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簡歷自我評價怎麼寫啊?
要點:如果是剛出學校的大學生,就寫在學校里獲得的榮譽,兼職中獲得的表揚,如果是有過正式工作,可以寫在上個公司所負責的項目,對公司造成了多少利益,簽訂了多少合同,再寫上自己的優點,例如團結友好,樂觀向上,樂於助人等。
正文:
1、本人性格開朗、穩重、有活力,待人熱情、真誠。
有很強的專業的職業道德,專業基礎知識扎實。
工作認真負責,主動承擔責任,
積極與周圍工作環境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並具有一定的資源協調能力。
與同事,其它部門各極配合,
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和團體協作精神。
能迅速的適應各種環境,並融合其中。
2、三年文案策劃經驗,曾經操盤過8個千萬級傳播案例的文案策劃工作。我理解的文案的就是洞察人性的過程,文案只不過是把用戶的需求,用大家能聽懂的語言表達出來。
2、如何藉助新媒體平台 促進機構信息聯動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聯動報道
——淺析新、舊媒體的競爭與融合
摘要:
數字時代已經來臨,
以互聯網為首的各種各樣的新媒體陸續進入傳
播領域,信息技術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使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沖擊不可避免,
近年來這股勢頭更加強勁。本文對新舊媒體資源競爭整合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
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傳統媒體;新媒體;競爭;整合
隨著近兩年新媒體的噴薄而出,原有的媒體帝國版圖正在被解構,尤其是原
來附著在帝國版圖上的媒體霸權也在被分割
。
而傳統媒體的本能反應就是主動擁
抱新媒體。網路媒體:初領風騷。但是從長遠來看,在新的傳媒生態的語境下,
全球范圍內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既競爭又融合的二元驅動勢不可擋。
一、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競爭
當今世界隨著數字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
眾多的新媒體不斷涌現,
各
種新的傳播載體如博客、播客、手機、
DV
、網路電視等,給原有的傳播模式帶來
很大的變化和影響。
其實「新媒體」並不是一個新名詞,
它只是相對現時的已存
在相當長時期的媒體而言的,今天的「新」就是明天的「舊」。如廣播誕生時,
它對於紙媒來說是新媒體,電視對報刊和廣播來說又是以新媒體的姿態橫空出
世。
所以新媒體是以新的傳播方式,
以不同以往的易受性和覆蓋面實現對傳統媒
體的超越,
它是新技術帶來的新的傳播力量,
也是推動媒介生態環境發生變化的
重要因素,對商家尤其是對創意文化產業來說它也是一個需要緊緊抓住的商機。
新媒體的開放性、
較強的互動性和個性化的特點使它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具
有了一種消解力量,它消解了傳統媒體之間、國家之間、社群之間、傳者和受者
之間、
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關系,
給普通的平民大眾提供了更多的公共話語平台,
使他們在這些開放的平台上取得了平等對話的話語權。
但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
絕不是替代關系,
正如電視作為強勢媒體誕生後和傳統的報刊和廣播依然共生共
榮一樣。
但各種新媒體強勢崛起、
競爭環境不斷惡化、
傳統媒體微利化趨勢日益
明顯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競爭與融合二元驅動勢不可擋。
二、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兩者之間的差異
1.
新媒
體的
定義
及
特性
如
何界
定新
媒
體,當前
業界
可謂
眾
說紛
紜,至今
沒有
定
論。所謂
新媒
體是
相對
於傳
統
媒體
而言
的,清
華大
學的
熊澄
宇教
授認
為
,新媒
體
是個
相對
的概
念,比
如和
報紙
相比
,電
視
可以
叫做
新媒
體,但
和互
聯網
等相
比,電視
又是
傳
統媒
體。只是
新媒
體
又不
能變
成無
限相
對
的、沒有
辦法
解釋
的詞,在一
定時
間內
它
應
當具
有
相對
穩定
性,一
個時
代應
該有
一個
時代
的新
媒體
。
因此
熊澄
宇教
授給
今
天的
新媒
體下
了這
樣
的定
義:
在計
算機
信息
處理
技
術基
礎之
上出
現和
影
響的
媒體
形態
。
新
媒體
的特
性
從傳
播方
式上
來講,是點
對點
的傳
播,即
在信
息接
受的
方式
上受
眾具
有
高度
自由
的選
擇性
。從傳
播工
具的
角度
來
看,新
媒
體的
信息
製作
成本
低
廉、時效
性高
、信
息
量大
,大
眾獲
取某
些
新媒
體信
息時
需要
一定
的設
備
使用
條件
(
PC
、移
動
手機
等)
,
這就
使得
新媒
體的
人群
覆蓋
面上
還無
法
超越
傳統
媒體
。
而
P2P
技
術
的出
現,
又使
網路
視
頻技
術走
向低
成本
大
眾化
,使
得新
媒體
具有
跨時
空
的特
點。
數字
電視
和
網路
電視
技術
應用
到
手機
電
視、車
載移
動電
視和
樓宇
電視
等新
型媒
介
形態
中後,觀眾
的收
視行
為再
也不
用限
制於
室內。新媒
體打
破了
電視
收
視的
空間
限制,幫助
媒體
和廣
告商
鎖定
傳統
電視
難
以把
握的
年輕
人和
高
收入
群體
。
另外
新媒
體
的參
入方
式可
以大
眾
化,
每個
聯網
PC
用
戶既
是信
息
的閱
讀者
,也
可以
是
信息
的傳
播和
製造
者
,博
客、播客
等版
快
為個
人信
息的
發布
提供
了便
捷
的方
式。
新
媒體
還具
有
市場
細分
的特
點。
手
機電
視借
助完
全私
人
化的
終
端,將
自己
塑造
為最
具個
性特
征的
信息
渠
道;移
動電
視和
樓宇
電視
則
依
賴密
閉的
強制
性收
視
空間
,強
調自
己對
移
動人
群和
白領
群體
的
准確
到
達。在幾
類新
媒體
的
共同
作用
下,觀眾
群
體開
始進
一步
分化
,流向
不同
的媒
體
。
2.
傳統
媒體
的定
義
及特
性
傳
統媒
體也
即
在新
媒體
出現
之前
的
所有
媒體,包括
報紙
雜志、廣
播、
電視
以及
戶外
媒
體。
傳
統媒
體的
特
性從
傳播
方式
的講
,
它不
具備
點對
點的
傳
播優
勢,
但其
具有
受眾
人群
覆
蓋面
廣、
獲取
方式
便
捷(
報紙
雜志
街頭
隨
處可
買、
電視
機收
音機
屬於
大
眾設
備)
、
另外
傳統
媒體
具有
權威
性、
可
信度
高的
優勢。傳統
媒體
在長
久的
發展
中,積
累了
許多
成熟
的制
度及
豐
富的
運作
方式,對新
聞信
息的
采編
工作
已經
高度
專
業,這
些特
性是
傳統
媒體
的優
勢所
在。
三
、新
媒
體
與傳
統
媒
體
整
合
的
可
能性
在
市場
競爭
中,
傳統
媒體
和新
媒體
分
別處
於市
場領
導者
和
挑戰
者
的地
位,作
為市
場挑
戰者
的新
媒體
面前
有
兩種
選擇,它可
以攻
擊市
場領
導者
和其
他競
爭者,以奪
取更
多的
市場
份
額,或
者它
可以
參與
競爭
但不
擾亂
市場
局面,就看
領導
者如
何做
出選
擇
。從美
國網
絡媒
體和
傳統
媒體
之間
的關
系演
化看
來
,雙方
的關
系並
不是
永遠
敵對
的,而
是可
以通
過融
合、
互動
來創
造雙
贏
的局
面。
從網
絡來
說由
於網
絡
的融
合性
特徵
可以
使
以往
不同
傳媒
的不
同
運作
方式
在網
上聚
合成
新
的數
字化
傳播
形式,從手
機來
說,可
以使
傳統
電視
電影
搬手
機的
小銀
幕
,從
MP3
、
MP4
來說
,可
以收
聽收
看數
字
化的
廣播
電視
節目
„傳
媒、電
訊、電腦
等。不同
信
息和
傳播
行業
的原
先
互不
相同
的服
務范
疇趨
向於
聚
合成
寬廣
的數
字化
傳
播范
圍,
因此
從美
國
及其
他發
達國
家的
網
站
發展
歷
程中
,
出
現了
傳媒
機
構聯
手和
傳媒
機構
同
相關
行業
的公
司聯
合共
建網
站
或在
網路
上聯
盟的
現
象,
傳媒
機構
同電
腦
公司
或電
訊公
司或
信息
公司
結
成伙
伴關
系的
例子
,
有線
電公
司兼
創辦
互
動的
網上
電視
網路
的例
子,在
世界
范圍
內已
不再
罕
見,因
此目
前國
內外
尤其
是平
面媒
體在
遭遇
廣告
和
受眾
危機
之際
完全
可
以借
鑒國
外媒
體的
做
法,
融合
是大
趨勢
。傳
統媒
體
和新
媒體
的融
合存
在
無限
可能
。
四、新、舊媒體整合需要注意的問題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都有各自的有時資源,這就為兩者之間的融合打下了基
礎,
通過利用兩者之間所欠缺的資源,
可以讓雙方都發揮最大效用,
這也正是兩
者整合的一個契機。
1.
內容仍舊是最主要因素
數字時代,內容依然是媒體的核心價值,傳媒競爭主要集中在如何橫溝提
供更多更好的內容。
目前新媒體傳播方式的數量日益增多,
世界將會進入過剩的
時代,
傳統媒體作為載體的優勢漸漸失去,
而其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豐富否認
采編經驗,
作為內容生產者的比較優勢是其他市場參與者無法替代的。
由於內容
服務與傳播形式逐漸分離,
內容應漸趨獨立,
傳統媒體選擇做全方位內容服務商
是發展趨勢。進一步說,是否能聚精會神,是媒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尤其體現
在創新與突破方面。
2.
公信力不可忽視
品牌對於任何一個媒介來說都是有價值的。媒體間競爭的實質就是媒體品
牌的競爭。
而信息傳播的可信度又是影響媒介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新媒體由
於其商業化運作機制,
在手機或網站上經常會有嘩眾取寵的信息,
另人真假難辨。
因此,
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往往還要到傳統媒體上去核實真偽。
傳統媒體在長
期的發展過程中已樹立起輿論權威性和可信度,
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品
牌,這是作為新生事物的網路媒體所無法抗衡的。
3.
技術是推動新聞發展的革命性力量
利用,就是最好的控制。新媒體的海量性、非線性、媒介融合、全球化等
特點和傳播方式上的諸多優勢為新聞業務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首先,
可以
充分利用搜索引擎和聯網資料庫檢索瀏覽信息,
網上海量豐富的信息源就是豐富
的新聞資源。
其次,
可以利用網上討論組發現專題新聞,
記者可以利用互聯網上
成千上萬個新聞組,
布告牌和新聞論壇等電子討論組進行訪談、
討論、
采寫新聞
等。再次,可以利用網路進行遠距離的采訪。另外,媒體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更快
地獲得受眾的反饋,
傳統媒體受眾對新聞參與是非常有限的,
新媒體傳播使受眾
主動、廣泛的參與成為可能。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3、新媒體推廣應該怎樣做?
現在的新媒體是指微博 ,微信,直播 ,短視頻之類的網路媒體 。 因此構 建於這些渠道的廣告推廣就是新媒體廣告推廣 。
一、定位明確我是誰,我的核心產品是什麼,核心賣點是什麼,有何資源。據此鎖定用戶群體,確定內容標簽策劃針對性的傳播內容。
二、明確渠道(平台)做飯不光要有米還得有口鍋,唱戲不但要有演員也得有戲台,搞新媒體當然缺不了渠道。
三、搭建新媒體團隊在任何一個組織的自媒體運營部門,以下幾個角色較為重要
➀新媒體運營官主要負責策劃和戰略角度思考企業的自媒體運營。
➁小編大家知道在互聯網的傳播尤其是自媒體的傳播,無外乎是文字、圖片和視頻。
➂最後建議設立一個帶有PR和BD職能的崗位,媒介經理。就是公共關系和商務合作,這個角色也相當重要。
四、確定輸出內容
1, 選介質文字、視頻,音頻文字自不必說,需要強調的是視頻這一傳播介質對很多行業(如VR)有獨特的效用,使用得當可以獲得引爆效果。
2,定格調專業極客范、文藝小清新、逗比、嚴謹、細致……根據具體傳播情景因地制宜
3,確立內容生產方式主要手段:原創,轉載,改編,翻譯。初期做內容鋪墊必原創,翻譯也是一種原創,搜索引擎無法識別不同語言之間的文字含義,改編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也是常用手段,賬號初期單純轉載不建議(否則你憑什麼拿原創)。