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應鏈金融中四流合一指的是什麼?
在企業的升級轉型中,中小企業常常面臨的難題就是融資難、融資貴,顯然,傳統的銀行融資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而以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金融系統卻有效的幫助企業解決了這些難題,在業內掀起一股熱潮。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是供應鏈的重要組成元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別為供應鏈的三種不同形態,簡稱供應鏈中的「四流」,接下來就對其進行介紹。
1.物流
物流是指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這一過程中的實物的流動。包括了運輸、庫存、裝卸、搬運、包裝等活動,商品在不同的場所之間進行流動。
2.資金流
資金流是指整個供應鏈上資金的流動。傳統的資金流是指用戶在購買商品過程中具體資金的流動,隨著互聯的發展,大數據的應用,資金流是指用戶在確認購買商品後,將自己的資金轉移到商家賬戶上的過程。
3.信息流
信息流是指整個供應鏈上信息的流動,包括了供應鏈上的供需信息和管理信息,它伴隨著物流的運作而不斷產生。
4.商流
商流是指物品在流通中發生形態變化的過程,「商流」的概念則是,考慮如何從終端向上拉動,引導經銷商如何操作產品、協助經銷商建立分銷渠道、做為廠商的橋梁便於兩者間的溝通順暢、控制經銷商操作行為等。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之間的關系
物流與信息流之間的關系
物流與信息流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首先,物流活動客觀上產生大量的原材料供應、產品消費等信息,同時主觀上要求信息流保持暢通,並准確反饋物流各環節運作所需要的信息,提高物流的效率。另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信息的及時、大規模傳遞創造了條件,它反過來促進物流服務范圍的擴大和物流組織管理手段的不斷改進,促進物流能力和效率的提高。
物流和資金流的關系
物流必然伴隨著資金流。首先,物流本身就是一個增值的過程,它只是通過資金流來體現;另外物流只有產生資金流才能保證物流的順利進行。物流信息形成「實物帳」,而資金流信息形成「財務帳」,只有「實物帳」和「財務帳」吻合了資金流才能跟蹤與及時控制全部的物流,從而減少財務收支上的差異和延誤,減少經濟損失。
物流與商流之間的關系
物流與商流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先有商流,然後才有物流。商流是物流的上游,沒有上游就沒有下游,所以要靠商流帶動物流。但是如果沒有物流,商流也無從實現,商流越興旺,則物流愈發達,反之如果物流服務滯後也會影響商流的發展。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商流,「四流合一」只有先相互配合,才能鑄就完美的供應鏈體系,供應鏈金融也是如此。供應鏈金融主要針對的是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企業資金鏈短缺,找凍立方唄,通過貿易合作等多種方式提供資金幫助。
2、什麼是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並簡述三者之間的關系
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是電子商務活動的三個基本組成要素。在由原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等一系列企業組成的供應鏈中,物流從上游的供應商往下游的零售商流動,資金流從下游往上游流動,而信息流的流動則是雙向的在電子商務信息、物流、資金流中,信息流是核心,物流是保障,而資金流則是實現的手段。三者之間的有效互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模型。
3、______是供應鏈中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運作的驅動源。( )
B
4、供應鏈整合的供應鏈整合的三個重要維度
供應鏈管理涉及來到由客戶、源供應商、製造商和分銷商組成的網路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物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貫穿整個鏈中的從供應商到客戶的有形產品流;二是經由產品退貨、維修、回收和處理而形成的逆向物流。信息流主要反映訂單的傳遞與交付狀態。資金流則包括信用、支付、托收/託付和發票等。這些流在一個公司內並在多個公司的交叉之間(有時是跨行業的)超越了多重功能和范圍。這些公司內部以及跨越公司之間的流的整合與協調是使供應鏈管理有效的關鍵。 在供應鏈整合戰略中,僅有信息整合和協調這兩個維度還不夠,因為在一個整合的供應鏈中,組織的各組成部分必須相互適應才能有效協調,因此還需有第三個維度的支撐,即建立組織互聯。組織互聯與協調需要兩個方面的有力支持:一是跨組織的信息溝通渠道;二是貫穿供應鏈的績效測評。
建立跨組織的信息溝通渠道需要供應鏈夥伴定義並維護他們之間的信息共享途徑與內容,它們可能是通過EDI(電子數據交換)、互聯網等IT技術來實現跨組織信息系統(Interorganizational System,簡稱IOS),也可以通過行政簡報或行政組織等傳統途徑。
5、供應鏈規劃和物流整合的區別在哪裡?
供應鏈規劃和物流整合的區別:
1.這兩個概念沒有可比性,一個著眼於全局,一個著眼於細分領域;
2.前者側重於全局設計,後者側重於實際操作;
3.但都有共同的目標:成本、效率、穩定和安全。
附:
供應鏈規劃
1.站在全局,基於細致的分析,為了最終的目標,配置資源、梳理流程,對內、外部的「邏輯關系」進行設計;
2.目標是什麼,逃不出三個關鍵:總成本最優、效率相對最高、穩定且「流暢」;
3.說到邏輯關系,就必須提到「運籌」,說到運籌,必須說到一些關鍵策略;
4.各種策略——庫存策略(包括補貨周期、庫存警戒線、庫齡分析、周轉天數)、市場預測和訂單響應周期、企業內部供應鏈的梳理、企業與上下游的協作關系和話語權,IT協同;
5.企業內部供應鏈,包括三個經典的環節:采購、生產、分銷,這是所有企業在做規劃時的核心。新商業模式下,「生產」的概念越來越寬泛,但依舊屬於這個范疇;
6.外部供應鏈模式的規劃——其實談不上是規劃,如果你不是「鏈主」,只是個「節點」,那就沒有話語權,就要嘗試上下左右逢源;
7.供應鏈規劃講求的是「邏輯」和最優化,「邏輯」追求的是計劃或預測、采購、生產、分銷、物流管理、信息流、資金流一系列行為的協同。
所以說,供應鏈規劃不是物流的問題,是對資源、知識進行優化整合的問題,藉助物流和信息流來實現。從經驗來看,深諳中國物流業的人,做不了供應鏈規劃,因為會局限於物流本身。
物流整合
1.這個概念比較寬泛,但是有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哈耶克的經典理論在指導(也許大多數做物流整合的人根本不知道哈耶克是誰)——在「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協同。
2.舉個電商的例子,就能回答什麼是物流整合——電商自建倉庫,並且自管,干支線運輸外包,主要城市的B2C配送以自營為主,外包為輔,其餘無數個非重點城市的配送全部外包……這就是一個整合的例子。做自己擅長的,不擅長或者前期投入大的事務,讓更專業的公司去做,所以,我在另一個問題的回答中提到過,「電商自建物流」只是個虛假的概念,短期內實現不了,盲目投資,只有「死胡同」在等待。因為這樣違背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你的專業是電商,是商務,是客戶體驗,是數據平台,不是物流操作。
一般製造類企業,喜歡將物流全部外包,倉庫管理、流通加工、倉庫間調撥、運輸配送……總包給一家TPL(第三方物流)或者2-3家TPL,這些TPL拿到合同之後,再根據自己對物流資源的掌握,分包給若乾的倉儲、勞務、運輸公司等。在現階段,物流整合是個比較低層次的工作,關注成本、關注KPI(關鍵績效指標法)、關注數據報表,幫助物流商進行持續改進,注重IT協同,注重對物流商的掌控力……大致就可以實現整合的目標 。
6、求一個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供應鏈流程圖
h
7、電子商務中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關系???
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是電子商務活動的三個基本組成要素。在由原材料供應商、零部件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等一系列企業組成的供應鏈中,物流從上游的供應商往下游的零售商流動,資金流從下游往上游流動,而信息流的流動則是雙向的在電子商務信息、物流、資金流中,信息流是核心,物流是保障,而資金流則是實現的手段。三者之間的有效互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電子商務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