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新媒體近期熱點

新媒體近期熱點

發布時間:2020-10-30 10:09:07

1、新媒體為什麼要追熱點,如何追熱點

一、為什麼要追熱點
1,熱點是最好的爆款選題,容易有大的流量基礎。有利於從零開始做微信公眾號。
2,性價比高。事件大背景和性質已經確定,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需要獨特的切入角度。
3,不追熱點,發別的也沒人看。
(不能去現場的情況下,可以從網上尋找到參與者進行采訪)
二、熱點有哪幾種類型?
A.事件型(突發/可預測; 全民/行業)
B.節日/紀念日型
C.文章/H 5/視頻/綜藝/影視引爆型
D.行業話題型
A.事件型(突發/可預測; 全民/行業)
突發: 鹿晗關曉彤/林丹出軌/王寶強事件; 九寨溝地震; 辱母案一一社會、民生、娛樂熱點、麥當勞「金拱門」; 周傑倫「小仙女」; 海底撈――互聯網語境熱點
可預測:引力波、高考、諾貝爾獎、蘋果發布會、奧斯卡、春晚、奧運會....
(9年後,我還是沒能跑出去)
B.節日/紀念日型
節日: 春節、婦女節、情人節、七夕、父/母親節、教師節、五一、+一、雙+一、雙旦、
中秋、節氣、各種小眾節日
紀念日: 張國榮、邁克爾傑克遜、喬布斯、馬航、地震、奧運會....
不容易做出太熱的
(咪蒙:七夕,我在民政局排隊離婚)
C.文章/H5/視頻/綜藝/影視弓|爆型
文章中年危機、2000萬人假裝生活、「羅一笑「」事件、咪蒙五萬助理、李文星事件....
H5 :騰訊一元畫、網易新聞系..
綜藝:《中國有嘻哈》
影視: 《人民的名義》、《權利的游戲》、《歡樂頌》、《白夜追凶》、《我的前半生》
(咪蒙:其實,99%的自閉症小朋友都不會畫畫
GQ FUN 假如《人民的名義》拍小鮮肉版,這些演員最合適)
D 行業話題
互聯網:共享單車、新零售、微信新功能、iphone、王者榮耀
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行業話題
三,追熱點的注意事項
A.追熱點最常犯的錯誤是?

B.什麼樣的熱點應該/不應該追?
符合自己的定位
C.什麼是追熱點的最佳時機?
要有對互聯網語境的大判斷。流量點是波浪型的,要把握到最高點
D.什麼是追熱點的最佳姿勢?
四,什麼是追熱點的最佳姿勢?
A.全面梳理熱點事件始末
B.深護熱點人物故事
C.從熱點中某一話題或某一角度切入,展開討論(雙十一背後的那群人)
D.深刻剖析,分析情緒相關點,找到選題角度
五,如何培養自己追熱點的能力
A.多留意朋友圈消息,多看微博熱搜,多多閱讀;
B.觀察、思考、反推、復盤、總結;
C.寫是基本功,信息搜索是必要條件,巧妙切入是爆款起點,同理心是加分項;
D.好的新媒體運營是同理心+選題能力的完美結合

2、新媒體小編們,你們真的會追熱點嗎



1、提前做好准備

我個人習慣是做事情之前就會把可能發生的情況都列好,盡可能做好准備。追熱點這種事情更應該提前做好准備,因為誰都不知道下一秒鍾哪個熱點就突然跑出來了。

A:梳理出自身品牌或產品的核心價值與賣點

每個品牌、每個產品都會有它自身的核心價值以及賣點,提前梳理好自己的品牌核心價值點、產品的核心賣點,一旦出現熱點,就可以思考是否能利用這個賣點了。如果你是主打商務手機的,那你就別去追人家王寶強離婚的事情了,因為這個跟你核心價值是不相符的。

B:梳理出自身產品其它的相關價值與賣點

除了核心價值外,有些產品是有多個賣點的,提前把你的這些賣點列出來,等熱點一旦出來就能去對照著看下是否跟我這些賣點相關。

C:梳理出熱點類型

常見的熱點有可預估的(節日類,電影類,大型活動類等)和不可預估的(新聞類,政策類,明星類等),還有另外一類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輪的情感需求熱點(壓力釋放、權利追求、懷舊等等)。梳理出熱點類型後就開始思考,我們品牌哪些類型的熱點可以追的。可預估的熱點容易提前准備,對於不可預估的和情感需求熱點就比較難了,但我們還是能進行分類的,比如明星表白追不追、明星結婚追不追、明星家暴追不追、明星離婚追不追、明星劈腿追不追等等。

D:確定哪些熱點不能追

有些熱點對於很多品牌來說真的沒必要追,比如與自身品牌核心價值相符的、政治類熱點、負面熱點、有爭議的熱點等等。不要心疼被放過的熱點,因為如果不能站在自身價值去盲目地追,這就是在浪費錢。

3、新媒體寫文熱點哪裡可以找到?

你首先要多關注新聞,要有熱點那種嗅覺才好,要在事件萌芽的時候就持續關注著,還有wps有個寫作模式,那個會有一些提醒寫作詞語。熱點的話我知道135編輯器首頁右側就有熱點,圖片中給你用紅筆勾畫了~

若有所幫助,望採納~

4、新媒體人都在關注什麼熱點?

可以直接用西瓜助手,上面會有最新的熱點標簽,對應標簽下還有很多優質的文章,你可以參考也可以直接同步到公眾號發文,挺好的。

與新媒體近期熱點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