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信息流如何如何賺錢

信息流如何如何賺錢

發布時間:2020-11-05 15:52:52

1、信息流廣告有沒有什麼好平台?

預計在未來兩年,信息流廣告仍會以超過50%的增速發展,並在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達到557億元。在形式和產品層面,信息流廣告的形式不斷創新,從圖文、大圖到視頻、動態圖等,其中原生視頻廣告越發獲得用戶和廣告主的認可。

從用戶角度看,信息流廣告的接受度和記憶度較高,且媒體平台的品牌形象和廣告的品牌形象質檢有較強的關聯性。

1、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最大的優勢是它過去兩年已經把內容生態建立起來了,有自媒體作者幫它創建內容,加上有比較強的商業化能力,能夠把商業收入分給這些創造者,第一次大規模的讓內容生產者享受到了利益,所以這會激發更多的內容生產者加入今日頭條的自媒體行列。

所以今日頭條形成了一個相對良性的正循環——商業收入養起來自媒體作者,自媒體作者在今日頭條創造內容吸引流量,有了流量就有了更多的廣告庫存用於商業變現,也有更多的錢去采買流量,擴大市場份額。

此外,今日頭條還具備一些技術優勢——擁有一套較為先進的內容分發引擎和廣告分發引擎。

當然今日頭條還有一些劣勢——對機器演算法信仰的偏執會忽略用戶作為獨立人的屬性。作為個體的人,用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用戶可能既關注汽車、也關注體育、也關注金融,但是如果用戶在某段時間閱讀汽車的文章特別多了之後,演算法推薦出來的內容大部分都是汽車,而忽略了用戶一些別的需求,就會導致用戶對機器推薦的內容產生疲乏感。所以我說「成也機器推薦,敗也機器推薦」。當然頭條已經深刻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在過去半年裡增加了大量的編輯人才,用人工去對機器演算法做一些干預。

2、騰訊社交廣告

騰訊社交廣告(原廣點通)背靠騰訊龐大的自有流量,並且它們在商業化上是比較克制的,它的流量儲備是足夠的。另外,它們還在補貼用戶,很多APP加入了它們的聯盟,收益也還不錯。所以我覺得廣點通在這個上面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護城河,很難有其他的媒體能搶走它的流量。

其次,從廣告系統商業化來說,我覺得廣點通的系統是比較先進的,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廣告主還不錯的營銷效果,所以你會發現這兩年只要在移動端投放基本上沒有不投廣點通的。

智匯推是騰訊OMG廣告體系和騰訊社交廣告體系內部競爭的一個產品,隨著他們最近人事上的調整,這個產品的未來發展更取決於他們公司內部的決策。它已經有一定的客戶基礎,但在收入規模的體量上肯定比不過廣點通。

一個公司是否有必要存在兩套邏輯很類似的廣告系統,然後互相爭奪流量,再去服務廣告主。我覺得這是騰訊公司高層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3、微博超級粉絲通

目前今日頭條和微博是在互相靠近。今日頭條想用信息流去切社交,而微博用社交內容依圖佔領信息流,互相搶佔地盤。微博作為社交平台想要做內容分發缺乏經驗,但在熱點事件的爆發、及時性上面依舊優勢明顯。

微博於2012年推出粉絲通,正式涉足信息流廣告。今年9月,最新上線的超級粉絲通的最大特點,在於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數據標簽選擇、產品形態和投放方式,將更高效地滿足廣告主多元化的營銷需求,幫助廣告主在精準度與規模化之間尋找最優解決方案。

粉絲通有一些天然的特點是其他平台沒有的——關注互動點贊轉發,我相信這種形式的存在,微博應該會在一段時間之內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二梯隊。但是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這個還不明朗。

信息流廣告已成為主流廣告媒體標配,微博也不例外,並且已經貢獻了超過一半以上的收入。報告期內,微博廣告和營銷營收2.76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7%。其他營收432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4%。

4、新浪扶翼

新浪扶翼這樣的平台,老實說,我並不是很看好,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掉到第三梯隊去。未來大量用戶手機里如果裝的是騰訊新聞、天天快報、今日頭條,那裝新浪的人就會變少,在新浪消費的時間就會少,媒體的廣告庫存就會小。

當廣告庫存比較小的時候,擁有的商業變現能力就有限。加之廣告主進行投放時是有運營成本的,比如說一個客戶,一天2萬元錢的預算,你讓他分成10份,一個媒體投2000,客戶不會這么做,因為運營成本太高了,寧願把2萬投在一家平台上,只要效果差別不是特別大。這導致那些少被投放的媒體就養不起更多的內容團隊,獲取不了更多的流量,就會進入一個負循環,但是哪個時間點進入負循環,還不好講,今年新浪還在大力追趕,想成為第二梯隊。

5、UC頭條

UC頭條大魚號我覺得也屬於第二梯隊的末尾。UC是更注重內容還是更注重搜索,這是UC的老闆要深度考慮的問題。如果要突出搜索,內容必定受到影響,反之。目前來看,搜索的盤子略大於信息流。UC今年的產品特別少,想進入第一梯隊是很難的,第一梯隊的門檻越來越高了,未來應該定位為百億才有資格進入。

6、百度信息流廣告

Feed流是百度今年發力的主方向之一。今年以來,李彥宏屢次在公眾場合提及百度Feed流產品。

幾天前,在百度第三季度財報分析師會議上,李彥宏特意說,手機百度集合了信息流和搜索功能,可以為用戶提供非常個性化的服務。「我們信息流內容基於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尤其是用戶的搜索內容和興趣。在理解用戶方面,還有很多潛力可挖,百度的推薦演算法每天還在不斷改進。」

百度信息流今年收入過百億是達不到的,至於說未來怎麼做,這個就看百度隨著人事上的變動會不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能夠比較大的推進這個事情,否則以現在的情形來看,今年信息流廣告到百億營收是沒希望的。今年進入第二梯隊,達到二三十億的營收還是有可能的。

自百度華麗轉身AI以來,體現在賬面上的信息流業務發展趨勢更加明媚。而眼下,幾乎到了信息流正面對戰的局面,近期有消息稱微信在改版公眾號,同樣准備進入信息流,阿里也在此前高調推出了主攻信息流業務的大魚號。BAT顯然已經在信息流領域暗自較勁。

目前信息流廣告的戰場

所有媒體不一定要靠信息流廣告賺錢,有些媒體有天然的用戶付費場景,比如陌陌。在陌陌上賣女性面膜賣的超級好。另外從財報來看,陌陌直播的收入已經佔比達到80%,靠用戶刷禮物付費,這些C端產品是很好做的,如果做得好用戶不反感,會主動把錢給你,那你何必苦苦地在廣告主身上賺點錢,然後被用戶罵呢。

第一梯隊,收入規模達到百億級別才能進入第一梯隊,今日頭條、廣點通拿到了第一梯隊的門票。當然,未來如果百度做得好,明後年還是有機會達到百億收入,進入第一梯隊。

第二梯隊,門檻至少是30-50億,粉絲通、網易我相信今年達到這個數據是沒問題的,算已經拿到門票的選手。另外新浪、搜狐能不能進要打個問號,因為他們還有一部分收入是來自於PC端。明年上半年到六月份應該能看出來。

第三梯隊,包括梨視頻、一點資訊這樣的,他們目前還在拼用戶階段,商業化才剛剛開始。

我覺得他們未來在使用廣告進行商業化時克制點比較好。以適合媒體屬性的商業化形式進行變現,既兼顧用戶體驗,然後悄悄地把錢賺了,媒體開心,用戶也開心。

2、信息流廣告一投放就虧,那些賺錢的廣告主是怎樣做的?

其實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先捋一捋,信息流為什麼會一投就虧,其實跟特定行業和渠道也是有非常大的關系的。

首先,信息流廣告的觸達方式是:

調查目標用戶——定向投放渠道——製作投放內容——定向投放——曝光——點擊——到達——轉化(填寫表單或者下載應用等等)。

可以看到,信息流廣告的整套邏輯其實是一個漏斗模型,它並不像病毒傳播那樣是以小博大,而是非常符合互聯網轉化的一個模式。

那麼我們看到有很多廣告主在投放信息流,其中有不少都是依靠信息流賺到了錢,其底層邏輯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做一個這樣的劃分:

高客單價(1000以上)的信息流投放,一般以收集用戶信息為主(姓名、手機號),然後採用售後的話術去進行引導。

低客單價或者以應用下載為主的信息流投放,則是直接讓用戶採取下一步行動(下載或者直接去應用購買)

其次,做好一個計算:

你需要計算每用戶收入(ARPU值),知道每個用戶能夠為你貢獻多少收入。

例如某個產品每用戶收入為10塊錢,那麼就意味著,你的投放成本處於10塊以下的時候,就可以把錢賺回來。如果做不到10塊以下,就值得考慮了。

然後,就是考慮如何做才能優化實際投放成本了,給你三個方面的思考,逐步進行:

一、先了解目標用戶的畫像,收集他們的活躍渠道及對應的痛點,然後再選擇定向人群和渠道進行投放

很多人做信息流都不夠重視用戶和渠道,而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優化了上面,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只有了解用戶,清楚用戶的痛點,我們做的投放和創意才能真正地打動目標用戶,從而讓他點擊我們的廣告。

二、同一定向測試不同素材,同一素材測試不同落地頁

其實信息流真正的核心就在優化上面,在投放中的變數實際真的不多。第一、定向;第二、素材;第三落地頁。

當我們確認好人群定向之後,在素材的投放過程中,系統會自動記錄我們的用戶數據,從而讓投放人群更加精準,所以這一點道不用我們做大量的優化工作。

而在素材與落地頁,這里就需要長期的內容積累和對用戶的了解了,去學習高點擊率的素材是如何製作的、學習高轉化的落地頁是如何與素材匹配的,從而達到一個最優的狀態。

最後,如果你嘗試了很久還是一投就虧,不妨思考一下,自己的產品是否真的適合信息流這類的效果廣告投放方式。如果不適合,還是趁早放棄為好。

3、信息流廣告發展前景怎麼樣那?感覺很好的,學好是不是特有前途?有沒有一起學,一起賺錢的?

「信息流廣告的發展前景到底怎麼樣?」這是每位優化師或即將轉行信息流的人都會好奇的一個問題。別說你,我都好奇。就前兩天我才報了趙陽老師那個趙陽競價培訓的課程,聽了兩天感覺好到飛!我就用我這兩天學到的知識告訴你一下的,看看有用沒有。

每一個產品都會有一個生命周期。像淘寶,你在10年進入就是一個最佳時期,甚至12年還有利可圖,但到了18年,產品紅利已經進入了尾期,對於商家而言,已經沒有過多可以分割的利潤。再比如競價,它也已經進入了一個尾紅利期。而信息流,現在便是最佳進入時期。

信息流打破了用戶與廣告間的限制容易輕信,易被媒體操縱的消費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網路時代的發展、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選擇的增多,導致消費者越來越精明,同時,對於廣告的免疫力也不斷增強。

信息流滿足了廣告主與廣告間的品效合一

隨著用戶心智的成長:用品類思考,用品牌表達,在營銷推廣上,廣告主會更注重「品效合一」。而信息流作為整合營銷的一部分,社交+行為標簽的數據融合使廣告效果達到一個精準推送的目的。尤其是社交和搜索類平台具有多維數據,更容易為用戶設定標簽提升廣告推送精準度。同時,社交平台的互動和二次傳播都為信息流廣告增色,增加粉絲對於廣告的互動性,並引發一個二次傳播。可以說,信息流是廣告主實現品效合一的重要手段。

3. 信息流使媒體資源高效利用

內容即廣告,它使我們的媒體資源利用率更高效不再是以往的頂部、底部、左右兩側單一的廣告形式。它通過穿插在內容間、評論間等多種方位全面覆蓋整個平台資源。

信息流不僅增加了用戶對於廣告的可閱讀性,還增加了平台的資源收入。

可以說,信息流實現了媒體、廣告主、用戶三方之間的共贏。

4. 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和競價不同,信息流正處於快速發展,趨向成熟的階段。

怎麼樣,感覺我是不也懂不少了。。。。

4、信息流,為什麼是移動互聯網賺錢的主要來源

原因:
1、及時的信息,會是吸引用戶關注和長期關注的重點,有了用戶,要賺錢的方式就會有非常多。
2、信息的准確性,會體現出此類產品及至此品牌在市場上占居獨有的地位。
3、更多人關注是與自身有關的信息內容,包括付費去查看。

綜上所述,信息流,是移動互聯網賺錢的主要來源。

與信息流如何如何賺錢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