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一、你屬於那種類型的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運營是互聯網發展帶來的職位,但身邊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也增設了這個崗位。想弄清楚發展前景,不如先看看新媒體運營分別在傳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都有哪些特點。
傳統公司特點
①通常一個人就是一整個部門,事實的背後是公司不會對這個職位投入很多資源。
②職責大多定義成:吸粉,追熱點,求關注,求曝光。
③通常要求有big idea,文筆優美,最好是個信手拈來的段子手。
④曾經有個HR很嚴肅的糾正我:新媒體就是「微博,微信!」
⑤把公眾號變成「硬到沒朋友」的廣告位。
寫到這里,突然聽到傳統公司的人說:「我們不是這樣子的呀,這個黑鍋我們不背」。簡要說明一下,這個劃分只是以整體趨勢偏向來說明,並無絕對。當然也有存在想轉型互聯網的傳統公司,在新媒體方面的表現直接秒殺某些到處刷數據騙人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特點
①職位有所屬部門,一般是運營部,不是獨立個體。
②微博、微信只是新媒體渠道的一個分支。
③公司對崗位投入更多人力,財力資源。
④績效考核不僅局限於曝光,還有留存,轉化,活躍粉絲等等。
從崗位特點看出,新媒體運營在互聯網公司的工作范圍更廣,范圍廣就說明要會的多,會的多就意味著更有價值。
2、新媒體和產品經理哪個更有前景
大部分人根據未來五年的行業趨勢來看,運營更有前景,未來三五年內互聯網產業將會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不會有太多的變動。產品技術發展進入一個瓶頸,產品標准化,流程化,創新的可能性很小了。在產品競爭差不多的情況下,創意,變化才是無法取代的。
比如Lebanner 就這樣定義了他心目中產品和運營的區別,前者尋求不變的規律,後者則不斷思變。「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是,設計可不斷復用的、邊際回報遞增的業務模式。運營經理的思維方式是,不斷設計不可復用、總收益最大化的業務模式。」在這種定義下,互聯網越成熟,產品經理的價值和意義就越低,而一個有源源不斷創意的運營就越珍貴。
在面對產品同質化的今天,運營的千變萬化就想的格外重要,只有通過優秀的運營途徑,才會讓產品深入用戶,優秀運營要比優秀的產品要稀缺得多。
我想這也是最近產品經理比較迷茫的原因吧。都有點看不清前路了,自己都會有點動搖。
業界說,騰訊的產品,百度的技術,阿里的運營,是行業的標桿,不管這些標桿怎麼牛逼,這些大公司,都有運營和產品,只不過偏向不同而已。筆者認為不管未來的發展是怎麼回事,你只要把自己發展成這個行業里最牛逼之一,你就不用擔心。
之所以產品經理難出來,就是現在的「水軍產品經理」太多了,只知道大家都知道的交互,如何解決用戶場景,用戶需求,說的多了,大家都看成常識了。
未來這個職業將會向高端發展,成為一個少而精的決策層職位。會變得兩級分化,要麼牛逼,要麼傻逼,牛逼的來定方向、邏輯、結構等,而傻逼的就只能轉向做運營了。而牛逼的會越來越集中於大公司、優質的公司、有特別調性的公司。
3、產品的營銷方式主要有哪些
網路營銷(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
就是以國際互聯網路為基礎,利用數字化的信息和網路媒體的交互性來輔助營銷目標實現的一種新型的市場營銷方式。簡單的說,網路營銷就是以互聯網為主要手段進行的,為達到一定營銷目的營銷活動。
網路營銷師也叫網路營銷工程師,特指經中國電子商會網路營銷師認證專家委員會評審、工業信息化部下屬執行單位「網路營銷學院」項目組考核通過的復合型人才,他們能以互聯網為平台,搜集、查詢產品營銷所需的各相關信息,加以篩選、分析和研究,進而優化設計、架構出自身企業產品的網路營銷體系,並能依據市場因素變化對網路營銷體系內容做相應調整。
2.教育營銷
美容行業的營銷其實一直都和教育培訓息息相關。從90年代初期美容技術培訓的興起,90年代末期美容概念培訓的流行,到如今美容文化教育的膨脹,這種以培訓和講座為主要形式的營銷模式所涉及的對象和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和提升。
從最初對美容師的技能培訓到如今對代理商、終端美容院的素質以及營銷管理能力的培訓,形式越來越活,內容也越來越多,逐漸走向多層次、全方位。眾多企業更是不遺餘力地試圖站在教育原點上對客戶進行營銷服務,一方面藉助這種形式大力推介企業文化、產品知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滿足客戶的學習需求,從而激發他們的簽單熱情,拉動銷售。
優劣勢分析:教育營銷不斷向受眾傳播產品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增強了企業營銷的沖擊力和銷售力,也提升了行業人員的素質。所以從出發點和受眾心理上看,它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如果真正想將該營銷模式運用到位,需要花費較長時間,企業必須具有長久發展的規劃和決心,以及實施企業良性循環長線發展戰略的魄力,同時還必須保證這種教育名副其實,體現引導的科學性、權威性,不能浮於表面。"教育搭台,招商唱戲",否則將得不償失。
3.差異營銷
美容行業的同質化早已不容忽視,無論是產品概念、名稱、包裝還是促銷手段、營銷模式,無不顯現出雷同、跟隨的發展趨勢。然而當整個美容市場從賣方轉變為買方市場後,那種以生產者為中心的企業營銷體制、營銷理念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企業需要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生產出在性能、質量上優於市場現有水平的產品,或是在銷售方面通過有特色的宣傳活動、靈活的推銷手段。
優劣勢分析:真正的差異化營銷是在了解自己產品特性、流通渠道、功效技術、推廣資源等信息的基礎上,集中優勢資源,避開主流方式,以獨辟蹊徑的方式製造產品概念或者銷售通路,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其成功運作最大的優勢是迅速獲得市場認知度、佔有率,而且容易形成資源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容易被跟進者仿效從而淪為平庸,甚至成為培育市場的犧牲品。
4.公益營銷
企業做公益活動的目的性不是那麼明顯,回饋人類和承擔社會責任被一些人認為是一種賠本買賣,其實不然,從這種活動的性質來講,公益更像一種立意長遠的營銷 活動。通過公益等實際行動,既表達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又使社會受眾群體對本企業產生良好的印象,實際上是做了一次變相的企業形象廣告。
5.飢餓營銷
「飢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也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的。「飢餓營銷」是把雙刃劍,蘋果公司的「可控泄漏」戰略為其贏得了全球市場,而小米手機卻也因過分的「飢餓」讓用戶失去了耐心。
6.上門營銷
上門營銷是最常見的人員推銷形式。它是由推銷人員攜帶產品的樣品、說明書和訂單等走訪顧客,推銷產品。這種推銷形式,可以針對顧客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服務,方便顧客,故為顧客所廣泛認可和接受。此種形式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名符其實的「正宗」推銷形式。上門營銷可以直接同顧客接觸,這就決定了人員推銷的優勢所在。
顧客可以根據推銷員的描繪而形成一定的看法和印象。當然,這並不是意味著一個好的推銷員就一定可以獲得推銷的成功,但是,他可以留給顧客一個很重要的第一印象。至少,當他要購買時,他最先想起來的可能是這個推銷員,接下來是他所屬的公司。上門營銷在國外十分普遍,在我國還僅僅是開始,從長遠來說,人員推銷將成為營銷的一種重要方法。
(3)新媒體產品管理案例擴展資料:
營銷方式技巧有五種。
1.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提高銷售額
網路營銷的信息溝通是雙向互動性和信息閱讀可讀性,在這過程中同時具備選擇性與便捷性。在網上營銷過程中的企業可有效的針對性潛在客戶和目標顧客,提供優質售前和售後服務。從而建立起企業與顧客緊密相接的關系,留住原有的老顧客更能吸引新顧客購買產品。對於企業優質服務滿意的顧客自然是樂於購買和使用企業相關的產品,從而實現通過網上服務達到增加企業銷售額的目的。
2.更新產品信息。
挖掘購買者消費慾望,企業可以利用網路向顧客不斷地提供相關產品的信息,例如新產品使用信息,產品的新功能、新性能、節能、環保以及新穎時尚等信息,並且適時合度地更換產品新信息,保持企業網上站點發布信息的新鮮感、吸引力與親和力,以激發挖掘新老顧客潛在消費慾望,引導消費者去購買企業的產品,從而達到增加新產品銷售的目的。
3.方便顧客購買,降低銷售運營成本
利用網路實施直復式營銷(DIRECT-MARKETING),對顧客而言最重要一點就是方便購買,從而使到顧客減少購物時間和精力上的支出與消耗。對於企業而言,實現簡單化的銷售渠道就能有效的降低銷售成本、減少運營管理費用的目的。
4.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建立忠誠的消費群體
企業可以通過網頁的個性設計,突出企業品牌宣傳,使到樹立整體的企業品脾形象更加個性化與人性化設計。建立顧客忠誠度是每個企業都必須所做事情,因實現顧客忠誠度是市場滲透前提,才能最終達到提高市場佔有率的目的。例如百事可樂公司,不是將網路作為媒介成為他們直復營銷的銷售工具,而是將網路作為增強品牌形象的工具,從而從個性化網站設計吸引住忠誠的消費群體。
5.引導顧客參與,建立顧客忠誠度
新聞媒體、出版商、電影製片商等企業,都可以通過其官方網站,使顧客或者潛在客戶能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形成有共同話題的「網路社區(BBS)」,在互聯網上互相交流,發表自己意見和感悟。以這種共同話題的網路社區能吸引或者引導顧客積極參與的結果,從而使企業品牌得到快速的傳播,挖掘出更多的忠實客戶。
4、假設你是一個互聯網新媒體創業公司的產品經理
哦,產品經理需要做的很多產品經理做的事情確實非常麻煩,起到一個承上,其下的作用又要了解客戶要了解廣大受眾,不管是什麼產品?產品經理並不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需要系統的學習,很多的產品經理是從銷售轉的,也有不少的產品里,自從創意策劃和設計方面轉的嗯
5、新媒體和產品經理哪個更有前景
看下職位介紹,然後問問自己想學什麼。找正在做對應職位的人問問。我個人建議先做產品經理呵呵
6、新媒體運營工作主要是做什麼?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7、新媒體運營的具體工作有哪些
1、負責移動互聯網自媒體平台(微信、微博、手機終端為主)的日常運營及推廣工作;
2、負責能夠獨立運營微信公眾號,為粉絲策劃與提供優質、有高度傳播性的內容;
3、負責策劃並執行微信營銷線日常活動及跟蹤維護,根據項目發送各種微信內容;
4、負責增加粉絲數,提高關注度和粉絲的活躍度,並及時與粉絲互動;
5、挖掘和分析網友使用習慣、情感及體驗感受,及時掌握新聞熱點,有效完成專題策劃活動;
6、緊跟微信發展趨勢,廣泛關注標桿性公眾號,積極探索微信運營模式;
7、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收集用戶反饋,分析用戶行為及需求
8、企業怎樣在新媒體環境下管理產品
我是做新媒體的,剛好前些天寫了篇關於媒體運營解決方案 | 助力企業轉型的文章,這里再提取一些信息出來吧,希望能給你一些幫助。
寫在前面產品管理(實際上,個人認為你問的是「產品運營」),包括產品的內容管理、用戶管理、活動管理等,而新媒體運營領域里,也同樣的有幾個領域,包括新媒體平台的內容運營、流量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等。但值得一提的是,為產品而生的新媒體平台,扮演的是營銷的角色,所以傳播和品牌建設的權重比較高。
如何利用新媒體做好產品運營?大多數人對「新媒體」的認識往往就是幾個比較火爆的新媒體平台,例如百家號、頭條號之類的。但實際上平台僅僅是內容曝光渠道,你完全可以把所有覺得不錯的新媒體平台都注冊上,以獲得「全渠道」曝光的基礎支撐。拉新、留存、促活,這才是新媒體用來管理產品必不可少的三要素。
內容管理
從產品定位出發,提取出產品的特性,以及定位用戶人群,根據用戶人群的用戶畫像來做好內容定位。也就是說,做用戶喜歡看的內容,把合適的內容暴露給合適的用戶群體,當然可以考慮通過軟廣硬廣等任何方式來提高產品的曝光率,但要記得,曝光不等於轉化,他們之間甚至不存在健康的正比效應。而真正意義上的轉化,還要看用戶運營的力度。
用戶管理
如何將粉絲群體按照產品定位分成多個等級,並針對不同等級的用戶進行合理的管理方法,以確保優先度高的用戶群體得到較多的「關照」?這是用戶運營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然後便是如何利用「互聯網手段」去將這些優先度較高的用戶群體管理起來,並實現將產品的特性與之關聯,進一步促成更深層的連接,甚至直接實現轉化。當然這種情況是比較完美的,也是大家所期待的,但根據經驗來看,促成轉化往往還需要有活動運營的參與。
活動管理
轉化率的產生,有時候不僅是產品特性本身如何如何,競品很多,用戶憑什麼選你的而不是別人的?這便是傳統意義上的營銷能力了。賣場常見有各種營銷活動,新媒體也同樣,有適合在線上(甚至結合線下)的營銷模式,具體的方法很多,去搜一下案例,挑選適合自己產品的模式試驗一下。活動管理的關鍵點在於,能否抓住用戶的痛點去做文章,並且要策劃好線上的轉化路徑,以確保用戶能夠清晰明了地獲得產品。
都是概述性的文字,如果需要進一步討論,可以把你的產品信息發出來,再繼續探討,我也對這些話題比較感興趣。若有不明,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