧逸東介紹,開展伴隨衛星的試驗,一方面是為以後的應用開拓一個新途徑。小衛星的伴隨,比如說空間站或者空間實驗室,可以延伸大的飛行器的功能。此外,伴飛衛星的試驗又可以對大的飛行器,比如為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進行服務,比如觀測外表檢查可能的損傷,來對大飛行器進行服務。 顧逸東還表示,中國下階段將開展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這也是載人航天工程當中一項關鍵性的技術。這個小衛星將為交會對接提供一些經驗、打下一些基礎,包括地面系統對兩個飛行器的軌道控制進行指揮、組織以及軌道預報等基礎性的工作,對交會對接是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的。 針對「神七」任務中釋放伴飛小衛星是否有潛在的軍事意圖的提問。顧逸東介紹,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和德國合作,也釋放了一個伴飛衛星,對和平號空間站進行檢查和診斷,進行繞飛實驗。美國的太空梭航天員曾經用手釋放過微小衛星,同時用搭載筒來釋放科學實驗的小衛星。日本的月球探測衛星曾釋放了兩個伴飛衛星。
[編輯本段]「神七」日誌
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國成功實施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 第一日 9月25日 17時30分:航天員出征儀式。胡錦濤來到航天員公寓問天閣,親切看望執行飛行任務的3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並為他們壯行。 18時許:三名航天員抵達發射場。確認技術狀態後,航天員先後進入神七返回艙。 18時35分許:翟志剛開始用指揮棒嘗試操作。 21時09分許:神舟七號發射進入1分鍾准備,擺桿全部打開。 21時09分許:火箭點火 21時10分:神舟七號飛船升空 點火第120秒,,火箭拋掉助推器、逃逸塔 點火第159秒 ,火箭一二級分離成功 點火第200秒,整流罩分離 點火第500秒,二級火箭關機 點火第583秒時,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 21時22分許:航天員報告:太陽帆板展開,身體感覺良好。 21時30分許: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宣布:飛船正常入軌。 21時32分許: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 22時07分:神七升空後第一次在軌和出艙活動空間環境預報:空間環境平靜,對飛船的在軌運行是安全的。 23時19分許:在神舟七號飛船飛行第二圈過程中,航天員翟志剛首次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開展工作。 第二日 9月26日 4時04分:神舟七號飛船成功變軌,由橢圓軌道變成近圓軌道。 10時20分許:航天員開始組裝測試艙外航天服。 12時0分36秒至8分46秒:遠望六號船首次精確測控神七飛船。 12時47分至12時59分:神七飛船成功穿越南大西洋異常區域。 21時47分許:「飛天」和「海鷹」兩套艙外航天服均組裝完成 21時59分許: 航天員翟志剛與飛控中心試驗天地對話。 22時25分許,航天員開始穿個人裝備 23時36分許:翟志剛著中國自主研發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太空首次亮相。 第三日 9月27日 13時57分許:返回艙艙門關閉,航天員開始進行出艙前准備工作。 15時30分許:艙外服氣密性檢查正常,氣壓閥檢查正常。 15時48分許:指控中心批准軌道艙開始泄壓。神七軌道艙開始進行第一次泄壓。 14時許:神七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決定:翟志剛為出艙航天員,劉伯明在軌道艙支持配合翟志剛出艙,景海鵬值守返回艙。 16時17分許:神舟七號和北京飛控中心對話,飛船運行正常,航天員表示感覺良好,航天員吸氧排氮結束。 16時22分許:航天員穿好艙外航天服。 16時24分許:出艙活動重要步驟均已結束。航天員吸氧排氮、泄壓工作準備完畢。 16時26分許:軌道艙開始第二次泄壓,當艙內氣壓降至2千帕時可滿足航天員出艙條件。 16時39分許: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協助和配合下,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實施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16時48分,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中國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開始。 16時58分: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發出指令:「神舟七號,返回到軌道艙」。 16時59分許:翟志剛進入軌道艙,並完全關閉軌道艙艙門,完成太空行走。 17時01分許:軌道艙關閉正常。 18時32分許: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與神七航天員進行天地通話。 19時24分:神舟七號飛船飛行到第31圈時,成功釋放伴飛小衛星。這是中國首次在航天器上開展微小衛星伴隨飛行試驗。 20時16分許:伴飛衛星完成對神舟七號的20分鍾拍照,圖像十分清晰。 21時45分:神舟七號上的三位航天員與家人進行天地通話。 第四日 9月28日 11時06分許,航天員換好艙內航天服。 11時16分許,三名航天員穿艙內壓力服,做返回准備。返回控制數據將注入飛船。 11時46分許,返回控制數據已注入飛船。 12時51分許,神舟七號返回艙艙門關閉,神七返回階段開始。 15時26分許,擔任搜救回收神七飛船任務的車隊已從四子王旗烏蘭花鎮出發,正在向主著陸場進發。 15時59分許,四子王旗主著陸區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大小路口均有執勤人員把守,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 16時22分許,主著陸場地面搜救分隊正向飛船理論落點開進。 16時41分許,各測控站點進入神七飛船返回跟蹤的10分鍾准備。 16時44分許,北京飛控中心發出飛船調姿指令。飛船一次調姿到位。 16時51分許,北京飛控中心宣布飛船進入正常返回軌道 17時02分許,主著陸場六架搜救直升機全部起飛 17時06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各測控點發出落點預告 17時12分許,推進艙和返回艙成功飛離 17時17分許,搜救直升機到達指定空域待命 17時20分許,神舟七號飛船飛入中國上空 17時20分許,返回艙降落傘打開著陸返回艙降落傘打開 17時21分許,飛船進入黑障區,與地面指控中心的通信暫時中斷。 17時22分許,飛船進入主著陸場上空 17時24分許,飛船飛出黑障區 17時25分許,搜救人員在直升機內舉牌提示:搜救開始。 17時25分許,三名航天員向地面通報感覺良好 17時36分許,神舟七號完成載人航天任務,返回艙順利著陸。 18時22分許,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 18時23分許,航天員劉伯明、景海鵬成功出艙
8、那些水可以飛天?那些水會遁地?那些水會流
激流澎湃的水會飛天
9、飛天是什麼?
飛天,意為飛舞的天人。飛天,意為飛舞的天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指蒼穹,但也認為天有意志,稱為天意。飛天多畫在墓室壁畫中,象徵著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升天。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天亦稱為飛仙,是飛天、飛仙不分。敦煌飛天飛天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最多。
收藏
意見反饋
飛天
正在載入查看圖集
飛天,意為飛舞的天人。飛天,意為飛舞的天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指蒼穹,但也認為天有意志,稱為天意。飛天多畫在墓室壁畫中,象徵著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升天。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天亦稱為飛仙,是飛天、飛仙不分。敦煌飛天飛天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
概述
飛天,意為飛舞的天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指蒼穹,但也認為天有意志,稱為天意。在古代佛教沒傳來之時,中國的飛天多畫在墓室壁畫中,象徵著墓室主人的靈魂能羽化升天。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現的還有各類神仙。戰國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場景,東漢以後隨著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傳播更為流行。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為飛天,是飛天、飛仙不分。後業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現在指的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中國獨有的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敦煌飛天
飛天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只要看到優美的飛天。人們就會想到敦煌莫高窟藝術。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總計4500餘身。其數量最多。
名稱由來
敦煌飛天的名稱由來唐藏〈金光明經疏〉中雲:「外國呼神亦為天。」印度中把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天。飛天多畫在佛教石窟壁畫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話人物稱為「仙」,如「領先仙」、「天仙」、「赤腳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飛行的天神稱為飛仙。宋〈太平御覽〉卷622引〈天仙品〉中雲:「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雲飛仙。」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現的還有各類神仙。戰國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場景,東漢以後隨著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傳播更為流行。佛教傳入中國後,與中國的道教交流融合。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為飛天,是飛天、飛仙不分。後業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現在指的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中國獨有的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事融合為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它是不長翅磅的不生羽毛、沒有圓光、藉助彩雲而不依靠彩雲,主要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跡。
藝術形象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復合體。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事融合為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它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沒有圓光、藉助雲而不依靠雲,主要憑借飄逸的衣裙、飛舞的綵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跡。
10、飛天御劒流是什麼
應該是浪客劍心裡的一個流派吧.
下面是改流派的成員 和一些招試
緋村劍心:
身高:158cm;體重:48kg;
1849年6月20日(關西??)出生;
血型:AB型;
裝備:逆刃刀、逆刃刀真打;
流派:飛天御劍流;
比古清十郎:
身高:189cm;體重87kg;
1836年10月京都府出生;
血型:O型;
裝備:日本刀(長刀枯梗仙冬月);
流派:飛天御劍流;
劍技:「飛天御劍流」
龍巢閃;(初次出招 卷二第七幕;衍生招式是龍巢閃·咬)
土龍閃;(卷二第七幕)
龍槌閃;(卷二第八幕)
雙龍閃;(卷二第十三幕;能使出雙龍閃·響雷)
飛龍閃;(卷六第四十三幕;與土龍閃屬同一系列)
龍翔閃;(卷九第六十九幕)
龍卷閃;(卷十第七十八幕;衍生招式有旋、風、嵐三種)
九頭龍閃;(卷十二第九十四幕;基本劍術,以神速同時往九個方向發動斬擊,出招既快且亂,對手完全無法防禦和閃避)
天翔龍閃;(卷十二第九十六幕;超神速之拔刀術,即使被對手取得先機,也可以超速發動攻擊。是飛天御劍流的最高劍訣)
龍槌翔閃;(卷十七第一百四十二幕)
龍鳴閃;(卷二十七第二百四十七幕)
使用者 緋村劍心;比古清十郎
神谷薰:
身高:155cm;體重:41kg;
1862年6月千葉縣出生;
血型:O型;
裝備:無;
流派:神谷活心流;
明神彌彥:
身高:128cm;體重:23kg;
1868年8月東京府出生;
血型:B型;
裝備:竹刀(後配逆刃刀);
流派:神谷活心流;
劍技:「神谷活心流」
劍柄下段·膝挫;(卷十五第一百二十四幕)
刃渡·刃止;(卷二十二第一百九十五幕;雙手交叉,以手背擋格對手武器,稱為止刃,乃至高防禦。再以刀柄直戳對手懷里,是為至高攻擊·抄刃)
絕子絕孫;(卷二十五第二百一十九幕;神谷活心流禁招。俗稱「踢小弟弟」。彌彥自創……?)
使用者 神谷薰;明神彌彥
四乃森蒼紫:
身高:182cm;體重:72kg;
1853年1月東京府出生;
血型:A型;
裝備:小太刀;
流派:御庭番式拳法、小太刀術;
劍技:「小太刀雙刃流」
陰陽交叉;(卷十一第八十九幕)
陰陽雙飛;(卷十四第一百一十七幕)
縱橫十字;(卷十四第一百一十八幕)
回天劍舞六連招;(卷十一第九十幕)
齋藤一:
身高:183cm;體重:71kg;
1844年1月東京府出生;
血型:O型;
裝備:日本刀(無銘之劍);
流派:天然理心流·一刀流;
劍技:「刺戳術」
牙突·壹式;(卷七第四十八幕)
牙突·貳式;(卷七第五十二幕)
牙突·叄式;(卷七第五十一幕)
牙突·零式;(卷十四第一百一十四幕)
志志雄真實:
身高:170cm;體重:59kg;
1848年8月京都府出生;
血型:O型;
裝備:日本刀(無限刃);
流派:我流;
劍技:「秘劍」
焰靈;(卷十一第八十七幕;志志雄的秘劍之首)
紅蓮腕;(卷十六第一百三十八幕;志志雄的第二秘劍)
火產靈神;(卷十七第一百四十三幕;志志雄的終極秘劍)
雪代緣:
身高:175cm;體重:68kg;
1855年5月東京府出生;
血型:A型;
裝備:倭刀;
流派:倭刀術;
劍技:「倭刀術」
蹴擊刀勢;(卷二十三第二百零一幕)
回刺刀勢;(卷二十三第二百零二幕)
掌破刀勢;(卷二十三第二百零三幕)
朝天刀勢;(卷二十三第二百零三幕)
虎伏絕刀勢;(卷二十三第二百零四幕)
戰嵐刀勢;(卷二十七第二百四十四幕)
疾空刀勢;(卷二十七第二百四十五幕)
轟墜刀勢;(卷二十七第二百四十六幕)
狂經脈;(卷二十七第二百四十七幕)
其他人;
密探絕招戰斗術;卷町操:奪命穿心鏢;
仙鶴飛腿;
疾見:螺旋鏢;
大口:噴射火焰;
丑鬼:伸手術;
柏崎念至:絕技轟鉤棍;
十刃戰斗術;瀨田宗次郎:縮地;
瞬天殺;
悠久山安慈:二重勁;
隔空擊物;
魚沼宇水:寶劍寶玉百花繚亂;
心眼;
本條鐮足:天旋地轉;
旋天獨舞;
澤下條張(沢下條張):蛇劍;
刈羽蝙也:飛空爆破;
二階堂平法:心之一方;
背車刀;
影子招式·鬼附身術;
術式無敵流:轟斧爆;
雷神車;
阿修羅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