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鍾學會信息流優化技巧,怎麼做到的
信息流廣告究竟該怎麼玩?
投放數據不理想到底該找誰?
為什麼點擊率很高卻沒有轉化?
CPC很低但激活成本非常高是什麼原因?
在信息流廣告日常投放的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投放數據不理想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習慣性地將「兇手」鎖定為CPC和CTR,一言不合就調價,調價無效就換素材,然後不斷建計劃進行反復測試。
當然,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行的,但究竟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嗎?可以適用於所有的數據情況嗎?讓我們冷靜下來,一起從頭梳理一下這個邏輯體系,希望看過之後大家的思路會更加清晰。
首先,假設廣告組S的最終考核KPI為當日新支付用戶量及成本,競價方式為CPC,投放中我們可以拿到的數據有當日展現量、點擊量、激活量和新支付用戶量4個指標,現在我們開始逐一分析。
展現
展現量很好理解,就是廣告的曝光次數,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為分母,一切數據變化的基礎,保持曝光量的穩定是整個投放的前提。與其他類型廣告不同的是信息流廣告的展現量受廣告計劃預算影響很大,媒體會根據預算的數值去預先分配流量。比如計劃A的日預算1千,計劃B10萬,那媒體會預判計劃B流量需求更大,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計劃B讓其有足夠的空間展現廣告。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媒體對不同行業的流量分配變化,不久前的618大促,非電商行業的同學應該深有體會,簡直親身體驗了一把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呀,這是因為媒體在電商大促期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電商行業導致的。
展現量部分引出一個概念,叫做CPM(千次展現成本),目前主流媒體的信息流廣告均以CPM來衡量一條廣告的競爭力。CPM越高,廣告競爭力越高,反之越低。具體影響CPM的因素會在點擊量部分詳細說明。
點擊量
點擊量這部分會引出兩個概念,CTR(點擊量/展現量)和CPC(消費/點擊量),在該部分廣告主都希望以最低的CPC獲得最高的CTR。
首先看CTR,信息流廣告的CTR為系統預估機制,就是一個廣告投放前媒體就會對其CTR進行提前預估,通過我們之前的優化經驗看,主要有廣告創意吸引力、創意內容與產品相關度以及圖片素材清晰度3個因素。
創意中的文案及圖片不要太官方,畢竟投放的是新聞資訊平台,偏資訊風格才不會讓用戶反感。但也要注意相關性,即使文案內容很新穎但和所投產品相關度很低也會影響CTR預估。圖片清晰度就是在媒體要求的大小下盡量將清晰度做到最高,有利於用戶體驗。
除此之外,廣告受眾的精準度也是影響CTR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對CTR預估影響很小,但是在後期投放中影響非常大。比如投放的產品為女性化妝品,我們在受眾設置時性別為不限,那就會因為男性用戶對其不敢興趣而導致整體CTR偏低,這時就需要對受眾進行設置來過濾不相關人群,減少無效損失的同時提升整體CTR。
CPC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行業競爭程度、出價以及CTR。當競爭對手增多時,大家為了搶占更多的流量勢必會提升廣告出價,此時競爭對手的競爭以及自身出價的提升都會導致CPC的明顯上漲。另外一個因素為CTR,這時需要引用上邊所提到的CPM概念,CPM=CTR*CPC*1000,媒體會根據CPM來綜合評判一條廣告的競爭力,用以和其他廣告主競爭展現機會。所以當CTR出現下降時,為了保證廣告的競爭力,對應計劃的CPC就會有相應上漲;同理如果CTR有提升的話,那對應CPC也會下降。
綜上可以看到在點擊量的部分中廣告物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物料可很大程度提升一個廣告的CTR,從而有效降低CPC。
激活量
這里我們的激活定義為用戶下載APP後在聯網的狀態下打開APP,激活量即為激活APP的用戶數量。激活的部分我們引出兩個概念,激活成本(消費/激活量)和激活率(激活量/點擊量)。
激活成本大家不陌生,幾乎所有的APP產品做營銷推廣都要考核,激活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那激活成本怎麼分析才是最透徹的呢?我們給出一個新的思路,演算法為激活成本=消費/激活數=消費/(點擊量*激活率)=CPC/激活率,算到這步這個數據才是最透徹的,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激活成本受兩個因素影響,CPC和激活率,當CPC越低激活率越高時,激活成本才會越低。CPC的影響因素點擊量部分已經分析,我們重點分析下激活率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日常優化的總結我們發現,影響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落地頁設計、網路環境、運營商、平台設置。
首先是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承接內容分為點擊廣告後直接下載和進入落地頁兩種,但邏輯是一樣的。當用戶點擊廣告後發現呈現給他的東西和創意中的不一致,用戶就很大概率會流失,比如我們的創意文案為「夏季吃什麼水果不容易曬黑」,但點擊廣告後落地頁顯示為一個綜合電商平台,首屏均為3C產品,和用戶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內容,那用戶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們在上廣告創意時也要注意這點,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慮。
第二個是落地頁設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現在廣告主的落地頁已經基本沒有首屏找不到下載按鈕的情況了,不過對於按鈕配色、位置設計以及文案體現還需要不斷摸索,好的落地頁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體激活率。
第三個是網路環境,移動不同於PC,用戶對於手機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別是投放APP下載的廣告,投放時一定要設置wifi環境,不然真心會白白浪費很多點擊,特別是體量較大的游戲產品。
第四個為運營商,這個是針對個別產品及活動的設置,比如有些廣告主的產品只適用於聯通用戶,那計劃就需要在設置中過濾掉其他運營商,否則激活率肯定會低。
第五個為平台設置,這個很好理解但比較容易出錯,比如產品主要面向群里為安卓,但計劃中的平台設置選擇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廣告,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激活率數據。
清楚了激活率的數據變化邏輯,激活成本的分析邏輯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激活量的相關內容已全部GET。
新支付用戶量
新支付用戶量就是當天激活APP後成功完成支付的用戶數量。該部分的邏輯與激活量部分一致,我們也引出兩個概念,支付成本(消費/新支付用戶量)和支付率(新支付用戶量/激活量)。同樣推算支付成本的計算公式後,支付成本=激活成本/支付率,也就是說,激活成本越低,支付率越高時,支付成本越低。激活率上個部分已全面分析,本部分我們重點分析下支付率的影響因素。
當一個產品的支付率出現明顯下降時,80%的原因是出在產品本身,同學們千萬不要一言不合就否定前邊所有的投放和努力,然後把計劃停掉。這個時候如果前邊我們分析的數據都OK的話,那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去體驗一下產品自身的流程,這里主要分析四種之前遇到過的情況。
第一種是產品支付流程出現問題,比如收不到驗證碼、無法點擊支付按鈕等問題,這個問題不常見但非常重要,需要第一時間去排查。
第二種情況是創意中推廣的單品或品類,在APP中已售罄或者很難找到,用戶是沖著創意中產品下載的APP,但找不到對應的產品肯定會失望而歸。
第三種情況是APP中有對應產品,但價格在同行業中偏高,競爭力不夠,用戶通過對比後選擇離開。
第四種情況是創意中體現的優惠信息,比如新用戶注冊送88,全場滿100減20等信息在APP中無明顯體現,使用過程中也無相應提示,這種情況用戶也會體驗一半就放棄。支付率變化分析清楚後,支付成本的變化也就非常好分析,這里就不再啰嗦。
不同於其他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更需要精細化運營,清晰的思維邏輯及正確的優化思路是保證運營精準高效的充要條件。
2、今日頭條的內容分發機制是什麼?並簡單介紹一下原理吧。
頭條的廣告推薦形式: 1.今日頭條廣告位置:應用啟動全屏廣告、信息流大圖廣告、信息流小圖廣告。 2.今日頭條的兩種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和「詳情頁廣告」。 (1)信息流廣告:信息流廣告和新聞資訊長得一模一樣,當用戶習慣性閱讀新聞標題時,你的slogan或活動信息就會自然地融入其中,被用戶接受。在推薦信息流中,所有涉及圖片的新聞都以小圖呈現,是今日頭條的一種原生廣告產品;大圖模式可以讓用戶在一整屏信息中率先看到你。 (2)詳情頁廣告:在資訊詳情頁中出現的廣告,位於資訊全文結尾的下方。廣告展現形式有三種:一句簡單文字介紹;或一張小圖+一個標題+一句簡單的介紹,或放置一張圖片banner。通過點擊這些圖示,可直接跳轉至廣告頁面。 3.今日頭條依據個性化推薦機制精準的將廣告分發給用戶(如下圖的用戶內容推薦流程) 通過以上我們已經可以簡單了解了與其他資訊類平台相比,今日頭條無可比擬的優勢。就如我們都知道的移動端的屏幕很小,沒有足夠的內容展示空間,沒辦法像PC端那樣提供足夠的廣告位,這是很多平台所面臨的一個巨大困惑,尤其對新聞資訊客戶端這樣的內容平台來說。這讓很多資訊類平台空有大量的用戶和流量,但效率卻很低,而今日頭條依據個性化推薦將信息更加精準的推薦給用戶,在用戶可感知可接受的范圍內,同時採用信息流模式,使用戶只要刷新就不斷會有新的內容產生,這就解決了內容展示空間不足和廣告位有限的問題。
3、如何實現信息流優化的高轉化?
信息流優化師主要在於信息流廣告的投放設置,比如時間段、興趣愛好、年齡等做出優化,以及投放的創意和落地頁做出優化。seo是針對搜索引擎做的優化操作,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4、信息流賬戶轉化質量差怎麼辦?
1.創意方案整體要保持轉化邏輯統一,有效引導用戶完成轉化2、設立客資提交篩選,比如簡訊驗證3、優化目標用戶定向邏輯,匹配目標用戶4、優化廣告投放流量渠道,擇優投放5、平台流量質量偶有波動,根據賬戶情況,順應波動6、協調統一在線推廣、跟進團隊、售後服務三方的運營能力。當然,你也可以藉助工具幫你優化管理,現在SEM和信息流九枝蘭做的都不錯
5、信息流廣告投放入門:新手如何建立正確的數
信息流廣告究竟該怎麼玩?
投放數據不理想到底該找誰?
為什麼點擊率很高卻沒有轉化?
CPC很低但激活成本非常高是什麼原因?
在信息流廣告日常投放的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投放數據不理想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習慣性地將「兇手」鎖定為CPC和CTR,一言不合就調價,調價無效就換素材,然後不斷建計劃進行反復測試。
當然,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是可行的,但究竟這種方法是正確的嗎?可以適用於所有的數據情況嗎?讓我們冷靜下來,一起從頭梳理一下這個邏輯體系,希望看過之後大家的思路會更加清晰。
首先,假設廣告組S的最終考核KPI為當日新支付用戶量及成本,競價方式為CPC,投放中我們可以拿到的數據有當日展現量、點擊量、激活量和新支付用戶量4個指標,現在我們開始逐一分析。
展現
展現量很好理解,就是廣告的曝光次數,在數據分析中的作用為分母,一切數據變化的基礎,保持曝光量的穩定是整個投放的前提。與其他類型廣告不同的是信息流廣告的展現量受廣告計劃預算影響很大,媒體會根據預算的數值去預先分配流量。比如計劃A的日預算1千,計劃B10萬,那媒體會預判計劃B流量需求更大,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計劃B讓其有足夠的空間展現廣告。另外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為媒體對不同行業的流量分配變化,不久前的618大促,非電商行業的同學應該深有體會,簡直親身體驗了一把有錢花不出去的煩惱呀,這是因為媒體在電商大促期會將更多的流量分配給電商行業導致的。
展現量部分引出一個概念,叫做CPM(千次展現成本),目前主流媒體的信息流廣告均以CPM來衡量一條廣告的競爭力。CPM越高,廣告競爭力越高,反之越低。具體影響CPM的因素會在點擊量部分詳細說明。
點擊量
點擊量這部分會引出兩個概念,CTR(點擊量/展現量)和CPC(消費/點擊量),在該部分廣告主都希望以最低的CPC獲得最高的CTR。
首先看CTR,信息流廣告的CTR為系統預估機制,就是一個廣告投放前媒體就會對其CTR進行提前預估,通過我們之前的優化經驗看,主要有廣告創意吸引力、創意內容與產品相關度以及圖片素材清晰度3個因素。
創意中的文案及圖片不要太官方,畢竟投放的是新聞資訊平台,偏資訊風格才不會讓用戶反感。但也要注意相關性,即使文案內容很新穎但和所投產品相關度很低也會影響CTR預估。圖片清晰度就是在媒體要求的大小下盡量將清晰度做到最高,有利於用戶體驗。
除此之外,廣告受眾的精準度也是影響CTR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對CTR預估影響很小,但是在後期投放中影響非常大。比如投放的產品為女性化妝品,我們在受眾設置時性別為不限,那就會因為男性用戶對其不敢興趣而導致整體CTR偏低,這時就需要對受眾進行設置來過濾不相關人群,減少無效損失的同時提升整體CTR。
CPC的主要影響因素有行業競爭程度、出價以及CTR。當競爭對手增多時,大家為了搶占更多的流量勢必會提升廣告出價,此時競爭對手的競爭以及自身出價的提升都會導致CPC的明顯上漲。另外一個因素為CTR,這時需要引用上邊所提到的CPM概念,CPM=CTR*CPC*1000,媒體會根據CPM來綜合評判一條廣告的競爭力,用以和其他廣告主競爭展現機會。所以當CTR出現下降時,為了保證廣告的競爭力,對應計劃的CPC就會有相應上漲;同理如果CTR有提升的話,那對應CPC也會下降。
綜上可以看到在點擊量的部分中廣告物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好的物料可很大程度提升一個廣告的CTR,從而有效降低CPC。
激活量
這里我們的激活定義為用戶下載APP後在聯網的狀態下打開APP,激活量即為激活APP的用戶數量。激活的部分我們引出兩個概念,激活成本(消費/激活量)和激活率(激活量/點擊量)。
激活成本大家不陌生,幾乎所有的APP產品做營銷推廣都要考核,激活成本當然是越低越好。那激活成本怎麼分析才是最透徹的呢?我們給出一個新的思路,演算法為激活成本=消費/激活數=消費/(點擊量*激活率)=CPC/激活率,算到這步這個數據才是最透徹的,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激活成本受兩個因素影響,CPC和激活率,當CPC越低激活率越高時,激活成本才會越低。CPC的影響因素點擊量部分已經分析,我們重點分析下激活率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日常優化的總結我們發現,影響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落地頁設計、網路環境、運營商、平台設置。
首先是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承接內容分為點擊廣告後直接下載和進入落地頁兩種,但邏輯是一樣的。當用戶點擊廣告後發現呈現給他的東西和創意中的不一致,用戶就很大概率會流失,比如我們的創意文案為「夏季吃什麼水果不容易曬黑」,但點擊廣告後落地頁顯示為一個綜合電商平台,首屏均為3C產品,和用戶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內容,那用戶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們在上廣告創意時也要注意這點,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慮。
第二個是落地頁設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現在廣告主的落地頁已經基本沒有首屏找不到下載按鈕的情況了,不過對於按鈕配色、位置設計以及文案體現還需要不斷摸索,好的落地頁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體激活率。
第三個是網路環境,移動不同於PC,用戶對於手機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別是投放APP下載的廣告,投放時一定要設置wifi環境,不然真心會白白浪費很多點擊,特別是體量較大的游戲產品。
第四個為運營商,這個是針對個別產品及活動的設置,比如有些廣告主的產品只適用於聯通用戶,那計劃就需要在設置中過濾掉其他運營商,否則激活率肯定會低。
第五個為平台設置,這個很好理解但比較容易出錯,比如產品主要面向群里為安卓,但計劃中的平台設置選擇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廣告,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激活率數據。
清楚了激活率的數據變化邏輯,激活成本的分析邏輯也就非常清晰明了了,激活量的相關內容已全部GET。
新支付用戶量
新支付用戶量就是當天激活APP後成功完成支付的用戶數量。該部分的邏輯與激活量部分一致,我們也引出兩個概念,支付成本(消費/新支付用戶量)和支付率(新支付用戶量/激活量)。同樣推算支付成本的計算公式後,支付成本=激活成本/支付率,也就是說,激活成本越低,支付率越高時,支付成本越低。激活率上個部分已全面分析,本部分我們重點分析下支付率的影響因素。
當一個產品的支付率出現明顯下降時,80%的原因是出在產品本身,同學們千萬不要一言不合就否定前邊所有的投放和努力,然後把計劃停掉。這個時候如果前邊我們分析的數據都OK的話,那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認真的去體驗一下產品自身的流程,這里主要分析四種之前遇到過的情況。
第一種是產品支付流程出現問題,比如收不到驗證碼、無法點擊支付按鈕等問題,這個問題不常見但非常重要,需要第一時間去排查。
第二種情況是創意中推廣的單品或品類,在APP中已售罄或者很難找到,用戶是沖著創意中產品下載的APP,但找不到對應的產品肯定會失望而歸。
第三種情況是APP中有對應產品,但價格在同行業中偏高,競爭力不夠,用戶通過對比後選擇離開。
第四種情況是創意中體現的優惠信息,比如新用戶注冊送88,全場滿100減20等信息在APP中無明顯體現,使用過程中也無相應提示,這種情況用戶也會體驗一半就放棄。支付率變化分析清楚後,支付成本的變化也就非常好分析,這里就不再啰嗦。
不同於其他廣告形式,信息流廣告更需要精細化運營,清晰的思維邏輯及正確的優化思路是保證運營精準高效的充要條件。但願此文對你會有點幫助。
6、信息流的轉化率怎麼提高?
目前,信息流廣告可謂是營銷界新寵兒,直接就火透了半邊天。市場上超過85%以上的企業都在做著信息流廣告,不過營銷的效果卻有著天差地別。
信息流廣告的火爆,不僅帶給來了讓企業和我們耳目一新的營銷種類,也帶動信息流優化行業的興起,但由於信息流廣告投放是一份具有著極高專業性操作的工作,需要把控每個投放細節,包括產品、用戶、競品分析,還有創意撰寫、平台推廣演算法、數據追蹤等等……
如果企業不會投放信息流廣告的話,那就算是知道信息流廣告也是沒有用處的,企業將無法獲取信息流帶來的互聯網流量。那麼今天就來完整的說一說信息流推廣的正確打開方式——完整的信息流廣告投放流程。
1、精準定向推廣
信息流其實就是花錢買流量,這就需要我們對產品有一個清楚的用戶畫像了,一方面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定向推廣,另一方面更有針對性地優化賬戶。
一般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獲取完整的用戶畫像:
①獲取基礎數據
用戶調研是收集用戶們信息最常用,並且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它能夠幫助我們深入的了解目標受眾的需求和心理特徵,創造出最貼合用戶需求的頁面,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還可以吸引潛在用戶的轉化。
常用的調研工具有:問卷星、麥克、調查派等。
②明確用戶行為特徵
由於信息流是用戶被動接收信息,那我們就需要根據用戶的自發行為(即行為特徵),去確定推廣方向。
像博客、新聞資訊等網站大都是根據用戶的瀏覽習慣F模式進行設計。
用戶先會沿著水平方向瀏覽,優先瀏覽內容塊的上部,這個時候的眼動構成了字母F 最上面一橫。
對於信息流而言,我們可利用流程圖、熱力圖對網站進行分析,從而去抓取、分析用戶的行為特徵。
通過觀察不同渠道來源、不同瀏覽環境的用戶,從而使創意、著陸頁更有針對性。
③根據用戶的特徵將其分類
通過對用戶調研、行為特徵分析,我們基本上已經能夠搭建出一個完整的用戶畫像。
當清楚用戶畫像之後,我們需要對用戶進行精細化分類,確定不同的受眾定向,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對用戶制定推廣策略。
通過對受眾進行分類,精細化管理,不僅可以大幅度提升ROI,也是2019年的推廣方向。
通常情況下,可從以下三個角度來進行:
1) 用戶:什麼樣類型的用戶對產品感興趣?
2) 場景:目標用戶的活躍場景
3) 需求:目標用戶對於產品的需求是什麼?
2、創作高點擊率的創意
當前期確定目標用戶定向後,便需要去優化創意,以便去吸引潛在用戶。
通常可根據以下幾個原則來逐步進行操作:
①站在用戶的視角去思考
就是站在用戶的立場,而不是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任何一個能夠火爆的產品一定是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比如護膚品,它滿足了用戶曖昧的天性,再比如蘋果手機,它滿足了用戶炫耀的天性。
很多朋友在寫創意時,都只停留在「產品屬性」或「產品特點」等層面,從本質上講,都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自嗨表現。所以,我們在撰寫創意時,要從用戶的角度去出發,一般是這三點:
(1)用戶的痛點是什麼?
(2)用戶的使用場景是哪?
(3)用戶想要滿足什麼需求?
②用戶能快速感知賣點的價值
俗話說:只要賣點選的好,用戶根本丟不了。
從信息流廣告特性來說,用戶的接收時間大都為碎片化時間,那若創意不能讓用戶一眼就明白產品的賣點,那麼我們的廣告也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我們在選擇賣點時,可以從兩個維度來分析:
①投入時間:即用戶獲取該產品信息的時間成本
②預期價值:即產品賣點最終能給用戶帶來的價值高低。
由於信息流在投放過程中,面向的都是潛在用戶,所以要最大的降低用戶獲取產品的成本和放大產品對於用戶的價值。
3、遵從KISS原則
我們總說文字不如圖片,而在現今信息流廣告展示形式下基本也都是文字加圖片。
在了解物料設計前,先了解下何為Kiss?在這里並不是指親吻的意思,而是keep it simple stupid的縮寫,保持簡單和愚蠢,就是能夠讓一個傻子也能看懂。
由於用戶信息流的展示環境較為復雜,且用戶注意力非常分散,那在物料設計上要能讓用戶一目瞭然的了解到廣告所傳遞信息。
所以,一般我們可遵從以下幾點來進行:
①利用反差
利用背景顏色與產品形成反差,從而使產品或賣點變得更加突出
②字體簡潔
文字不超過圖片三分之一,適當留白,文案更容易凸顯,才能快速傳達廣告內容
③設計突出
選擇高質量的清晰畫面,顏色要控制在三種以內。避免中心溝通,以為這樣容易形成死板的感覺
在物料設計上,不一定要求新或者是與眾不同,最重要的是能夠讓用戶對你的廣告感興趣,最好能夠在消費者腦海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4、根據用戶的使用場景,選擇賣點
一般情況下,用戶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的關注點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進行投放廣告時,也要適當根據用戶的使用場景等,有針對性地進行物料設計,並根據不同的時段或人群有針對性地優化落地頁。
那麼在撰寫創意時,首先需要站在「用戶視角」去思考,選擇用戶可快速感知價值的賣點,然後利用較為簡潔的圖片加強賣點說服力,並結合產品使用環境、時段等去撰寫、投放。
總結出一個完整的信息流投放流程基本上可以歸為:精準定向目標用戶—創意物料設計—優化著陸頁—投放數據追蹤—優化投放方向,如果企業想要做好信息流推廣,那麼這份投放流程將是必不可少的作戰武器。
7、信息流推廣的概念
首先,什麼是信息流:
形態上來說:內容按類似的規格樣式上下排布就是信息流,比如微博首頁就是信息流,你刷知乎首頁看到的動態也是信息流。
展示與排序上來說:有按時間順序,有按熱度,有按演算法。
信息流廣告是位於社交媒體用戶的好友動態、或者資訊媒體和視聽媒體內容流中的廣告。信息流廣告的形式有圖片、圖文、視頻等,特點是演算法推薦、原生體驗,可以通過標簽進行定向投放,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推曝光、落地頁或者應用下載等等,最後的效果取決於創意+定向+競價三個關鍵因素。
信息流廣告樣式原生、容易跟蹤效果,但是如何優化卻是各有說法。其實心中裝有「轉化漏斗」,掌握好物料、H5頁面的設計原則,信息流廣告比你想像中更容易優化。
信息流廣告和傳統廣告的關鍵區別,在於信息流其背後的大數據支撐。
傳統廣告一般是CPT,就是客戶向資源方(APP或者網站)定個時間包個廣告位,投了算完。而信息流廣告,是從買廣告位變成了買用戶,請大家仔細感受下這個區別。
所有人使用互聯網都會留下痕跡,暴露他的習性。用戶對信息流中廣告的關注時間基本在1~5秒之間,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要引起用戶的興趣,同時准確傳達產品信息並不容易,所以在物料設計之初就應該考慮到用戶閱讀偏好、產品特性之間的結合。
產品為主的物料製作需要加強用戶既有印象,同時凸顯產品優勢,否則勢必成本倍增。信息流廣告在優化時,不要怕麻煩,多准備、多測試,結果會越來越好的。
了解清楚什麼是信息流廣告,如何做好信息流廣告之後,在來看看千鋒網路營銷的課程內容,你會發現,涵蓋面極廣,課程內容包含:產品投放策略、廣告模型設計、預算評估、著陸頁創意優化、定向優化、營銷邏輯、數據分析、項目統籌等等,助力學員掌握能夠全面滿足企業用人需求的高薪技術!
8、信息流賬戶轉化邏輯是什麼?
梳理轉化邏輯需要排查用戶「看到廣告→點擊廣告→查看詳情→提交表單(或其他轉化行為)」的流程引導信息,即:外層創意誘導用戶點擊廣告的文案、素材展示的產品優勢/使用場景、落地頁轉化窗口上的噱頭,這些內容保持一致,且每個步驟環環相扣,用戶完成提交客資的行為才水到渠成。轉化邏輯要有效,目前我使用的九枝蘭就挺不錯的,能夠把整個邏輯形象化,擺脫以前的調詞、調排名的基礎工作,而要以整個企業商務開展為目標,多把心思放在改創意、改詞、改著陸頁的工作上,因此轉化窗口上一定要設置轉化噱頭,並且從用戶需求角度考慮,讓用戶心動,給用戶一個立即行動的理由。
9、信息流廣告優化怎麼做
通過對日常優化的總結我們發現,影響激活率的因素主要有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落地頁設計、網路環境、運營商、平台設置5個因素。
首先是創意與承接內容匹配度,承接內容分為點擊廣告後直接下載和進入落地頁兩種,但邏輯是一樣的。當用戶點擊廣告後發現呈現給他的東西和創意中的不一致,用戶就很大概率會流失,比如我們的創意文案為「夏季吃什麼水果不容易曬黑」,但點擊廣告後落地頁顯示為一個綜合電商平台,首屏均為3C產品,和用戶希望看到的不是一個內容,那用戶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我們在上廣告創意時也要注意這點,不能陷入高CTR的陷阱,需要全面考慮。
第二個是落地頁設計,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成熟,現在廣告主的落地頁已經基本沒有首屏找不到下載按鈕的情況了,不過對於按鈕配色、位置設計以及文案體現還需要不斷摸索,好的落地頁能非常有效的提升整體激活率。
第三個是網路環境,移動不同於PC,用戶對於手機流量是很敏感的,特別是投放APP下載的廣告,投放時一定要設置wifi環境,不然真心會白白浪費很多點擊,特別是體量較大的游戲產品。
第四個為運營商,這個是針對個別產品及活動的設置,比如有些廣告主的產品只適用於聯通用戶,那計劃就需要在設置中過濾掉其他運營商,否則激活率肯定會低。
第五個為平台設置,這個很好理解但比較容易出錯,比如產品主要面向群里為安卓,但計劃中的平台設置選擇了不限,也就是安卓和IOS都能看到廣告,這樣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最終的激活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