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新冠肺炎真實感染人數到底是多少?
目前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感染新冠狀病毒病例已經超過了700萬,死亡人數也超過了20萬,但是這個數據是否真實還有待確定,畢竟美國疾控中心修改了新冠狀病毒檢測指南。
最開始美國疾控中心建議對所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做檢測,但最近突然修改檢測指南,意思是即使接觸過新冠狀肺炎確診病例,但只要無明顯症狀者就不用檢測。
作為專業的權威機構,美國疾控中心發布這種指南肯定會影響美國對新冠疫情數據的統計,不出現明顯症狀沒有誰會自己跑到醫院去做檢測,而做檢測的人也有理由不去給這些接觸過新冠狀肺炎確診病例的人檢測。
但不是說沒有明顯症狀就沒有感染新冠狀病毒的,而且在感染新冠狀病毒之後的潛伏期間,依然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這部分人不檢測只會讓疫情變得更加難以控制,會嚴重影響對疫情的防控,雖然美國現在也根本談不上進行防控了。
美國現在對疫情的防控完全是根據政治需要,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數個月之久,連新冠狀病毒疫苗都快上市了,各個國家對於新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最基本原則已經沒有什麼爭議的餘地,防控新冠狀病毒疫情主要就是靠隔離,其次才是醫療。
因為至今為止沒有非常好針對新冠狀肺炎的辦法,重症患者多數是靠呼吸機維持,看病人身體素質抗不抗的過去。而隔離防治的根本,就是控制病毒傳播途徑傳,消滅病毒生存土壤。
現在美國疾控中心發布這種病毒指導指南很明顯的是在為政治服務,特朗普及其身後智囊團隊則是背後最大的黑手,很簡單的道理,既然不能進行隔離控制,那檢測也沒有什麼意義,還不如省點錢算了。
2、巴西總統確診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眾多,其中包括美國駐巴西大使嗎?
據環球時報7月8日報道,巴西媒體7日稱,巴西總統博索納羅被確診患有新冠肺炎。他曾在5日向公眾透露稱,感覺自己身體不適,出現了疑似新冠肺炎症狀,6日體溫高達38℃,於是接受了新冠病毒檢測。
巴西總統確診新冠肺炎
7日上午,在得知自己被確診後,博索納羅異常平靜地稱,這就是生活,無需害怕。當天,他還批評州長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抱怨地方政府不讓民眾去沙灘遊玩。
博索納羅對新冠病毒有自己的想法,此前曾表示,他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也不會感覺到什麼,最多就像感冒了一樣。如今真的感染了,博索納羅在6日取消了全部的行程,並表示正在服用羥氯喹。一向不喜歡戴口罩的博索納羅戴上了口罩,並對他的支持者說,不要離我太近,我剛從醫院回來。
羥氯喹是特朗普力推的治療新冠肺炎的“神葯”。專家稱,這款葯沒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而且還有副作用。此前特朗普曾堅持服用了一段時間,但在各方的強烈建議下停葯了。
身體不適前一天與美國大使聚餐
很快,人們發現一個重要細節,在博索納羅感覺身體不適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4日,美國獨立日那天,他與美國駐巴西大使聚餐去了。期間聚餐的人均未戴口罩,場面也很親密,大家還勾肩搭背地拍了張照片,沒有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大使家中隔離
據美國媒體稱,雖然美國大使還沒有出現新冠肺炎症狀,但已經打算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並將採取適當的防疫措施。據悉,就在招待完博索納羅後,美國大使還不忘對中國指指點點。
在得知博索納羅被確診後,美國大使很快發推文稱,他已在家中隔離,大使館正在追蹤所有接觸者的信息。
巴西疫情全球第二
截至8日凌晨,巴西累計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已超過162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6.5萬例,美國確診病例逼近30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13.1萬例。巴西是全球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僅排在美國後面。
據巴西新聞報道,巴西第一夫人的祖母不僅患上了新冠肺炎,而且在前幾日還有惡化的趨勢,5日不得不進行插管治療。而在最近幾個月里,博索納羅的幾個親密助手也接連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
與特朗普做法如出一轍的是,巴西總統面對嚴重的疫情依舊在不斷淡化。6日還進一步削弱了防疫措施,要求放寬有關戴口罩的規定,運營企業也不被要求給雇員免費發口罩。巴西各地已准備重啟經濟,一些地區的酒吧、餐館等營業場所已經重新開放。
世衛組織:望巴西總統盡快康復
世衛組織公共衛生部主任表示,希望博索納羅能夠快速康復。他強調稱,世衛組織向外界傳達的信息一直都是,任何人都可能會受到病毒的攻擊,它不講政治,不分年齡。
3、美國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重,為什麼患病者數量居高不下不減反增?
美國在新冠疫情期間並沒有做好很好的隔離防控工作,並不是說他們的醫療不發達,相反他們具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團隊以及研究技術。但是他們並不能清晰的認識到新冠肺炎到底是因為什麼途徑傳播,為什麼要隔離?這個根據他們的人文情懷以及自己的自我精神,有沖突,所以美國的新冠越來越增加。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新冠是什麼傳播途徑,目前為止,所有專家一致認為,新冠傳播途徑皆為非墨和為飛沫,就是新冠患者呼入的空氣產生的唾液以及觸摸造成的微生物傳播,這就是飛沫傳播。飛沫傳播可以附著在任何一個物體表面蔬菜吃喝拉撒,以及衣食住行都可以有飛沫傳播。所以會呼籲大家出門戴好口罩隔離,自行隔離1.5米到三米的安琪安全距離,選擇居家隔離,減少飛沫傳播以及交叉感染。
但是在美國比較崇尚人權,認為人是一個自由的個體,新冠來臨之際讓大家居家隔離吃,不能選擇自己吃的,而且出門還要限制自由,這就跟他們的人文思想產生了沖突。認為惡意拘留,這是對人權不尊重,對人權踐踏,曾經有媒體報道在新冠發生之初,中國援美醫生要求美國疫情嚴重地區居家隔離,遭到了萬人遊行的抵抗以及拒絕戴口罩的行徑,這就造成了美國新冠感染人群越來越多。
其實新冠疫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防護意識薄弱以及不尊重醫護患者的努力成果。因為是飛沫傳播,目前不能有效的對空氣飛沫進行阻斷,那麼就要形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出門戴口罩,衣物勤換洗,勤消毒並且不聚集,這樣才能讓醫護人員有陳錫的時間來研製新冠的阻斷疫苗。但是美國對於人權的看重,不能很好的去尊重醫囑,所以造成如今的局面,他們遵循的是自由平等人權,所以說這個根據自身拒絕防護措施,所以造成他們國家感染人群越來越多。
4、新冠肺炎已開始在日本流行,日本政府究竟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拖?
一,部分公司已採取在家辦公;二,呼籲人民群眾戴口罩;三,加大宣傳排查工作;四,加大對新型肺炎病毒的研究。
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日本當局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是集結力量控制中國地區疫情的發展。隨後,在日本游輪鑽石公主號上,肺炎疫情爆發,當日本想要開始重視,僅一天時間,在日本境內就有8人確認感染,並據調查發現潛伏者其實早就存在,只不過一直沒有引起重視。但好在日本前幾年爆發過流感,人們有一定的處置能力。
疫情爆發後,日本的多數公司選擇讓員工在家辦公,對於必須要上班的職員,可以酌情錯開上班高峰期,避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有大量的人員聚集。日本人普遍有戴口罩的習慣,只不過所佩戴的口罩無法阻擋新型肺炎病毒,日本衛生部門停止了對外輸送n95等口罩,開始加大口罩生產力度,保證市民可以安全佩戴正確口罩。
除此之外,衛生部門還加大了宣傳排查工作,不間斷的在新聞媒體上報道,如何預防新型肺炎病毒。並且大力排查與確定感染者接觸過的人群,准備相應醫療物資,要求每個醫院進入警戒狀態,嚴格注意發燒病人。日本當局者決定拿出100億左右日元用於開發新型肺炎病毒檢測試紙,並讓科學家大力研究新型肺炎病毒疫苗。
但當局者表示日本並沒有封城的打算,現階段日本對於病毒的態度還在觀望階段,但就新型肺炎發展趨勢來看,日本的感染人數還會再持續增加,必要的控制手段一個都免不了。
5、日本新冠肺炎感染人數不斷攀升,什麼東西竟被瘋狂搶購?
是漱口液。
因為最近日本的感染人數不斷的上升,所以出現了一輪新的搶購潮,那麼在搶購潮當中。漱口液為主要的銷售這次簡直就是被大家搶瘋了,因為這個漱口液的作用十分的強悍,可能大家也就是爭相購買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那麼這款漱口液到底會有什麼作用,倍受大家親睞。為什麼這款漱口液會這么備受大家青睞呢?因為首先啊日本是出現了一輪新的購物狂潮,是因為感染人數不斷的攀升,而這款漱口液的功能也十分的強悍,因為新聞上報道的是,它可以有效的制止新冠病毒通過口腔這種途徑感染。所以這也是這款漱口液被大家爭相購買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並且因為有的買不到,所以價格翻了幾番。
通過這一次的購物狂潮,我們會了解到什麼呢?首先在災難面前,我們首先要保證自身的安全的前提下,我們要理性的消費,不能盲目的跟蹤別人。這樣是有很大的危險、而且在大的災難面前的話、通過噱頭進行宣傳,我感覺是不太靠譜的。
那麼我們通過這件事情能從中得到一些什麼樣的啟發來,讓我們更好的發展了。也就是說在一些事情面前我們要理性的分析,這件事情看是否可行,其次,我們不要盲目的隨波逐流,然後就是我們還要注意一些商家的營銷手段,不要盲目的被割韭菜。所以在生活當中要學習的知識。
總結:我們通過了這一次日本的購物狂潮,所帶來的東西,以及這件事情的背後本質的原因是什麼進行了深度的分析,那麼大家有什麼好的想法?好的建議在下方留言。
6、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218萬了,為什麼這么久都不能控制疫情?
雖然美國醫療技術發達,但這幾百萬的確診人數對於美國來說,短期高強度的醫療需求是個極大的考驗,並且美國很多醫生都在私立醫院,美國很難要求私企做到為人民服務,並且他們也沒有職責和義務。
在媒體報道的視頻中也可以看到,疫情爆發之後美國下達居家令,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暴亂」,無知的人還在上街遊行,高舉自由的牌子。「政府」管不了,人民意識差,這是主要原因。
較之於中國,美國的態度更是令人無法言語,兩國人民的態度也是天差地別。我國全國人民宅家過年,而美國從最初的疫情動亂上升到「種族歧視」,場面一度無法控制,而美國還在一度甩鍋,美國根本就不把疫情當回事,這就是久久不能控制的原因。
(6)日本媒體報道新冠肺炎來源美國擴展資料:
美國確診人數超218萬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疫情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6月19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2182285例,累計死亡118296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22839例,新增死亡病例633例。
當前,美國多個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繼續攀升。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統計,21個州在過去數周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確診案例增加,8個州保持穩定。目前美國各地均開始了不同程度重啟,專家預計新冠病毒感染第二次高峰正在到來。
7、孫正義向日本人提供100萬份免費新冠肺炎檢測卻被罵,他是什麼樣的人?
我覺得他是一個很有良心的人,只不過大家卻不買賬。
新的病毒在世界各地蔓延,掀起了一股浪潮。根據國外媒體的最新消息,新病毒已經感染了將近12萬人,並殺死了4000多人。日本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日本已報告了近1300例感染病例。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孤立的鑽石公主號游輪,在日本已有19人死亡。3年後,日本軟銀集團負責人在社交媒體上罕見地露面。他經常發布對新冠狀病毒爆發的擔憂的動態表達,並決定免費提供100萬種新的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以幫助日本人民抗擊這一流行病。 人們在家中完成測試後,將其直接郵寄給測試機構,並等待反饋報告。
一百萬新的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是什麼意思?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美國等世界各國,對新病毒進行核酸檢測已成為預防和控制流行病的障礙。目前,由於缺乏用於提取病毒物質的檢測試劑盒和化學材料的缺乏,導致許多感染者無法被診斷並因此被感染,與之密切接觸的人們影響了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控制。毫無疑問,他免費提供的100萬套工具就像在雪中送炭。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日本網民對此並不贊賞。免費提供100萬套工具包的社會新聞發布,評論區就受到了威脅日本的網民的攻擊,這將使日本成為第二個義大利。 不要去輕症醫院,目前日本醫療資源匱乏,所有檢測到都會引起醫學癱瘓。人數上升將引起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反對者甚至包括許多醫療行業專業人士。日本輿論立即遭到集體轟炸,他也被推到了最前沿。一些日本網民認為,他想摧毀日本,甚至攻擊他的韓國血統,並有意造成了日本的醫療崩潰。在短短兩個小時內,捐贈試劑盒的計劃就宣布了流產。面對來自日本網民的壓倒性指責,他發表了一個社交更新,說由於每個人的評論都如此消極,那他就不捐了。
8、日本人搶購納豆防疫,真的能預防新冠肺炎嗎?
謠言:
據日本朝日電視台11日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在盛產納豆的日本茨城縣至今沒有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所以很多日本民眾認為納豆有防疫的效果。
辟謠:
據日本朝日電視台11日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於在盛產納豆的日本茨城縣至今沒有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所以很多日本民眾認為納豆有防疫的效果。受此影響,日本多地出現了搶購納豆的現象。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納豆究竟是什麼呢?為何會如此受日本民眾歡迎?納豆真的可以擔當起「預防新冠肺炎」重任嗎?
1、納豆是什麼東西?
網上都說,納豆是日本的「國寶」,在日本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日本民間甚至有俗語說:「納豆頓頓有,活到九十九」。但實際上,納豆起源於中國。納豆的傳統做法是用稻草自然發酵而成。由於最初在寺廟的廚房製造,而寺廟的廚房叫「納所」,所以被稱為「納豆」。
大約在唐朝鑒真東渡時期,納豆傳入日本,最初是僧侶們吃的食物,後來演變為日本皇室、貴族、武士的御用營養品。
後來日本人從中分離出了把大豆變成納豆的細菌,也就是納豆菌(一種枯草桿菌)。現代的納豆生產可以使用經過純化培養的納豆菌來進行,生產更加方便可控。 受益於日本科學家孜孜不倦的研究,納豆在日本得到發展,它也逐漸被人們認為是日本獨有的食品了。
實際上,即使是今天,我國也有跟納豆特別相似的食品。比如,我國西南地區的水豆豉的做法跟納豆很像,也是先把大豆煮熟,然後發酵而成。
2、納豆有什麼特別的營養嗎?
納豆(Natto)是一種用黃豆發酵而成的食品,經過發酵後,黃豆會發生一些變化,納豆的營養也會不同。
首先,納豆的蛋白質消化率會提高。黃豆本身蛋白質消化吸收率會低一些,但是經過發酵做成納豆後,會有部分蛋白質被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還會產生一些氨基酸,就更方便人體吸收。
但是,蛋白質總量並沒有很大變化。然而,幾乎所有豆製品經過發酵後都有類似的變化,咱們的豆豉同樣有此效果,納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可以看出納豆跟大豆本身的營養價值,總體來說相差不是很大。
其次,納豆在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維生素。比如維生素K,核黃素、維生素B12等,這是它的一個優勢。不過,這個在其他豆類發酵食品中也都很常見,比如中國的豆豉也有納豆也不算特殊。
除此之外,還會產生一些香味物質,使得納豆有一種特殊的風味。不過,這個風味並不很好聞,很多人並不喜歡,而且,這個對營養影響不大。
總體來說,經過發酵後,納豆營養價值整體變化不大,更多是風味的變化。
納豆被人廣為推崇的可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一種活性酶納豆激酶。
3、納豆激酶,有什麼神奇?
網上就傳說日本居民長壽,跟常年吃納豆有關;據說納豆的降壓降脂效果顯著,有人去日本旅遊都要特意帶納豆回來。 說納豆能預防新冠病毒,八成也是因為它。納豆激酶到底是什麼東西?真的有這么多神奇的作用嗎?
日本人一直覺得納豆好,就想探究它裡面到底有什麼成分。1980年代,日本學者須見洋行(Hiroyuki Sumi)從納豆中發現了一種具有溶血栓功能,並把這種酶命名為「納豆激酶」(Nattokinase),它是在枯草桿菌發酵下形成的。
科學家們也圍繞納豆激酶開展了各種研究,也有一些實驗發現它在在預防、治療心腦血管栓塞症、栓塞性老年痴呆症、調節免疫等方面有一些積極作用。但這些結果都還需要論證,更不意味著吃納豆可以預防新冠肺炎。
首先,納豆不等於納豆激酶。畢竟納豆激酶是一種蛋白質,口服的時候會被大部分分解掉,通常都無法保持空間構型,更無法保持活性。雖然一些研究發現它進入人體也有一定活性,但是目前在科學界還沒有定論。
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曾對納豆激酶產品進行過評估,從目前的證據來看,無法證實口服可以足夠量有活性的納豆激酶。
其次,關於納豆激酶的研究結果非常初步。目前關於納豆激酶的健康益處研究,大多是體外實驗,人體研究證據還是太少了,結果也都很初步。關鍵是,關於納豆激酶和新冠病毒,就更是沒有任何研究證據。
另外,納豆激酶也並非只有納豆中才有。納豆激酶是枯草桿菌在大豆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只要有枯草桿菌或者類似活性的菌,就可以產生這種酶或者具有類似活性的酶。
比如,中國的豆豉、韓國的大醬等發酵豆製品中也有同樣或者類似的酶。但因為它們已經被命名為「納豆激酶」,就讓很多以為它是納豆中特有的。因此,就算想要獲得納豆激酶,也沒有必要搶納豆。
總的來說,目前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吃納豆能溶血栓、降血脂、提高免疫力,想要靠它來抵抗新冠病毒,未免太臆想了,搶納豆的行為就顯得太愚昧了。 希望大家在疫情面前都能保持理性,多一些科學。
4、要不要吃納豆?
納豆是一種發酵豆製品,在發酵過程中會發生一些有利的變化,比如產生多種氨基酸,有助提高蛋白質利用率,還會產生一些B族維生素,如B12,這對於素食人群尤其有益。
而且,大量的研究發現,吃豆製品都健康是有好處的。我國膳食指南建議每天吃25-35克豆類,納豆也可以作為一種不錯的豆類來源。
所以,如果喜歡吃納豆,那就吃吧。只不過可別指望它預防新冠肺炎,還是做好防護,帶好口罩,勤洗手。
當然,其他豆製品,比如豆豉,豆腐、豆皮都是很好的豆製品,可不要單戀納豆這一枝花。
辟謠專家:阮光鋒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
9、去年來武漢參加軍人運動會的美國軍人,最近是否有因新冠肺炎去世的?
目前還沒有傳出任何參加過軍運會的美國士兵死亡的消息,就算真的有美軍回國後死亡,官方也不會公布消息,媒體也無從得知。因為此類消息涉及到軍事機密,而且現在又是疫情的特殊時期,關於病毒起源於美國的猜測沒有斷過,所以美軍更加不敢公開此類消息。
現在本來就流傳著一種“美軍在軍運會期間將病毒帶入武漢”的說法,而且這種說法並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有一定的依據。試想一下,如果美國方面公布一名參加過軍運會的士兵回國之後死亡,那麼公眾肯定都會聯想到感染了新冠肺炎,那麼美國就更容易坐實該猜測。
下面我們來說一下為什麼會美軍攜帶病毒進入武漢的猜測,這個猜測是建立在病毒起源於美國的基礎上。美國在去年9月底爆發了大規模流感疫情,這一次的流感疫情被稱為“美國40年以來最致命的流感”,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00萬人感染,2萬多人死亡。美國流感年年都有,但是今年流感病毒據說是發生了變異,所以破壞力超過往年。
後來俄羅斯和日本方面傳出了病毒起源於美國的說法,而日本朝日電視台認為新冠疫情與美國流感疫情有所關聯,朝日電視台的記者在調查部分美國流感患者的體檢報告之後發現,美國部分因流感致死的患者很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這部分患者的檢測報告上並非顯示感染流感病毒,而是“未知病毒”。
雖然美國政府立即否認了這種說法,但是在3月11日的美國眾議院聽證會上,美國人承認了這種推論。美國眾議員哈雷·羅達逼問美國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美國一些人可能表面上是死於流感,實際上卻可能死於新冠肺炎?”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無法迴避,最終承認:迄今在美國,一些病例的診斷情況確實如此。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新冠病毒很可能早就在美國出現,只是這些病毒感染者都被確診為流感。
如果這種猜測被證實,那就意味美國最先爆發新冠疫情而不自知,然後不斷向外輸出病毒。當然,新冠疫情的迷霧還沒有被吹散的時候,任何推論都只是猜測,但是我相信,紙是包不住火的,時間會給全世界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