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與職業 調查報告
青島城陽職業中等專業
青島旅遊學校,青島烹飪學校,青島電子學校,青島園林學校
平度市門村鎮第三職業高中 0532-87321141 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門村鎮駐地 電子名片
膠南市靈山衛職業二中 0532-83181199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靈山衛鎮 電子名片
膠州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0532-88280146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膠州西路 電子名片
即墨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 0532-82561989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普東駐地 電子名片
城陽區第一職業高級中學 0532-84816164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仙家寨村 電子名片
嶗山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0532-88607292 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京口路78號 電子名片
即墨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 0532-86565088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溫泉鎮東皋玉村 電子名片
即墨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0532-87505826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營東村 電子名片
第四職業高級中學 0532-85111366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大村鎮 電子名片
膠南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 0532-84131908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張家樓鎮 電子名片
膠南市第二職業高級中學 0532-83181278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靈山衛鎮 電子名片
第五十五中學(青島城市管理職業學校) 0532-84857744 山東省青島市四方區河清路40號 電子名片
青島育新職業教育畢業生評薦中心 0532-87252448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商州路8號 電子名片
青島華僑職業學校(籌) 0532-83659063 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城陽惜福鎮 電子名片
膠南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0532-83191030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隱珠鎮駐地 電子名片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三職業高級教學 0532-86878215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長江東路686號 電子名片
青島財經職業學校 0532-87895174 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京口路78號 電子名片
青島高級職業學校 0532-88908817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中段 電子名片
青島外事服務職業學校 0532-82686146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77號 電子名片
青島交通職業學校 0532-83638051 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台東一路27號 電子名片
青島經濟職業學校 0532-83632627 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海泊村159號 電子名片
私立青島開發區博洋商務學校 0532-86725445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扒山村東 電子名片
青島開發區黃海職業學校 0532-83183999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長江路西端 電子名片
青島泉潤林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 0532-83183933 山東省膠州市營海鎮盛福村 電子名片
2、做新媒體運營工作主要工作職責是什麼?
做新媒體運營工作的話,每個崗位的具體工作職責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總體來說,做新媒體運營工作的話,其主要的工作職責包括這幾方面:
1.內容運營,負責運營公司的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抖音等賬號,輸出優質的內容,吸引精準的粉絲。
2.活動運營:定期的策劃組織一些相關的活動,可能是拉新用戶,可能是促銷產品等等。
3.用戶運營:做好用戶互動和粉絲維護,提升用戶粘性和活躍度,促進產品的銷售和轉化。
4.數據分析:對運營的賬號定期進行數據的分析,找到存在的問題,比如內容選題或者推廣渠道等進行優化調整以上幾點基本是每個運營人都會涉及的職責內容。
新媒體工作整體上還是比較好找工作的,但是對新手來說就不是那麼容易找到工作了。新手的話,建議還是找個口碑好一點的學校系統學習一下,有助於你快速找到新媒體工作。我朋友前段時間在北京黑馬新媒體培訓過,好像新媒體和短視頻都有講,現在在一家電商公司做新媒體運營工作,月薪10k。
3、個人調查報告範文1500字
低碳生活調查報告
---------轉自 精品學習網
一、調查課題:我們身邊的低碳生活現狀調查
二、調查分工:根據本次調查的課題,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對五名學生進行如下分工
小A:負責調查資料的搜集和課題的總體策劃;
小B和小C:負責發放問卷和入戶調查;
小F和小D:負責調查問卷的整理和解決方案搜集和整理;
三、調查宗旨:科學認真,實事求是,積極倡導低碳生活
四、調查內容:
1.什麼是碳拍量?
大家都知道,現在低碳生活成為一種時尚生活。那什麼是低碳生活,為什麼要提倡低碳生活呢?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碳排放量。了解了碳排放量的危害,就理解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碳排放是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詞作為代表。雖然並不準確,但作為讓民眾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簡單地將「碳排放」理解為「二氧化碳排放」。多數科學家和政府承認溫室氣體已經並將繼續為地球和人類帶來災難,所以「控制碳排放」對於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有實際意義的。
2.碳排放與我們生活的聯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是一直都在排放著二氧化碳,比如我們坐汽車要耗費燃油,燃油燃燒就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氣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們每天要看電視用電腦,這些家電都耗費電能,電能的生產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過節約能源,節制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調,少用暖氣,少開車,少坐飛機等等,都是屬於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3.如何進行碳排量計算
我們生活中的碳排量是可以計算的。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電度數×0.785。根據這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器還可以算出市民開車、乘坐飛機、吃一個漢堡等到底能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從而計算出碳排放量。
4.調查問卷的發放
由調查小組設計好問卷,問卷涉及到我們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玩,這些方面我們都採取了哪些方式,與三年前比,我們的增長了還是下降了。然後被這些問卷在錦州市范圍內發放,送到住戶里,然後定期收回,進行統計分析。
五、調查分析:我們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
我們共發放了100張問卷,收回100張,有效問卷98張。根據這些問卷調查問題分析如下:
1.錦州家庭汽車使用量比三年前增加了30%,這也就是說,就出行汽車消費,比三年前的碳排量增加了30%。但是由於汽車還不是錦州家庭出行的主要工具,所以次指標增長幅度很大,但總量很小。
2.家電的更新換代較多,節能型家電逐漸被市民認同,所以家電的電耗費量增長只有3%。
3.錦州人吃穿的消費增長量逐漸下落,吃的逐漸趨於綠色,早市、夜市紅火,所以按碳排量計算器的計算,吃穿的碳排量增長幅度只有1%。
4.隨著節能建築的流行,錦州人均住的能源消費趨於下降,住房碳排量下降2%。
5.以玩為目的的休閑娛樂方式在改變,人們私家車的增加,增加了活動半徑,所以玩的碳排量上升1.5%。
綜合上述,錦州人家庭生活中的碳排量比三年前增加6%。
六、調查建議:
低碳生活被認為是一種時尚生活逐漸被人們認同,但是實施的人群相對較少。就是說,人們都有了低碳生活的意識,但卻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因此,我們一學生的名義,向大家倡議低碳生活,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注意以下細節:
1.改變用全自動洗衣機洗衣服的習慣,改用手洗衣服,既節約又環保。倡導每周用手洗衣服一次。
2.盡量拒絕一次性餐巾紙、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紙杯,因為這些製造離不開樹木,破壞森林資源。建議改用手帕、竹筷子和玻璃杯,既保護森林,又少消耗能源。
3.買菜盡量騎自行車到郊區買菜,減少蔬菜用汽車運輸,從而減少碳排量。
4.沒有用節能燈泡的家庭,建議盡量把家裡的燈泡都換成了節能燈,以節約能源。
5.盡量吃自己做的飯菜,不要吃成品食品和小食品,以減少製造這些食品過程中浪費能源。
6.去超市或菜市場,盡量自己帶現成的或自製的購物袋。
7.盡量減少私家車的使用,或不開車,步行或騎自行車,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8.寫過字的紙也要利用,把背面用做算草,減少筆記本和紙張的使用,以保護森林。
9.盡量不去游樂場玩電動玩具,減少電能消耗。
10.盡量喝白開水,不喝飲料和瓶裝水,以減少製造和運輸這些產品所耗費的能源。
4、運營新媒體的工作總結和計劃怎麼寫?
一:建立新媒體運營平台
計劃:新媒體網路平台有騰訊QQ、微信、微博、博客、慧聰網及商機網等各類新媒體。做新媒體主要是做微博微信這塊,微博和微信的配合使用來增加推廣轉換率、優化用戶體驗,塑造品牌形象,騰訊微博可綁定微信公眾平台。
總結:注意搜集粉絲的反饋意見、定期或不定期搞一點趣味測試和有獎問答的活動。
二:新媒體平台的維護
計劃:1、QQ、微信、朋友圈。要定期更新日誌保持與粉絲進行互動。
2、微博可發布一些品牌與產品的動態、企業高管的觀點或風趣幽默的段子等。每個月可發布10至15條。
總結:每天要准時的關注最新的媒體消息,從而可以蹭熱度。
三:新媒體的宣傳、推廣
計劃:1.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在網路的基礎上通過報紙、雜志及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
2:利用網路推廣。
總結:(1)搜集本行業和競爭對手的相關資料等備用。
(2)百度貼吧、百度知道及網路
(3)申請一些權重高的論壇、社交網等。
5、調查報告格式及範文
調查報告是反映對某個問題、某個事件或某方面情況調查研究所獲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報刊上發表,也可以供領導機關作為處理問題、制定政策的依據或參考。調查報告是宣傳唯物論和辯證法、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有力武器,歷來被無產階級革命家所重視。
範例:
在當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復甦的經濟環境下,消費問題被大家廣泛關注。物價的連續上漲,直接反映了社會的消費和需求問題。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
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對大家的消費進行歸宗和分析。
從調查結果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佔10%,月費用700--1000元的人,佔30%左右,500--700元的人佔40%,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佔20%左右。
在這些學生之中,超過50%的學生擁有電腦、約9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路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當代大學生主要有以下幾支出:伙食費,買服飾,戀愛,上網費,手機費等。
一:伙食費
除了在校內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經成為大學生飲食消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個體餐館就餐的比例達到了被調查總人數的95.7%。各種形式的聚會成為在校大學生飲食消費的一個重點。對於同學之間花錢請客,大部分同學認為偶爾可以但不要太頻繁。
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學生每學期都要參加6-15次各類同學聚會。這部分消費基本上每學期需要150-600元之間。
調查中了解到,大學生和同學朋友聚會一般選擇在普通餐廳,但也有2%的選擇在高檔餐館。聚會的理由多種多樣:老鄉相識、放假歸來、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班幹部、得了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吃上一頓,否則被視為不夠交情。
二:購買服飾。 我院女生較多,大多生活費都用到淘寶購物上。大學生對服裝消費的檔次越來越高,男生買衣服的宗旨是不買則已,要買就買質量好的、價格高的;女生買衣服則總是買個不停,只要自己喜歡的都會買回來,不喜歡了,馬上就不穿了。
大學生購買品牌的商品,一方面為了滿足自己的實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增加自己的被關注度。購買名牌產品更是能夠滿足人們這樣的心理。
在對當您擁有一件名牌產品時,您最希望誰能夠注意到您擁有這樣的品牌調查後發現,70%的大學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學能夠注意到自己擁有的某個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夠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戀人能夠關注自己擁有某個品牌。
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夠了解。3%的人表示純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可見選擇名牌產品對幫助大學生自己的交往,能夠起到幫助作用。
而大學生由於在讀書期間,主要生活費來自父母,而購買著名品牌的消費品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所以大學生只有4%的人願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產品。
三:戀愛消費
對問卷中你談戀愛了嗎?每年為戀愛花費多少錢?的問題,77%的大學生承認有戀愛經歷,每年用於戀愛消費的錢從200-700元不等。從調查看,大學生戀愛支出主要在吃飯、零食、逛街、泡吧娛樂等方面,禮品消費是戀愛消費中絕對的大頭;
逢年過節(情人節、聖誕節等)或是倆人過生日及特殊的紀念日,戀人之間必要互送禮物,此項花費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
甚至有幾千元者(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大二的學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條價值7800元的鉑金鑽石項鏈);在戀愛消費中,支出較大的還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網費用 調查結果顯示:在每周上網時間方面,12.7%的學生在3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3-7小時,30.1%的學生為8-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
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周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時計算,對於學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根據這次調查,我們總結出來大學生消費的以下特點:
1、消費觀念復雜,感性消費占優勢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
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範效應的結果。據調查目前在校大學生中有30%擁有手機但對手機的消費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
擁有手機的大學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經濟條件允許;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經濟條件負擔不起的情況下趨前消費;還有一部分是既無通信需要又無家庭經濟條件負擔的奢侈消費。而奢侈消費則是由大學生消費的示範效應,攀比心理導致的。
2、學生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
大學生消費在一定程度上會相信自己的真實體驗,如果使用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體驗,就會堅持使用,從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終形成使用習慣,保持對此產品良好的忠誠度。比如洗發水,感性認識上的氣味清香,質量好,效果明顯,都會促使他們繼續使用下去。
6、職業調查報告。
一、產業結構不夠合理,重復建設較為普遍
一是產業結構層次較低。我鎮企業大多集中在加工製造業這種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其產品大多停留在簡單製作的水平上。相當數量的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低,產品質量、產品附加值低。二是重復建設,重復投入。由於我國消費品市場和資金市場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時期內的消費熱點,短期的利潤促使大量資金迅速湧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觀的經濟引導,此後隨著生產能力的擴大,需求趨於飽和,在此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展開低水平的競爭。三是產業關聯度低。在縱向合作上,即在關聯的企業之間,沒有建立起合作關系,缺乏統一的技術和質量標准;在橫向合作上,即在生產相同或類似產品的企業之間缺乏明確的市場分工,沒有在信息、人員培訓等方面共享社會資源。例如我鎮的一定數量的磚廠,就存在製造水平低,重復建設,關聯度低等問題。
究其原因,一是多數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產基礎產品的產業上,這些產業對企業的規模、技術、資金、勞動力素質的要求都不高,產業的進入壁壘低,生產經營以「低質跑量」為主,在消費的短期熱點中,容易造成持續上項目而形成行業的惡性競爭。二是從產品價值鏈的角度看,我鎮仍處於贏利較少的生產製造環節,而利潤豐厚的研發、設計以及市場營銷、品牌推廣等環節基本沒有涉及。三是由於大量企業處於高度專業化分工狀態,其固定資產專用程度較高,一旦出現全行業衰退或企業虧損,經營者也很難使設備轉用或轉賣,所以企業只能艱難維持經營,或偷工減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場上產品質量不斷退化。這種局限於中低檔生產製造環節,處於產品價值鏈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場影響力,企業所獲得的附加值和利潤偏低就是必然結果了。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更新換代緩慢
我鎮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只是以目前市場上極為普遍的甚至於落後的技術作為生產工藝,品牌意識不強。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對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產品更新換代緩慢,僅僅依靠低價取勝。這在我鎮企業中是極其普遍的現象,調查的這些企業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術人員,有的甚至沒有技術人員,這造成了企業缺乏發展後勁,缺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經歷短暫的輝煌後,發展動力不足,甚至會出現消亡的現象。
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起點低、實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創新能
力,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自己工藝人員,更別提研發人員。就經濟大環境來看,以技術研發為主體的人才倒三角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的活力和潛力。二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太少,員工素質普遍較低,大多數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三是缺乏公共的技術創新平台,不能使企業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單位直接掛鉤,把最新的技術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四是大型公司為了保持其技術優勢,一般都把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嚴格控制在內部,我鎮企業很難獲得相關資料。例如我鎮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就難以獲得附加值很高的針狀焦的生產工藝。
三、發展理念不夠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後
我鎮企業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這一管理方式為企業建立之初的生存與發展曾做出過很大貢獻。但是,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在企業發展的中期,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轉化為消極的阻滯,容易造成經營效率的低下和激勵機制的偏頗。同時,大部分企業主小農意識嚴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心態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調查中發現,部分企業完全有可能通過融資等手段進一步擴張,但由於擔心怕「外人」來分蛋糕,為了避免風險,企業只願維持現狀,不想再去進一步發展。
究其原因,一是價值觀錯位。管理者將企業存在的價值看成是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栽體,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會價值層面,「私利」與「功利」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閉,拒絕改變,導致企業管理僵化。二是思維僵化。由於長期以來受小農文化熏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滿、看問題的片面性決定了無法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浪潮中作出及時的改變
7、調查報告 範文
調查報告從外部形式上看,調查報告由標題、前言、主體、結語四個部分組成。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對象:XXX大學在校本科生
在分發調查問卷時我們分工合作,分發近xx張調查問卷。並由分發人員收回。小組討論研究調查問卷的數據總結和分析。經過近一周的時間將調查問卷整理完畢。由小組討論調查報告側重總結的消費問題的哪些方面。小組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文:
一、問題的提出
大學生有著比較旺盛的消費需求,而反觀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自主與獨立,消費受到家庭准許的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以及消費實力的相對滯後,是這一群體不同於其他群體的問題所在。
二、問卷情況
這次問卷共發放xx份,收回有效問卷xx份。以身邊同學及朋友為主要調查對象。
三、問卷分析
1、經過問卷調查,有x%的同學一個月的生活費標准在1000元以上,而500-1000元及300—500元的人數佔了相當的比例,這一結果和預先的想像相差不多,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普遍消費能力在周圍學校大學生也佔平均水平地位。
2、關於支出的具體內容上我們看到,用於飲食及娛樂兩項的結果分別佔了前兩位,而選擇用於通訊的支出與用於交際的花費的人數基本持平......
3、送第三題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
4、在第四題中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
四、問題的總結與解決辦法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7)新媒體運營職業調查報告範文擴展資料:
調查工作的基本要求:
1、立場、觀點要正確
搞調查研究首先必須要有正確的立場、觀點,才能實事求是地進行調查研究,認識事物的本來面貌,得出合乎客觀實際的結論。
2、調查態度要端正
要想獲得豐富的材料,就要有飽滿的熱情、艱苦深入的作風和實事求是的態度。
3、調查目的要明確
我們進行調查研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了掌握實際情況,有助於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方針政策,樹立先進典型,批判錯誤的傾向,使我們各項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4、調查方法要講究
為了獲得豐富的材料,還要講究調查的方法。
8、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社會公德調查報告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總體情況 :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在哪哪兒都能找到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可能是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很容易找的,而且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現在也不是太難找了吧。關於找具體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我建議你到這里看看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之所以這里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比較全,其他地方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網,應該這里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全面,確定是哪兒都能找到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原因是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很容易找的,而且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現在也不是太難找。找具體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我推薦你到這里看看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之所以這里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比較全,其他地方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網,還是不如這里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全,我推薦你到這里看看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之所以這里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比較全,其他地方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網,應該不如這里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全面的。
9、怎樣寫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給個範文,急...
那麼到底中國的大學生教育和就業發生了什麼問題,我認為有必要進行客觀和較為深入的探討,在暑假期間我在山東大學以及山東農業大學做了調查。經過調查,我發現三方面狀況:第一.大學生就業難很大原因是因為對收入要求過高。第二.在本科生出現就業報酬低的狀況後很大一部分人選擇了繼續考研。第三.隨著考研大軍的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校漂族」,即那些大學己經畢業,卻仍留連在校園內或者學校周圍的人群。下面分別對以上情況做一下介紹:
調查過程:
一. 大學生就業難,普遍覺得報酬太低。原因何在?
首先,從人力資本投資和收益的角度看,不能片面地責難大學生對工作崗位,特別是對收入水平的抉擇,大學生謀求較高收入的工作崗位是有道理的。在查閱相關資料計算後發現:城鎮小學、初中、高中和中專、大專和本科、碩士、博士各學歷階段畢業人力資本量分別為2002年價格人民幣3.1萬、4.9萬、7.4萬、 19.4萬、31.6萬、49.8萬;各階段新增人力資本邊際收益率(高學歷與低學歷收入之差比以本學習階段投資新增人力資本量),分別為9.8%、 2 2 .2%、 11.0%、 4 .7%、 18.8%、14.6%。可以看出,從中等教育水平培養到高等教育水平,需要人力資本投資12.1萬元,邊際投資很大。據有關調查資料,目前大學畢業的平均工資水平為每月1700元左右,高中和中等教育畢業的為1500元左右,大學投資收益率僅為4.7%。這樣低的邊際收益率,對大學階段的人力資本投資是極不合算的。因此,大學生及其家長找一個能回報大學階段投資的收入水平的工作崗位,就是投資對合理收益的追求,是經濟人最理性的反應,而簡單說大學生擇業條件太高,挑三揀四,從成本收益理論講,是毫無道理的。否則,從投資回收角度講,他無法收回大學階段的教育投資,實際是虧損的,那又何必要上大學呢?
再次,大學生需求方面也存在著深層次的體制問題。主要是民間投資受到制約,中小企業數量人少,民問中介、社區等組織不發達,自由職業者受到限制。日本1.25億人口有6 6 0萬個中小企業,中國近13億人口只有7 0 0萬個。從世界性的規律來看,一個國家的企業,99.5%以上是中小企業;觀察中小企業數量與在企業中就業人員的關系,中小企業平均從業者為10人左右:而從就業的結構看,一個國家65%——80%的勞動者在中小企業就業;隨著發展水平的不同,每千人企業數量也不同,發達國家中小企業數量平均每千人50個左右;而許多大學生畢業後,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工人、管理人員、創業者等,中小企業就是大學生就業的最多去處。中國為什麼就業難,就是因為每千人中小企業數太少。除了社會、家長和大學生「吃皇糧」、官本位等觀念外,辦企業市場准入門檻高、時間長、手續多、成本大,開辦企業後貸款難,政府收費項目多,中小企業很難經營和成活,是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太少的最主要體制原因。
另外,我覺得應該從大學生本身找原因。作為企業,他所支付給員工的工資肯定是建立在員工能為他提供經濟效益。顯然,能為企業帶來越來越多的經濟效益得到的報酬就會越多。那麼一個本科生究竟能為企業帶來什麼呢?據調查:1.教育培養的技能性和創業性人才較少。大學教育中企業所需要的培養。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的專業、課程、實驗、操作、實習等較為缺乏,許多畢業的大學生到企業後,實際操作能力較差,無法適應崗位需要。而在大學中幾乎不開創業課程,大學生畢業後,對於怎樣開辦一個企業,怎樣研究和開拓市場,怎樣進行核算,怎樣經營和管理企業等等,一無所知。另外,現在大學生的觀念上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的大學教育過去是培養「吃皇糧、捧鐵飯碗」人才教育。大學畢業後一般分配到黨政社團、國家事業、國有企業單位計劃分配,工資有一定標准並穩定提高,除了國有企業外,工資來源為財政經費,在過去大學生畢業數量較少的情況下,大量的分配到這些單財政還負擔得了。現在,黨政社團、事業單位都在進行機構改革和人員精簡,國有企業每年也要減出幾百萬人來。現在還有很多人能從這種思想中走出來。
二.考研又在逐步演變成很多人的「獨木橋」考研大軍急劇增加。「校漂族」實在太難。
大學畢業了,但仍有人「漂」在校園……
「校漂族」在擴軍,這已成為社會和媒體關注的一個熱點。所謂,是指那些已經畢業,卻仍留連再校園內或者學校周圍,經常到學校用餐,到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或參加學校一些講座,閑暇是逛學校周邊的小店……
「校漂族」到底有多大比例,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生活到底是精彩還是無味?讓我們走進「校漂族」,了解一下他們的生存與心理狀態。
「堅決拼一個美好的未來」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已經覺得沒有退路了。所以他們很苦——這是我的感覺。
「6點多起床,接著到教室自習,然後在學校食堂吃飯,晚上自學到10點多,最後回到自己租的小屋。」在山東大學的自習教室里,我跟這位「校漂族」的一員聊了起來。再大四考研失敗後,他決定再考。我們是校園里的「大五」生,從外表看,我們跟師弟師妹們沒什麼兩樣,宿舍、食堂、圖書館三點一線。我們在依賴和利用學校的資源,只是我們的心不再為外邊多彩的世界所誘惑了,我們沒有多少「漂」的資本呀。
另外,我還見到一位三次沖擊「考研」的。前兩次都是功虧一簣,盡管他的精神壓力很大,但他說「我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家庭狀況不是很好。
他只能節衣縮食,每天天未亮就從自己與別人合租的小屋於出來,在教室一呆就是一天,晚上很晚才回家,一天三餐幾乎都在啃麵包或方便麵。「拼一個美好未來」,這幾乎是所有「校漂考研族」的共同心願。一時找不到一個好工作,考研也許就是一個別無選擇的選擇了。對「校漂族」而言,或許是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
去年,國家就業制度規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學校可根據本人意願,其戶口兩年內可繼續保留在原就讀的高校,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將戶口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這一規定的出台,使戶口留在學校的尚未找到就業單位的學子,更是把校園作為一個人生的緩沖地帶。
暫緩就業成為許多大學生的選擇。住在學校附近,他們感到有一份安全,有一份歸屬與依靠,這也許是他們心中本能的選擇。有專家說,部分學生進入社會後心理上仍然未「斷奶」,無法適應社會,因此選擇重回學校尋求心靈的依靠。這種解釋雖過於絕對,但對「校漂族」而言,對校園的歸依情結確是無法排解的。
當然,「校漂族」工作暫無著落,經濟拮據,也是他們選擇繼續留住校園的重要原因。「住在學校附近,傍依學校的食堂、圖書館等,生活經濟實惠而方便,還可以充充電,查查資料。就連學校周圍的各種商店賣什麼,哪家東西最便宜、哪個餐館有什麼地方菜,我們都一清二楚。」這是一位山東的「校漂族」告訴我他們在學校附近的原因。
「哪兒漂都是漂,干嗎浪費學校這份難得的資源呢?」有許多「校漂族」,他們更多是看重了學校的資源和校園氛圍。
「畢業之後,在選擇居住環境時,總是不自覺地把所選地點和校園做比較,後來雖然也曾在單位附近租過房子,但學校里的圖書館、閱覽室、自習教室,這些曾經讓我留下汗水和身影的故地,總也揮之不去,最後,我又搬回了校園。剛畢業半年多,對於家在外地的我,校園是我對這座城市最熟悉的地方,也是精神上的一個「家」。
但很多學校認為,輕易辦理暫緩就業而加入「校漂族」這一群體,不應提倡。一方面,他們佔用了學校資源,對那些即將畢業的高校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也不利於學校的管理;另一方面,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放棄正當時候的就業機會,盲目地被這一群體同化而做「校漂族」,將來就業會更困難,「先就業再擇業」應該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再一方面,選擇「校漂」,其實對學生本人也不利,「校漂」期間檔案記錄是中空白的,容易使用人單位產生疑問,不利於本人就業。
調查總結:
兩天的時間中,我接觸了很這樣的「校漂族」,很多時候我都被他們的這種精神感動著。他們真的很苦!我感覺到他們所承受的不僅僅是生活上的拮據,而更大是他們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壓力,用他們的話說,他們己經沒有退路了。從心底里我佩服這些人。但我覺得這不是一種正常的狀況,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畢業後勇敢面向社會,理性分析,理性選擇,去尋找適合發揮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強,回報社會,這才是進取的人生態度,而不應該把考研作為自己的全部。「校漂族」的形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多數應該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他們漂泊的生涯也是為了尋找更好的人生起點,這是它的積極意義。它作為人生角色轉換的緩沖帶,從容地規劃一下人生生涯,也許半年,也許一年,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但這種生存狀態不宜過長,不應該成為一種生存常態。一味沉迷其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漂」的感覺很自由,但畢竟無根,不穩定,成本也比較高。另外,作為學校,也要及時調整教育內容,除傳授系統學科知識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讓學生順利完成校園與社會的對接。就業難,考研難。對於以上問題,首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收益低問題,一是高等教育要進行調整和改革,從吃皇糧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調整專業,改革課程,加大技術技能專業的設置;另外,大專和本科所有專業,在畢業前一年內,開設必修的創業課程,使大學生掌握必要的創業謀劃,尋找合夥人。簽訂合夥協議、注冊登記企業、經營管理生意等方面的知識。二是政府要網開一面,各部門要降低注冊登記企業的門檻,縮短開辦企業的時間,減少開辦企業的審批手續,減免開辦企業的各種收費,放開較多的行業讓中小企業進入;在企業開辦後。銀行應當積極地為中小企業貸款,發展較多的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政府和銀行可推出大學生創業小額貸款,杜絕政府各部門向中小企業收費和罰款。這樣才能增加對大學生的需求,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難。另外作為考研一族應該積極面對社會,理性分析,理性選擇,去尋找適合發揮自己才智的新天地,自立自強,回饋社會,這才是進取的人生態度,而不應該把考研作為自己的全部。但願隨著制度的改革,觀念的提高,以上狀況能夠得到改善,解決。
10、職業調查報告範文
一、產業結構不夠合理,重復建設較為普遍
一是產業結構層次較低。我鎮企業大多集中在加工製造業這種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其產品大多停留在簡單製作的水平上。相當數量的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低,產品質量、產品附加值低。二是重復建設,重復投入。由於我國消費品市場和資金市場的不成熟,容易形成短時期內的消費熱點,短期的利潤促使大量資金迅速湧入,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缺乏宏觀的經濟引導,此後隨著生產能力的擴大,需求趨於飽和,在此情況下,企業不得不展開低水平的競爭。三是產業關聯度低。在縱向合作上,即在關聯的企業之間,沒有建立起合作關系,缺乏統一的技術和質量標准;在橫向合作上,即在生產相同或類似產品的企業之間缺乏明確的市場分工,沒有在信息、人員培訓等方面共享社會資源。例如我鎮的一定數量的磚廠,就存在製造水平低,重復建設,關聯度低等問題。
究其原因,一是多數企業主要集中在生產基礎產品的產業上,這些產業對企業的規模、技術、資金、勞動力素質的要求都不高,產業的進入壁壘低,生產經營以「低質跑量」為主,在消費的短期熱點中,容易造成持續上項目而形成行業的惡性競爭。二是從產品價值鏈的角度看,我鎮仍處於贏利較少的生產製造環節,而利潤豐厚的研發、設計以及市場營銷、品牌推廣等環節基本沒有涉及。三是由於大量企業處於高度專業化分工狀態,其固定資產專用程度較高,一旦出現全行業衰退或企業虧損,經營者也很難使設備轉用或轉賣,所以企業只能艱難維持經營,或偷工減料以求降低成本,使市場上產品質量不斷退化。這種局限於中低檔生產製造環節,處於產品價值鏈的低端部分,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場影響力,企業所獲得的附加值和利潤偏低就是必然結果了。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更新換代緩慢
我鎮企業大多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只是以目前市場上極為普遍的甚至於落後的技術作為生產工藝,品牌意識不強。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對技術創新投入的力度,產品更新換代緩慢,僅僅依靠低價取勝。這在我鎮企業中是極其普遍的現象,調查的這些企業中,大部分只有1-2名技術人員,有的甚至沒有技術人員,這造成了企業缺乏發展後勁,缺少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經歷短暫的輝煌後,發展動力不足,甚至會出現消亡的現象。
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起點低、實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創新能
力,絕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自己工藝人員,更別提研發人員。就經濟大環境來看,以技術研發為主體的人才倒三角的高新技術企業往往具有更強的活力和潛力。二是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太少,員工素質普遍較低,大多數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三是缺乏公共的技術創新平台,不能使企業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單位直接掛鉤,把最新的技術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四是大型公司為了保持其技術優勢,一般都把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嚴格控制在內部,我鎮企業很難獲得相關資料。例如我鎮德利煤化有限公司就難以獲得附加值很高的針狀焦的生產工藝。
三、發展理念不夠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後
我鎮企業大多仍沿用家族式管理方式,這一管理方式為企業建立之初的生存與發展曾做出過很大貢獻。但是,在當前形勢下,特別是在企業發展的中期,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轉化為消極的阻滯,容易造成經營效率的低下和激勵機制的偏頗。同時,大部分企業主小農意識嚴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心態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調查中發現,部分企業完全有可能通過融資等手段進一步擴張,但由於擔心怕「外人」來分蛋糕,為了避免風險,企業只願維持現狀,不想再去進一步發展。
究其原因,一是價值觀錯位。管理者將企業存在的價值看成是家族利益最大化的栽體,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會價值層面,「私利」與「功利」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閉,拒絕改變,導致企業管理僵化。二是思維僵化。由於長期以來受小農文化熏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滿、看問題的片面性決定了無法在瞬息萬變的經濟浪潮中作出及時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