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媒體運營是做什麼
一、你屬於那種類型的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運營是互聯網發展帶來的職位,但身邊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也增設了這個崗位。想弄清楚發展前景,不如先看看新媒體運營分別在傳統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都有哪些特點。
傳統公司特點
①通常一個人就是一整個部門,事實的背後是公司不會對這個職位投入很多資源。
②職責大多定義成:吸粉,追熱點,求關注,求曝光。
③通常要求有big idea,文筆優美,最好是個信手拈來的段子手。
④曾經有個HR很嚴肅的糾正我:新媒體就是「微博,微信!」
⑤把公眾號變成「硬到沒朋友」的廣告位。
寫到這里,突然聽到傳統公司的人說:「我們不是這樣子的呀,這個黑鍋我們不背」。簡要說明一下,這個劃分只是以整體趨勢偏向來說明,並無絕對。當然也有存在想轉型互聯網的傳統公司,在新媒體方面的表現直接秒殺某些到處刷數據騙人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特點
①職位有所屬部門,一般是運營部,不是獨立個體。
②微博、微信只是新媒體渠道的一個分支。
③公司對崗位投入更多人力,財力資源。
④績效考核不僅局限於曝光,還有留存,轉化,活躍粉絲等等。
從崗位特點看出,新媒體運營在互聯網公司的工作范圍更廣,范圍廣就說明要會的多,會的多就意味著更有價值。
2、雙十一有什麼好的營銷推廣方式嗎?
多分享多開直通車帶來最大的利益.也可以參加鑽展
3、新手做自媒體做什麼領域比較好?
其實我曾經講過應該怎麼選擇領域的話題,但是還是有人在私信裡面問。
說對於怎麼選擇領域還是不太明白,好吧,那今天咱們就講的細點,確保每個人看完之後直接就可以上手,直接就可以去用。
對於玩轉自媒體,我創建了一個381理論,什麼意思呢?
其實很簡單,3代表了,你喜歡,你擅長,市場前景好,能夠滿足這三個因素,那麼就是一個好的領域。
8代表每天最少8個小時在自媒體上面,因為你如果時間花的太少,出成績的時間會被拉長,而且還有被打敗的可能,被同行所打敗。
1代表只專注於一個領域,不要什麼領域都涉及,也不要一個領域什麼角度都寫,只專注於一點,然後深挖,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如果想玩自媒體,只要遵循這個381原則,沒有玩不好的,無論做什麼,也沒有做不好的。
既然知道了如何選擇領域,為什麼要這么做呢?怎麼選擇呢?
1.喜歡的
因為喜歡的才願意花時間研究,你不喜歡,還強迫自己去做,太痛苦了,人生苦短,別逼自己做不願意做的事。
2.擅長的
做自己擅長的,可以極大的縮短摸索的時間,而且也可以更快的進入角色,說是自媒體,其實也就是轉了個戰場展示自己的技能,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3.市場前景好
也就是現在社會上都喜歡什麼內容,你擅長和喜歡的正好可以匹配,那麼就沒錯,只需要悶頭干就是了。
其實現在社會上大家喜歡的類型就兩種,一種是技能提升的,一種是開闊眼界的,兩種滿足一種即可。
還有一種是滿足情感需求的,也就是正能量和情感的,俗稱雞湯,這種類型每個時代都流行。
有人說,秦老師,我沒有擅長的,也沒有喜歡的,是不是就沒招了?
怎麼可能沒招呢?在別人那沒招行,在我這,無招也給你整出招來。
如果沒有喜歡的,也沒有擅長的,那麼就從以下領域里篩選,總有一個適合你:
1.關於賺錢的,以下四點切入,百試百靈!
a.理財的,b.創業的,c.房產的,d.職場的。
2.關於育兒的,只要是孩子,都是父母的軟肋,我是做父親的,深知!
a.母嬰育兒,b.k12教育的
3.關於社會生活的,滿足了物質生活之後,大家都想提升生活品質,於是大量的小資群體出現,小資不是貶義。
a.情感的,b.時尚的,c.明星八卦的,d.運動健身的,e.美食的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怎麼選擇領域,就從以上來選擇即可,自己不會?
簡單,學唄,只要你想,你就能學會!
好了,本次就給大家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想了解更多自媒體運營干貨,可以和我交流。我做自媒體三年了,有一些經驗,能幫則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