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信息流理論

信息流理論

發布時間:2020-08-02 08:14:15

1、信息流的控制模型

信息流的控制模型:信息有個基本特徵:
可量度。信息可採用某種度量單位進行度量,並進行信息編碼。如現代計算機使用的二進制。
可識別。信息可採取直觀識別、比較識別和間接識別等多種方式來把握。
可轉換。信息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如自然信息可轉換為語言、文字和圖像等形態,也可轉換為電磁波信號或計算機代碼
可存儲。信息可以存儲。大腦就是一個天然信息存儲器。人類發明的文字、攝影、錄音、錄像以及計算機存儲器等都可以進行信息存儲
可處理。人腦就是最佳的信息處理器。人腦的思維功能可以進行決策、設計、研究、寫作、改進、發明、創造等多種信息處理活動。計算機也具有信息處理功能。
可傳遞。信息的傳遞是與物質和能量的傳遞同時進行的。語言、表情、動作、報刊、書籍、廣播、電視、電話等是人類常用的信息傳遞方式。
可再生。信息經過處理後,可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經過人工處理後,可用語言或圖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輸入計算機的各種數據文字等信息,可用顯示、列印、繪圖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可壓縮。信息可以進行壓縮,可以用不同的信息量來描述同一事物。人們常常用盡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徵。
可利用。信息具有一定的實效性和可利用性。
可共享。信息具有擴散性,因此可共享。
沃爾瑪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至少提前10年(較競爭對手)將尖端科技和物流系統進行了巧妙搭配。早在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就開始使用計算機進行管理;20世紀80年代初,他們又花費4億美元購買了商業衛星,實現了全球聯網;20世紀90年代,採用了全球領先的衛星定位系統(GPS),控制公司的物流,提高配送效率,以速度和質量贏得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沃爾瑪所有的系統都是基於一個叫做UNIX的配送系統,並採用傳送帶和非常大的開放式平台,還採用產品代碼,以及自動補貨系統和激光識別系統,所有這些為沃爾瑪節省了相當多的成本。沃爾瑪一直崇尚採用最現代化、最先進的系統,進行合理的運輸安排,通過電腦系統和配送中心,獲得最終的成功。
1、建立全球第一個物流數據的處理中心
20世紀70年代沃爾瑪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統(MIS),負責處理系統報表,加快了運作速度。20世紀80年代初,沃爾瑪與休斯公司合作發射物流通訊衛星,物流通信衛星使得沃爾瑪產生了跳躍性的發展;1983年的時候採用了POS機,全稱Point Of Sale,就是銷售始點數據系統。1985年建立了EDI,即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進行無紙化作業,所有信息全部在電腦上運作。1986年的時候它又建立了 QR,稱為快速反應機制,對市場快速拉動需求。
沃爾瑪在全球第一個實現集團內部24小時計算機物流網路化監控,使采購庫存、訂貨、配送和銷售一體化。例如,顧客到沃爾瑪店裡購物,然後通過POS機列印發票,與此同時負責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的人員以及供應商的電腦上就會同時顯示信息,各個環節就會通過信息及時完成本職工作,從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加快了物流的循環。
2、沃爾瑪物流應用的信息技術
射頻技術/RF(Radio Frequency),在日常的運作過程中可以跟條形碼結合起來應用。
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PDF,傳統的方式到貨以後要打電話、發E-mail或者發報表,通過攜帶型數據終端設備可以直接查詢貨物情況。
物流條形碼/BC,利用物流條碼技術,能及時有效的對企業物流信息進行採集跟蹤。
射頻標識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在各種惡劣環境中工作。
2004年,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公司要求其前100家供應商,在2005年1月之前向其配送中心發送貨盤和包裝箱時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2006年1月前在單件商品中投入使用。專家預測,2005年到2007年,沃爾瑪供應商每年將使用50億張電子標簽,沃爾瑪公司每年可節省 83.5億美元。目前全世界已安裝了約5000個RFID系統,實際年銷售額約為9.64億美元。
憑借這些信息技術,沃爾瑪如虎添翼,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傳播學有哪些著名的,有趣的理論

沉默的螺旋: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版點且受到廣泛歡迎,權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子彈論(皮下注射論):又稱魔彈論、靶子論、皮下注射論,是強效果階段的代表性理論。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大眾傳播具有強大的傳播效果,其情形猶如子彈(大眾傳播媒介的信息)射向坐以待斃的靶子(受眾)。表明大眾傳播媒介具有無法抵抗的傳播效力,受眾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傳播流理論:指的是大眾傳播媒介發出的信息和影響,經過各種中間環節「流」向傳播對象的社會過程。「傳播流」的觀點認為,大眾傳播並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是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即「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

3、信息流動理論的具體模式?國際傳播學領域

QUES:較早的一批到達北美,歐洲移民乘---------------年將達到北美。參考
意達:1618年,五月花
ItemB:1620年,泰坦尼克號
ItemC:1620年「五月花」
ItemD:1618泰坦尼克號
答:C
>
QUES: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首府----。

意達:費城
ItemB:波士頓
ItemC:紐約
ItemD:邁阿密
答:B
QUES:哈佛大學,的創始人是-----。的

意達:天主教徒,
ItemB:東部天主教徒
ItemC:英國的天主教徒
ItemD:清教徒
答案:D
QUES:哈佛大學最早的捐助者----。

意達:約翰哈佛
ItemB:伯納德·哈佛
ItemC:哈佛大學約翰
ItemD:哈佛伯納德
答案:A
QUES:哈佛大學----國家。參考
意達:Feijiniya
ItemB:馬薩諸塞州的首府波士頓

ItemC:北卡羅萊納州
ItemD:南卡羅來納州
回答:B
QUES:美國獨立戰爭的最高指揮官---。

意達:沃克
ItemB華盛頓:
ItemC喬治·華盛頓富蘭克林
ItemD:林肯
答案:B

---- QUES:美國憲法制定的。參考
意達:1765
ItemB:1774
ItemC:1785
ItemD功能:1787
答案:A
UES:美國憲法的制定,在------。所有的

意達:費城,
ItemB:亞特蘭大
ItemC:華盛頓
ItemD:里士滿
答:一個 QUES:美國「獨立宣言「通過時是------。參考
意達:1765年
ItemB:
ItemC 1776:在
ItemD在1765年:1776年7月14日
答:B
QUES:-----創辦了弗吉尼亞大學。參考
意達:本傑明·富蘭克林
ItemB:華盛頓
ItemC:托馬斯·傑斐遜的
ItemD:威爾遜
答案:C
h_select:0
QUES:托馬斯·傑斐遜的「獨立宣言」的死亡---周年。 BR>
意達:35
ItemB:40
ItemC:45
ItemD:50
答案:D

QUES:美國的西進運動中的最後一段路是----。

意達:俄勒岡州的開拓者
ItemB:太平洋公路(Pacific Highway)
ItemC:美國加州之旅
ItemD :舊金山
答案:A

QUES:被稱為金州----國家。

意達:俄勒岡州
ItemB:
ItemC猶他:加州
ItemD:德克薩斯州
答:C
QUES:加州的資本-----。參考
意達:鹽湖城
> ItemB:休斯敦
ItemC:亞特蘭大
ItemD:薩克拉門托關閉
答案:D
QUES:美國的墨裔美國人的戰爭----結束。參考
意達:1846
ItemB:1848年
ItemC:1850
ItemD功能:1852
答案:A
QUES:最早的英國移民到達----年在北美。

意達:1610
ItemB:1613
ItemC:1616
ItemD:1620
答:B <BR / QUES:-----鑽出世界第一口油井。

意達:Luokefeile
ItemB:肯·里德
ItemC:德雷克
ItemD:詹姆斯·湯森德 />答案:C
QUES:林肯總統「的人,政府由人民,為人民的政府」的演講,以紀念----。參考
意達:費城戰
ItemB:亞特蘭大消防
ItemC:獨立戰爭
ItemD:葛底斯堡戰役
答案:D
QUES:林肯總統被殺害了----參考
意達:曼哈頓劇院
ItemB:福特劇院
ItemC:百老匯劇院
ItemD:派拉蒙劇院
答案:B
QUES:美國綽號----。參考
意達:比利牛仔
ItemB:北美野牛
ItemC:山姆大叔
ItemD:「湯姆叔叔
答:?
QUES: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年中完成。

意達:1865年
ItemB:1867年
ItemC:1869
ItemD功能1871年
答案:C
QUES:,蒙大拿州地處美國東北-----。參考
意達:
ItemB:東南
ItemC:太平洋海岸
ItemD:西部
答案:D
QUES:北冰洋附近的國家是----。參考
意達:阿拉斯加
> ItemB:夏威夷
ItemC:新罕布希爾州的

答案:A

問題:發明電話的貝爾----移民。
BR />意達:愛爾蘭
ItemB:法國
ItemC:英國
ItemD:德國
答案:C
QUES:給美國里人的投票權第一---憲法修正案。

意達:13
ItemB:14
ItemC:15
ItemD:16
答:B
QUES發明白熾燈愛迪生---年去世。

意達:1900
ItemB:1919年
ItemC:1926
ItemD功能:1931年
答案:D BR /> QUES:「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 「這個著名的---說。

意達:愛迪生
ItemB:愛因斯坦
ItemC:富蘭克林
ItemD:貝爾
答:
QUES:相機的發明是-----。

意達:愛迪生
ItemB:伊士曼
ItemC:愛因斯坦

答案:B
QUES:萊高特兄弟律師事務所飛第一次飛行試驗---年。

意達:1900
ItemB:1903年
ItemC:1906年
ItemD:1909年答:乙
QUES: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參考
意達:喬治·福特
ItemB:霍德 ItemC:亨利福特
ItemD:湯姆·福特
答案:C
QUES:1892年至1954年,歐洲移民進入美國----。

意達:10萬
ItemB:14000000
ItemC:17000000
ItemD:21000000
答:C
QUES:美國禁酒時期開始 - - 年。

意達:1918年
ItemB:1919年
ItemC:1920
ItemD:1921年
答案:C
QUES:美國禁酒S ---參考「憲法」修訂源於
意達:15
ItemB:16
ItemC:17
ItemD:18
答案:D BR /> QUES:廢除禁止憲法---修訂。

意達:21
ItemB:22
ItemC:23
ItemD:24
答:一個
QUES:林肯,查爾斯·伯格1927年主動成為第一個非停止從紐約----人。

意達:倫敦
ItemB:巴黎...... /> ItemC:柏林
ItemD:羅馬
答:
QUES B:查爾斯·林肯1927伯格駕駛飛躍大西洋的飛機-----。

意達:五月花的
ItemB:Feijiniya號
ItemC:精神聖路易斯
ItemD:挑戰者
答:C
QUES:俄克拉何馬州建州----年。參考
意達:1865年
ItemB:1899年
ItemC:1907年
ItemD:1945年
答案:C
QUES:----是驅動程序許可在英國的第一位女性飛行員。的

意達:比爾托里
ItemB:夏延
ItemC:
Tingni坎貝爾ItemD:Amelia Earhart的
答案:D
QUES:-----日本偷襲珍珠港。

意達:1940年12
ItemB:
ItemC 1941年:的
ItemD 1942年:1942年

答:B
QUES:----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爆炸。

意達:美國加州
ItemB:
俄克拉何馬州

ItemC:新墨西哥州
ItemD:德克薩斯州
答案:C
QUES:是鳳凰城的南部是什麼?? - -----。參考
的BookID:25
意達:邁阿密
ItemB:休斯頓
ItemC:阿拉莫戈多
ItemD:亞特蘭大
回答:e
QUES:-----電影「亂世佳人」中提到的火毀壞的城市。

意達:亞特蘭大
ItemB:邁阿密 BR /> ItemC:休斯頓
ItemD的小石城
答案:A

QUES: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發明在今年----。

意達:1945年
ItemB:1946
ItemC:1947年
ItemD:1948年
答:B

回背會了!! !

海明威簡介
小說家,生於1899年7月21日在芝加哥,伊利諾伊州橡樹園新村附近的父親是醫生,母親愛好藝術。進入堪薩斯城星報1917年10月為實習記者,報紙提出了「用這句話」他得到了初步培訓的文字與生動的語言,要求他簡潔的風格的影響,未來的形式,1918年5月參加志願救護隊,作為紅十字會的護衛車隊司機嚴重受傷,在義大利戰場。在1919年初回到家鄉,練習寫作。多倫多的特寫記者於1921年。幾個月後,到歐洲去,在歐洲「星報」記者,從1924-1927年赫斯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歐洲海明威在歐洲。期間,一直堅持寫作。知道住在巴黎的作家舍伍德·安德森,通過引進美國作家格特魯德·斯坦因和詩人龐德。斯坦鼓勵他寫的,開導他,如何編寫簡潔,重點突出。1922年出版的作品,在報紙和雜志,包括寓言,詩歌和短篇小說。1923年出版了第一本收集的三個短篇小說和10的詩。「於1924年在巴黎出版的,另一集」在我們的時代「,其中包括18個短。次年,在美國,包括13個短篇故事和16個插入章節夾之間的故事出版的同名收集。
他的頭一個重要的小說出版於1926年(英國版的標題「太陽照常升起」,「節」,1927年)。小說描寫的生活場景戰後組的年輕人生活在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幻滅的年輕一代的性能。斯坦因海明威等人曾經說過:「您是Mimin的一代。」海明威的這句話作為一種新型的題詞。由於小說寫的這一代人的失望,「太陽照常升起」成為「Mimin一代」的傑作。 1927年海明威回到美國,出版的短篇小說,「男人沒有女人的」第二個集合,著名的「拍」,「五萬大洋」和「殺人者」。海明威小說創造一個無畏,不怕死「的硬漢性格。這些數字後美國通俗文學產生了影響。在1929年,小說」永別了,武器「(舊譯」永別了,武器「)出版,主題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永別武器」海明威成熟的藝術表演。場景和描述的環境,純粹的動作和形象表現情緒的消息對話,簡短的和實際的內部獨白岸諷刺是有意還是無意,簡單和簡潔的風格和日常語言,所以經過錘煉,構成了他獨特的創作風格。

海明威於1927年離開歐洲,第一次住在島上的基韋斯特,佛羅里達州,美國,後來又轉移到古巴。經常出沒在整個的狩獵了也登上他的遊艇「皮拉爾」釣魚。有一半在20世紀30年代,他出版的作品有寫西班牙鬥牛的設計與「死在午後」(1932年),短篇小說集獲獎者沒有收入「(1933年),注非洲狩獵「非洲的青山」(1935年)。 1936年發表了他著名的短篇小說「乞力馬扎羅的雪」乞力馬扎羅山「臨終前的作家現實與幻想交織的反省意識的描述流。 1937年,小說「一些,而不是出版。

1937年,海明威以記者的身份北美報業聯盟,西班牙報道了這場戰爭。他積極支持年輕的共和政府,寫時評為電影「西班牙的地球」,美國作家會議第二屆會議發言中譴責法西斯主義。發表於1938年,劇中的「第五縱隊」。西班牙內戰結束後,他回到古巴哈瓦那郊區的小說「為誰的喪鍾」,「喪鍾為誰而鳴」(舊譯),出版於1940年的西班牙內戰為背景的小說,描述了美國喬頓受命於山游擊隊與炸橋的故事,集中描寫喬頓炸橋之前的三天三夜的活動。

40年初海明威報道,中國的抗日戰爭從1942年到1944年,他開車的錢轉換成反潛軍艦遊艇「皮拉爾」(政府)巡海,並因此得到認可,他率領的游擊隊組織,參加解放巴黎的戰斗中,被指控違反了「日內瓦公約記者的會議上可能不會參與在戰斗中的規定。海明威帶來的審判結果獲判無罪,後來還獲得了銅牌。

50年代海明威小說「隔河相望進入森林」(1950)和中篇小說「老人和海」(1952)。「老人與海」為主題的人要勇敢面對失敗。這本小說有一句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來給打敗的,你可以做的他毀了,不能打他。「英雄形象僅是海明威20,30創建的」硬漢性格「的繼續發展,這是一個更高層次的一般性的藝術,達到寓言和象徵的高度。 「老人與海」榮獲1952年普利策獎的一年。

1954年,海明威獲諾貝爾文學獎。古巴革命後,海明威和他的妻子搬到愛達荷州。在他後來的年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鐵代謝紊亂,精神抑鬱症是很嚴重的,多個醫療無效。1961年7月2日的早晨,海明威自殺用獵槍。海明威去世後,他的兩個妻子瑪麗死後的: 「持續」(1964),和海流中的島嶼「(1970),

:海明威在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風格的形成創造了近40年。他早期的工作表明,年輕一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後悔的焦慮和惆悵的心情。兩種,分別描述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小說「永別了,武器」,「喪鍾為誰而鳴」已成為現代世界文學名著。受此影響,20世紀20年代末,他塑造美國文學中的「硬漢性格,雖然這種影響不是完全積極的。的散文風格,歐洲的英國作家,他貝茨說,他的簡單而強大的的風格引起了文學革命「在許多歐洲和美國的作家,留下了印記。海明威並沒有創造一種新的文學體裁,但它是一個開放的代語言藝術大師的寫作風格。

新穎的斗爭,即使在大自然面前表現對生活的前景是不可戰勝的,但人們仍然可以得到一個道義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斗爭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老人與海」的故事背景是在二十世紀中葉的古巴。的主角是一個聖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孩子叫真的一個。黃昏的漁民在一排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快餓死了,但他仍然拒絕認輸,充滿了奮斗的精神,終於釣到了一條長度在第八十五天10八隻腳,重量1500磅的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去海邊,但老人還是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不會失去信心。兩天兩夜後,他終於殺了大魚,它是綁在船的一側。但許多小鯊立刻前來搶奪他的戰利品,他要殺死他們一個接一個,只持續一個破碎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的命運仍然無法逃脫被吃掉,最終,老人精疲力竭拖回魚骨。他回到家時,他躺在病床上,不得不去尋找美好的舊年,從一個夢想,忘記殘酷的現實。
老漁翁,老,壞運氣,失敗,但他仍然堅持,但失敗的禮儀取勝。小說表現的人生觀的斗爭,甚至在面對不可征服的性質,但人們仍然可以得到一個道義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斗爭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1。老人與海的中篇小說
2。老人和海洋是20世紀的古巴
3。老人與海有關的硬漢型
4。老人捕到的魚在第八十五天
5。最懷念的老人在釣魚的孩子
6。真實姓名的老人聖地亞哥
7。孩子的名字確實是一個
8。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是老人和海永別了,武器
9。的老人釣魚馬林魚
10名。老人是誘餌,沙丁魚
11。海明威是一位小說家
12。海明威是美國作家
13。 「老人與海」的歷史背景的工作嗎?
14。海明威是死了嗎?加槍殺死
15。作家的「迷惘的一代」,是指什麼?海明威
16。 「老人和海」的老人屬於這種類型的人?
17。老人沒有擊中了一系列84天的魚嗎?
18。海明威曾擔任報社的記者?明星
19。長者最喜愛的娛樂的東西嗎?棒球
20。老人在海上停留幾天,直到耗盡?三天
21。海明威反映了美國人什麼樣的心態?芝加哥男子疑惑的是,
海明威(1899 - 1961)於1961年在古巴用獵槍自殺,1953年獲得普林斯頓戰略獎,195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1,坐在旁邊的老人,老人回到岸上睡眠:(兒童),叫他(兒童)
2海明威:(美國人)
3左骨骼:( 18米長)
4,海明威為什麼沒有參加在戰爭中的世界:(眼科疾病)
5,在海明威死了(古巴,在家中自殺身亡)</ 6,在海打的魚(墨西哥灣)
7誘餌:(沙丁魚)
8,角色扮演:(馬林魚)
9,海明威屬於什麼類型的字元:(不屈不撓,直率簡潔)
10,「老人和海(社會性質)(中篇)
11海明威是:(諾貝爾文學獎)<br / 12和84天,老人也沒釣著魚
13個老人在海上想要孩子曼諾林
14,「老人與海」的形狀是一個硬漢形象
15,老人的夢想(獅子)
16
17層的舊人與海(1952)出版了另一本書,海明威描述(二戰)
18,老人和男人年前比什麼種族:(掰手腕)
19,生活是不是要被打敗的,你可以他消失,但他們不能擊敗他
20日在非洲海灘上看到:(獅子...... / a>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4、什麼叫"工作流"?什麼叫"信息流"?請具體解釋.

工作流(Workflow)就是「業務過程的部分或整體在計算機應用環境下的自動化」,它主要解決的是「使在多個參與者之間按照某種預定義的規則傳遞文檔、信息或任務的過程自動進行,從而實現某個預期的業務目標,或者促使此目標的實現」。

簡單地說,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銜接、自動進行的業務活動或任務。一個工作流包括一組任務(或活動)及它們的相互順序關系,還包括流程及任務(或活動)的啟動和終止條件,以及對每個任務(或活動)的描述。

工作流在大多數的實際應用中的情況可以這樣來簡單地描述:在網路、伺服器和多台計算機客戶端的硬體平台上,業務過程按照預先設定的規則並藉助應用程序和人對相關數據的處理而完成。例如,在日常辦公中,當撰寫好某份報告之後,可能需要將其提交給領導進行審閱或批示;審批意見可能需要匯集並提交給另外一個人,以便對報告進行進一步的修改。這樣,可能會形成同一篇文檔在多個人之間的順序或同時傳遞。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使用工作流技術來控制和管理文檔在各個計算機之間自動傳遞,而非手工傳遞。這就可以稱之為工作流。

類似的關於文檔的自動化處理只是工作流技術的一種簡單應用。事實上,工作流技術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完成更多更復雜的任務。如企業(或機構)內部的各種數據或信息的自動處理,多種業務流程的整合,企業(或機構)之間的數據交換,藉助Internet技術實現跨地域的數據傳輸和處理等等。

一、工作流發展

工作流技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辦公自動化領域的研究,由於當時計算機尚未普及,網路技術水平還很低以及理論基礎匱乏,這項新技術並未取得成功。1983年至1985年間,在圖像處理領域和電子郵件領域出現了早期的含有工作流特徵的商用系統。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隨著個人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以及信息化建設的日益完善,使得工作流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進入了一個新的熱潮。1993年8月,第一個工作流技術標准化的工業組織——工作流管理聯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簡稱WFMC,下同)成立。1994年,工作流管理聯盟發布了用於工作流管理系統之間互操作的工作流參考模型,並相繼制定了一系列工業標准。與此同時,關於工作流技術的學術研究也十分活躍,許多原型系統在實驗室里開發出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工作流技術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與之相關的標准規范、工作流引擎及商業產品不勝枚舉。人們在開發推廣工作流產品的同時,更加註重工作流的理論研究,以推動該項技術走向成熟。

二、工作流的特點

1,圖形化、可視化設計流程圖
2,支持各種復雜流程
3,組織結構級處理者指定功能
4,B/S結構,純瀏覽器應用
5,強大的安全性特色
6,表單功能強大,擴展便捷
7,靈活的外出、超時管理策略
8,處理過程可跟蹤、管理
9,豐富的統計、查詢、報表功能
10,與MAIL系統集成

三、工作流的優點

企業實施工作流管理所帶來的好處是非常明顯的,這包括提高企業運營效率、改善企業資源利用、提高企業運作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提高工作效率、集中精力處理核心業務、跟蹤業務處理過程、量化考核業務處理的效率、減少浪費、增加利潤、充分發揮現有計算機網路資源的作用。實施工作流將達到縮短企業運營周期、改善企業內(外)部流程、優化並合理利用資源、減少人為差錯和延誤,提高勞動生產率等目的。

總結實施工作流帶來的好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要處理的事項已自動傳遞到個人電腦上
2,不再需要對員工進行流程的培訓,平滑實現流程變更
3,員工只需將精力集中在處理自己關心的數據上
4,隨時得到歷史數據
5,隨時生成處理效率報表
6,達到無紙化辦公的目標
7,完全支持移動辦公,使作業同步化
8,科學管理更進一層,辦公效率明顯提高
9,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有提升
10,通過流程自動化與資料庫集成,以及各類表單統計查詢功能,提高決策能力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信息流是在空間和時間上向同一方向運動中的一組信息,它有共同的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即是由一個分支機構(信息源)向另一個分支機構(地址)傳遞的全部信息的集合。各個信息流組成了企業的信息網,稱之為企業的神經系統。信息流暢與否,決定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否能正常運行。
信息流是企業發展的脈絡
評價企業成功與否,一個簡易的辦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的情況,其中,信息流的質量、速度和覆蓋范圍,尤其可以「映照」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決策等各方面的「成色」。企業的「生命活動」最終都將以信息流的「高級形式」展現……
評價企業成功與否,一個簡易的辦法是看其物流、工作流和信息流「三流」的情況,其中,信息流的質量、速度和覆蓋范圍,尤其可以「映照」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決策等各方面的「成色」。因為物流、工作流在企業的「生命活動」中無不最終以信息流的「高級形式」展現,就象生物體的所有活動都是基於神經系統傳遞的生物電信號一樣。因此,深入認識「信息流」,將掀開企業發展的新視角。
如同流動的資金帶來價值一樣,當信息不受限制的從一個地點流動到另一地點,幫助企業實時獲取信息,並促使企業創造出真正的經濟效益時,才具有最高的價值和意義。其關鍵,是打造閉環的信息流。不僅要打破企業內部各種信息孤島,實現數據的收集整合、加工分析、信息的傳遞應用,以及信息數據的再加工、應用的反復「循環」,還要將企業內部的信息流與企業外部上下游用戶的需求信息結合起來,形成「內外融合」的閉環的「大信息流」。這樣認識信息流,可以幫助用戶「打開眼界」,審視IT建設中局部與整體統一規劃和發展的問題,即通過集成實現不同層面的信息流同時,也要為建立企業間高效的信息流打好基礎。
此外,建立全面的信息流也是實現業界提出的「按需應用IT資源」理想的基礎。信息流具有速度、質量等特徵,反映著企業的IT基礎水平。信息流速度慢,企業無法及時獲取所需信息。而系統數據不完整或得到不一致數據,又將嚴重影響信息流的質量,進而影響業務系統的成敗。只有高質量的信息數據不受任何限制平穩地流向所需位置,才能最終實現按需應用的理想。這對企業各層系統的無縫集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建立豐富的實施信息流的技術方案體系,包括數據層集成、應用層集成、垂直業務處理層集成、發布層集成以及通用建模和開發工具的應用。 「信息流」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脈絡。

5、信息管理學的理論體系是什麼啊 ?

信息管理學
1.3.1信息管理學的研究對象
1.信息管理學研究對象的確立
毛澤東同志指出:「科學研究的區別,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可見,一個學科能否獨立存在,要看它是否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因此考察研究對象的獨立性便是考察該學科的獨立性,而不論該學科的理論體系是否完善、研究方法是否完備。也就是說研究對象的獨立性是學科成立的必要條件。
信息管理學是以信息資源及信息活動為研究對象,研究各種信息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方法的學問。
2.信息管理學的學科獨立性
如果兩個學科的研究對象完全一樣,則它們同屬一個學科;若前者包容後者,則前者為源學科,後者為子學科;若對象交叉,則為交叉學科 ;若兩者對象完全不同,則為兩個獨立學科。
信息管理學因為有獨立的研究對象,所以是獨立的學科。那麼它是哪些學科的子學科、交叉學科呢?由表1-1可以看出,信息管理學是管理學的子學科,管理學的一般原理、研究方法均適用於它;同時又是信息學等學科的交叉學科,交叉學科的部分原理、方法適用於它。
表1-1 信息管理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
序號
學科名稱
研究對象
與信息管理學的關系
1
管理學
一切管理活動
源學科
2
信息學
信息和信息活動
交叉學科
3
信息傳播學
信息傳播活動的實踐
交叉學科
4
信息經濟學
信息經濟活動的實踐
交叉學科
5
信息產業學
信息產業及其管理等
交叉學科
1.3.2信息管理學的理論體系
學科有了獨立的研究對象,則具備了成為獨立學科的必要條件。學科成立的充分條件是形成了獨立的、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信息管理學的理論體系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來概括:
1.層次結構
信息管理學理論體系的層次結構可以分為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次。
(1)宏觀層次
主要研究信息管理的一般原理、方法,國民經濟信息化管理,國家信息化戰略管理,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與管理,全球信息化戰略管理等。
(2)中觀層次
主要研究信息產業管理,地區性信息管理,行業信息管理,信息市場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等。
(3)微觀層次
主要研究信息的生產、傳播和利用,企業信息化管理,信息企業的運作與管理,非信息企業的信息管理等。
2.內容結構
信息管理學是研究科學地組織信息管理工作的理論與應用方法的一門學科。它與信息學等學科是交叉學科,同時又是管理學的子學科,並且,作為獨立的學科,它的理論研究相對落後於應用研究。因此,我們將信息管理學的內容結構分為兩個層次: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與此對應,將信息管理學分為理論信息管理學和應用信息管理學。
(1)理論信息管理學
理論信息管理學研究信息管理學的基礎理論,主要由下列理論構成:
①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主要研究信息管理的定義、特徵、分類、范疇、基本功能等;信息管理的原則、方法、體系結構;信息管理的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基本職能;信息管理的形成和發展等。
②信息科學理論: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的科學,是信息管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理論基礎科學之一。信息科學的主要研究范圍是信息的本質、信息的度量、信息的運動規律、利用信息進行控制和優化的原理等,其主要支柱是資訊理論、系統論和控制論。
資訊理論,是信息科學的前導,是一門用數理統計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傳遞和交換規律的科學,主要研究通信和控制系統中普遍存在著的信息傳遞的共同規律以及研究最佳地解決信息的獲取、度量、變換、存儲、傳遞等問題的基礎理論。資訊理論有狹義、一般與廣義之分。狹義資訊理論即香農資訊理論,主要研究信息的度量、信道容量和編碼等問題;一般資訊理論即通信理論,主要研究信息傳輸的一般理論,包括信號與雜訊理論、信號過濾與檢測、調制解調、信息處理等問題;廣義資訊理論即信息科學,其研究范圍涉及通信科學、心理學、語言學、遺傳工程、決策科學等與信息有關的一切領域。但通常所說的資訊理論主要是指香農資訊理論。
系統論,是以一般系統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其創始人是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L. V. Bertalanffy)。系統論的主要思想是:系統是指相互作用的並具有一定整體功能和整體目的的諸要素所組成的整體。在內部,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結構;對外部,這些要素所構成的整體與環境相互聯系,表現出一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目的。要素——結構——系統——功能——環境構成了系統五位一體的關系。系統具有的一般特徵是整體性、聯系性、層次性、目的性和動態性。
控制論,是研究控制系統的理論,其創始人是美國數學家維納。它的基本原理是:控制是指事物之間的一種不對稱的相互作用。事物之間構成控制關系,其間必然存在一個或幾個主動施加作用的事物,稱為主控事物或控制者;同時也存在一個或多個被作用的事物,稱為被控事物或控制對象。一般說來,控制者具有一定的控制目標,控制者正是通過不斷對控制對象施加作用和影響來逐步達到這一目標。控制者對被控對象施加作用和影響的過程也是被控對象饋送信息的過程,這個過程稱之為反饋。反饋是控制論的基本概念,正因為有了反饋,才使得實現控制目標的行為不會偏離通往目標的道路。信息是控制的基礎,控制則是要從有關信息中尋找正確的方向和策略。
③管理科學理論:管理科學是一門獨立學科,信息管理學是它的子學科,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均適用於信息管理學。管理學的基本內容和基本原理可以概括為下列8個方面。
系統原理,是指在進行管理活動時應遵循系統的整體性原則、目的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和動態性原則,充分協調各組成要素之間的關系,發揮它們的最佳功能,從而實現管理目標的優化。
整分合原理,是指開展管理活動時首先要把管理對象置於環境之中看作一個有機整體,從整體上把握管理的對象、功能和目標;然後再將這個整體科學地分解為各個局部,實施合理分工,明確各個局部的功能;最後,再從整體上進行協調和有效綜合,以實現總的目標。
反饋原理,是指開展管理活動時要注重管理對象對控制系統輸出信息的響應,要及時地根據這些響應來調整控制方向,從而保持對象系統的穩定性及其目標的一致性。
封閉原理,是反饋原理的展開。指開展管理活動時既要注重執行過程,也要注重監督和反饋過程,要根據檢驗和評估的結果不斷調整管理決策,從而實現決策的形成、落實、結果評估以及新決策的產生的封閉式管理。
能級原理,是指開展管理活動時要按照不同的能級來建立管理的層次和秩序,建立各種規范和標准,對不同能級授予不同的權力並實行動態的調整,從而保證管理活動有序而且有效地進行。
彈性原理,是指開展管理活動時要考慮到人和事物本身的可塑性和客觀事物運動過程的可變性,進而把握一定原則下或一定范圍內的可調節性,以實現有效的動態管理。
動力原理,是指開展管理活動時要正確認識、掌握種種動力源和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動力機制,以正確地激發動力,使管理活動持續而且有效地進行,從而不斷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效益原理,是指開展管理活動時要講求實效,注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努力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資源創造出最大的效益。
上述原理是彼此聯系、互為制約的,是信息管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2)應用信息管理學
應用信息管理學研究信息管理學的應用理論。主要由下列內容構成:
①企業信息管理
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環節所涉及的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配合企業的人、財、物,實現企業的目標。
②政府信息管理
主要研究政府機關部門的信息管理、信息化和辦公自動化等。
③信息生產管理
主要研究信息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的理論和方法,包括信息的採集、鑒別、篩選、整序、激活、存儲、傳播的機制和方法。
④信息系統管理
主要研究信息系統的分析、設計、實施、評價、維護,組織信息資源的配置,信息系統管理與組織競爭戰略的關系等。
⑤信息產業管理
主要研究信息產業的產業發展和管理模式、產業政策、產業立法、傳統產業信息化,以及產業結構、產業關聯、產業組織等產業經濟問題和產業管理的關系問題等。
1.3.3信息管理學的理論流派
信息管理理論的形成開始於美國20世紀70年代後期。最初萌芽出現於工商管理領域和政府部門,他們以信息資源管理思想為基礎,逐步形成了「信息系統學派」和「記錄管理學派」。20世紀80年代中期,信息資源管理理論逐漸傳入歐洲,並直接或間接地傳向世界各國。在歐洲,信息資源管理理論引起了文獻情報領域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在信息資源理論的研究中,自覺不自覺地導入了圖書館學、情報學的思想,並將信息資源管理簡稱為「信息管理」。90年代,我國文獻情報領域的學者們更多地吸收了歐洲學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信息管理學派」。
1.信息系統學派
是歐美信息資源管理理論的主流。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霍頓、馬錢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統、最成熟的理論學派。其特點如下:
(1)注重信息的資源特性和財產特性,注重對信息資源進行成本管理,注重投入和產出分析。
(2)注重信息系統理論與管理理論的結合,一般以管理理論為綱,信息系統為內核。
(3)注重信息資源的實用性,強調信息資源管理在實踐領域的應用,強調從信息資源中贏得競爭優勢和識別獲利的機會。
(4)注重信息資源管理的戰略性質,注重CIO(信息主管)及其職責研究,注重決策分析。
(5)注重案例研究,注重集體研究,各種理論學說多為合作研究成果,而且合作者多由教學研究領域和實踐領域的兩部分研究人員組成。
(6)其面向的對象主要是工商管理領域的管理者、管理信息系統專業師生及一般信息管理者。但是,該學派未包容圖書館學、檔案學、情報學等學科的內容,應用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
2.記錄管理學派
它的代表人物是瑞克斯(B. R. Ricks)、高(K. F. Gow)、庫克(Michael Cook)。其主要特點如下:
(1)將信息資源等同於記錄,認為記錄是一個組織的主要資源和財產,高效率的記錄管理有助於實現組織目標。
(2)注重記錄的生命周期——記錄的創造、採集、儲存、檢索、分配、利用和維護等,這實質上是一種信息管理過程,這個過程構成了記錄管理理論的內在依據。
(3)注重多種媒體的集成管理,它所定的「記錄」已超越了文書記錄的范圍而演變為類似我國學者的「文獻信息」概念,其目的是在記錄的基點上實現文獻信息類學科的集成。
(4)沒有上升到戰略管理層次,依其理論內容而言,記錄信息管理似乎介於經驗學科和理論學科之間。
(5)也未能真正統一文獻信息管理,它所討論的主要內容依然是信函、文件、報告、表格、縮微品等,其實質是一種擴大化的檔案和文書管理。
(6)雖然也應用了信息系統理論和管理理論,但只是一個框架,所裝的內容仍是記錄管理內容。
記錄管理理論是與辦公室文件處理有關的一種信息資源管理理論,有廣闊的應用市場,在歐美各國流傳甚廣,影響較大。
3.信息管理學派
它是三大派流派中內部分歧最大的理論流派,代表人物有馬丁、克羅寧、達文波特、斯特洛特曼和我國的學者。
(1)馬丁的信息管理理論
威廉·馬丁的信息管理理論最接近信息資源管理理論,其理論主要涉及:信息管理的內涵、意義、要素、原則、認知、制約因素、實施和過程等。
(2)克羅寧和達文波特的信息管理理論
該理論致力於不同信息學科理論的統一,試圖從直覺入手,運用模型、隱喻及相關分析方法剖析信息管理的深刻內涵,並使之上升到一般理論層次。他們將信息管理歸納為三種模型:隱喻模型、轉喻模型和分類模型。隱喻模型是用特徵事物描述目標事物的方法,常見的隱喻包括資源、資產、財產、商品等;轉喻模型是以部分代表整體的方法,常用的轉喻包括肖像、關鍵詞、文摘、概要、屏幕菜單等;分類模型是基於共同的明顯的因素來約束分離的實體,常用的分類方法包括等級分類、綜合分類、語義網、圖形理論、結群分類等。克羅寧和達文波特的模型與隱喻方法是從已有概念所蘊涵的豐富語義內容來推知、建立理論模型的方法,這是一種需要想像和創新的方法。
(3)我國的信息管理理論
①盧泰宏的三維結構理論
如圖1-2所示,該理論認為信息資源管理是3種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約化,這三種模式分別是:
對應於信息技術的技術管理模式,其研究內容是新的信息系統、新的信息媒介和新的利用方式;對應於信息經濟的經濟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式是信息商品、信息商品市場、信息產業和信息經濟;對應於信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

②胡昌平的信息管理理論
他在1995年出版的《信息管理科學導論》一書中,以社會信息為基點構建了宏觀的信息管理科學體系。該理論以「用戶與服務」為中心,以社會信息流的有序運行為綱,以社會信息流的控制與產業化問題為重點,以統一科技信息與經濟信息形成一體化的信息管理機制為主導思想。其實質是科技信息管理理論的推演與擴展。
1.3.4信息管理學的研究方法
信息管理學研究方法,從廣義上講,是信息管理活動中一切途徑、手段、工具和方法的總和。對信息管理學方法的研究有利於經驗方法上升為科學方法,感性方法轉化為理性方法;有利於一般方法的專門化、專門方法的精細化,為信息管理方法體系提供豐富的素材;有利於針對具體研究目標和研究環境確定適用性方法;有利用具體研究情況和特定方法的有效配合與特定研究方法對研究對象的有效調控。
信息管理學研究方法的種類很多,按一般到具體的方式分類有:哲學方法、一般科學方法和專門研究方法。
1.哲學方法
哲學方法是一切理論最高層的研究方法。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是信息管理學的理論基礎,也是信息管理學最高層的研究方法。其根本理論和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認識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方法研究信息管理學的相關理論突出體現在對信息概念和性質的認識上。
例如,維納在對信息下定義時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質也不是能量」。克勞斯在《從哲學看控制論》一書中,認為信息不同於物質,它是物質的普遍屬性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可以脫離物質獨立存在,同時又不影響物質的存在與運動,它所表現的主要是物質的運動狀態和相互作用。
物質、能量、信息之間的關系問題是哲學范疇的問題,是從馬克思主義觀點出發來探討信息屬性的方法。
2.一般科學方法
(1)系統方法
系統科學方法被廣泛應用於信息管理中。這些方法主要有:專家系統方法、系統模型方法、系統工程方法、可行性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評價法、系統決策量化方法等。
(2)運籌學方法
運籌學是在實行管理的領域,運用數學方法,對需要進行管理的問題統籌規劃,從而作出決策的一門應用科學。運籌學方法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有:運籌學線性規劃法用於對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研究;動態規劃法用於計算機檢索、網路建設等。
(3)數學和統計方法
數學和統計方法常用於信息的度量,信息度量是指從量的關繫上來精確地描述信息。信息量是客觀存在的,對信息量的研究與把握,在某種意義上決定著信息科學的成熟與發展。香農在其信息度量里引用了概率理論,創造性地將信息量度量與不確定性的消除聯系起來,從而促使了信息度量理論發生質的飛躍。數學和統計學方法在信息管理中的典型應用還有:利用數學模型對信息服務環境中用戶與信息記錄的交互作用建立一種信息度量方法;建立信息化指標體系;信息經濟規模度量;知識經濟度量等。
(4)技術實驗方法
信息管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信息組織與檢索技術領域,幾乎每一項新理論或新技術的產生都要從技術實驗開始。例如,文本詞句檢索、超文本檢索、網路化的Web信息檢索、藉助敘詞表的文本檢索等均是從技術實驗開始的。
3.專門研究方法
信息管理學不僅採用具有普遍意義的研究方法,還有本學科專門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信息定性研究法和信息定量研究法等。
(1)信息定性研究法
是運用信息的觀點,把研究客體看作是信息傳遞和信息轉換的過程,通過對信息流程的分析和處理,獲得研究客體運動過程規律性認識的一種研究方法。其特點是用信息概念作為分析和處理問題的基礎,不考慮客體的具體結構和運動狀態,而將客體的運動抽象為一個信息變換過程,即信息的輸入、存儲、處理、輸出和反饋過程。
(2)信息定量研究法
信息定量研究法主要是對信息現象、過程、規律等進行定量的研究,以建立一套具有「量」的規定性的科學概念和計量化的途徑與方法。目前該方法不僅應用於文獻信息交流規律的定量研究,而且應用於情報檢索理論、情報系統設計、信息服務效果定量評價以及用戶信息需求調查研究等領域。

6、信息流的傳播學

<

7、ERP三種模式與信息流

樓上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我再補充一點就是ERP的概念現在已經有了新的擴展和定義,現在很多企業對ERI的概念很認同,所謂ERI是Enterprise Resource Integration(企業資源集成)的簡稱,ERI概念最先是由上海博科軟體提出,以Yigo管理軟體CAD為技術基礎,與ERP相比,ERI更注重從企業內部資源規劃延伸至供應鏈上企業資源的預測、計劃、管控,以滿足供應鏈上節點企業間的協同運作和柔性變更,對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進行整合和優化管理的集團化、多層級式的應用系統。狗尾續貂,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與信息流理論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