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新媒體時代ppt
?
2、高中政治教學怎樣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
一、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於高中政治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1、追求多媒體課件的「現代化包裝」
中學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主要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來實現的。多媒體演示的課件中畫面形象生動、圖文並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有些教師片面追求課件的「技術含量」,希望多媒體課件好看一點、「檔次」高一點。這種做法,雖然有現代化教學手段包裝,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但實際效果一般。我曾聽過這樣一節課,一開始是情景模擬,學生樂於參與,課堂氣氛活躍,但活動內容表面化,特別在情感價值觀的生成層面上效果不大。
2、現代教育技術「滿堂灌」
中學政治學科是一門「時代性」很強的學科,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時代性」這一基本特點,重視政治存在的時空性、重視每個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時代特色,這就要求教師通過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形象化教學,使政治現實化。但在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後,我們看到有些教師把整節政治課,變成觀看政治圖片,甚至把一節課的所有環節、所有內容統統納入課件中。「傳統」政治課被人批判為「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現代教育技術又使多媒體成為「滿堂灌」。
3、片面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極大地壓抑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素質教育要求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據此,有人認為運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就應該把時間交給學生,教師只負責提供現代教育資源,資源越豐富生動,學生的學習效果越好,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體現其「主體」地位。為此,一些教師在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在根據信息資源進行自學,對一些抽象概念或觀點不加以引導或把所有的教學內容都由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完成。面對包羅萬象的信息和一些較為深奧的理論,學生感到迷茫,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二、正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對策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一節好的多媒體課件,首先取決於好的設計,其最主要的難點在於對教學目標和與多媒體課件有機整合的把握。為此,建議教師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要根據學科性質、特點的需要使用教育資源
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可謂博大精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甚至理科類的各門學科也都有涉及。政治理論離不開聯系實際,這種聯系必須具有針對性,既不能模稜兩可,更不能是事而非。高中思政課教學要突出思想教育性,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當前國內外各種政治現象紛繁復雜,魚目混珠,那些冒稱「時代性」的政治現象,往往不適合我國國情。例如,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選舉」場面,「氣氛熱烈」,在「三權分立」制度下,權力制約「民主程度高」等,但這些「民主」的本質都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這就要求教師要圍繞所學的學科性質或教學目標來選擇現代教育資源,切實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不加分析就把資源就搬上多媒體,必然造成喧賓奪主或混淆視聽。因此,怎樣才能使所獲取的知識引導學生走向積極的一面,這不僅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有較強的獲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而且也能教給學生這樣的能力。
2、要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做到情景、知識、情感的統一
並不是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水平高就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教師運用教育技術絕不能為了所謂的新花樣而忽視把握教學的本質。一節現代教育技術教學能不能調動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情感交流與價值觀的升華,不在於「技術」運用水平的高低,而在於能不能把學生現有的知識和所學的內容以及情感態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在高中《經濟生活》「影響消費的因素」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了一個「高收入群體」與「低收入群體」生活起居對比的情境:一方是「頂級豪宅」,另一方是「房子沒有圍牆四面透風」的場面,這種具有強烈反差的資源只要簡單的技術就行,但因針對性強會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和震憾,使課堂的學習氣氛熱烈。通過教師及時的引導、啟發,就能使學生明確認識到「收入差距過大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的本質觀點。因此,課堂氣氛的好壞不在於現代教育手段的包裝層次,不在於課堂表面的活躍,而在於知識、情景、情感的統一。
3、要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做好「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為師生共同參與,學生之間互幫互學、互相協作創設了有利的條件,它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師生單向交流,學生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但是,面對內容豐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強的現代教育資源,學生要在較短的時間內綜合各方面有效的信息,難度較大,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才能完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對於一些脫離學生生活經驗的知識,單靠學生的個體往往很難做出正確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從中學生的實際出發,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心理感受,防止放任自流的傾向。那些思想教育性強的,有理論深度的知識,以師生互動為好,比如學習「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理論性的資源多,適宜在老師引導下進行系統的有邏輯的分析;而「多變的價格,多彩的消費」這樣的知識,形象性的內容豐富,則更適合由學生之間協作中去體驗和感悟。因此,教師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中應始終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雖然教師對學生的直接「灌輸」減少了,但教師的啟發、引導作用和事先的准備工作、組織工作都大大增強。
正確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過程,不僅是優化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在具體的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實踐中或許我們會走入「誤區」,但只要我們善於總結,大膽去嘗試,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不僅有利於教師的成長與進步,而且會使學生受益無窮。
3、如何面對網路時代的新媒體PPT課件
1、封面的選擇:封面最好適合主題的背景,比如互聯網等類型的。
2、目錄的製作:一般PPT都需要一個目錄頁,看著比較美觀,看到目錄對內容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根據如何面對網路時代的新媒體確定整個PPT的主要內容。
3、正文的製作:根據如何面對網路時代的新媒體的主題以及目錄,對整個內容進行鋪開。其中可以配上圖片在文字當中。
4、尾頁的製作:尾頁記得要做一個謝謝觀看或者謝謝等感謝語。
5、注意:背景色要一致,總的字體大小要一致,文字不可以太多太繁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