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類似快手的短視頻軟體都有哪些,要那種別人自己拍的短視頻軟體
手機上可以試試Upshot,剛上線的,蘋果、安卓市場都有,能拍還能加文字,挺簡單的
2、拍視頻用什麼軟體好
1、美拍
美拍(10秒也能拍大片),美圖秀秀出品的最潮短視頻社區。全球首創MV特效,普通視頻一秒變身唯美韓劇、清新MV、懷舊電影等。
2、小影
小影是全球首款微視頻、微電影拍攝美化神器。它模擬電影創作全流程,整合了前期拍攝、後期製作、分享傳播為一體的一站式應用。
3、微拍
微拍,是移動互聯網最火爆的手機視頻社交APP,有著獨特的美白美膚等視頻特效,在iPhone和安卓手機的應用商店的社交類和攝影類APP榜單都名列前茅,是北京蟈蟈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的移動端主打產品。
微拍也是微拍攝的簡稱,是指將中心點,重點,特點,優點等一系列突出或者與眾不同的地方加以放大或者延伸,將其以圖像的形式記錄下來的一種拍攝方式。
4、抖音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攝短視頻的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體,由今日頭條孵化,該軟體於2016年9月上線,是一個專注年輕人音樂短視頻社區平台。用戶可以通過這款軟體選擇歌曲,拍攝音樂短視頻,形成自己的作品。
5、微視
微視,騰訊旗下短視頻創作平台與分享社區,用戶不僅可以在微視上瀏覽各種短視頻,同時還可以通過創作短視頻來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此外,微視還結合了微信和QQ等社交平台,用戶可以將微視上的視頻分享給好友和社交平台。
注意事項:
1、拍短視頻,這個簡單,因為你想暫就暫停,你說不好也可以重拍,時間有的是。因為你自己就是導演你說了算,好不好自己說了算,所以現在有那麼多的自媒體創作者。
2、熱鬧精彩時該如何抓捕鏡頭,這有時我們不得不抓住重點,有時還需要進行一下特寫,從中又不能有待機,因為你一旦待機,錄的聲音就不完整,視頻不完整還可以後期替補,但現場必要的聲音就無法彌補了。
3、最好有一部三角架,我用攝像機拍攝了有幾年了,攝長時間的節目時必需要用三腳架,這樣圖像穩定,手拿有時雖然靈活方便,但時間久了手腕發麻胳膊發酸就抖動了。
3、拍什麼樣的快手短視頻可以上熱門?
像快手這類的短視頻平台自己的作品上熱門幾乎是所有短視頻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上熱門就代表著自己的作品可以得到更多的推送,並且很有可能藉此瘋漲粉絲。那麼拍什麼樣的短視頻更有機會上熱門呢?下面來詳細說明。
1. 拍攝的設備要求度較高。短視頻整體比較要求畫質、拍攝技巧都有一定水準,總之就是對質量要求比較高。
2. 保證視頻質量。除了清楚的畫質外,有著有趣有深意的內容也是吸睛的一大亮點。
3. 緊跟熱度。「蹭熱度」可以清楚的表達這一點,時刻關注當時的熱點事件、熱點人物等進行創作。如果擔心自己能力不能夠精準的把握熱點,也可以藉助數據系統平台進行創作。例如星榜數據就比較好用,有很多熱點事件、熱點音樂、熱點視頻等整理排名。
4. 很多時候快手更願意扶持露臉的賬號,這和社交屬性是密不可分的。
4、快手上這類視頻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
查看更多
1、
美冊一共有四個功能專區,我們要用到的是特效視頻專區,專門內有很多的特效模板,而且一直在根據短視頻的熱點,實時增加新的模板,簡直熱門必備。 專區內都是模板化操作,進入模板,導入素材,合成視頻,三步都能搞定,專區熱門功能很多,我這里拿快手,最近很火的開啟好心情特效來舉例。
2、
即使同類型視頻,也有很多不同風格的模板,模板中可以預覽視頻效果,我們在熱門找到你喜歡的好心情模板,點擊立即製作。 製作頁面,點擊空白區域,導入圖片或者視頻素材,導入的時候可以對視頻或圖片進行快速裁切調整,導入好點擊合成,視頻就製作好了,就是這么簡單。
3、
除了特效視頻專區,美冊的短視頻專區,也可以幫助你製作熱門視頻,相比於特效視頻專區的功能,短視頻專區可編輯性要更高,製作的效果更豐富。 專區內的操作同樣非常的簡便,我這里拿抖音快手經常看到的,熱歌推薦視頻來舉例,使用故事視頻按鈕可以製作。
4、
點擊故事視頻功能後,導入視頻素材,頁面底部可以對視頻進行快速裁剪,軟體的熱門工具專區,可以幫你去除視頻水印,素材准備好了,點擊合成開始製作。 製作頁面,軟體已經智能生成好了文字和視頻拼接的效果,它們的位置可以直接拖動,你可以對文字和背景進行快速編輯,調整好以後合成視頻。
5、快手短視頻,用手機拍好還是相機? 謝謝各位大神,求解
拍短視頻可以使用微視
打開後點下面的加號,然後選擇左下角的魔法按鈕,選擇魔法特效來拍就行了
還可以添加各種濾鏡效果,和本地的視頻剪輯添加特效
另外還有短視頻模板,可以通過手機視頻素材直接生成一個剪輯好的短片
6、這是用什麼軟體拍的 短視頻來的 快手的 像圖片這種格式的
?
7、高清短視頻用什麼拍?
關於高清短視頻用什麼拍這個問題,我個人比較喜歡用快手。同時需要在手機的相機設置里設置好4k,60fps的視頻拍攝參數。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配合一套三腳架穩定設備,打開快手進行拍攝,在三腳架的穩定下,快手拍出來的視頻是非常平穩順暢的,不會出現模糊和抖動。
8、做快手或者抖音的短視頻用什麼視頻編輯軟體比較好?
對於我們這種視頻技能小白來說,找個趁手的工具是最好的出路了,當然了,最好是免費的。
先去百度知乎搜了各種回答,五花八門的工具有不少,但總覺得少了點契合度,直到聽鳥哥筆記提起快影和剪映,嘗試下載剪輯,覺得又Get了一個新技能!
在App Store「視頻與錄像」免費排行榜里,快影和剪映都名列前茅。
「剪映-輕而易剪」是由深圳市臉萌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號稱「抖音官方剪輯神器」;「快影-創作有趣的視頻」是快手的視頻剪輯APP,號稱豐富的視頻模板,創意視頻剪輯編輯。
從自我介紹上來看,兩個都是噱頭十足。
那麼,經過操作之後,我將從視覺、操作、記憶三個維度來進行闡述。
一、視覺
下載一個新的APP之前,大家會首先觀察什麼?
我會先觀察APP的功能介紹,以及用戶評價、評分,來決定是否下載。再看其產品界面、信息層級、視覺流。
1.功能印象
剪映
從應用商場上來看,剪映獲得297萬次下載,評分在4.2分,不算高,評論數上千條,基數不算少。圖標是一個剪刀形狀的攝像機,極簡又形象,我對其原始好感度還是不錯的。
剪映的評論並不是很理想,有很多用戶提到過卡、辣雞等字眼,也猶豫過要不要下載,但想到排行榜上的排名,又覺得可以嘗試。就像買家秀會勸退用戶,評價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在《品牌洗腦》一書中,作者曾做過一個試驗,讓五位群演假扮高端小區的住戶,在日常生活中向周圍的鄰居進行口碑營銷,結果該小區的大部分用戶都因為鄰居的推薦而改變了消費習慣。可見,他人的意見,尤其是大眾的意見,對用戶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
快影
快影獲得2796萬次下載,是剪映的10倍左右,評分4.6,評論數2萬+。圖標是以橘黃和黑色為主,形狀也是以攝像機為意象圖,同樣遵循簡約主義。但在排行榜上,卻落後於剪映。從評價上來看,幾乎清一色是好評,這讓我對其的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漲。
基於用戶心理的意見效應,我會先選擇快影進行體驗。
就像以前看小說,貼吧里推薦的很好看的小說,盡管一開始看不下去,但當發現大家都在推薦的時候,我還是會繼續看下去,並且說服自己找出吸引力,來證明我不是隨大流,而是真的發現這本小說好看。
下面讓我們繼續體驗這2款APP吧!
2.產品界面
產品界面整體是否簡潔干凈,是判斷一個APP形象的重要指標。
試想一下,當你認識一個新朋友,若對方邋裡邋遢,第一印象肯定就大打折扣。對於用戶來說,如果APP一開機就是亂七八糟的廣告或者誘導分享,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好在,這2款APP都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快影
快影的開機頁面是以橘黃色的字體「創作有趣的視頻」,第一時間拋出slogan。進入頁面後,你會發現,快影的色彩還是很活潑的,不自覺給人一種溫暖、熱鬧的感覺
剪映
相比於快影,剪映的頁面可以說將「簡」字運用得淋漓盡致,除了字體的白色和背景的黑色,沒有任何多餘的色彩,開篇直入,不拖泥帶水。
說實話,因為我是先下載的快影,一開始的時候對剪映的頁面挺排斥的。所以,其實會有用戶特別不習慣這種悶聲不吭的頁面,但你使用過後,會發現,剪映其實是耐看型的
馮·雷斯多夫效應(也稱為隔離效應)預測,當存在多個相似對象時,不同於其他對象的是最容易被記住的。或許是因為此,從產品頁面開始,我反而對剪映抱有更大的好奇心和關注度。
3.信息層級
一個APP的信息層級包含字體層級、功能優先順序等,信息層級是否清晰,代表了是否圍繞用戶目標做設計決策,是否根據功能優先順序做出不同的設計形式,強化核心功能。
快影
我們看快影,就字體層級來說,有突出重點的加大加粗加底色,讓人的眼球能夠聚焦。
在功能優先順序上,一樣主次分明,一眼能夠看出「創作」是最優級,其次是教程、發現,用戶對入口的把握還是很明顯的。
剪映
對於剪映來說,就更直接了,畫面上沒有多餘的內容,突出「創作」,省去了思考和選擇。
就這一層面來說,兩者可以說不相伯仲吧!快影使用底部及頂部導航菜單,剪映也將操作按鈕放置在上方,占據一半空間。
想起有一個用戶心理叫系列位置效應,是指在一系列事物中,接近開頭和末尾的更容易被用戶記住的心理傾向,覺得兩者大概都運用了這一效應。
4.視覺流
什麼是視覺流?
當用戶進入到APP,視覺流決定和引導了視覺的方向:起先應該看哪兒,接下來應該注意什麼,眼睛應該在哪停留,並且要停留多久。視覺流是否流暢,對用戶體驗至關重要。
快影
快影APP想要用戶接收的重要信息是創作,是各種模板,所以將其放置在最前面。
顯然,用戶也是按照設計瀏覽過去的,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好玩的視頻模板,到操作教程,再到發現各種視頻,主次關系明顯。
總結一下,就視覺層面上來說,其實快影和剪映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活潑和深沉、熱鬧和簡單……
快影給視頻小白一種融入感,剪映給用戶一種專業感,就看用戶的喜好了。但作為功能性的APP,操作一環也是重中之重。
二、操作
有一本書《不要讓我思考》講的是在做產品設計時候,功能界面布局要做到可用、易用,用戶打開軟體直接去使用,而不是需要花費腦力思考如何操作。
當用戶在使用APP的時候,如何用最短且體驗最好的路徑去順暢地執行某項任務,是取勝的關鍵。
快影
在快影的操作介紹里提到,特別適合用於30秒以上視頻製作,支持間斷性多段視頻拍攝,拍攝時支持切換濾鏡和美顏,直接進行視頻美化;通過錄音或者導入視頻,可以將視頻聲音轉為動態的文字視頻。
我們現在進入快影的操作頁面,可以看到在底下,有添加、風格、復制、變速、倒放、旋轉等,再最底部是剪切、貼紙、濾鏡、音樂、文字等。
剪映
在剪映的操作介紹里,寫的是:簡單好用,快速自由分割視頻,一鍵剪切視頻;0.2倍至4倍,節奏快慢自由掌控;時間倒流,感受不一樣的視頻;多種比例和顏色隨心切換;支持交叉互溶、閃黑、擦除等多種效果。
剪映的底部基礎功能和快影類似,都是剪輯、音頻、貼紙、濾鏡、特效、比例等,但對比於快影,剪映需要思考的東西更多,比如如何變速,就需要進入到剪輯頁面才能進一步操作;如何卡點就需要進入到音樂選擇卡點才可以。相對來說,更需要琢磨和練習,才能製作完成。
但是,分享到抖音後,剪映有個弊端,就是有自身的推廣logo,這對很多用戶來說可能不願意接受,我在抖音上,還刷到過剪映的廣告。若想要去掉這個推廣,就必須導出保存到手機後, 再由抖音路徑重新進行上傳剪輯。順便提一句,多次操作後,剪映的確會卡。
用戶心理學上有一種認知閉合需求,說的是用戶很懶,只想不需要思考地獲得答案。若這么理解的話,顯然是快影更符合這一需求。
三、記憶
現在,我們來說最後一個維度,記憶!就是APP能否為用戶去記住一些他常用的選項,這樣能減少用戶記憶負擔,提升產品的口碑。
快影和剪映在記憶維度的最大代表就是各自的草稿箱了,快影退出前會有「是否保存改動至草稿」的提示,只有選擇「保存改動」才會保留記憶。而剪映沒有這一選項,直接就將製作的視頻保存為草稿,但可以根據需求自行刪除。
四、總結
這2款APP之所以能在排行榜上處於前列位置,在於免費、易用。Robert Rubinoff 將用戶體驗分為是個要素:品牌、功能性、可用性和內容。
品牌,包括所有審美及設計相關的內容。快影有快手背書,剪映背靠臉萌和抖音,用通俗的話來解釋,都是有背景的APP。
功能性,包括所有技術方面的和後台進程的應用,兩者高度雷同,但剪映因為卡頓問題,略輸一些。
可用性,指所有層級頁面的易用性,這一方面快影更勝一籌,模板的套用解決了很多小白的手殘問題。
內容,指實際內容(文本,多媒體,圖像)及其結構或信息架構,快影走青春風,剪映走紳士風,吸引不同的用戶。
綜合視覺、操作、記憶三個維度的分析,2款APP的重疊性很高,就細節上有所差別,快影涵蓋的更廣,但剪映涵蓋的更深,如果非要其有所區分的話,那就是用戶習慣喜好及使用場景了。
個人更推薦快影,大家從我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出來。對大眾用戶而言,若是純小白,對色彩敏感度高的,適合用快影;有一定基礎,崇尚單一性的,適合用剪映,這就是我的分析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