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會公益項目如何向新媒體借力
?
2、傳統媒體下公益廣告和新媒體環境下公益廣告的區別
利用模範人物及明星人物做形象大使示範公益事項來做廣告,設計卡通漫畫來在媒體做文明公益廣告,策劃文明公益動畫片在電視,網路等新媒體做廣告,策劃文明公益活動吸引媒體注意而被報道宣傳,適當嫁接流行語來策劃廣告詞,舉文明公益大講堂或有獎問答來宣傳等.
3、公益中國的公益中國
今日之中國,正匯聚著世界的目光,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並承擔起更大的國際責任。同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中國社會各界的共同願望,作為推動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第三種力量,公益事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正在發揮著日趨重要的作用。
廣而告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集媒體經營、品牌服務、影視製作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廣告公司。作為中國最早最權威的公益廣告設計製作公司,廣而告之一直是中國電視公益廣告的領航人。現在,廣而告之將把公益之舟駛進網路的海洋,通過打造一個博大精深的資訊平台、迅捷實用的信息交互平台、優勢互補的傳媒平台,讓公益事業在網路上「廣而告之」。
在這一背景下,由廣而告之有限公司創辦的中國目前最大的綜合性公益網站——「公益中國」網應時而出。 「公益」是一項與生命、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業。在中國,有近30萬個登記的各級各類民間公益組織廣泛地分布於社會各領域,在社會生活的眾多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公益」不只是公益組織的「事業」,它始終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日常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可以為「公益」貢獻一份力量,哪怕小到將一節廢電池從地上撿起,平凡到只是兢兢業業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公益中國」的工作者們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網站建設好,開啟更多人的公益心靈,這就是在做一項偉大的公益事業。同樣,我們在奉獻的同時,也在享受著由別人的奉獻而創造出的美麗生活。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廣泛的「大公益」的參與者和維護者。 公益中國網願意成為倡導的平台、溝通的橋梁、聯系的紐帶,在公益事業中承擔起我們的社會責任,讓公益之心在每個人身上綻放絢麗的光芒!
我們倡導「大公益」的概念,即「大公益」不僅僅局限於救助和捐獻,更重要的是構建人們的公益心靈。社會的每個階層,每個派別,每一個人,只要他的公益心靈被激發,就會對社會有益,進而產生互動,使每一個有公益心的人不僅僅關注需要幫助的人,同時更積極地關注與大眾相關的公共利益方面的建設,如:醫療、衛生、教育、社會保障等和百姓息息相關的民計民生。
4、使用他人著作權進行新媒體公益宣傳,犯法嗎
《著作權法》未將公益事業使用作為對著作權的限制,因此,不屬於合理使用。著作權法中規定合理使用他人作品的情況有: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5、長沙學院譜寫助農新篇章,這算是新媒體新公益嗎?
2020年7月27日,長沙學院赴通道縣舉行公益助農活動,共有來自長沙學院的23名師生實地參與,200餘人師生線上參與。本次活動目的在於利用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深入貫徹脫貧攻堅的隊伍中來。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的一年,在以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很多事情都變得容易了,網路真真切切的改變了人們的真實生活。據說長沙學院自從2018年起就開始幫助通道縣各鄉脫貧,與通道縣人民建立了感情。脫貧現象有了改觀,但是,由於新冠病疫情的原因,經濟開始出現落後,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長沙學院決定為了幫助通道縣早日脫貧,選擇20名師生參與其中,包括直播助農,文藝助農。長沙學院各師生與懷化市人民政府駐長沙辦事處主任廖琦、通道縣文旅廣體局局長陳前君、中國通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經營部部長周碧清、通道丹霞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方旭、湖南恩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光磊、長沙漫優堂傳播有限公司等政府與企業代表共同討論助農計劃,為以後校商共建打好基礎。
長沙學院利用互聯網的大背景,順應時代的發展,實行‘互聯網+’的方式,直播帶貨助農,譜寫助農新篇章,新公益。為了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完成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這種方式無疑是互聯網時代的最好方式。新媒體算是新興的行業,它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喜歡看的公眾號,網頁設計都與新媒體有關。長沙學院的這一助農方式的確算是新媒體新公益,這一方式廣泛應用於現在,也符合社會發展的步驟。
6、【急】請教一下會英語的朋友,《淺析新媒體時代下中國公益廣告的發展》准確的要怎麼翻譯成英語啊?
淺析新媒體時代下中國公益廣告的發展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ublic Advertisements under the New Media Age
淺析:英文一般就用Analysis
新媒體時代: New Media Age
7、梁樹新的公益之路
2008 年雪災期間,梁樹新開始涉足公益,緊接著在汶川大地震期間他帶領天涯心理援助志願者前往四川災區紅白鎮進行心理救援,這對於梁樹新的公益理念來說是一個大的轉折。在看到汶川地震的慘狀後,他甚至患上輕度憂鬱症,時間長達6 個月。當他從這種狀態中走出時,他覺得需要改變策略:不僅僅對突發事件進行被動性的援助,而是探索一種能夠讓公益行動維持日常化和持續性的模式。
他迷上微博後,覺得這個工具可以把現實中的人際關系移植到網路中。需要幫助的信息、能夠提供的資源都能迅速地以鏈條式傳播,也降低了做公益的成本。微基金正是他「人人可參與的快樂公益」理念的試驗載體。
網友們可以幫助查找和轉發各種公益信息,可選擇認購愛心物品、義捐、競拍或直接轉賬等各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公益活動。微基金定位於草根階層的小額日常捐款,並且利用種種新媒體技術在大眾正常消費中融入公益元素。
主要公益及社會活動
1、2008年1月28日,聯合天涯社區發起「融雪行動」,向全社會發出給滯留旅客捐款捐物的號召,籌集到價值200萬元的救災物資。
2、2008年5月,組織抗震救災,參與發起「天涯愛心直通車」,並帶領「天涯心理援助志願者」前往四川災區紅白鎮進行心理救援。世界小姐張梓琳擔任愛心大使隨隊前往。
3、2010年1月12日,在微博上參與組織鉈中毒護士郭麗娟愛心大救援。
4、2010年1月17日,組織發起廣州首屆「不穿褲搭地鐵」活動,引發南方都市報、新快報、信息時報、羊城晚報、南方電視台、廣州電視台等國內主流媒體報道,並形成網路熱點事件。《英國衛報》對梁樹新進行了專訪,並刊發《進步的褲子》一文。
5、2010年2月,在天涯和微博組織「向代課老師拜年」公益活動,召集到200多名網友以寄去慰問金等方式向150多名代課老師拜年。
6、2010年3月15日,在微博發起「鉛筆換校舍」公益活動,通過以物易物和愛心競拍方式,在25天內為廣西昭平縣走馬鄉佛丁村小學籌集到15萬多校舍修繕資金。眾多明星名人如姚晨、曾子墨、李念、柯藍、王凱、馬志海、五嶽散人等積極參與。中央電視台、南方電視台、湖南衛視、北京電視台、新快報、京華時報、信息時報、南方日報等多家媒體對「鉛筆換校舍」進行了報道。
7、2010年3月24日,在天涯社區組織發起 「解渴行動」——請你為西南同胞捐一支水,為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大龍潭彝族鄉和雲南省宣威市阿都鄉銀廠村分別送去100噸和12噸飲用礦泉水。
8、2010年3月27日晚上7點-8點(地球一小時前),在微博發起「關機一小時」低碳行動,著名演員姚晨、央視體育頻道主持人於嘉擔任活動形象大使,超過2000多網友參加並上傳關機照片。
9、2010年4月14日,在天涯社區參與組織發起《玉樹,挺住!——「天涯愛心直通車」第一時間緊急再出發》的捐助倡議,同步在全國六個城市募集賑災物資,在熱心網友和志願者的幫助下,四天內共募集到賑災物資共105噸,其中包括棉被、食物、衣物、葯品和生活用品等。並於24日早上送達玉樹結古鎮分發給災民。
10、2010年5月,發起「我是沙發客」互動旅遊活動,號召網友騰出自己家裡的沙發,免費提供給來本地旅行的網友住宿。目前已有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的沙發客成功配對。
11、2010年7月5日,發起成立國內首家基於互聯網、聚焦農村教育的NGO「微計劃」。微計劃公益理念:微公益,大奉獻!公益主張:創意公益,快樂公益。並同時啟動與天涯社區合作的「天涯書屋」計劃,致力為偏遠農村小學建立標准化的圖書室。
12、2010年8月19日22:47分,在新浪微博上轉發了來自天涯社區頭條的「我要上大學」的帖子,為河南開封縣陳留四中學生李盟盟「被落榜」事件呼籲。一天時間轉發8萬多次,評論2萬多條,引起網路、媒體和有關部門高度關注。不到24小時,李盟盟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專業錄取。包括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對李盟盟事件進行了報道和評論。
13、2010年12月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年度時尚先生盛典」中獲得內地年度公益人物獎。作為「鉛筆換校舍」的公益活動發起人,在微博上積極發動眾多明星及廣大博友成功在25天內為廣西昭平縣走馬鄉佛丁村小學籌集到15萬多校舍修繕資金;以「快樂公益」為理念,發起成立國內首家基於互聯網、聚焦農村教育的NGO「微計劃」等公益活動。
14、2011年3月9日,在微博上發起「紅板小學午餐計劃」,通過微計劃蛋生萬物淘寶義賣店認購的方式,給孩子送上熱騰騰的午餐。據《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報道,貴州黔西縣建中鄉紅板小學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因路途遙遠和家庭困難吃不上午飯。能吃上的大多是沒有任何菜的白米飯。
15、2011年3月29日,代表微計劃,與天涯公益、麥田計劃、多玩金蠟燭等前往貴州黔西縣建中鄉紅板小學當地推動午餐計劃。歷盡艱辛,「午餐計劃」4月1日正式啟動,紅板小學的205名小朋友吃上了第一頓熱騰騰的午餐。
16、2011年4月5日,微計劃經與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友好協商,決定發起成立專項基金「微基金」。微基金將以微公益理念為核心,定位草根型公募基金,充分依託互聯網平台開展公益項目,聚焦西部貧困地區中小學基礎教育資源的優化與提升。
17、2011年9月23日,梁樹新發起的微基金「午餐計劃」項目獲得「聯想微公益大賽微公益之星」稱號。
18、2012年6月23日,發起「鄉村童園」項目,在廣西及貴州開辦鄉村幼兒園,使當地的學齡前兒童可以享受免費的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