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新聞及文本寫作教案

新媒體新聞及文本寫作教案

發布時間:2020-11-05 09:41:32

1、如何向新媒體學習新聞生產

新媒體種類很多,主要有門戶網站、電子郵箱、搜索引擎、虛擬社區、網路游戲、博客、維客、播客、手機簡訊、手機電視、網路電視、數字電視、手機報、網路雜志等等。它們之中有的屬於新的媒體形態、有的屬於新的媒體軟體、新的媒體硬體和新的媒體服務方式。
新媒體的十個傳播特徵,分別是:1.全時傳播。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有四個發展階段:定時、即時、實時、全時,全時傳播指的是信息隨時可以進行發布。2.全域傳播。地域和空間限制越來越少,只需要設備和傳輸信號,就可以發布信息。3.全民傳播。傳播不再是機構、媒體單位的事情,每一位民眾都可以參與其中,誰都可能是記者、編輯。4.全速傳播。傳播速度比舊媒體快,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就能夠進行傳播活動。5.全媒體傳播。傳播信息不單是文字或者圖片,還附有音頻、視頻等多觸覺通道。6.全渠道傳播。客戶端多樣化,比如電腦、手機、簡訊等都可以進行信息發布。7.全互動傳播。新聞的線索搜集、采訪、發行等一系列活動,所有用戶都有機會參與進去,並且在事後可以發表評論。8.去中心化傳播。不存在類似於「頭版頭條」這樣的狀況,不同受眾可以選擇出很多主題進行討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新媒體使新聞多元化。9.去議程設置傳播。信息傳播不再是比較固定的用詞模式,不同的消息發布人可以用自己使用語言的習慣進行傳播。10.自凈化傳播。雖然在新媒體的傳播過程中,負面信息傳播面積是正面信息的四倍,但是一般小道消息都會有相關人員出面澄清,所以造成的誤會基本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2、新媒體新聞消息的體裁可以使用文字和什麼來進行詳細的描述?

消息原本是報紙常見的新聞體裁之一,主要是使用文字來描述和傳達信息,有時候也會配發圖片來輔助說明。但新媒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新媒體中,文字仍然是最主要的形式,但除文字外,還可以使用圖片、音頻甚至視頻來描述信息。

3、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和編輯人員針對行業發展能做到哪些方面的創新呢?

金融
回答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和編輯人員針對行業發展能做到哪些方面的創新呢?
新媒體 新聞 記者 媒體

4、新媒體技術在新聞傳播行業有哪些應用

?

5、大學里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 和 新聞傳播學類(含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有什麼區別???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播模式的變化。事實上,新媒體對傳統媒體最大的變革在於傳播方式的改變。區別如下: 1、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及新環境下的悖論。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傳者——內容、渠道——受眾」的經典模式。在這個模式里,傳者是清晰、居於控制者地位的,內容由傳者生產;而受眾是被動的,是基於統計學的、大量的、相對統一的,模糊的、難以辨認的群體。 2、在工業社會,大眾媒介的興起,使得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現在的新環境下,面對新媒體的發展,傳統媒體的模式產生了悖論:為了在信息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囊括更多的受眾,媒體只能加大內容和渠道的投入;而越發增多的內容和渠道反而使得信息越來越難以影響受眾,信息價值降低,成為冗餘的信息。基於工業社會價值觀的傳播模式必將有不可以自身解決的悖論。在中國,傳者很少消失或減少,信息正處於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 3、新媒體的傳播模式與特點。與傳統媒體的傳者中心不同,新媒體傳播模式下,傳者逐漸隱去身份,成為一個平台。大量的組織、圈層形成一個個內容聚集地,在這個聚集地里,受眾自己生產內容。受眾在一個個圈子內交往,可以不通過傳者,直接傳播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傳者要贏得受眾,必須要成為受眾生產內容的編輯者。

6、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網路新聞及新媒體」參考書目

我也在准備考網路新聞及新媒體 一起加油啊 加Q聊聊吧379412720

新聞理論部分——
1)《新聞理論》雷躍捷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新聞理論教程》何梓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媒介批評》雷躍捷 北京大學出版社
新聞業務部分——
4)《現代新聞采訪學教程》(修訂二版) 梁一高 中國廣播出版社
5)《新聞寫作教程》 劉明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新聞編輯》 譚雲明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7)《新聞評論與電子媒介》王振業、李舒等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新聞史部分——
8)《中國新聞事業史教程》哈艷秋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9)《外國新聞史教程》李磊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與新媒體新聞及文本寫作教案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