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媒體 > 人工智慧新媒體論文

人工智慧新媒體論文

發布時間:2020-10-25 21:45:12

1、人工智慧新發展論文

[摘要] 本文認為,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將是21世紀邏輯學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21世紀邏輯學的面貌。至少在21世紀早期,邏輯學將重點關注下列論題:(1)如何在邏輯中處理常識推理的弗協調、非單調和容錯性因素?(2)如何使機器人具有人的創造性智能,如從經驗證據中建立用於指導以後行動的可錯的歸納判斷?(3)如何進行知識表示和知識推理,特別是基於已有的知識庫以及各認知主體相互之間的知識而進行的推理?(4)如何結合各種語境因素進行自然語言理解和推理,使智能機器人能夠用人的自然語言與人進行成功的交際?等等。 [關鍵詞] 人工智慧,常識推理,歸納邏輯,廣義內涵邏輯,認知邏輯,自然語言邏輯 現代邏輯創始於19世紀末葉和20世紀早期,其發展動力主要來自於數學中的公理化運動。當時的數學家們試圖即從少數公理根據明確給出的演繹規則推導出其他的數學定理,從而把整個數學構造成為一個嚴格的演繹大廈,然後用某種程序和方法一勞永逸地證明數學體系的可靠性。為此需要發明和鍛造嚴格、精確、適用的邏輯工具。這是現代邏輯誕生的主要動力。由此造成的後果就是20世紀邏輯研究的嚴重數學化,其表現在於:一是邏輯專注於在數學的形式化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二是邏輯採納了數學的方法論,從事邏輯研究就意味著象數學那樣用嚴格的形式證明去解決問題。由此發展出來的邏輯被恰當地稱為「數理邏輯」,它增強了邏輯研究的深度,使邏輯學的發展繼古希臘邏輯、歐洲中世紀邏輯之後進入第三個高峰期,並且對整個現代科學特別是數學、哲學、語言學和計算機科學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是:21世紀邏輯發展的主要動力將來自何處?大致說來將如何發展?我個人的看法是: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將至少是21世紀早期邏輯學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並將由此決定21世紀邏輯學的另一幅面貌。由於人工智慧要模擬人的智能,它的難點不在於人腦所進行的各種必然性推理(這一點在20世紀基本上已經做到了,如用計算機去進行高難度和高強度的數學證明,「深藍」通過高速、大量的計算去與世界冠軍下棋),而是最能體現人的智能特徵的能動性、創造性思維,這種思維活動中包括學習、抉擇、嘗試、修正、推理諸因素,例如選擇性地搜集相關的經驗證據,在不充分信息的基礎上作出嘗試性的判斷或抉擇,不斷根據環境反饋調整、修正自己的行為,……由此達到實踐的成功。於是,邏輯學將不得不比較全面地研究人的思維活動,並著重研究人的思維中最能體現其能動性特徵的各種不確定性推理,由此發展出的邏輯理論也將具有更強的可應用性。 實際上,在20世紀中後期,就已經開始了現代邏輯與人工智慧(記為AI)之間的相互融合和滲透。例如,哲學邏輯所研究的許多課題在理論計算機和人工智慧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AI從認知心理學、社會科學以及決策科學中獲得了許多資源,但邏輯(包括哲學邏輯)在AI中發揮了特別突出的作用。某些原因促使哲學邏輯家去發展關於非數學推理的理論;基於幾乎同樣的理由,AI研究者也在進行類似的探索,這兩方面的研究正在相互接近、相互借鑒,甚至在逐漸融合在一起。例如,AI特別關心下述課題: ·效率和資源有限的推理; ·感知; ·做計劃和計劃再認; ·關於他人的知識和信念的推理; ·各認知主體之間相互的知識; ·自然語言理解; ·知識表示; ·常識的精確處理; ·對不確定性的處理,容錯推理; ·關於時間和因果性的推理; ·解釋或說明;21世紀的邏輯學也應該關注這些問題,並對之進行研究。為了做到這一點,邏輯學家們有必要熟悉AI的要求及其相關進展,使其研究成果在AI中具有可應用性. 我認為,至少是21世紀早期,邏輯學將會重點關注下述幾個領域,並且有可能在這些領域出現具有重大意義的成果:(1)如何在邏輯中處理常識推理中的弗協調、非單調和容錯性因素?(2)如何使機器人具有人的創造性智能,如從經驗證據中建立用於指導以後行動的歸納判斷?(3)如何進行知識表示和知識推理,特別是基於已有的知識庫以及各認知主體相互之間的知識而進行的推理?(4)如何結合各種語境因素進行自然語言理解和推理,使智能機器人能夠用人的自然語言與人進行成功的交際?等等。

2、想發表一篇關於人工智慧的論文,有合適的期刊嗎?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是一本關於人工智慧的期刊,該期刊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包含這些領域:智能機器人、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虛擬現實技術與應用、系統模擬技術與應用、工業過程建模與智能控制、智能計算與機器博弈、人工智慧理論、語音識別與合成、機器翻譯、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計算機感知、計算機神經網路、知識發現與機器學習、建築智能化技術與應用、人工智慧其他學科等等。

另外,這本期刊就是一本開源期刊,與傳統期刊相比,採用了同行評審的方法審稿,具體開源期刊的特點可以百度了解更多;而且發表了的文章傳播范圍更廣,受眾更多,文章的影響力也更大。

3、求一篇 人工智慧行為識別的論文綜述:

那你在網上找找(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吧~~看看別人的是怎麼寫的~

4、如何在sci上發表人工智慧論文

您好,可以安排各專業的核心期刊,SCI、EI、南北核心等,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望採納!!!

5、以「我眼中的人工智慧」為題,寫一篇小論文。 (什麼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系、人工智慧對人類生

首先明確下這個人工智慧的定義,我眼中的人工智慧是可以和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慾的傢伙。比如機器貓、光暈里的那個八婆。現在已經有部分人工智慧讓我們驚訝了,今天剛剛被一個叫愛麗絲的機器人恐嚇了一下,我說它僅僅是個機器人,它說等機器人控制這個世界的時候希望我還記得我說過的僅僅二字。lol
回到正題,現在的AI都是一段段程序,事先預設了各種可能,跟人腦還沒得比,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處理器就落後於人腦。預設各種可能情況從而判斷該如何回答提問者,這是現階段唯一能做的,但是未來不是。看看網路吧,你會發現人腦是由140億個神經元構成的,每個神經元會有5萬個左右的突觸,用於和其他的神經元聯絡,從而實現大腦的計算。不過對於大腦的奧秘我們知之甚少,計算到底是在細胞層面還是在原子層面上?不知道,如果記憶是化學物質的話那就是後者,更有人認為人腦功能的實現是基於量子層面甚至和暗物質有關,希望不是,否則我們實現人工智慧的難度就大了點。
好吧我們就先假設人腦的工作是基於細胞層面上的,那麼就是說最小的功能單位就是細胞,那麼我們可以寫個程序,將細胞作為一個基點,每個基點與另外140億基點中的五萬個有聯系,恩,人工智慧可以不需要生命維持等,小腦和腦幹部分的神經元我們可以忽略掉,節省下一部分計算空間。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獲得大腦詳細模型!要分子級別的,因為突觸很小,這個工作量和難度,等個幾十年吧,還有運算這個程序的電腦也是。

6、關於人工智慧物聯網虛擬現實的總結論文1500字

在進行人工智慧物聯網虛擬現實的論文創作時要把先檢查有無此項的論文創作,然後就是進行論文格式的了解,並且對當前的這項技術研究做相應的實驗證明對此做好相應的記錄為論文有理有據做好依據等等。你可以來58期刊網看看。

7、人工智慧領域的論文真的不知道怎麼寫

用相關的事物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么?(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修辭。例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臧克家《有的人》)(編錄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8、智能寫作最近人工智慧很火,新媒體圈子刷屏的智能寫作你怎麼看?

如果,文章都是出自機器人之手,那還有什麼意思,文章本來是源於人的情感表達,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9、誰幫我寫個5000字的淺談人工智慧的論文 計算機專業的

去圖書館知網上找,這種資料蠻多的

與人工智慧新媒體論文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