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恆鑫集團有限公司怎麼樣?
貴州恆鑫集團有限公司是2012-10-24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注冊成內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容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麻尾工業園區。
貴州恆鑫集團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27260550353231,企業法人王國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貴州恆鑫集團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文件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鐵合金系列產品及礦產品購銷。(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貴州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3131202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570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優秀。
貴州恆鑫集團有限公司對外投資3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貴州恆鑫集團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李非列的蕪湖真相
蕪湖恆鑫集團原來是一家以銅精煉和銅加工為主的大型國有企業,下設三個分廠和一個子公司,1998年,集團舉其優良資產成立了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獲得上市。
2001年,蕪湖市掀起國企改制高潮。作為一攬子協議,蕪湖市將恆鑫集團、港口公司、蕪湖造紙網總廠、海峰化工、繁昌鋁鋅礦進行優劣搭配,整體打包出讓,以此來吸引投資。此舉招來浙江杉杉集團、福建天力投資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營企業參與收購,而蕪湖飛尚僅是其中之一。但是,最終決定去留的根本因素是各自的收購方式,杉杉集團、天力投資提出的是直接收購,即直接收購資產優良的上市公司,不收購資產虧損的非上市公司,而蕪湖飛尚提出的是間接收購,即通過收購母公司來間接收購上市公司。記者還在恆鑫集團工會發現「2004年退休人員統外工資統計」資料:2004年,恆鑫集團退休人員醫療補助金、醫療保險金、房租及水電費共計發放150萬元,人均發放2032元。面對記者的疑問,恆鑫集團副總經理程滿福告訴記者:「按照改制要求,飛尚必須對恆鑫先進行職工、債權債務及其他社會職能買斷,後逐步剝離。但為了穩定員工利益,飛尚至今都沒有進行社會職能剝離,職工醫院、職工食堂及水電煤氣等各種開銷全部由企業承擔。這對一個尚未走出虧損的民營企業而言,簡直不可想像!」
記者試圖打探飛尚從恆鑫得到了多少利益,但很快被程滿福的氣憤所打斷:「媒體的這種猜測對飛尚及恆鑫是極不公平的,改制後的恆鑫雖效益不斷激增,但由於諸多歷史遺留因素,恆鑫至今仍在虧損,飛尚在恆鑫資金緊張時曾多次予以支持,2001年提供資金是1.5億,2003年是3500萬。」據悉,在不久前的職工代表大會上,李非列曾經這樣說過:「今後兩年我還會對恆鑫投資2到3個億,如果企業再搞不好,那就是你們的責任。」事後,很多領導對此話深感慚愧和沉重。 資料顯示,2002年鑫科材料的凈利潤為420萬元,2003年為1221萬元,2004年為1593萬元。
可以看出,在銅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漲的情況下,在飛尚入住之後的鑫科材料的業績在持續向好。
在銅桿生產車間,當記者就某些媒體對飛尚與鑫科的指責進行試探時,很多員工都積極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人稱之為「不負責任」。他們認為:公司改制初期的動盪是無法避免的,飛尚進來後打破了很多原有的不合理制度,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競聘上崗機制和預算管理機制,工資收入與成本、績效掛鉤,消除了人浮於事的混亂局面,特別是公司建立起營銷體系、加大項目投資等決策,解決了多年以來的諸多瓶頸問題,雖然短期內會導致效益下滑,但從長期來看,其意義無法估量。
3、蕪湖恆鑫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的CIS 手冊
標志主體造型為「鑫」字輪廓,暗示企業名稱及其行業屬性。「鑫」字經抽象設計語言提煉,演化為三塊山峰形狀,給受眾以積極向上、勇攀高峰的直覺感受。
標志外形似高高托起的山峰,即體現出恆鑫集團的規模與實力、蓬勃發展的態勢,更象徵著企業及其全體員工不滿現狀、勇於創新的強烈慾望,迎接挑戰的勇氣,不斷超越的追求。
三個紅方塊象徵恆鑫員工精誠團結,擰成一股勁。共創企業輝煌的敬業精神。
標志線條簡潔、規整,形象表達出集團企業管理、運作的高效、規范。
標志以紅、褐為標准色,穩重中不失活潑,准確傳遞出企業個性。 創新是恆鑫集團的生存之本。
顧客需求的變化,市場的發展以及競爭對手的戰略變化,都迫使企業不斷創新,以爭取競爭的主動權。因為,過去的成功已是昔日黃花,一味地機械重復,帶來的只能是企業難以擺脫的競爭劣勢。
恆鑫集團的創新,不僅包括新材料的應用,新市場的開拓,新產品的開發,更包括企業原有各經營要素在新形勢下的重新組合。
成功在於創新,恆鑫人深諳此理! 挑戰是恆鑫集團生存發展的必備條件。
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行為的本質特徵之一,就是通過市場競爭來提高效率,獲取利潤,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競爭的基本法則是優勝劣汰強者之爭,勇者勝。恆鑫人深深懂得:惟有敢於挑戰,善於挑戰,企業方能繁榮昌盛,員工方能因企業興旺而富裕幸福。
成功的喜悅屬於不畏艱險、勇辟蹊徑、敢於搏擊的挑戰者。置身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恆鑫人正在相對艱苦的工作條件下揚威奮進,挑戰自己挑戰對手,挑戰未來。
挑戰,使恆鑫集團充滿力的堅韌與凝重的美。 超越是恆鑫集團的希望。
市場如戰場,危機時時存在。企業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斷超越,不斷挑戰自己,圍繞市場需求,努力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竭力做到「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以敏銳、超前的市場意識作指導,恆鑫人榮辱與共,上下同心,不斷攻堅克險。秉持超越理念,恆鑫集團正日益向規范化、多角化、國際性的大型企業集團邁進。回首走過的艱辛歲月,我們感慨萬千;展望明天,我們將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