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理解新媒體的「新」字
怎樣理解新媒體的「新」字
「開心網」是過去幾個月在京滬等白領聚集城市以驚人速度迅速蔓延的一個社交服務類網站。解放「300號大樓」內上開心網的人數可能就不下300。在開心網最熱門的「爭車位」和「朋友買賣」兩個游戲以外,用戶還可以自由發起投票,讓其他網友參與選擇各自認為合適或正確的選項,這項功能引起了筆者的興趣。
請留意這樣一則投票:「你知道今天下午在海事大廈有人墜樓嗎?A:我知道;B:我不知道」。相對傳統信息傳播的「授->收」模式,網路投票游戲竟然也能衍生出信息傳播這個副產品——排除惡意散布不實消息的可能,即使那些選擇了B項的網友,也通過一次「游戲」獲取了一條新聞信息!
而在新經濟模式方面,分眾傳媒則屬於這個模式的新媒體傑出代表。它精確定位和選擇了受眾對象以及目標商品,竟然使一個技術含量實在不怎麼高的勞動密集型媒體形態成功蛻變為新媒體。這件案例告訴我們,在商業社會,第三產業的「技術含量」含義已經超越了傳統科學技術的范疇。「你太有才了」,這句台詞不僅可以贊賞一個人掌握了多麼淵博的科學知識,還可以稱贊他的社交和向他人提供各種各樣服務的能力。20年前,國人把這個稱為「點子」,現在,則叫創新。今後,創新將出現兩個分支:科學技術創新和經濟模式創新,即服務創新。而視覺和聽覺感受仍是媒體必須首要重視的方向,事實上,即便是分眾傳媒,也充分利用了人的這兩個感官通道才獲得成功——逛賣場、等電梯的閑暇,你的眼睛可以東看西看,即便你不想看這看那,你的耳朵也幾乎無法拒絕去聽……
「新媒體」的催生條件
如何催生新媒體?或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有必要條件而沒有充分條件,甚至那些必要也僅僅是准必要。
首先,消解傳統媒體的邊緣,消解既有新媒體的邊緣。I-street街頭屏幕就是對無線傳播和樓宇視頻各自邊緣的消解。這包括了兩重含義:結合與重建。無線傳播與樓宇視頻結合的成果使街頭屏幕擺脫了「人肉媒體」的尷尬。一方面,那些由人工快遞和更換的廣告內容繼續發布,另一方面,利用先進無線技術進行傳播的信息滿足了受眾對實時消息的需求。由於「入網」使街頭屏幕向公眾提供互動服務成為可能,未來那些豎立在街頭的大屏幕,將可以向路人提供相當個性化的服務,比如視頻求婚!
其次,泛網路化和「無孔不入」是趨勢。隨時隨地和充分互動是新媒體在可預見未來的發展方向。公眾能夠隨時隨地全天候地獲取信息,很大程度上需要技術進步來推動;充分互動的靈魂是每個人的意願和觀點可以自由表達和受到充分重視。以上兩點,即對應於「新技術主導」和「新傳播理念主導」。網路,是滿足隨時隨地和充分互動的最好工具。因此,泛網路化的的媒體更容易被公眾接受。而「無孔不入」,則是思考如何更大限度地去滿足和影響人們的視覺和聽覺需求。一個較為明顯的趨勢,是先驅者正將自己的目光從空間轉向時間——過去20年,廣告從戶外走進了火車車廂,再從火車車廂走到「小傳單」上;最近,觀眾收看電視廣告的時間從夜間休息前轉移到了逛賣場和等電梯的碎小空暇。
最後,似乎與傳統知識產權保護觀念相違背的,能夠被「山寨」化,即容易被模仿可能也是新媒體迅速成為時尚的一條捷徑。做一道消費行為測試題:馬路的兩邊,一邊是一家火鍋店,另一邊是四五家熱熱鬧鬧地連成片,你選擇哪一邊吃飯?多數被訪問者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理由是聚集在一起的飯店群可以向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在中國,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商業經驗,即「2000萬現象」,當一樣新產品的社會保有量超過2000萬件的時候,它將很快突破普及瓶頸。彩電、冰箱、空調、手機、MP3,幾乎都有過驚人類似的經歷。如今,各種山寨手機和山寨MP3充斥著市場,粗製濫造的安全隱患固然讓人擔憂,但相對突出的價格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兩樣數碼產品的迅速普及的確起到了幾乎決定性的作用。事實上,電視機也曾經在其市場普及過程中經歷過類似的山寨過程,只是後來,四川長虹那樣的行業巨頭最終吞並了數以百計的「山大王」,成為行業龍頭。
即便是最新技術背景下誕生的新媒體,其面對最終用戶的使用和操作,都應該是直觀和便捷的。筆者以此結束本文,意在期待讀者也接受這樣的觀點。
2、如何理解新媒體
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後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
3、如何理解什麼是新媒體
1
4、如何理解新媒體是一個內涵和外延不斷變化的概念?
事物是不斷的變化發展的新媒體,它的內涵和外延都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不斷的變化發展的。
5、大家理解的網路與新媒體是什麼?如何准確理解網路與新媒體的相互關系?
網路廣義上指互聯網。
個人認為,你這里講的網路,應該是網路媒體。新聞媒體分為:央媒、官媒、網媒和自媒體。
網媒就是網路媒體,網路媒體不屬於國家機構的新聞媒體,它是第三方公司和個人站長建立的新聞媒體網站,而自媒體是企業、個人入駐自媒體平台形式的媒體資訊平台,受平台管理。
6、如何理解新媒體傳播核心是數字媒體
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簡訊、移動電視、網路、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
主要特徵:1.交互性與即時性 2.海量性與共享性 3.多媒體與超文本 4.個性化與社群化
新媒體的構成要素:
1 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路技術基礎之上
2 以多媒體作為信息的呈現形式
3 具有全天候和全覆蓋性的特徵
4 在技術 運營 產品 服務等商業模式上具有創新性
5 新媒體的邊界不斷變化呈現出媒介融合的趨勢
從而可知,要實現新媒體的傳播,那麼就需要依靠多媒體信息終端;
而數字媒體,作為以二進制數的形式記錄、處理、傳播、獲取過程的信息載體,在傳播上,具有如下特性:1.傳播者多樣化:2.傳播內容海量化 3.傳播渠道交互化 4.受傳者個性化 5.傳播效果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