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的作者一般自稱自己為島叔和?
島妹
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的作者一般自稱自己為島叔和島妹。
2、《人民日報》俠客島是什麼?
俠客島搞了個大新聞,周子瑜事件的時候說我們是民粹,趙的時候又是一噸的挖苦諷刺,有人說這是人民日報的風向變了,有人說是人民日報內部出問題了,也有人說俠客島是個人民日報里的莆田系。那麼這個俠客島到底是什麼來頭呢?我在這里給大家扒一扒。
2014年的時候,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幾個年輕編輯記者向編委會遞交了一份《關於海外版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調研報告》。在編委會的支持下,微信公號「俠客島」「學習小組」正式上線。俠客島以「拆解時政迷局」為己任。在俠客島,每個作者都以一個武俠式的筆名出現,如「東郭栽樹」「獨孤九段」等,這些筆名所對應的作者,各有特色。
毫無疑問,俠客島和人民日報的關系匪淺,並不是傳說中的「人民日報」裡面的莆田系,但是俠客島可以代表人民日報的觀點么?答案也是否定的。
俠客島在人員配置上,是來自不同的部門的幾個年輕人,以興趣為導向,以「小組制」為特色的攻堅方式,打破了部門科層制,在繁重的工作之餘,業余時間來維護兩個微信公號。這里有幾個關鍵的地方大家注意一下,首先是以興趣為導向,也就是幾個年輕人組織了一個興趣小組,在業余時間搞了個公眾號。
日報的領導也覺得挺好的,表示支持,首先鍛煉了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其次可以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新聞的試點項目;第三也可以打破舊的束縛,提供一種新的道路。所以這個公眾號雖然很多時候顯的不成熟,但是總體上領導還是挺支持的。
那麼俠客島的年輕人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樣的呢?他們這樣說自己:「管我們很多時候是以調侃式的語言拆解時局,但在輿論場上,是將「俠客島」和「學習小組」作為黨媒發出的聲音來看待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解讀時,對於當下局勢做出清晰而准確的判斷,及時發出權威聲音。」意思就是他們想為黨媒發出聲音,並以此來要求自己,但是黨媒的方向是什麼?這個他們也是不太清楚的,需要他們在解讀的時候自己對當下做出判斷。
那麼我們總結一下俠客島的性質:
1. 是個人民日報內部年輕員工的一個興趣小組,獲得了領導的支持;
2. 一個新的移動互聯網新聞的試驗田,用黨媒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但是需要自己去判斷政治方向,目的還是鍛煉年輕人;
3. 工作之外的業余時間搞的,所以並不能代表《人民日報》;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給年輕人一點時間和試錯的寬容,但是我們不能完全就把俠客島當成《人民日報》的聲音,至於某些拉大旗作虎皮的,故意混淆俠客島,讓我們故意以為俠客島就是人民日報的聲音的,要麼是真的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
3、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電話號碼
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電話號碼,是可以通過打114電話查詢的,這樣就知道了電話號碼,然後就可以打電話去聯系他們了。
4、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這一年是怎樣評價趙薇的
在年終盤點2017年A股時,新華社用了8個關鍵詞,這些關鍵詞中,只有一個是人名——「趙薇」。
和趙薇並列的另外7各關鍵詞是:「天價罰單」、「減持新規」、「白馬股」、「二八現象」、「發審委」、「鐵公雞」、「MSCI」,這些對於 A股而言,或是制度層面的變化、或者 A 股融入國際市場的象徵。
縱觀2017年,自從趙薇試圖利用50餘倍杠桿收購萬家文化後,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央視這三大官方媒體,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報道過趙薇,旗下的媒體皆表達過其「空手套白狼」。
新華社稱小燕子「長袖善舞」
在解釋趙薇這個關鍵詞時,新華社寫到:近年來,「小燕子」趙薇在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甚至一度成為「投資明星」。然而,以自有6000萬元資金就想撬動30.6億元的上市公司資產,而且是在交易所持續問詢下才使得這高達51倍的杠桿比例浮出水面,無怪乎會收到監管部門的處罰告知書了。
趙薇收購萬家文化一事,成為 A 股市場上的跨年事件,在黃有龍表示將會申訴後,甚至還會在2018年才告一段落。
2016年底,萬家文化發布公告,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擬以30.6億元收購萬家文化29.135%的股份。
在監管層的追問下,趙薇方才披露,收購用的30.6億元資金,只有6000萬元的趙薇方的股東出資,其餘的或來自第三方機構借款,或來自還未到手的萬家文化股權質押融資,收購杠桿達50餘倍。
這筆交易以失敗告終,但是監管層並未放過相關責任方,證監會對萬家文化、趙薇等相關方進行立案調查,並最終認定趙薇和黃有龍夫婦涉嫌信披違規。
證監會說趙薇方以「空殼公司收購上市公司,且貿然予以公告,對市場和投資者產生嚴重誤導」。
證監會決定對趙薇和黃有龍夫婦處以5年證券市場禁入,並分別給予警告和罰款。
這不是2017年新華社第一次報道趙薇在國內資本市場的動作。
11月15日,證監會對趙薇做出處罰決定後,新華社就做過報道。新華社當時稱「趙薇夫婦收購『大戲』面臨證監會處罰 監管『鷹眼』將持續關注」。
該文在關注了證監會對趙薇夫婦、萬家文化等的處罰後,重點強調了「監管『鷹眼『」。新華社說:「事實上,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涉及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典型案例層出不窮,一些曾經肆無忌彈的資本萬家已相繼被查處。」、「監管『鷹眼』一直高度關注此類違法違規行為」。
12月11日,新華社在回顧2017年金融領域的嚴監管時,也同樣以趙薇被處罰舉例:「證監會保持執法高壓態勢,2016年以來對32名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立案調查。近期,趙薇夫婦被罰5年禁入證券市場,樂視賈躍亭因未履行借款承諾被責令改正」。
在這篇文章中,新華社還強調,證監會「全面圍堵各種鑽政策空子、謀取不法利益的通道」。
新華社旗下的《經濟參考報》也以頭版評論的方式論及趙薇夫婦被處罰一事,認為龍薇傳媒收購萬家文化一事,「本質上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游戲」。
評論稱,趙薇作為社會公眾人物,涉嫌違法違規,具有較強的社會危害性。
縱觀新華社對趙薇的報道,很顯然是將其樹立為資本市場嚴監管的「典型人物」。
人民日報旗下公號發了又刪
人民日報對於趙薇被罰一事,態度比較曖昧——至少人民日報海外版公號「俠客島」的行為呈現了這一點。
11月9日,人民日報旗下的公號「俠客島」發了一篇關於趙薇的文章,該文章題為《趙薇夫婦被罰!整治金融亂象,監管層「不吃素」》。
不過,目前,該公號上只能看到文章的標題,文章內容已經被刪除——這次應該不是微信後台刪的吧,畢竟有小夥伴告訴過幫主,「俠客島」背後可有兩位數的正處級記者在運營。
這篇文章的全文在人民日報旗下的另外一本雜志《中國經濟周刊》上還能看到。
《中國經濟周刊》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內目前唯一一份經濟周刊雜志,也是中國最早的一份經濟周刊。其前身是《中國經濟快訊》周蘭,1992年作為經濟內參創辦,1999年公開發行。
《中國經濟周刊》稱,今年2月,在其和「俠客島」聯合出品的欄目「經濟 Ke」中,就推出過對龍薇傳媒違規收購的報道。
該報道寫道:「天真爛漫的『小燕子』怎麼就搖身一變成了巴菲特?莫非她背後有高人指點?」。
「想通過一個殼公司以6000萬撬動50倍杠桿,幾乎無異『空手套白狼』」。
還提及了當時深陷危機的資本系:「為她提供15億借款的西藏銀必信的背景太好查了,再怎麼辟謠,也跟『MT系』脫不了關系」。
央視點名批評趙薇夫婦「空手套白狼」
央視11月12日通過《東方時空》欄目報道了趙薇夫婦被證監會出手重罰一事。
該報道在介紹了收購和被處罰一事後,出鏡記者最後還評論:「虧損的永遠只有追高者,而只有提前埋伏的人才能笑到最後。」
央視還通過連線的財經專家張連起之口,說出了趙薇夫婦的收購是「空手套白狼的游戲」,並稱「名人效應一樣逃不出監管處罰」。
張連起除了是會計審計學家、會計師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張連起稱,某些名人高估了自己的信用。
對於警示信用,張連起在央視上稱,對一些高杠桿「買殼」的玩家起到警示作用。
縱觀三大央媒對於趙薇夫婦被處罰一事的報道,三方旗下的媒體都提到了「空手套白狼」這個詞。
在金融領域從嚴監管的2017年,新華社會把趙薇作為 A 股2017年的關鍵詞之一,其實已經是在樹立典型人物了。
5、俠客島是什麼組織
俠客島類似於江湖上的私人監察組織。「俠客島」上的「賞善罰惡使」每隔十年前往中原大陸,向各大幫派幫主發出銅牌,邀請至島上喝一碗臘八粥,不願前往的幫派即遭二使滅門。
幾十年以來,不知多少武林高手喪生在賞善罰惡使的掌下,而去了俠客島的江湖高手,無論身手有多不凡,竟然一人也沒有再回來。就連武當與少林兩大派的掌門竟也被迫「請」上了俠客島。
在請人上島的同時,俠客島的「賞善罰惡使」也會進行賞善罰惡的行動,根據得來的情報來懲戒惡人。
俠客島的目的:
以喝臘八粥的名義邀請中原武林各門派掌門上島參習島上驚天動地的武功秘訣《太玄經》圖譜。
原來他們邀請眾俠客去俠客島,並沒有惡意,只是想請各路高人來島上共同參詳島上神奇的武功秘訣,集思廣益,解開武學上的一個大謎底,以將武學之道發揚光大,推高一層,對眾人絕無加害之意。
小小的俠客島上,有著江湖武林中的各種詳細檔案資料。俠客島原來是維護武林正義為己任,對武林人物一靜一動都有著詳細的考評,以此賞善罰惡。龍木二島主詳細舉出了幾則例子加以證明俠客島的明察秋毫。
龍木二島主武功極高,要以維護武林正義為己任,沒有過人的真本事是不可能辦得到的。他們顯示出來的武功也確實是深不可測。
6、人民日報俠客島是怎樣的一個團隊
俠客島搞了個大新聞,周子瑜事件的時候說我們是民粹,趙的時候又是一噸的挖苦諷刺,有人說這是人民日報的風向變了,有人說是人民日報內部出問題了,也有人說俠客島是個人民日報里的莆田系。那麼這個俠客島到底是什麼來頭呢?我在這里給大家扒一扒。
2014年的時候,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幾個年輕編輯記者向編委會遞交了一份《關於海外版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調研報告》。在編委會的支持下,微信公號「俠客島」「學習小組」正式上線。俠客島以「拆解時政迷局」為己任。在俠客島,每個作者都以一個武俠式的筆名出現,如「東郭栽樹」「獨孤九段」等,這些筆名所對應的作者,各有特色。
毫無疑問,俠客島和人民日報的關系匪淺,並不是傳說中的「人民日報」裡面的莆田系,但是俠客島可以代表人民日報的觀點么?答案也是否定的。
俠客島在人員配置上,是來自不同的部門的幾個年輕人,以興趣為導向,以「小組制」為特色的攻堅方式,打破了部門科層制,在繁重的工作之餘,業余時間來維護兩個微信公號。這里有幾個關鍵的地方大家注意一下,首先是以興趣為導向,也就是幾個年輕人組織了一個興趣小組,在業余時間搞了個公眾號。
日報的領導也覺得挺好的,表示支持,首先鍛煉了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其次可以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新聞的試點項目;第三也可以打破舊的束縛,提供一種新的道路。所以這個公眾號雖然很多時候顯的不成熟,但是總體上領導還是挺支持的。
那麼俠客島的年輕人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樣的呢?他們這樣說自己:「管我們很多時候是以調侃式的語言拆解時局,但在輿論場上,是將「俠客島」和「學習小組」作為黨媒發出的聲音來看待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解讀時,對於當下局勢做出清晰而准確的判斷,及時發出權威聲音。」意思就是他們想為黨媒發出聲音,並以此來要求自己,但是黨媒的方向是什麼?這個他們也是不太清楚的,需要他們在解讀的時候自己對當下做出判斷。
那麼我們總結一下俠客島的性質:
1. 是個人民日報內部年輕員工的一個興趣小組,獲得了領導的支持;
2. 一個新的移動互聯網新聞的試驗田,用黨媒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但是需要自己去判斷政治方向,目的還是鍛煉年輕人;
3. 工作之外的業余時間搞的,所以並不能代表《人民日報》;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給年輕人一點時間和試錯的寬容,但是我們不能完全就把俠客島當成《人民日報》的聲音,至於某些拉大旗作虎皮的,故意混淆俠客島,讓我們故意以為俠客島就是人民日報的聲音的,要麼是真的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